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鹿腳山人
度娘告訴我:黃荊(學名:VitexnegundoL.)是馬鞭草科、牡荊屬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四稜形,掌狀複葉,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式,頂生,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絨毛;花萼片鍾狀,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子房近無毛。核果近球形,四至六月開花,七至十月結果。
主要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北達秦嶺淮河。生於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非洲東部經馬達加斯加、亞洲東南部及南美洲的玻利維亞也有分布。
其莖皮可造紙及制人造棉;莖葉治久痢;種子為清涼性鎮靜、鎮痛藥;根可以驅燒蟲;花和枝葉可提取芳香油……
在我們家鄉田坡地頭,黃荊到處都是,野生瘋長,稱之為樹似乎有些誇大其形象了。由於它沒刺,不扎手,是人們比較喜歡的「灶楔」,也許是在它沒有成材就成柴的緣故,從來沒見過可謂之「樹」的黃荊。以樹起興,這難稱為樹的樹又會牽引出怎樣的故事來呢?
對於黃荊的這些醫用價值我不是很清楚,對它的莖幹的皮實卻是童年時期領教過的。有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黃荊樹條從小滅。」(滅,方言,有管教、調教之意),我們這些農村出來的孩子算是從小被「滅」出來的吧。
二零一九年夏初四月,應正是黃荊的紫色花蕊在我們童年時期上學小路旁一簇簇開放的時候,方同學聯繫上了遠在廣東的郭同學,我們三人立刻建群,開聊。
我,在建築行業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工程師,一個勤勞的泥瓦匠;方同學,一直在教育行業執教的名師,一個光榮的教書匠;郭同學,何許人也?在我們一起讀初中時,他就在鼓搗發明創造,當時概念階段的太陽能灶剛出來,他便想發明一個太陽跟蹤儀,讓陽光吸收鍋罩像向日葵一樣能自動跟蹤太陽。
雖然最後不知何故沒有做成實物,但僅憑初中之學、學以致用的設計原理就讓我折服。後來輕鬆考上大學,畢業分配一個很好的工作,再後來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毅然決然下海,辭掉安穩的工作,南下並定居廣州,搞晶片研發,一個以夢想為職業的人。
久無音訊的同學、摯友,似有聊不完的話題。聊過往,聊近況,也聊未來:老何所為?老何所依?老何所樂?畢竟現在都是年過半百的人了,萌生了回歸發軔之地的想法。
郭同學說:我們合夥買點設備,釀酒,能賣多少是多少,賣不完的自己喝,可好?
我們回答:不好,問題多多,麻煩多多!
郭同學又說:我們合夥買點設備,榨油,能賣多少是多少,賣不完的自己吃,可好?
我們又回答:不好,問題多多,麻煩多多!
過了幾天,郭同學再說:搞一顆晶片玩玩,可好?
這下來勁了,一拍即合。
晶片,其實不是我們平頭百姓該做的,畢竟我們首先需要解決吃飯的問題,僅設計所花的時間都足以把人耗得夠嗆;然後打樣又需要不少時間和資金,如果不成功,所有投入都付流水了;正式投產又得不少時間和資金,如果銷售情況不好,所有投入又都付流水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做了,這就是信任,這就是信仰,也算是老來的一次任性追求吧!
說幹就幹。
二零一九年四月十五日,我們準備做晶片的試驗板出來,郭同學一個業內的朋友黃總對我們的晶片也很感興趣,參與進來;方同學由於還在教學任上,不能分散精力,就請兒子加入,代為打理,我們組團完成。
二零一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根據ASIC前端邏輯描述語言和工藝庫,開始集成電路版圖繪製、提交用於晶片生產的GDS文件的工作。二零一九年五月四日,晶片模擬器在電腦上模擬晶片設計文件運行測試,模擬測試成功。
二零一九年五月九日,由於資源不夠,多加了一個大晶片實測,實測成功。二零一九年五月十六日,重新焊線試驗,試驗成功。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六日,測試卡帶基本上已經做好了。
廣州郭同學處捷報頻傳,武漢的方同學和我唯餘高興!是夜,開懷暢飲,並與遠在廣州的郭同學舉杯遙祝!方同學詩興大發,李白詩句脫口而出:人分千裡外,興在一杯中,我酩酊中也謅上一句:莫道黃忠老,能開萬石弓。
技術上的事我們幫不上忙,只能做些外圍的配合工作。為了今後正常、規範、持久地運營,我們商量成立一個公司。首先是起名,商討多個最後確定為「考晶」,窮理以「考」,點石成「晶」,為晶片研發之意。其次是選址,異口同聲,註冊黃陂。
試想,假如是釀酒、榨油,選址黃陂,都是很自然而然的事,而一個科技公司,不選址北上廣深,也該選武漢中心城區或光谷呀,可我們選擇了離根最近的地方。呵呵,也許這就是初心,這就是反哺,這就是潛意識的情感的流露。黃陂考晶,黃荊,這是一個無意卻十分有趣的諧音哏嗎?
