南極洲:小腳印,大影響

2020-12-01 中國科學技術館

南極洲的「人類高影響地區」經常與生物多樣性高的地區重疊。

從任何角度看,南極洲都是地球上迄今為止最原始、汙染最少的大陸。它沒有城鎮、農業或工業。自從兩百多年前人類首次到達南極冰封的海岸以來,探險家和科學家們已經穿越了南極大陸,往返於遮蓋了其真實地形的幾公裡厚的冰蓋上。

「我們幾乎去過所有地方,」 墨爾本莫納什大學教授Steven Chown說,他是《自然》雜誌上一項研究的資深作者,同時也是第一個系統地繪製人類在地球最南端陸地上環境足跡的人。「但這些訪問通常都是短暫的,或者是去到冰雪覆蓋的地方,」他告訴法國新聞社,「我們的來訪對這些地區的影響很小,可以忽略不計。」

即使是在那些已經建立了研究站和旅遊業不斷增長的地區,對這塊大陸的破壞也被限制在了不到0.5%的地區內。

從任何角度看,南極洲都是地球上迄今為止最原始、汙染最少的大陸。

1991年《南極條約環境保護議定書》禁止開採礦物資源。但這並不意味沒有造成破壞,Chown警告說,他使用大數據技術研究了兩個世紀以來270萬份人類活動的記錄。

南極生機勃勃的生命構成了這幅畫面,突然之間,人類的足跡似乎不那麼輕了。

「人類影響最小的地區並不具有一些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身為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主席的Chown解釋說。而研究設施及旅遊業不斷展開的「人類高影響地區」,卻常常與對生物多樣性有重要意義的地區重疊。

例如,在南極大陸上的重要鳥類保護區中,只有16%的鳥類安全地生活在Chown和他同事確定的「受到可忽略不計的影響的區域」內。陸地生物主要分布在十幾個無冰區域,這些區域只佔南極洲表面的0.5%,面積約為45000平方公裡。共有2000多個物種被編入目錄,但可以肯定的是還有更多物種未被登記。

「生物多樣性是所有生命的基礎,」Chown說,「它激勵我們成為更好的人,讓我們更加珍惜在世上所處的位置,想想信天翁吧。」信天翁便是那幾個世紀以來讓詩人和探險家著迷的神秘海鳥。

法國水手Franck Profitt輕撫著一隻信天翁,這隻信天翁降落在maxi-trimaran帆船Groupama 3號上幾分鐘。

「南極生物的多樣性幫助我們了解宇宙其他地方的生命可能是什麼樣的,」他補充說,「比如說,這裡的微生物可以通過分解空氣中的氫氣來生存,這太神奇了!」

微妙的生態系統平衡意味著,即使是很小的影響,例如踐踏植被、偶然引進非本地物種、小規模的建設,都可能引發連鎖效應。

根據早期的研究,特別保護區佔地還不到南極洲面積的2%,但卻囊括了44%的已鑑定物種,包括海鳥、植物、地衣和無脊椎動物。

撰文:馬洛·胡德(Marlowe Hood)

翻譯:顧瑀鳴

審校:黃薇

引進來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

引進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07-antarctica-humanity-small-footprint-big.html

本文來自:環球科學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責任編輯:環球科學]

