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又到了櫟子成熟季節。樹上的櫟子果實連同樹葉伴隨著陣陣秋風的扑打,譁啦啦啦地灑落一地落果。村民都走入山林撿脫落在地面的櫟子。山林植被茂密,在撿櫟子途中時而會遇到小松鼠一同撿食。松鼠在碰見人面前也不會驚恐,跳躍而起。繼續尋覓櫟子堅果。被松鼠蹦跳時而樹幹時而地面吸引,喜出望外!真是休閒愜意!
櫟子又稱毛橡子,麻櫟,柞子,材子等等每個區域方言叫法都不一樣。我就用學名櫟子代替吧。是落葉灌木櫟樹的果實。生長於山林間上櫟樹分布廣泛,我國很多區域都有分布。耐寒耐旱。3~4月份開花結果,果小時青色。
中期青黃,像板慄一樣有硬殼。果老時呈黑褐色,硬殼自然脫落。
10月中下旬是最佳採摘日期。採早了嫩癟粉少。山林植被茂密樹冠大。深秋伴著秋風徐徐果實自然脫落地面撿拾。堅果如花生米大小,尖頭體橢圓光滑,果殼堅硬。
撿拾2小時2斤左右。
去掉雜質外殼。
太陽底下曬七八天。
曬乾之後,放入大水缸,將櫟子浸泡。脹大後撈出衝水,用石磨或粉碎機粉碎。
再用紗袋反覆過濾,沉澱一天一夜後。
除去上面渾水,再注入清水攪拌均勻,繼續沉澱,如此反覆幾番,直至沉澱後上面水色清透,去水,就露出粉白櫟子粉了,過程相當於紅薯粉製作。將櫟子粉分塊起出,曬乾後的粉塊輕輕一碰就化為粉
製作涼粉。取3升左右的水,大部分放入鍋中。剩餘部分倒進備好的櫟子粉中攪勻。待水燒開後,一邊將櫟子粉均勻地倒入鍋中,一邊用筷子快速攪拌,以免粘鍋、結塊。等鍋中櫟子糊已均勻成濃稠糊狀,再用小火燒上一兩分鐘(水的比例與擇子糊的厚薄相關,水放得少做出來的擇子豆腐會相應硬一點,反之更軟滑)。
燒好趁熱盛到備好的容器中。待自然冷卻後,用刀劃成小立方塊,然後放入涼開水中浸泡。
玲瓏剔透的櫟子豆腐做成了。食用時,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適量的糖、醋或者果汁等。若適當冷藏後,入口更加清涼冰爽。能降溫防暑。家裡有人拉肚子,老人會取少許櫟子粉煮成豆腐狀,趁熱吃下肚,即可止住腹瀉。
感謝友友們耐心看完。我會實時分享生活美食,喜歡的請關注我喲!祝福友友天天好生活!
我這裡要給頭條審核老師們敘述,我不賣產品喲。我只是分享山野植物給友友們。讓更多朋友們認識叢林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