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著寫著"子"說系列,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地膚子、菟絲子、蛇床子甚至插入的小茴香,好像大多都是我們身邊常見的植物,只不過我們從未細細去發現去了解,以至當說到這些名字時你覺得新奇有加,見到植物圖片又覺得原來如此。
本期的楮實子也是這樣。
它的原植物桑科構樹B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可能更為大家熟知。路旁的它,沒有豔鮮的綠,葉與枝上都朦朦絨絨的,若是巧遇上了結著橙紅果實的它,那興許能引你的一個側目,倒也是不枉它的「怒放」了。
構樹的花並不爭豔,老老實實與葉與莖維持相同色調。葇荑花序的雄花,一串兒一串兒垂著;頭狀花序的雌花,肆意舒展著,沐浴著陽光,吸收著雨露,也便結出了果實。
這果實卻是來的靜悄悄的,花結出果,似乎只是收起了張揚的花柱,由外及內的醞釀,不經意間你即見那枝頭如花般的果。球形的聚花果,可還是那淺淺的綠,帶著點點的黑,或許你以為這就是構樹乏善可陳的一生,再抬頭望一眼,你終見它的「盛放」。
這是多惹眼的一球存在啊,一改朦絨之態,渾身晶亮,是耀眼的橙紅,這怎能不勾惹你駐足凝視?
如許許多多平凡的存在,構樹普普通通的一樹處處有用
樹枝入藥為楮莖,可治風疹,目赤腫痛,小便不利;
莖皮部乳汁入藥為楮皮間白汁,可治水腫,癬疾;
樹皮的韌皮部入藥為楮樹白皮,可行水,止血,治水腫氣滿,腸風血痢;
嫩根或根皮入藥為楮樹根,可清熱、涼血、利溼、祛痰,治咳嗽吐血、水腫;
成熟果實入藥為楮實子,可補腎清肝、明目、利尿,用於腰膝酸軟,虛勞骨蒸,目生翳膜,水腫脹滿;
葉入藥為楮葉,又名楮桃葉,可涼血、利水,治吐血,外傷出血,水腫,癬瘡。
「構樹皮造紙工藝」是一種民間傳統手工藝術,堪稱中國古代造紙活化石,構樹皮在蔡倫造紙時期即為所用,造出的紙張顏色白而亮,經久耐磨。
因其韌皮部纖維和半纖維含量達70%以上,與亞麻接近,而細度堪比棉花,在纖維特性和含量方面都具良好的品質,是造紙行業造高檔紙的優良原料。
而其種名 papyrifera 意為可以用來造紙,且其英文名paper mulberry也可看出與造紙有關。
我想這世間總是公平,許構樹的平凡,也賦它不簡單的內在;
只願凡不出彩的自己,也是這麼努力地,去修煉真正的美。
「子」曰系列:
中藥"子"說 | 蛇床子
中藥"子"說 | 地膚子
中藥"子"說 | 決明子
中藥"子"說 | 覆盆子
中藥"子"說 | 吐絲菟絲子
中藥"子"說 | 花繁女貞並子累
編輯:木角丨 校對:萱草
此文章為微信公眾號:金石草木(jinshicaomu)原創,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