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長三角文化發展青年力量——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11月24日至26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浙江省文化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江蘇省文化館、安徽省文化館、金華市金東區人民政府承辦,中共金華市金東區委宣傳部、金華市金東區文化和旅遊局執行承辦,金華市金東區文化館協辦的「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在金華市中國婺劇院舉行。來自江浙滬皖三省一市的30首原創音樂同臺競技,經過兩天激烈角逐,最終產生3個大獎、12個金獎。

大賽旨在對當下中國長三角地區原創流行歌曲優質曲目及優秀創作人才進行集中挖掘與展示,推動長三角音樂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大賽題材作品以當下民生為主線,貼近人民,以紀念金華籍著名音樂家施光南先生誕辰80周年,傳承其「謳歌時代、謳歌人民」的音樂精神。自今年8月啟動以來,在江浙滬皖三省一市主辦單位的協調統籌下,各賽區及各省(市)文化館(群眾藝術館)等相關單位共同努力,推出了一批貼近人民、反映當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流行音樂作品。

流行音樂作為群眾文化的典型表現形式,具有大眾性、時尚性、參與性等特點,在長三角地區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豐富和活躍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大賽是長三角地區群眾文化領域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長三角群眾文化融合、共享、交流的一次盛會,對進一步凝聚新時代長三角文化發展的青年力量,開展文化領域的合作交流開創了新的渠道和平臺,具有重要意義。

在參賽曲目、創作內容、辦賽模式、宣傳推廣、成果運用的各個環節,本次大賽都突出了「長三角一體化「的概念。評委會由長三角各地音樂專家、流行音樂知名音樂人和專家組成。決賽現場有大編制的流行樂隊、弦樂隊伴奏和標準的和聲伴唱隊,共同演繹青年歌手們的原創流行歌曲作品,堪比明星級演唱會陣容。選手們在決賽現場大展歌喉,或歌頌祖國、歌頌抗疫精神,或歌頌家鄉、親情、愛情,或唱響青春理想、奮鬥熱情。優秀原創流行歌曲同臺競技,輪番上場,動人心弦。比賽邀請「亞洲流行天王」周杰倫、施光南先生的夫人洪如丁女士發來祝福視頻為選手助力。11月26日晚的頒獎晚會,還邀請到著名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呂薇,中國內地流行音樂女歌手葉炫清和抖音紅人「一個大金意」組合登臺獻唱。參賽者紛紛表示,這次大賽機會難得,既給青年音樂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競技舞臺,又為原創音樂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寶貴機會。

為提升活動覆蓋面和影響力,本次活動期間通過浙江衛視中國藍等平臺進行宣傳,同時在浙江文化館官網定製專題平臺,聯動眾多新媒體端進行全方位線上宣傳,並結合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百姓大舞臺」網絡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由浙江省文化館官網、官方微博、官方抖音發起直播,聯動國家公共文化雲,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安徽、廣東、雲南、江西、河南、寧夏、湖南等十多家省級文化館平臺,以及東方網、浙廣直播、央視新聞移動網、新華社現場雲、今日頭條、百度等近三十家媒體平臺並機直播。據不完全統計,通過在線展播、互動活動、粉絲助力、網絡直播等形式參與線上活動的服務總人次破千萬。

(中國日報浙江記者站)

