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腐與嫩豆腐的一些區別

2021-01-15 食品科技網

豆腐是中國人餐桌上常見的美食,中國人開發出了豆腐的多種多樣吃吃法,煎炸炒悶燉,可以說是色香味俱全,即使是簡單的涼拌豆腐,也被中國人演繹出多種多樣的吃法,皮蛋拌豆腐,柴魚片拌豆腐,甚至老乾媽拌豆腐等等,中國人對於豆腐的喜愛可見一斑。

豆腐如此常見,常見到最普通的豆腐也被中國人做出了花樣,一般來說,我們在市面上常見的豆腐可以粗略的分為老豆腐與嫩豆腐,他們各有什麼不同呢?

老豆腐

1、口感質地不同

這二者直觀的來說,老豆腐質地更緊密,組織更紮實,顏色發黃,不容易碎,口感更紮實一些,而嫩豆腐則細膩滑嫩,顏色潔白,質地更接近豆花,容易碎,口感上有一種入口即化的柔嫩感。

nengdouf

2、製作方法不同

老豆腐就是北豆腐,又名「滷水豆腐」是用滷水(氯化鎂)作為凝固劑的,滷水中的鈣鎂離子與大豆蛋白相結合發生凝固反應,使豆腐成形。老豆腐在點豆腐成型後,還要用豆腐壓豆腐的方法進行壓榨,壓榨約30分鐘,為使豆腐進一步排水,以達到規定的質量,使產品堅挺而有彈性。所以老豆腐硬度較高,質地較粗糙。

而嫩豆腐則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南豆腐一種是內酯豆腐。

南豆腐用石膏做凝固劑,因此也叫「石膏豆腐」。石膏的化學成分是硫酸鈣,溶解度低,凝固速度比滷水要慢。

內酯豆腐使用一種叫「葡萄糖酸內酯」的東西作為凝固劑,也有商家採用日本名稱「絹豆腐」。葡萄糖酸內酯引發的凝固進行得比較慢,所以可以把豆漿進行超高溫滅菌,加入葡萄糖酸內酯之後,再裝盒密封。這樣得到的豆腐,保質期就遠比另外兩種豆腐要長。

嫩豆腐嫩豆腐在成型後不需要進行壓榨。所以嫩豆腐含有較高的水分,口感更細嫩。

豆腐geng

3、營養各有不同

相比老豆腐,嫩豆腐的含水量更高,以同樣的重量來說,營養成分的含量就是「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尤其是鈣,南豆腐跟同樣重量的牛奶相當,而北豆腐甚至還要更高一些,而內酯豆腐可以忽略。北豆腐則因為水的滲出損失掉了一些溶於水中的營養成分,但是豆漿中的嘌呤也會隨著這些水的滲出而去掉,這對於痛風病人來說是好事。

