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膏北滷水,這兩種豆腐有啥區別?做菜的時候,如何選擇更好吃

2021-01-08 奶茶拌飯君

南石膏北滷水,這兩種豆腐有啥區別?

豆腐使咱們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一種美味,因為口味大眾,吃法多樣,非常受大家的歡迎!對於愛吃豆腐的人來說,天天吃豆腐也吃不膩,因為一塊簡單的豆腐能夠做出一星期都不重樣的菜品,更有的地方,以豆腐為主題開設餐館,名曰「豆腐宴」!

但是,肯定很多人在買豆腐的時候,都會遇到過這樣一個難題,因為市面上常見的傳統豆腐基本上分為兩大類,石膏豆腐和滷水豆腐。因為地域上的不同,石膏豆腐又稱為南豆腐,而滷水豆腐則稱為「北豆腐」。這兩種豆腐究竟有啥區別,做菜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才能做出更好吃的豆腐呢?

滷水豆腐和石膏豆腐的區別

首先咱們先來說一下滷水豆腐,中國有句俗話「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所以說,這豆腐是否能成形,滷水在裡邊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基本上可以說滷水就是豆腐成型的催化劑。滷水點出來的豆腐豆腐的任性、彈性、硬度相對都比較好,所以也被稱為硬豆腐或老豆腐。外邊看起來有點大豆的黃色。因為滷水豆腐都有個壓豆腐的過程,所以滷水豆腐水含量相對較少。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石膏豆腐,石膏豆腐也被稱為南豆腐或者嫩豆腐。與滷水豆腐最大的區別就是點豆腐的催化劑不同,石膏豆腐的催化劑是石膏,因為用石膏點豆腐的緣故,所以豆腐外觀潔白如玉,而且口感非常的嫩,水分含量也比滷水豆腐要高。

一直以來人們有個誤區,認為滷水點的豆腐吃起來更加放心,而石膏不是什麼好東西,所以點出來的豆腐也不能多吃,其實不然,兩種豆腐只是 用的催化劑不同,本質上都是好豆腐,而且營養價值都非常高,只是口感各方面不同而已,並沒有誰好誰壞之分。

兩種豆腐怎麼選擇

關於這兩種豆腐怎麼選擇一直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因為買錯豆腐,不僅做出來的菜不好吃,而且還浪費食材。因為滷水豆腐比較硬,所以經常用老做大燴菜、豆腐乾、油炸豆腐、涮火鍋的凍豆腐、烤豆腐,這些都適合選擇滷水豆腐,並且做出來的菜味道會非常好。

而石膏豆腐因為口感細嫩,所以更加適合用來做豆腐湯,這些做出來的豆腐湯非常絲滑。另外石膏豆腐還非常適合做麻婆豆腐。涼拌豆腐的首選也是石膏豆腐,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嘛。另外特色小吃豆花,選用的也是石膏豆腐哦!

南石膏北滷水,這兩種豆腐有啥區別?做菜的時候,如何選擇更好吃?看完了本篇關於兩種豆腐的介紹,相信朋友們以後在選擇豆腐的時候一定不會再發愁了,你喜歡吃哪種豆腐?歡迎留言哦!

