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八仙的神話傳說,中國大地可謂隨處流傳。可是蘭谿市梅江鎮的兩處「八仙遺蹟」,非同尋常。經專家確認,居然都是1億年前恐龍留下來的遺蹟。
這兩處遺蹟,一處叫做「八仙下棋」,一處叫做「八仙醉酒」。
10月8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副教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Martin Lockley)教授等中美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布,他們在浙江省中西部蘭谿市發現了重要的大型恐龍足跡,而這些足跡長久以來被人們解釋為「八仙下棋」的遺蹟。該發現對研究中國白堊紀中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以及民間傳說對古生物學的影響都有著重要意義。位於梅江鎮群聲村八仙崗的「八仙下棋」遺蹟,巖石上留下來的8個神仙「屁股印」,被中國地質大學專家邢立達證實是1億年前的巨型恐龍足跡。
一石激起千層浪。眾多媒體紛紛轉載報導此事。
馬鞍山頂航拍圖
10月10日,浙江自然博物院博士金幸生趕到現場。在「八仙下棋」處,他贊成邢立達對遺蹟的判斷。他對村民爆料的另一處「八仙醉酒」遺蹟,現場確認眾多「神仙小酒杯」是浙江省首次發現最小食草恐龍足跡,非常珍貴。
紅圈為「八仙醉酒」「神仙馬蹄印」所處位置
村民眼中的神仙器具
至少是3種恐龍的腳印
傳說中的「八仙醉酒」遺蹟,位於蘭谿市梅江鎮群聲村的馬鞍山山頂。馬鞍山海拔不高,山如其名,整個山嶺有一部分突然凹下去。跟「八仙下棋」遺蹟處在同一條山脈,相距數裡。
雖然馬鞍山海拔不高,但要從村裡爬上山頂,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隨同記者一起上山的,除了恐龍專家金幸生、蘭谿市委宣傳部、文旅局和梅江鎮幹部外,還有當地幾名村民。村民嚴海軍的老家就住在馬鞍山下,打小在這裡長大。八仙崗恐龍足跡被報導後,他及時向記者爆料稱,馬鞍山上可能也存在恐龍足跡。
山路崎嶇陡峭,雜草叢生,經過1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後,總算登頂。
「這裡有一個神仙坐騎的馬蹄印,過來看一看。」一登頂,村民們迫不及待地引著專家走到一塊巖石旁。這是一個5釐米直徑大小的小坑,極似馬蹄。「恐龍足跡。」觀察一番,略加思索後,金幸生很快做出了明確判斷。
眾多「神仙小酒杯」,就是省內首次發現最小食草恐龍足跡
「那邊還有許多神仙小酒杯。」山頂矗立著一座神仙廟,廟的後面有一處高聳的巖石,巖石頂上有一塊石頭,長約2米,寬約0.5米。記者看到,石頭上密密麻麻地分布著30多個硬幣大小的小石坑。石坑有點深度,看上去還真有點像杯子。這些小坑邊上有些平行的石頭縫,頗像傳說中「神仙用過的筷子」。
金幸生手握刷子,小心翼翼地將坑內的雜物清除乾淨,仔細辨認後,得出了同樣的答案:這些全都是恐龍足跡。
「這一帶,至少留下了3種恐龍的腳印。」 金幸生認為,這裡肯定生活了相當數量和品種的恐龍。具體情況尚待進一步探索考證。
「神仙馬蹄印」之一
形似酒杯的小恐龍腳印
省內尚屬首次發現
那金幸生是如何斷定這些就是恐龍足跡的呢?它們又都是如何形成的呢?
「你仔細看這些坑洞,都有恐龍腳爪的痕跡。」在金幸生的指導下,記者發現,雖然都呈橢圓形,但細心觀察發現,幾乎每個坑洞都有尖銳凸起的一頭,「按這個判斷就沒有錯。」
具體形成的原因,金幸生也做了詳細的介紹。
他說,恐龍一般都喜歡在河流、湖泊邊上活動,那些地方沉積的泥沙,不幹也不溼,踩下去就會有足跡,之後就乾燥了。後來又有新的泥沙把足跡掩蓋了,隨後由於地殼抬升,河流變成了大山裸露在外,上面的覆蓋層就慢慢風化掉了。「因為新覆蓋上去的一層泥沙比下面早已定型的泥沙更容易風化。久而久之,足跡就形成了。」金幸生說,不過,但從肉眼觀察這些足跡,很難判斷他們屬於什麼恐龍,需要更詳細的對比。
「之後我們會組織專家團再上來一趟,通過設備掃描,將腳印的形狀、長寬數據進行採集,再根據形態和這些數據與不同種類的恐龍進行比較。」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也是浙江省內第一次發現最小的食草恐龍足跡。」金幸生對發現這些「神仙小酒杯」非常興奮。他說,這些小腳印是成排出現,說明記錄下了一個恐龍行走的過程。不過恐龍也有成長過程,這些腳印也許是某種恐龍的幼體,也許這個恐龍本來就是這麼小的,這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金幸生博士正在查看「神仙小酒杯」
疑似發現恐龍足跡群
有待進一步考證
事實上,除了山頂,馬鞍山還分布著眾多類似的巖石,不過很多都覆蓋著厚厚植被,有些上面甚至長起了竹子和樹。
既然山頂的石頭上有這麼多足跡,那說明恐龍在這一代活動過,其他巖石上會有類似足跡麼?
帶著這樣的疑問,下山途中,記者在幾位村民的幫助下,掀開了多塊石頭上的附著物,竟有意外的收穫。
在這些被掩蓋的石頭表面上,都發現了很多類似的坑洞,它們形狀不一,大小不一,但很多都有著相同的特點:恐龍腳爪的痕跡。
下山途中,記者和村民再次發現被植被掩蓋的眾多疑似恐龍足跡
金幸生看了記者傳過去的圖片後表示,應該符合恐龍腳印的特徵,但是需要到現場確認。
記者發現,這樣的石頭,山上到處都是。莫非馬鞍山一帶存在龐大的恐龍足跡群?一切有待專家們的進一步考證。
來源:浙江新聞(記者 杜羽豐 何賢君 蘭溪報導組 王瑩 曾玥 視頻 潘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