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毛橡子櫟子樹麻櫟樹,遠見帶頭條友友進叢林撿回家做材子豆腐

2020-11-03 遠見有機生活

深秋又到了櫟子成熟季節。樹上的櫟子果實連同樹葉伴隨著陣陣秋風的扑打,譁啦啦啦地灑落一地落果。村民都走入山林撿脫落在地面的櫟子。山林植被茂密,在撿櫟子途中時而會遇到小松鼠一同撿食。松鼠在碰見人面前也不會驚恐,跳躍而起。繼續尋覓櫟子堅果。被松鼠蹦跳時而樹幹時而地面吸引,喜出望外!真是休閒愜意!

櫟子又稱毛橡子,麻櫟,柞子,材子等等每個區域方言叫法都不一樣。我就用學名櫟子代替吧。是落葉灌木櫟樹的果實。生長於山林間上櫟樹分布廣泛,我國很多區域都有分布。耐寒耐旱。3~4月份開花結果,果小時青色。

中期青黃,像板慄一樣有硬殼。果老時呈黑褐色,硬殼自然脫落。

10月中下旬是最佳採摘日期。採早了嫩癟粉少。山林植被茂密樹冠大。深秋伴著秋風徐徐果實自然脫落地面撿拾。堅果如花生米大小,尖頭體橢圓光滑,果殼堅硬。

撿拾2小時2斤左右。

去掉雜質外殼。

太陽底下曬七八天。

曬乾之後,放入大水缸,將櫟子浸泡。脹大後撈出衝水,用石磨或粉碎機粉碎。

再用紗袋反覆過濾,沉澱一天一夜後。

除去上面渾水,再注入清水攪拌均勻,繼續沉澱,如此反覆幾番,直至沉澱後上面水色清透,去水,就露出粉白櫟子粉了,過程相當於紅薯粉製作。將櫟子粉分塊起出,曬乾後的粉塊輕輕一碰就化為粉

製作涼粉。取3升左右的水,大部分放入鍋中。剩餘部分倒進備好的櫟子粉中攪勻。待水燒開後,一邊將櫟子粉均勻地倒入鍋中,一邊用筷子快速攪拌,以免粘鍋、結塊。等鍋中櫟子糊已均勻成濃稠糊狀,再用小火燒上一兩分鐘(水的比例與擇子糊的厚薄相關,水放得少做出來的擇子豆腐會相應硬一點,反之更軟滑)。

燒好趁熱盛到備好的容器中。待自然冷卻後,用刀劃成小立方塊,然後放入涼開水中浸泡。

玲瓏剔透的櫟子豆腐做成了。食用時,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適量的糖、醋或者果汁等。若適當冷藏後,入口更加清涼冰爽。能降溫防暑。家裡有人拉肚子,老人會取少許櫟子粉煮成豆腐狀,趁熱吃下肚,即可止住腹瀉。

感謝友友們耐心看完。我會實時分享生活美食,喜歡的請關注我喲!祝福友友天天好生活!

