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麻櫟果,常見於西湖周邊群山 可拿來做豆腐

2021-01-09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10月20日訊 都說秋天的西湖邊,果實纍纍。昨天,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幫幫團後臺接到讀者的分享:「我在太子灣公園撿到一個奇怪的果子:毛毛的果實外殼,果實和慄子的外觀相似,圓滾滾的身體上有一個表面凸起的硬面。不知道叫什麼的時候,剛好遇到一位老人拿著袋子從山下走下來,袋子裡都是這種果子,他說這叫麻櫟果,可以拿回家做豆腐的!」

  讀者「去哪兒呢」最後求助:求科普麻櫟果是什麼?真的能做成豆腐嗎?杭州西湖還有哪裡能撿到秋果?

  昨天,記者去西湖邊轉了一圈。

  撿果子,做陀螺

  是老人們兒時的快樂

  「麻櫟果啊,我以前經常撿的!」昨天,錢報記者在寶石山上和市民高大叔聊了起來。他一說到這個名字,就露出懷念的神情,「小時候撿來玩嘛,果子後面插上個火柴,轉起來就像個陀螺。你得先找有一片片樹叢的草地,看看有沒有麻櫟樹。有的話,你就在樹邊上找,準能找著這果子。」

  另一位下山的奶奶給記者支了個招,她指了指腳下的石板路說,「路邊難找的!早二十年,寶石山上到處都是,現在得花點工夫了。」

  幸運的是,從葛嶺往上走個五分多鐘,記者在黃源舊居處一個題著「又入佳境」的亭子後頭,找到了好幾棵麻櫟樹。幾乎每一個路過的老杭州都認得它:「喏,這就是麻櫟果!」

  大夥都記得能做陀螺,但吃過它的很少,「我聽說過麻櫟果豆腐,做法也曉得,就是太麻煩了。」一位大叔停下來邊比劃邊說,「你得把它的果仁取出來,然後用水泡,一直泡到沒味道為止。這時候,再把果仁磨成粉,就能拿來做豆腐了。」

  準備上山的陳爺爺則說麻櫟果不能亂吃:「麻櫟果能榨油。但它和銀杏一樣,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撿果子,做豆腐

  有人喜歡把它放上餐桌

  太子灣公園入口,一個挎著個環保購物袋的老奶奶正在撿麻櫟果,袋子已經裝了三分之二,鼓鼓的。

  「麻櫟果是要找找的,落在地上容易被擋住。不過你看它的蓋,很好認。秋天來了,麻櫟果就熟了。我一大早過來,撿回去做豆腐。」奶奶說,在泥土上散落著毛絨絨的小蓋子,就是麻櫟果的殼,看起來像套上了一層軟刺的啤酒蓋。偶爾有那麼一兩個果子還嵌在蓋子上,穩穩噹噹地坐著。

  孤山公園的保安說,最近確實有比較多的人來撿這種果子,在保安指引下,記者走近孤山裡,在上山口遇到了大量的麻櫟果的殼子散落林間。「麻櫟果在西湖的群山上是很常見的。」杭州植物園工作人員胡夢宵說,麻櫟樹是本地樹種,屬於殼鬥科喬木,西湖邊種得比較多,樣子和板慄樹很像,屬於經濟樹種。一到秋天,一棵樹上能結幾百顆麻櫟果,噼裡啪啦掉落,它和大多數殼鬥科喬木果實一樣,澱粉含量高,以前是會拿來做食物吃的。比如麻櫟豆腐,它和一般豆腐不太一樣,豆腐大多是大豆蛋白凝固,而麻櫟豆腐則是澱粉居多,顏色不是晶瑩剔透的白色,而是類似於木薯粉絲的黃褐色,微透明的感覺。味道也偏向於涼粉的口感。但它的味道有一點苦,加工步驟比較複雜,慢慢地,做的人就少了,「現在,我們在平地上少見麻櫟樹,山上較多。」胡夢宵說。

  除了麻櫟果,秋天的西湖邊,還有哪些果子?歡迎進入小時新聞客戶端掃碼留言,和記者一起完善一張「西湖秋果圖」,出發尋果子去!