相關焦點

  • 消失的南極洲
    然而,南極洲大陸的暴風雪肆虐,小海豹只能在冰面上死裡逃生,有的海豹會逃過此劫,有的學會了在水下生活。 南極洲的環境非常惡劣,但是動物之所以蜂擁而來是因為南極洲的海水富含多種營養。
  • 造化神奇:地球的兩極,北冰洋和南極洲一樣大
    我再查數據,驚奇地發現:北冰洋和南極洲幾乎一樣大!  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的大洋,被加拿大、阿拉斯加、俄羅斯、挪威、冰島和格陵蘭環繞。但這個「小」也只是相對於海洋來說,它面積1475萬km,比俄羅斯以外的任何國家都大得多!相當於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緬甸、寮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的總和。
  • 受南極洲洋流影響,地球自轉速度加快
    這種加速可能與南極洲周圍的洋流有關。馬庫斯說:「花樣滑冰選手伸開手臂時,他們的動作非常快,因為面對的是一個大圈,縮回手臂時,圈子變小,為了擁有相同的角動量,她必須加快旋轉速度。地球也是如此。如果洋流速度減慢,地球的旋轉必須加速,以保持角動量守恆。」科學家很久以前就發現,洋流和大氣流動速度會對地球旋轉速度產生輕微影響,也就是說,導致一天的時長發生變化。
  • 昌都修路的時候,發現幾個「謎」一樣的大腳印,生物學家最後揭秘
    當時有一處施工隊在此修建道路時,於昌都鎮20公裡處的一處懸崖附近,工人炸崩了一處山體,而隨之呈現出來的,則是巖層下的神秘「大腳印」。「大腳印」的出現,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然而,從長度上來看,其大小卻遠遠大於人類的腳印,最長可達1.7米左右。換句話說,如果這些腳印真是人類踩踏出來的,那麼腳印的擁有者,一定都是龐大的巨人。大腳印的出現,令當地村民反響強烈,甚至有人開始宣稱,眼前的大腳印一定是山神留下的,只是因為施工隊炸毀了山體,令山神感到憤怒,所以才遠走他鄉,從此昌都鎮將永無太平之日。
  • NASA在南極洲上空發現神秘發光雲團,或影響氣候
    原標題《美宇航局在南極洲上空發現神秘發光雲團》,IT之家編輯酌情修改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3日報導,美AIM太空飛行器在距地球表面50英裡處觀測到發光夜雲,此次現象是南極洲有該類記錄以來出現最早的一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中層大氣物理學AIM太空飛行器在距地球表面50英裡處的南極洲上空發現夜光雲,其南半球記錄儀顯示為到來時間最早的一次——11月17日。這些雲團由冰晶構成,隕石碎片分布其中,當它們反射太陽光的時候,就會產生令人耀目的藍色。夜光雲,也稱為極地氣層雲,通常形成於距地球表面以上47-53英裡(相當於76-85公裡)的地方。
  • 在南極洲 企鵝和象海豹的一點點糞便會大有幫助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企鵝和象海豹的糞便有助於將營養物質傳播到令人驚訝的大片南極洲土地上。這一發現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密切關注這些脆弱和偏遠地區的生態系統,而不會冒著危險前往南極洲的極端景觀。微小的蟎蟲和雪蚤似乎對我們來說很小,但它們在南極洲的地球生活中佔主導地位。這是一個艱難的生活,與鳥類和哺乳動物不同,它們不能完全冒險進入大陸周圍的營養豐富的水中獲得食物。
  • 《大腳印》揭開世紀野人之謎 盤點電影中的童年陰影
    你們小的時候,一定都沉迷於《世界未解之謎》、《世界奇聞怪事》等等神秘故事書無法自拔,然後一邊反覆翻閱,一邊喊著↓是不是被我說中了
  • 南極洲環流,世界水量之最
    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極洲北端之間的德雷克海峽,地質學家認為就是南極洲環流巨大的水流量長期衝刷,對該地區板塊造成壓力,才形成現在的喇叭口形狀的德雷克海峽,地形就像潰堤後一樣,十分少見。南極洲環流不止改變了海平面以上的陸地形狀,其對海平面以下的地形也有影響。通過雷達掃描環流經過的海底,我們可以發現海底有衝擊波狀結構,以及衝擊過後形成的堆積物。
  • 南極洲冰蓋到底怎麼長?
    南極洲的一舉一動可不會讓人泰然處之,畢竟這片大陸的冰體能影響整個地球的天氣和海平面。供圖:美國航空航天局 撰文:Brian Clark Howard   南極洲的冰蓋是在收縮還是膨脹?這與全球海平面又有什麼聯繫呢?
  • 南極洲的鳥類
    一提起南極洲的鳥類,很多人可能會想到企鵝.的確,企鵝是南極洲沿海最常見的鳥類.但是,除了企鵝之外,還有很多種其它的鳥類也生活在南極洲,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南極洲的鳥類.
  • 南極洲擁有大量的能源,為什麼很少有人前往南極洲開採?