豆腐湯

4、烹飪方法不同

一般來說,老豆腐適合煎炸悶燉等烹飪方法,老豆腐含水少,孔隙大,最適合用來吸收湯汁的鮮味,也有助於穩定形態,不容易碎。

而嫩豆腐則適合追求口感細嫩的菜譜,比如涼拌豆腐,豆腐羹,蟹黃豆腐等。

相關焦點

  • 老豆腐PK嫩豆腐 營養成分相差大 分別適合什麼樣的人吃呢?
    在素食中,小編最愛的要屬豆腐做的各類菜品了。要問這是為什麼?因為豆腐不但可以做出很多品種美味菜餚又富含多種營養元素,關鍵是很適合小編這口不怎麼好的牙。雲圖視覺那日常生活中,我們去菜場買豆腐經常會需要區分是買老豆腐還是嫩豆腐,老豆腐紅燒,嫩豆腐涼拌都是很美味的。那是它倆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老豆腐和嫩豆腐吃哪個好呢?
  • 滷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哪個更好吃,怎麼區分?
    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物美價廉,營養價值也非常高,非常受大眾的喜受。製作豆腐的原料一般是幹黃豆,所以豆腐沒有季節之分,常年都能買到!市售的豆腐一般分為三類:第一是用石膏粉為凝固劑製作而成的石膏豆腐;第二是用滷水和酸漿水為凝固劑點制而成的滷水豆腐和酸漿豆腐,酸漿就是用我們常見的白醋、泡菜水勾兌製作而成;第三是用β一葡萄糖酸內脂為凝固劑製作而成內酯豆腐。無論是哪一種豆腐,製作流程都是一樣的,都需要經過浸泡、研豆、煮漿、過濾、點制、再壓製成型,不同的就是在點制時所用的添加劑不一樣。
  • 滷水豆腐、石膏豆腐、內酯豆腐哪個好?
    我們常說「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最先說這話的肯定是北方人,因為南方的豆腐通常是不用滷水而用石膏來「降」的。滷水豆腐大多是北豆腐,用鹽滷做凝固劑製成的豆腐,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稱為老豆腐,或北豆腐、硬豆腐 。石膏豆腐大多是南豆腐,它使用的成型劑是石膏液,與北豆腐相比,質地比較軟嫩、細膩。
  • 用鹽滷做老豆腐,但我還是喜歡吃石膏豆腐!
    我們老家都是用石膏粉打豆腐,做老豆腐就壓久一點。關於石膏豆腐的製作方法點擊右邊連結:自已動手做個石膏豆腐!有料理機磨漿更輕鬆!上次在網上買石膏粉時店主送了一小包鹽滷,才知道用鹽滷可做老豆腐。但害怕失敗,所以一直不敢嘗試。這次家裡石膏粉只有一點點了又不足做一次豆腐,還剩點豆子怕時間長了長蟲子,所以就抱著試試的態度,去網上查了一下做的方法。沒想到還成功了。
  • 豆腐的3種做法:家常豆腐、紅燒豆腐,澆汁豆腐,美味的家常菜!
    豆腐作為中國傳統的、大眾化的一種豆制食品,在一些古籍中都有記載。豆腐作為食藥兼備食品,具有益氣、補虛等多方面的功能,現代營養學證明豆腐屬於鹼性食物,對改善體質有幫助。在五代時,人們就稱豆腐為"小宰羊",認為豆腐的白嫩與營養價值可與羊肉相提並論。豆腐是中國人飲食智慧的結晶,在各類菜系中豆類都有一席之地。
  • 南石膏北滷水,這兩種豆腐有啥區別?做菜的時候,如何選擇更好吃
    但是,肯定很多人在買豆腐的時候,都會遇到過這樣一個難題,因為市面上常見的傳統豆腐基本上分為兩大類,石膏豆腐和滷水豆腐。因為地域上的不同,石膏豆腐又稱為南豆腐,而滷水豆腐則稱為「北豆腐」。這兩種豆腐究竟有啥區別,做菜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才能做出更好吃的豆腐呢?
  • 家庭自製豆腐,不用滷水不用內酯,教你1個妙招,豆腐嫩滑還白淨
    導語:豆腐在家做,不用滷水,只需廚房常用調味料,豆腐嫩滑白淨還香對於豆製品這類型加工而成的食材,雖說是有著高的價值,但總歸是吃著不太放心,尤其是豆腐,深受老百姓的喜歡,而且在我家冬日的餐桌上,各種各樣的燉菜裡面都會有豆腐的身影,所以說既然家人喜歡吃,在外面買又擔心不乾淨不衛生,還不如親手學著做
  • 這魚名字像豆腐,比豆腐還嫩滑,10元買8條,潮汕人都愛吃
    海產品種多,自然有便宜的也有貴的,貴的石斑普通老百姓人家宴客還是會買上1條,便宜的如剝皮牛(也叫耗兒魚)、紅杉魚都是每天常擺上攤的,另外還有一些非潮汕人說不出名字的魚,例如九肚魚,第一次聽這名字的時候,老闆說它叫「豆腐魚」,肉質特別細嫩,家有小孩愛吃魚也不怕卡魚刺,因為肉質比豆腐還嫩,做法可以煮湯煮菜或清蒸,10塊錢1斤差不多有7-8條,著實便宜。
  • 一道美味的滷水豆腐是如何製作的?豆腐純屬石磨!
    一道美味的滷水豆腐是如何製作的?豆腐純屬石磨! 那時的豆腐純屬石磨。用石膏做滷水。就是把整塊石膏先在石敦打碎,用時加水稀釋,至於用量多少我就不知道了。豆腐乾是體力活,更是技術性的工作。晚上把豆子頭放入水中浸泡,第二天早上就開始研磨。家庭本來貧困,買不起驢子什麼的,都是靠人推。
  • 豆腐應該如何挑選?豆腐店老闆教你3招,再也不怕買到劣質豆腐
