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槽窪村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山河鎮南部的一個自然村,緊鄰巍峨壯觀的太行山南麓沁河岸邊,山西省和河南省交界地帶,是一個美麗、富饒、文明的小村莊。左依波瀾壯闊的仙神河,右託奔騰不息的白澗河,背靠美麗的鳳凰山,傲視中原,極目黃河。晉濟洛高速和207國道分別從村的東西兩側穿越而過。境內溝壑縱橫,紅色革命基因和光輝榜樣,勵志故事,美麗傳說經久不息。( 孫春凱 東籬把酒)
2019年11月3日,星期天我和夫人來到這美麗的地方拜訪資料上記載的4株古栓皮櫟。沿途風光不錯,我也不敢怠慢直奔到了村邊的山頭上。
在這山頂上有一個指向標,通向羅河和古橡樹指向左邊,我毫不猶豫走向左方。在穿過山梁往山下走的時候見到了我要拜訪的一株古櫟樹。
林業部門資料顯示,澤州縣碾槽窪村有5株栓皮櫟,年齡400年,其中一株樹高12米,胸(地)圍3.4米 ,冠幅14米,編號JCZZ105.這株樹就在下羅河的唯一山道旁邊,裸露在外根很多。
栓皮櫟是殼鬥科,櫟屬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樹皮黑褐色,小枝無毛;芽圓錐形,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頂端漸尖,葉柄無毛。堅果近球形或寬卵形,頂端圓,果臍突起。3-4月開花,翌年9-10月結果。木材為環孔材,邊材淡黃色,心材淡紅色,是中國生產軟木的主要原料;樹皮含蛋白質10.56%;櫟實含澱粉59.3%,含單寧5.1%;殼鬥、樹皮富含單寧,可提取栲膠。可以看出災荒年能救活許多人的命。
資料上顯示碾槽窪有5株400年栓皮櫟,既然找到了一株,我就接著往下找。
沿著古道,欣賞著沿途的風光,一直往山下尋找。
都快走到山底的羅河了,我還是沒有再到第二株400年的古櫟樹。不過在途中一株崖柏和一株應該上百年的栓皮櫟。
這株栓皮櫟雖在石縫中生存,憑著頑強的毅力生活了幾百年。見證著從此經過人的變化。
能看到這裡的,絕對是朋友,因我發的只是古樹,相對單調,知音難覓呀。
東拼西湊就這些吧,是不是景色還是不錯,若是哪位高人有感觸,就請來首贊詩吧。我在這裡先謝謝了。
雖然老套,但我還是希望用這方式能得到大家的幫助。
歡迎提供古樹線索、古樹軼事、古樹傳說、古樹贊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