    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四大洋則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在七塊大陸中,除位置偏遠的南極洲外,其餘的六大洲都承載著大量人口。對此,科研人員猜想,六大洲已被開發多年,它的剩餘開發價值十分有限,若想獲取更多更豐富的資源,南極洲是最值得考慮的區域。從地理位置上看,南極洲坐落在地球最南端,它是一塊單獨存在的大陸,四面皆是海。
  • NASA不願公開的月球真相,南極洲隱藏了什麼?奧陌陌上有「人」?
    早在上世紀人類就已經登上了月球,NASA不願公開月球的真相,緊接著南極洲發現新的突破,有人說奧陌陌上有「人」!一片祥和的世界如今變得神秘兮兮,一位位科學家為了研究所謂的「真相」不斷地探尋,但是探尋到了又不願意對世界公開,這可能是一種自欺欺人,也可能是一種保護?
  • 南極洲冰山崩裂!面積是華盛頓特區兩倍大!
    最新消息,南極洲收縮最快的冰川之一松島剛剛失去了一座比華盛頓特區大兩倍的冰山,令人不安!松島冰川是南極洲收縮最快的冰川之一,剛剛又失去了一大塊冰,繼續著一種令人不安的趨勢,在過去十年中,這種情況幾乎每年都會發生。科學家擔心松島和鄰近的斯威茨「末日」冰川可能會走向崩塌。
  • 成也腳印,敗也腳印!月壤的表層和碰觸後的內層是絕不一樣的!
    我一步踩下去不到一英寸深,也許只有八分之一英寸,但我能在細沙似的地面上看出自己的腳印來。為此,還對所謂人類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個腳印進行了特寫照相。而且後來拍攝的另外5次阿波羅飛船降落區,也因為有美方航天員的活動而留下了密集的大量腳印。不過卻忽視了系列問題。首先,所有的阿波羅6艘落月飛船的組合體,都高達地球重量的15噸。而從嫦娥3、嫦娥4和嫦娥5的落月時質量在1.3到1.5噸之間。
  • 蘇格蘭現恐龍腳印 專家:越是研究天空島就越能發現更多的恐龍腳印
    2018年4月4日訊,(嚴玉潔)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4月3日報導,科學家近日在英國蘇格蘭天空島發現了世界最大恐龍的腳印,這些恐龍生活在距今1.7億年前。與此同時,科學家們還在同一地點發現了獸腳類恐龍的腳印。而在2015年,天空島上也曾發現了一些恐龍腳印,這些恐龍相對年輕,體型也相對較小。地質學家說,這些新發現很重要,因為中侏羅世時期的恐龍活動證據很少,在世界範圍內也鮮有這樣的化石遺址。這些發現進一步證明,在進化的關鍵時期,恐龍曾在天空島廣泛存在。它還表明,很多恐龍並不僅限於生活在陸地上,它們經常生活在水邊,可以穿越古老的洩湖去覓食。
  • 2020年的南極洲過得怎麼樣?
    原創 小菌 趣科普「我的願望就是有一天能帶大夥去一趟南極。」作為傳說中的第七大陸,南極洲仿佛是童話故事中的冰雪世界,令人心馳神往,在這裡,比鳥巢還要大上數倍的冰山平靜地漂浮在鏡面般的海灣中,而隱藏在水平面下的「雄壯身姿」就只有穿梭於這片水域中的座頭鯨和小鬚鯨能領略到了。
  • 關於南極洲的10個黑暗而神秘的秘密
    在冰層裡,又或者是在極度寒冷的地帶,可以替我們更好的保存各種事物,例如在寒冷的南極洲當中,就保存著諸多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物,但與此同時,南極洲也可能因為其獨特的環境而存在諸多神秘的傳聞。從失落的文明的謠言到隱藏的納粹地堡,今天就讓小編為你帶來,關於南極洲的10個黑暗而神秘的秘密傳說。
  • 阿姆斯特朗當年在月球留下的腳印,如今怎麼樣了?
    而面對人們的質疑,美國官方也拿出了最有力的證據,美國宇航局指出,當年太空人留在月面上的腳印就是「鐵證」,但是,距離美國登月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當年留在月面上的腳印還會被保留下來嗎?為此,科學家做出了解釋,人們根本無需擔心登月腳印會消失,相反,這些腳印甚至比博物館保護得還要好,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小恐龍腳印形似酒杯……疑似存在...
    該發現對研究中國白堊紀中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以及民間傳說對古生物學的影響都有著重要意義。位於梅江鎮群聲村八仙崗的「八仙下棋」遺蹟,巖石上留下來的8個神仙「屁股印」,被中國地質大學專家邢立達證實是1億年前的巨型恐龍足跡。一石激起千層浪。眾多媒體紛紛轉載報導此事。
  • 怒海潛沙:吳邪剛進海底墓時,墓裡留下的「屍蠟」小腳印是誰的?
    但是張起靈卻在這是發現了一處腳印,喚來吳邪他們一同查看。腳印只有去沒有回,根據吳邪推斷這些腳印像是剛剛踩過,並且腳印大小也只有三歲孩子才能留下,那也就是說在吳邪來到海底墓之前,有人就提前一步進入了海底墓。吳邪親自用手和鼻子鑑定了腳印留下的白色粘稠液體,才發現是「屍蠟」。吳邪剛進海底墓時,便遇到這麼奇怪的一幕場景,不免讓人心生恐懼,那麼墓裡留下的「屍蠟」小腳印是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