    豆腐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平民食材。它雖為素菜,營養卻一點不輸給肉類,其含鈣量幾乎可以與牛肉媲美,因此深受大眾喜愛。豆腐吃了幾十年,你知道如何挑選嗎?miko特地請教了附近菜市場的豆腐店老闆,老闆傳授了我4個挑選豆腐的技巧,以後再也不怕買到品質不好的豆腐啦!豆腐如何挑選選豆腐其實很簡單,用一詞話來概括就是「察言觀色」。
  • 豆腐的花式吃法,簡單易做又好吃,下飯神器
    不會吧,不會有人不愛吃豆腐吧,酥軟滑嫩的口感,咬一口就爆汁,簡直就是下飯神器。豆腐,又稱又叫菽乳,"菽"就是大豆的意思。將大豆製成豆漿,豆漿在熱與凝固劑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膠體,即豆腐。在古代,豆腐經常出現在文人墨客的筆下。
  • 老家做豆腐都是滷水豆腐,那麼滷水是怎麼弄的?和石膏有區別嗎?
    主要利用酸根離子,它帶正電荷,蛋白質膠體帶負電荷,所以,酸根吸附蛋白質聚團,過濾壓榨就是豆腐。最好的就是用食用鹽+醋,點過的豆腐除了顏色不太白,味道非常好。小時候,每年過年我們都做,反而城裡賣的豆腐一股石膏味。
  • 生石膏替滷水,豆腐產量幾乎翻番
    說起滷水豆腐,濟南人並不感到陌生,這種水分少而質地堅實的豆腐在北方享有極高的聲譽。近日,有市民反映,市面上真正的滷水豆腐越來越難覓蹤跡,水嫩的生石膏豆腐唱起「主角」,這是為啥?本報記者通過實驗和調查發現,在一定比例下,摻的生石膏越多,豆腐中水分保有量就越多,因而用同樣的豆漿,生石膏能比滷水點出產量幾乎翻番的豆腐,成本更低。然而,你知道嗎?
  • 豆腐新吃法,不水煮,不紅燒,簡單一做,好吃停不下來
    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大部分時候吃的豆腐都是老豆腐,老豆腐的口感就非常滑嫩,非常好吃了。但相比於老豆腐,嫩豆腐的口感更加滑嫩爽口。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比水煮豆腐好吃100倍的豆腐新吃法,油炸嫩豆腐。雖然嫩豆腐比較容易碎,但是做出來之後口感滑嫩,營養美味。
  • 豆腐的美味家常新吃法,口感滑嫩又好吃,老人和小朋友見了搶著吃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美食,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美食是水煮豆腐的家常製作方法。豆腐的選料選用的是內酯豆腐,因為內酯豆腐的口感比較滑嫩,普通的豆腐或者是滷水豆腐不適合做水煮豆腐,因為這兩種豆腐的口感比較硬,適合做燉菜或者燒菜。
  • 不用滷水不用石膏,手把手教你做豆腐,嫩滑白淨,無添加更放心
    導語:1碗黃豆6碗水教你做豆腐,不用滷水不用石膏,嫩滑白淨吃著放心豆製品的價格實惠、價值豐富,且樣式多樣,深受老百姓的喜歡,其中要數豆腐更常出現在人們餐桌上,豆腐能夠經受的烹飪方法多樣,炒菜、燉煮亦或是煎炸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可能你多會選擇在菜市場買豆腐,但我家的豆腐卻基本都是自己做的
  • 1條鯰魚,加1塊豆腐,天冷了就這樣吃,嫩滑鮮美,營養又暖和
    所需食材:鯰魚、老豆腐、大蔥、生薑、大蒜、幹辣椒、八角、花椒、色拉油、豬油、豆瓣醬、花雕酒、生抽醬油、陳醋、味極鮮、蒸魚豉油、老抽、鹽、胡椒粉、白糖、雞粉製作步驟:第一步:鯰魚清洗乾淨後,把魚頭剁下來,並對半劈開;然後把魚肚切成大塊,並切掉魚鰭和魚尾;最後把大塊的魚肉對半切開。
  • 在家做豆腐的方法和注意點
    豆腐豆腐由於加工的工藝不同,也就是點豆腐的時候用的物質不同,像北方地區一般用鹽滷作為點豆腐的凝固劑,這樣製成的豆腐含水量比較低一般在85%-88%之間,口感比較硬,叫做北豆腐也被叫做老豆腐,而南方一般用石膏粉作為點豆腐的凝固劑
  • 客家釀豆腐,詳細做法介紹,不用石膏豆腐,釀起來不易碎,很美味
    首先還是給大家講解一下豆腐的起源。相傳豆腐是在公元前164年,由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所發明。據說其在山上燒藥煉丹時,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了豆腐。當然了,關於豆腐發明的傳聞還有很多,我特意提到這個,是因為這個傳聞中石膏點豆汁發明的豆腐,也就是石膏豆腐,非常貼合我們的飲食文化。
  • 花鰱魚頭豆腐煲,魚肉鮮嫩,豆腐嫩滑,營養豐富
    花鰱魚頭豆腐煲By RLing過年當然少不了吃魚,寓意年年「有餘」,這道魚頭豆腐煲,魚湯鮮美,魚肉鮮嫩,豆腐嫩滑,營養豐富,來上一碗太暖心啦!原料:花鰱魚頭、內脂豆腐、薑絲、香蔥、香菜、稻米油、鹽、料酒、胡椒粉、雞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