相關焦點

  • 野生毛橡子櫟子樹麻櫟樹,遠見帶頭條友友進叢林撿回家做材子豆腐
    深秋又到了櫟子成熟季節。樹上的櫟子果實連同樹葉伴隨著陣陣秋風的扑打,譁啦啦啦地灑落一地落果。村民都走入山林撿脫落在地面的櫟子。山林植被茂密,在撿櫟子途中時而會遇到小松鼠一同撿食。松鼠在碰見人面前也不會驚恐,跳躍而起。繼續尋覓櫟子堅果。被松鼠蹦跳時而樹幹時而地面吸引,喜出望外!真是休閒愜意!
  • 山寨板慄的土話叫「雜子」 想懷舊就去半山摘摘看
    果子叫法五花八門  「這叫『苦櫧』,我們富陽很多的,在富春桃園景區就有一個天成野櫧林,就盛產『苦櫧』。」  「這東西叫做榛子,我們東陽用它磨成粉後做榛子豆腐,裡面加些糖、薄荷,吃起來很清涼,能解暑。」
  • 紅毛榴槤,它的葉子拿來泡水喝,有抗癌防癌的作用,你認識它嗎
    紅毛榴槤,它的葉子拿來泡水喝,有抗癌防癌的作用,你認識它嗎看圖片上的這種果子和葉子你認識嗎?它的果很好吃,但它的葉子也很不錯哦,有很多的用處哦,筆者可是經常喝這種紅毛榴槤的葉子哦,也叫紅毛榴槤茶,葉子洗乾淨後,曬乾就可以拿來泡茶喝了,對人體健康效果非常好;我相信喝過它的人,都對它讚不絕口,在市場上很少人認識這種茶,也很少知道它有這麼好的功效,有降血壓,降血脂、糖尿病,治療月經不調,抗癌防癌等作用;它是一種熱帶水果,中國大陸產區為海南、雲南、廣西等氣溫較高地區。
  • 比西湖美的仙境般湖泊,藏於群山之中,自古以來卻籍籍無名
    比鄰江蘇,靠近浙江,緊依河南,美景更是融合了周邊三省別具一格的魅力景色。中國大大小小的湖泊數不勝數,深淺不一,就連中國第五大淡水湖,都位居安徽。不過,在安徽眾多湖泊之中,那座位於安徽太湖縣境內的花亭湖,卻成為了我眼中最與眾不同的那個。地處大別山深處,是座難以尋覓的美麗湖泊。正所謂:安慶不僅僅只有天柱山,還有那處被「太湖」人私藏的花亭湖。
  • 四川名菜白油豆腐的家常做法,不麻不辣,味道鮮香,好吃又下飯
    豆腐,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幾乎很多家庭都愛吃它。而川菜中麻婆豆腐可謂眾所周知,麻辣刺激、色香誘人,更是走出了國門,在世界各地唐人街,成為中國豆腐菜中的著名招牌菜餚。然而川菜並不以麻辣為主,清淡佳餚比比皆是。
  • 三農:這種「風流果」,原來印度神油是由它而成,吃了會風流嗎?
    引導,三農:這種野果名叫「風流果」,原來印度神油是由它而成,那吃了會風流嗎?有人說,男人風流瀟灑是一種生活中的美,那麼在農村裡,就有著一種名叫風流果的果實,又被人們稱它為壯陽果,為什麼會叫壯陽果呢?風流果所以風流果它不但可以用來製作印度神油,而且還可以用來泡酒,那怎樣拿來泡酒呢?
  • 小時候常見又叫不上名的植物 中藥就在身邊
    人們會經常接觸形形色色的植物,但能叫上名字的卻很少。甚至有些稱呼都沒法用漢字打出來,太過奇怪。  春暖花開的季節,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洋溢著和諧的氣息。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些常見的植物。  龍葵    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茄目-茄科-茄屬-龍葵。龍葵鹼作用類似皂甙,能溶解血細胞。
  • 行走群山:雨後西湖的小驚喜,梅雨季裡不同的發現
    群山。但天地精華,它可都是吸收著的。 很意外的在半山央碰到了採香料的手藝人。 跟他走了一段,對方眼尖,一下子發現了在路邊的靈芝。 我當時還以為只是個香菇。沒想到居然是小靈芝。 問題是它就長在路邊,我不低頭還真就這麼錯過了。
  • 「樹熊網絡+支付寶口碑」雙12聯合發力,激活西湖周邊商圈
    據了解,西湖官方Wi-Fi 「i-xihu」運營商樹熊網絡和支付寶口碑在雙12聯合發力,整合西湖景區周邊商圈資源,連「i-xihu」Wi-Fi即可領取商家消費券,給市民遊客生活帶來了方便,同時助力商家實現了智能化的精準營銷,形成O2O閉環。
  • 這樣做豆腐簡單易學,還不放石膏和滷水,主要的是吃著健康
    親愛的美食朋友們好,老鞠說美食再次光臨,有人說:哪裡有中國人,哪裡就有豆腐!這塊鬆軟的豆腐可以煎、煮、炸。這是最多才多藝的食物!胃口欠好的時候,一盤麻婆豆腐就能開胃,一碗青蔥拌豆腐,永遠帶著一輩子的純摯!豆腐,有北有南!北方的豆腐叫老豆腐。它的質地鬥勁堅硬。
  • 清明踏青看看這些小時候常見又叫不上名的植物 太全了,收藏
    還有好像叫胡茄子,當地野生全白花,極為常見。  據說有致幻作用,也就毒性較大,尤其是種子。  苘(qǐng)麻Abutilon theophrasti  我們小時候叫麻饅頭兒,前幾天帶孩子玩還摘了幾個給她吃。  這個野草田間也極為常見。但如圖中能長這麼高的不多見。