二零一九年八月十六日,武漢市考晶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成功。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十六日,我們的第一批晶圓投單光刻。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十七日,我們的第一批晶圓投單光刻完成。
二零二零年八月三十日,我們的第一批晶片封裝完成。從研發到封裝僅一年多時間,其間經歷代工夥伴選擇的小困擾和嚴重新冠疫情的妨礙,最終順利取得階段勝利。聞喜訊感謝之餘,我感而有吟:半百虛華半輩滄,四錢薄識四時忙。臭吾皮匠充諸葛,莫笑江郎似沈郎。
我們的第一款晶片KJ01封裝兩個版本KJ01A、KJ01B。KJ01A為48腳,國內銷售,KJ01B為64腳,可供國外市場。且容我將成品推介一下:
考晶的第一款晶片KJ01由對碼單元(CIC)和改版的MMC3組成。對碼只是按時發送要求的數據,保證不會自動關機,佔用整個晶片2/3的資源,MMC3部分採用成熟的穩定性好的FPGA版本。本晶片採用flash+6264+MMC3+29LV040,的結構,最終卡帶只使用一片flash作為只讀存貯器(ROM),圖像數據也存放在這片flash中,進入遊戲前傳送到圖像緩存(VSRAM)中;MMC3內核支持的程序容量,擴充到4096*8(32MByte),圖像緩存容量擴充到512K*8(4Mbit),支持從最小16K到最大容量的所有標準MMC3遊戲,同時也能支持由於變換語言,導致遊戲程序或者圖像容量擴大了的遊戲;增加兩個圖像切割寄存器,使每個圖像切割寄存器最小可以分割1K圖像數據,以便兼容不屬於MMC3的遊戲;MMC3的定時器對遊戲程序有特殊的要求,不屬於MMC3類型的遊戲可能不會滿足定時器的工作條件,因此增加一個通用功能的定時器,以便兼容MMC3不支持的遊戲;把轉軸(mirror)控制器擴充到兩位,使畫面的移動方式具備4種狀態:橫向移動、縱向移動、固定表0和固定表1,以便兼容MMC3不支持的遊戲;對主機的一些敏感信號進行優化,以解決挑flash或者SRAM的問題,同時也提高了對遊戲機的兼容性,從目前使用情況來看,這些優化措施非常有效,FPGA版本的方案,不挑配件和主機;晶片直接5V供電,地址總線和數據總線兼容3.3V,同時提供3.3V電源給flash和SRAM等元件供電;晶片可以支持自己設計的燒錄工具,可以隨時燒錄不同的成品卡帶數據;晶片預留兩套加密方案,以備需要時,通過修改封裝實現加密。
我這些描述是否很有專業範?你不懂無妨跳過,其實我也不懂,我總是跳過郭同學的這般解釋,直接提問。
問:我們的晶片功能與一般智能安防晶片誰強?
答:我們晶片要在上面推演遊戲,智能安防晶片只在上面實現幾個簡單功能。
問:我們的晶片在同類晶片中水平怎樣?
答:各方面的性能其實超過了目前市面上的晶片。
問:晶片該怎樣保持競爭力?
答:人無我有,人有我強。我以前的一顆晶片就幹掉過一顆M國晶片。
一直低調的人只在談及此事時流露出少有的霸氣。他的霸氣就是我們的底氣。
再形象地介紹一下吧:
知道黃荊籽嗎?直徑1.5至2毫米,我們的晶片KJ01比黃荊籽還小,尺寸約1.4x1.4平方毫米,上面疊加12層電路,納米級的電子線路把功能元件連起來,形成一個功能強大的設備空間,從設備空間四周留出若干條線腳,連接外部電路。每顆晶片像蠶籽,光刻到6英寸晶圓上,每片晶圓可集成一萬顆晶片左右,每顆晶片切割出來、引出線腳、封裝尺寸約5x5平方毫米,包含焊接線腳尺寸約7x7平方毫米,封裝尺寸主要取決於線腳的多少,我們晶片是屬於線腳比較多的。
晶片、百姓、農村、黃荊,把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意象組合在一起,似乎有些牽強,其實細想也不違和:
晶片,看似高大上,難以駕馭,卻是低調謙遜的郭同學一生的愛好和追求,駕輕就熟。我們首戰告捷,而且是順利、快速地告捷。可以保持低調,不必妄自菲薄。
對於我等百姓,晶片就好比是米酒,是香油,是我們凝聚情誼、顯示能力,表達追求的載體而已。它並不神秘,而是很親近的。
農村,幾千年種桑、種麻、種瓜、種豆、種稻、種麥,農村與科技似乎總隔著鴻溝。現在,這種鴻溝在慢慢填平,前些時有幸見聞了胡興咀智能農業,完全抹去了腦中農村、農業與落後、貧窮的連接。原來可以有這樣"種"的方式。
可否更開大點腦洞,更換一下"種"的種子?新農村,"種"晶片。在黃陂地界搞晶片研發的,考晶可能是第一個。有一就有二有三。我在農村「種」晶片!未嘗不可。雞鳴桑梓,犬吠菊籬,旭日東升,炊煙乍起,泡一杯自產的綠茶,開始研發下一顆晶片。郭同學的「小作坊」就這麼愜意。
黃荊,有人言:千年鋸不得板,萬年架不得橋。鋸板、架橋並不是成材的唯一標準,有用即是成材,且不說黃荊全身是寶,就說童年時作為懲誡我們向好向善的鞭笞和老來扶我們穩步前行的杖藜,就堪為有用之材了。
多年的黃荊樹虯根曲繞,是盆景愛好者的厚寵;蒼幹勁朗,質量輕,質地硬,韌性好,常用以做拐杖,韻味古拙。我曾有小詩題寫道:樵人野曠伐柴薪,無意荒山拾寶珍。偶得鄧林閒棄杖,難追梅驛遠行春。試將砥礪三秋癭,且待攙扶半老身。苦厄怡然能自樂,厥軀隨化是斯民。
現在,有高大上的考晶晶片做我們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黃荊拐,幸甚!
投稿郵箱:admin@mulanguli.com
本文作者鹿腳山人授權印象黃陂發布
關於作者 鹿腳山人,黃陂人氏。有些庸俗,本一介草民;絕不市儈,算半個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