相關焦點

  • 滷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哪個更好吃,怎麼區分?
    市售的豆腐一般分為三類:第一是用石膏粉為凝固劑製作而成的石膏豆腐;第二是用滷水和酸漿水為凝固劑點制而成的滷水豆腐和酸漿豆腐,酸漿就是用我們常見的白醋、泡菜水勾兌製作而成;第三是用β一葡萄糖酸內脂為凝固劑製作而成內酯豆腐。無論是哪一種豆腐,製作流程都是一樣的,都需要經過浸泡、研豆、煮漿、過濾、點制、再壓製成型,不同的就是在點制時所用的添加劑不一樣。
  • 老家做豆腐都是滷水豆腐,那麼滷水是怎麼弄的?和石膏有區別嗎?
    滷水不是石膏做的,它是硫酸鎂溶液。石膏豆腐理論上更健康,但是味道不好,吃起來是生豆腐渣味,滷水豆腐理論上說對健康不利,但口味好,中國自古就吃這種豆腐,也未見有什麼不利,畢竟誰也不會天天吃,況且滷水在將豆漿凝固後壓水時己經大部分被濾出去了,並不會大量存在豆腐中。
  • 滷水的兩種做法,哪一種做豆腐大家更愛吃呢?
    滷水的兩種做法,哪一種做豆腐大家更愛吃呢? 各位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們,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東北人最喜歡用滷水做豆腐。過年回家,家家戶戶炊煙嫋嫋,多數人家喜歡吃豆腐。那時磨豆腐都是石磨,所以那個豆腐做得很好吃。很香。所以有人問,為什麼鄉下的豆腐這麼香?這裡有好幾個秘密。
  • 滷水豆腐、石膏豆腐、內酯豆腐哪個好?
    對於選擇困難症患者來說,選擇太多也是罪。吃哪個好?好糾結!我們常說「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最先說這話的肯定是北方人,因為南方的豆腐通常是不用滷水而用石膏來「降」的。滷水豆腐大多是北豆腐,用鹽滷做凝固劑製成的豆腐,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稱為老豆腐,或北豆腐、硬豆腐 。石膏豆腐大多是南豆腐,它使用的成型劑是石膏液,與北豆腐相比,質地比較軟嫩、細膩。內酯豆腐,用葡萄糖酸-δ-內酯為凝固劑,比常規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質地細嫩、有光澤,適口性好,清潔衛生。從補鈣的意義上來說,內酯豆腐的確不如傳統的南北豆腐。
  • 豆腐不用買,有黃豆就能做!記住比例,無需滷水石膏,一晚出豆腐
    豆腐不用買,家裡有黃豆就能做!記住這個比例,無需滷水石膏,一晚上出豆腐!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豆腐不用買,家裡有黃豆就能做!記住這個比例,無需滷水石膏,一晚上出豆腐!』豆腐,誕生於2200多年前的西漢,相傳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在煉製丹藥時偶然間發明的,隨後這種食物就變成了老百姓喜愛的美食。
  • 做豆腐時,別用滷水和石膏!換成「它」,口感細膩又光滑
    做豆腐時,別用滷水和石膏!換成「它」,口感細膩又光滑豆腐在我國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傳統美食,它高蛋白,低脂肪非常的受人歡迎,而且豆腐的可靠性非常的強,他不僅單獨吃非常的美味,配菜更是非常的好吃,最經典的吃法,如,麻婆豆腐,魚香豆腐,紅燒豆腐,豆腐還可以和各種食材,比如說魚肉排骨之類的搭配燉湯也是非常美味的。
  • 老豆腐與嫩豆腐的一些區別
    老豆腐1、口感質地不同這二者直觀的來說,老豆腐質地更緊密,組織更紮實,顏色發黃,不容易碎,口感更紮實一些,而嫩豆腐則細膩滑嫩,顏色潔白,質地更接近豆花老豆腐在點豆腐成型後,還要用豆腐壓豆腐的方法進行壓榨,壓榨約30分鐘,為使豆腐進一步排水,以達到規定的質量,使產品堅挺而有彈性。所以老豆腐硬度較高,質地較粗糙。而嫩豆腐則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南豆腐一種是內酯豆腐。南豆腐用石膏做凝固劑,因此也叫「石膏豆腐」。石膏的化學成分是硫酸鈣,溶解度低,凝固速度比滷水要慢。
  • 一斤黃豆放多少石膏能做出好吃的豆腐?
    提要:一斤黃豆放多少石膏能做出好吃的豆腐?黃豆這種農作物在我國真的是備受喜愛,黃豆的吃法真的是多種多樣,黃豆沒有成熟的時候就能夠吃毛豆,成熟之後的黃豆能夠發豆芽、做豆漿、豆腐、豆腐腦、醬油、豆醬、千張等等,可以說小小的黃豆真的是被物盡其用了。做豆腐放多少石膏?
  • 在家就能做豆腐,不用石膏不用鹽滷,做法簡單,比買的還好吃
    自己在家做的豆腐真香,比買的好吃多了,做法也超級簡單我們先來猜個謎語:「土裡生,水裡撈,石頭中間走一遭,變得白淨沒骨頭,人愛吃來營養高。」謎底大家都能猜到吧,就是豆腐!豆腐的製作,從製漿,即將大豆製成豆漿;再到凝固成形,就是豆漿在熱與凝固劑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膠體,即豆腐,這是完全不同形態,不同營養的兩種轉變。而這些工作,我們自己在家就能完成,沒錯,豆腐的製作其實真的很簡單,但是自己做的豆腐,總覺得比買的豆腐還要香,也更好吃。
  • 1碗黃豆8碗水,做豆腐不求人!無需石膏滷水,柔軟嫩滑,比買的香