相關焦點

  • 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盛大來襲
    11月23日至27日,「光南故裡·音樂盛典」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將在金東區舉行。今年是施光南誕辰80周年,為了緬懷施光南先生,激勵當代音樂創作者、演唱者、愛好者傳承施光南謳歌時代的音樂精神,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服務長三角區域文化繁榮,打造錢塘江詩路文化帶重要節點品牌節慶活動,深入實施「人文富區」戰略,我區在成功舉辦兩屆施光南音樂節的基礎上,舉辦本次「光南故裡˙音樂盛典」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
  • 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落幕 決出3個大獎12個金獎
    11月26日晚,浙江省金華市中國婺劇院流光溢彩、曲動歌飛,「光南故裡 音樂盛典」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頒獎晚會在這裡舉行。近千名來自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的嘉賓、選手、觀眾齊聚一堂、共襄盛舉。
  • 「光南故裡·音樂盛典」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走進金東
    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將在金華市金義新區(金東區)舉行。今年是施光南誕辰80周年,為了紀念和緬懷施光南先生,激勵當代音樂創作者、演唱者、愛好者傳承施光南謳歌時代的音樂精神,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服務長三角區域文化繁榮,打造錢塘江詩路文化帶重要節點品牌節慶活動,深入實施「人文富區」戰略,金東區在成功舉辦兩屆施光南音樂節的基礎上,舉辦本次「光南故裡˙音樂盛典」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
  • 徐匯區文化館原創抗疫歌曲《春天在路上》榮獲「2020首屆...
    徐匯區文化館原創抗疫歌曲《春天在路上》榮獲「2020首屆長三角流行歌曲大賽」金獎!11月底,在寒風料峭的冬日,《春天在路上》在浙江金華唱響,代表上海參加於此舉行的「2020首屆長三角流行歌曲大賽」,並榮獲金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回顧這首動聽歌曲的獲獎旅程吧。
  • 「美美與共,振『鎮』有聲」 2020首屆長三角古鎮一體化發展大會在...
    陳康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劍瑾9月24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嘉善縣人民政府承辦,嘉善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西塘鎮人民政府、嘉善西塘旅遊休閒度假區管委會協辦的「首屆長三角古鎮一體化發展大會」在西塘古鎮景區召開
  • 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博會上演群英譜 文化浙軍如何「走位」長三角
    ,經過匠人的現場演示,翻滾中的胡麻餅時而凝聚一團,時而排成均勻的等差數列,仿佛「跳起了舞」……  文化特色是不可多得、不可複製的資源寶藏。成立長三角地區縣級融媒體中心協作平臺;聯合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8大院校主辦首屆長三角大學生短視頻大賽……「一年多來,我們走進『包郵區』各個城市,不僅組織了十幾場不同主題的短視頻拍客大賽,還提供拍攝技能培訓,鼓勵長三角『潮客』拍特產、拍民風,講好家鄉故事、中國故事。」天目新聞運營中心的趙星認為,網際網路讓地理區域概念模糊,「希望天目站穩短視頻風口,為長三角文化傳播做出貢獻。」
  • 聲納|凝聚更強大合力 促進高質量發展 ——論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政策協同效率,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一年多以來,三省一市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放在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全局中進行統籌謀劃,圍繞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進行突破,規劃政策體系「四梁八柱」初步構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 我市特色文化產品亮相長三角國際文博會
    在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安徽館蚌埠展區,可降解的生物材料製成的T恤、智能交互黑板,蚌埠特色非遺產品,以雙墩出土文物為原型的卡通產品,珍珠養殖造像系列產品……一件件體現蚌埠地域特色的展品,吸引了參展客商和遊客的關注。
  • 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上海舉辦 參展單位超過1000家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可以說是迄今為止線下最大的文化產業博覽會。」上海市委宣傳部發改辦主任劉海英說,雖然長三角地區佔全國的面積並不大,但這裡的文化產業卻佔到了全國體量的三分之一。新技術、新業態、新體驗,展會以一個「新」字集中展示長三角地區的文化發展成果,也在更深入的交融中孕育發展新機。
  • 「箭」指世界之海,長三角文化產業共同體弓張弦漸滿
    ,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曾在首創時提出了「三年三步走」規劃:首屆「創辦」,第二屆「壯大」,第三屆「提升」。當新脈動、新生態、新機遇從文博會上漸漸凸顯,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已然「箭」指更為廣闊的世界之海,而長三角文化產業共同體亦弓張弦漸滿。
  • 長三角企業文化建設合作交流論壇在上海舉行
    推進長三角企業文化建設合作交流,就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力建設具有時代特徵、體現企業個性的企業文化,以文塑企、以文彰企,構築新時代的企業使命、企業願景、企業價值、企業精神、企業力量,引領廣大企業員工奮進新時代,推動企業成為創新發展的主戰場、主力軍,打造更高質量發展的企業集群。
  • 長三角議事廳|文化與生態資源價值實現路徑
    2020年11月22日,長三角議事廳沙龍走進一體化示範區先行啟動區第四場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黎裡鎮舉辦。沙龍邀請了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二級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資環學院陳雯教授;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剛教授;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長三角處一級主任科員黃宇皎和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長三角辦公室副主任吳志祥共話「文化與生態資源價值實現路徑」。
  •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 復旦辦了一場長三角高校智庫峰會
    央廣網上海11月28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殷夢昊 汪蒙琪 張晉川 金雨豐)昨天,2020 長三角高校智庫峰會在上海青浦朱家角舉行,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示範區建設發展,交流思想洞見,分享研究成果。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忠偉出席峰會並致辭。
  • 引領未來消費,首份長三角數字文化消費報告發布
    (原標題:引領未來消費,首份長三角數字文化消費報告發布)2020年11月20日,在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科技文化共生產業經濟共融,長三角文化產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專題論壇上
  • 長三角「白暨豚」原創網絡視頻大賽,邀你設計LOGO
    揚子晚報網5月3日訊(記者 徐昇)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白暨豚是僅產於長江中下遊的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具有濃鬱的長三角特色。記者從大賽組委會獲悉,2020長三角「白暨豚」原創網絡視頻大賽即將登場,現向全社會公開徵集大賽LOGO。
  • 長三角古鎮「和而不同」
    長三角地區地域相連,文化相通,很多古鎮古村跨行政區分布,相互襯託。但就像聽戲,如果只有一種腔調,反而失了味道。首屆長三角古鎮一體化發展大會上,來自浙江、江蘇、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古鎮的各位代表,共同分享了他們是如何處理好古鎮保護、改造和開發利用之間的關係,如何走好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 一眼千年,江南文化為長三角一體化「注入靈魂」
    助力上海文化品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談及辦展初衷,上海博物館黨委書記湯世芬提到了這樣的時代背景:2018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全面打響上海「紅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的總目標。
  • 論壇|長三角文學:尋找共性與差異
    本屆論壇以「當代文學總體性下的區域文學發展」為主題,也是「長三角文學發展聯盟」的重要活動之一。來自江蘇、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的學者們就「當代文學的總體性與差異性」「長江文化、大運河文化與區域文學發展」「文學批評:世界、中國與地方」「文學產業時代的文學發展與前景」等話題暢所欲言。
  • 協同創新 開放共享 長三角科技合作凝聚共贏「向心力」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時代大背景下,如何讓資金、人才、技術等科創資源充分流動、實現更多應用成果落地轉化,從而更好地服務於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他看來,純市場化的商業規則下,科技成果轉化經常會面臨一種「市場失靈」的局面,「這裡就需要在純市場規則之外的另一種力量,即有人能夠有足夠的耐心和足夠深遠的眼光來持續大規模地投入,直到成功或失敗」。2013年,為了助推科技成果轉化跨越「死亡之谷」,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應運而生。
  • 南哲動態|首屆長三角邏輯論壇在南京大學哲學系舉行
    12月23日,江蘇省邏輯學會、南京大學哲學系主辦,南京大學現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承辦的首屆長三角邏輯論壇在南京大學舉行。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王恆,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教授杜國平出席會議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