我這裡要給頭條審核老師們敘述,我不賣產品喲。我只是分享山野植物給友友們。讓更多朋友們認識叢林植物。

相關焦點

  • 它叫麻櫟果,常見於西湖周邊群山 可拿來做豆腐
    不知道叫什麼的時候,剛好遇到一位老人拿著袋子從山下走下來,袋子裡都是這種果子,他說這叫麻櫟果,可以拿回家做豆腐的!」  讀者「去哪兒呢」最後求助:求科普麻櫟果是什麼?真的能做成豆腐嗎?杭州西湖還有哪裡能撿到秋果?  昨天,記者去西湖邊轉了一圈。
  • 探訪麻櫟「孵化基地」 住「低溫房」 恆溫箱裡催發芽
    3月12日植樹節當天,半島記者走進位於嶗山區的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麻櫟「孵化基地」,近距離觀察一粒麻櫟種子如何成長為麻櫟樹。麻櫟種子進基地先「洗澡」在基地的戶外,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封姣拿著一粒麻櫟樹種子介紹,麻櫟的種子呈卵形或橢圓形,直徑1.5-2釐米,高1.7-2.2釐米,頂端圓形,果臍突起;花期3-4月,果期當年9-10月。
  • 河邊看到3種「樹樁」,撿回家種到花盆裡,變盆景樹,有價值!
    其實也有,一些野生的盆景樹還有可能生長在潮溼的河邊,它們的長勢通常會很好。花友們若是在河邊看到下面的3種樹樁,可不要去破壞,因為將它們種植到土壤裡後,就有可能生根發芽。有花友就在河邊撿了一些樹樁,將它們種植到花盆裡,然後再養護幾年,樹樁都變成盆景樹了,還挺有價值了。而這些盆景樹的觀賞價值也很高,可以說比月季、君子蘭、虎皮蘭、綠蘿等花卉盆栽好看,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樹的子結構
    樹的子結構題目描述輸入兩棵二叉樹A,B,判斷B是不是A的子結構。
  • 農村深山裡的橡子果,撿回家就能做出美味的橡子豆腐,你吃過嗎?
    比如:「橡子豆腐」 山上的野生堅果---橡子,通過脫殼,碾磨。沉澱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的豆腐。在過去,橡子是人們果腹充飢的一種食物,隨著時代的變化,這道美食或許早已淹沒在高樓大廈之間,或許,它正在走向消亡,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橡子,櫟樹的果實。這種樹家鄉山上都有,春天開出細小的棕黃色花,密密麻麻的。金秋十月,滿嶺滿坡的橡子樹葉開始變色,赤橙黃綠,交相輝映。
  • 未來農業最賺錢的五樹六蟲,據說穩賺!
    種植什麼樹最賺錢?養殖什麼蟲子最賺錢?這裡總結了未來農業最賺錢的「五樹六蟲」,穩賺十年!  五樹  烏桕  麻櫟  麻櫟是櫟屬植物落葉喬木,該種木材為環孔材,邊材淡紅褐色,心材紅褐色,材質堅硬,紋理直或斜,耐腐朽,氣幹易翹裂;供枕木、坑木、橋梁、地板等用材;葉含蛋白質13.58%,可飼柞蠶;種子含澱粉56.4%,可作飼料和工業用澱粉;
  • 科普專欄 | 灰樹花
    形態特徵:子實體大或特大,肉質,有菌柄,呈珊瑚狀分枝,末端生扇形或匙形菌蓋,重疊成叢,寬可達40-60cm,菌蓋直徑2-8cm,灰色至淺褐色,掌狀、葉狀,邊緣波狀,表面有細絨毛,老後光滑,有放射狀條紋,邊緣薄,內卷。菌肉白色。分布:灰樹花於夏秋間生於櫟、栲及其他闊葉樹的樹幹及伐樁周圍,寄生於樹木根部。
  • 被「主流乾果」踢出局的橡果,為什麼又叫「糧食樹」?
    但如果在農村有過生活經驗的「老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我國的乾果除了市場上比較常見的這些外,還有很多冷門的野生乾果。比如,我國野外比較常見的橡果。橡果,在目前的主流乾果市場中,基本上已經被踢出局了,大多數地方很少有把橡果當食用乾果來賣的。不過,橡果對於人類的意義,不僅僅是一種類似零食的乾果而已,橡果實際上又被叫做「糧食樹」。這是為什麼呢?
  • 中藥"子"說 | 構樹楮實子
    寫著寫著"子"說系列,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地膚子、菟絲子、蛇床子甚至插入的小茴香,好像大多都是我們身邊常見的植物,只不過我們從未細細去發現去了解
  • 好文推薦:陳忠實《父親的樹》
    父親的樹陳忠實①三年困難時期①,我正上高中。一日父親出工回來,肩上扛著钁頭,手裡攥著一株小樹苗。我搭眼就認出是一株椿樹苗子。坡地裡這種野生的椿樹苗子到處都有,如若生長在坡地梯田裡,肯定會被連根挖除曬乾當作好柴火,怕其佔地影響麥子生長。
  • 杮子樹早期落葉是什麼原因?有什麼防治措施?
    答案:杮子樹早期落葉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土壤酸性化、脫落、根部土壤含水量大、過於乾旱、藥害、根部疾病等等造成的。第一,土壤酸性化造成早期落葉。土壤由於長期使用化肥,有機肥用得過少或沒有,造成土壤酸度增強,土壤板結,通透性能越來越低,根部透氣能力越來越差,吸收養分和水分能夠也差,造成枝梢葉片的脫落酸的濃度增加,催促杮樹過早落葉,催促乙烯的形成和杮子的成熟,提早進入休眠期。
  • 農村這種堅果,長得很像板慄,只有山裡才有,做豆腐吃是一絕
    不過,農夫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堅果,一般都只是在大山裡才有,長得也很像板慄,但是卻不能生吃,以前農村娃常用它來當玩具,而大人用它做的豆腐更是一絕,你認識嗎?這種野果在農村裡現在比較少見了,以前農村娃都很喜歡去山裡面的大樹底下撿它,它就是橡果,即橡樹所結的果實。橡樹是一種非常高大的樹木,其主要是以野生的為主,算得上是無主之樹了。
  • 斑鳩葉豆腐(翡翠豆腐)怎麼做?這樣做Q彈爽口,乃消暑佳品
    其中第五盤菜名:老坑碧玉(陳釀翡翠),即用老壇泡菜酸水,加剁酸薑、泡椒末等涼拌的斑鳩葉豆腐。文化象徵:來自山野的食材,猶如翠玉般高貴。一如秦良玉來自民間,卻貴為王侯將相。夏天來了,若有一盤老坑碧玉(俗稱斑鳩葉豆腐)解渴,村裡的人都羨慕極了!若是找到一株大的斑鳩葉樹,可以多做些,送給親戚朋友。經過一個冬季,早就開始期盼斑鳩葉豆腐那獨特的美味。
  • 世上神奇的麵包樹,一棵就能養活一大家子,多種幾棵就成土豪
    文/探覓微鑑世上神奇的麵包樹,一棵就能養活一大家子,多種幾棵就成土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歡迎大家收看本期探覓微鑑,我是愛旅遊的小微。在童話裡,有著結滿麵包的樹,想想就覺得非常幸福呀。但世界上真的有神奇的麵包樹,一棵就能養活一大家子,多種幾棵就成土豪了。這個麵包樹可不是童話裡長出麵食的麵包哦,是不是很好奇呢?和小微一起去看看吧。麵包樹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比如菲律賓、印度以及南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上,隨處可見這類樹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