    自製豆腐,只需5步!豆漿加點它,一夜做出嫩豆腐,更嫩更營養!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1碗黃豆8碗水,做豆腐不求人!無需石膏和滷水,柔軟嫩滑,比買的更香!』
  • 滷水為什麼能「點」豆腐?帶你了解膠體聚沉
    豆腐又稱水豆腐,鮮嫩綿滑,味美養生,被譽為「植物肉」。據說豆腐是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為求長生,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美食。  豆腐的製作過程是先把黃豆在水裡泡脹變軟,用石磨磨成豆漿,濾去豆渣,煮開,這一步驟得到的叫豆漿。
  • 一道美味的滷水豆腐是如何製作的?豆腐純屬石磨!
    一道美味的滷水豆腐是如何製作的?豆腐純屬石磨! 那時的豆腐純屬石磨。用石膏做滷水。就是把整塊石膏先在石敦打碎,用時加水稀釋,至於用量多少我就不知道了。豆腐乾是體力活,更是技術性的工作。晚上把豆子頭放入水中浸泡,第二天早上就開始研磨。家庭本來貧困,買不起驢子什麼的,都是靠人推。
  • 自製豆腐,不用石膏和滷水,用它就能做好,再也不用出去買了
    豆腐常見又常吃,我家就特別喜歡,每次不知道做什麼菜的時候,首先會想到豆腐,天冷的時候,更適合吃豆腐,做上一大份麻婆豆腐就夠兩個人吃了,一人一碗米飯,吃起來真過癮,美味下飯,或者做上一份亂燉,放上一些豆腐,燙燙的吃起來真暖和,所以豆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材,豆腐不僅好吃,還含有很多營養元素,多吃增強免疫力,給孩子多吃豆腐非常補鈣,這可能是很多人不清楚的,有了孩子後,才知道,除了牛奶,豆腐是最補鈣的食物
  • 自製豆腐豆香味更濃,過年家裡聚餐做菜也方便!
    自製豆腐豆香味更濃,過年家裡聚餐做菜也方便!今天是臘月初二,年離我們是越來越近了。每年過年爸爸都要盤算著準備哪些過年貨。除了過年貨,在吃團年飯的前兩天家裡一般都要打豆腐,以前媽媽在的時候,至少要做一大篩子老豆腐,然後用滷水滷好,曬乾,過年時來客人了就炒上一盤也實惠,並且自己做的豆腐豆香味更濃。豆腐營養豐富,四季都可以吃的高蛋白素食。
  • 想吃豆腐不用買,1把黃豆自己在家做,不用滷水和石膏,乾淨衛生
    想吃豆腐不用買,1把黃豆自己在家做,不用滷水和石膏,乾淨衛生 市場上不缺有賣豆腐的,有的時候大街小巷上,還會聽到有人吆喝著在賣豆腐。這個時候,往往我都會買上一塊,回家簡單一做,雖然口感上是比較清淡的,但是味道確實不錯。
  • 老家做豆腐都是滷水豆腐,那麼滷水是怎麼弄的?是什麼物質?
    答 老家製作豆腐用的滷水有兩種。滷水其實就是用鹽溶於水得到的液體。這個鹽不是平常說的食鹽。它是一類無機鹽物質的稱呼。第一種滷水,又稱鹽滷或苦滷。由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水。這個水其實就是滷水,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味苦、有小毒。
  • 這樣做豆腐簡單易學,還不放石膏和滷水,主要的是吃著健康
    親愛的美食朋友們好,老鞠說美食再次光臨,有人說:哪裡有中國人,哪裡就有豆腐!這塊鬆軟的豆腐可以煎、煮、炸。這是最多才多藝的食物!胃口欠好的時候,一盤麻婆豆腐就能開胃,一碗青蔥拌豆腐,永遠帶著一輩子的純摯!豆腐,有北有南!北方的豆腐叫老豆腐。它的質地鬥勁堅硬。
  • 豆腐別再買了!準備一把黃豆,不用滷水不用石膏,教你在家做豆腐
    準備一把黃豆,不用滷水不用石膏,教你在家做豆腐豆腐在外面很容易買到,但是外面的豆腐很多都是用滷水或者石膏製作而成的,經常吃的話對身體不好,那麼想吃豆腐了該怎麼辦呢?大家也別再買了,準備一把豆子,就能要做豆腐,而且不用滷水也不用石膏,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製作豆腐。豆腐的製作方法食材:黃豆150克,內酯3克,清水1200毫升。
  • 生石膏替滷水,豆腐產量幾乎翻番
    說起滷水豆腐,濟南人並不感到陌生,這種水分少而質地堅實的豆腐在北方享有極高的聲譽。近日,有市民反映,市面上真正的滷水豆腐越來越難覓蹤跡,水嫩的生石膏豆腐唱起「主角」,這是為啥?本報記者通過實驗和調查發現,在一定比例下,摻的生石膏越多,豆腐中水分保有量就越多,因而用同樣的豆漿,生石膏能比滷水點出產量幾乎翻番的豆腐,成本更低。然而,你知道嗎?
  • 不用滷水,不用石膏,教你在家自製豆腐,學會了不用到外面買去了
    豆腐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豆製品,又稱水豆腐,豆腐的營養很豐富,含鐵,鈣,磷等人體必需的各種元素,今天我們就在家自己做豆腐,不需要滷水和石膏也能輕鬆的做出好吃的豆腐來。配料:500g黃豆,45ml白醋,4450ml清水【製作步驟】1.首先盆中倒入500g黃豆,洗乾淨,用清水泡一個晚上,第二天體積明顯變大了2.把泡好的黃豆倒入料理機,1斤黃豆加7斤水的比例(不是一次全部倒入),分次倒入料理機裡打成豆漿,我們準備一個大點的盆子鋪上紗布,把榨好的豆漿倒在紗布上過濾一下3.把過濾好的豆渣不要扔,留著做餅都非常好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