  • 鹹陽一黑作坊用「生石膏」做豆腐!鹹陽人可能就在吃...
    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黑作坊操作裡面的場景觸目驚心黑作坊製作辣條、麵筋、鳳爪、火腿腸、牙籤肉、勾兌醬油豆腐,餐桌上常見的食品>黑作坊用「生石膏」做豆腐,你了解嗎?在我們鹹陽人生活的周邊就有這樣一家豆腐加工產近日,在興平東堡子豆腐加工產發現用「生石膏」做豆腐的黑作坊。7月17日上午,鹹陽興平市公安局聯合食藥局,檢查轄區內食品加工廠,在東堡子豆腐加工廠內發現用「生石膏」做豆腐的黑作坊。
  • 老豆腐與嫩豆腐的一些區別
    豆腐是中國人餐桌上常見的美食,中國人開發出了豆腐的多種多樣吃吃法,煎炸炒悶燉,可以說是色香味俱全,即使是簡單的涼拌豆腐,也被中國人演繹出多種多樣的吃法,皮蛋拌豆腐,柴魚片拌豆腐,甚至老乾媽拌豆腐等等,中國人對於豆腐的喜愛可見一斑。
  • 你手裡的香芋味奶茶,可能是紫薯做的
    「薯芋類作物」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有土豆、紅薯等。這些作物大多長得差不多,連名字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以分辨。如今一些地方做了技術改良,把山藥種在有一定傾斜度的塑料槽裡,讓山藥橫著長,省去了挖溝的麻煩。山藥既是食材,又是藥材,吃法很多:拔絲山藥、藍莓山藥、木耳炒山藥、小米山藥粥……怎麼吃都好吃。但是給山藥削皮時就比較煩了,它有一種黏糊糊的液體,削皮時手刺癢,吃下去舌頭麻。山藥的這種黏液,是山藥的一種自我保護。
  • 曾拿來餵豬,嫩葉是菜,根部是藥,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你們認識嗎
    曾拿來餵豬,嫩葉是菜,根部是藥,價值珍貴,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你們認識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身體養生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特別是飲食方面相當注重。圖片來源網絡下面與大家聊一聊農村常見的植物,這種植物在路邊經常見得到,它的學名叫霧水葛。霧水葛廣州地區叫啜膿羔,在惠陽地區叫貫菜,在潮安地區叫杜蒣頭,還有些地方又叫地消散、田薯、膿見消、水麻秧、石薯等名。
  • 泥鰍鑽豆腐這道菜,為什麼連大廚都做不成?不明真相的人還在傻做
    家常菜但有一道菜,似乎和「家常」二字相去甚遠,可是在中國大部分家庭裡,這道菜又是餐桌上的常見菜。人們貪戀它的營養價值,卻又苦於它的賣相實在不好,想要做出傳說中的「賣相」,顯得困難重重。泥鰍鑽豆腐當然了,這泥鰍鑽豆腐和貂蟬強行聯繫起來,不過是增加一點趣味罷了。真要做出泥鰍鑽豆腐這道菜,可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無論你怎麼嘗試,怎麼加熱鍋裡的泥鰍,你都會發現泥鰍不會鑽入豆腐裡,只會在豆腐的邊沿徘徊。
  • 遼東櫟和蒙古櫟有什麼區別?
    在森林中殼鬥科櫟屬有兩種非常形似,就是遼東櫟和蒙古櫟。下面我就談談這個問題。一,遼東櫟和蒙古櫟的基本情況 遼東櫟:遼東櫟這個名稱來源於《河北習見樹木圖說》;別名在《中國樹木分類學》中記載為遼東柞;別名還叫柴樹。
  • 川藏高山櫟初探
    周公解夢就曾有「夢見長穗高山櫟」一說。高山櫟是指硬葉、常綠的櫟類,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帶,最高可達4600米,多與雪線重合,但是它卻不落葉。高山櫟是青藏高原的特殊樹種,它能在高寒地帶保持生長。青藏高原各地都有自己的特定品系,已知有川滇高山櫟、矮高山櫟、長穗高山櫟、刺葉高山櫟、黃背櫟、灰背櫟、毛脈高山櫟、光葉高山櫟、長苞高山櫟等品種,品種分布最多的地區是橫斷山脈。研究川藏高山櫟,是為了了解高山櫟的資源狀況,了解它的面積、分布、歷史和現狀等,以及了解現行林業政策是如何對待高山櫟的。
  • 做豆腐時,別用滷水和石膏!換成「它」,口感細膩又光滑
    做豆腐時,別用滷水和石膏!換成「它」,口感細膩又光滑豆腐在我國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傳統美食,它高蛋白,低脂肪非常的受人歡迎,而且豆腐的可靠性非常的強,他不僅單獨吃非常的美味,配菜更是非常的好吃,最經典的吃法,如,麻婆豆腐,魚香豆腐,紅燒豆腐,豆腐還可以和各種食材,比如說魚肉排骨之類的搭配燉湯也是非常美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