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水放到一個大池子裡經過日曬,曬到一定的度數就結晶成鹽,成鹽之後鹽就沉底了,剩下的水就是滷水。主要利用酸根離子,它帶正電荷,蛋白質膠體帶負電荷,所以,酸根吸附蛋白質聚團,過濾壓榨就是豆腐。最好的就是用食用鹽+醋,點過的豆腐除了顏色不太白,味道非常好。小時候,每年過年我們都做,反而城裡賣的豆腐一股石膏味。
滷水是怎麼來的,我先說一下鹽的來源,鹽是將海水放在一個事先挖好的坑裡(在海邊挖個大坑)然後經長時間的風吹太陽曬,漸漸就會出現沉澱物,那沉甸物就是我們說的鹽,而上面的水就是滷水,當然坑裡的海水放得時間越長滷水的濃度就越高,做豆腐時就用得越少。滷水,又叫鹽滷,有的地方叫膽水,主要成分,氯化鈉,氯化鎂,氯化鈣等,是鹽池中的母液水冷卻後的結晶體,可以把植物中的蛋白質分離出來穩固定型。之所以俗話說得好,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滷水學名為鹽滷,是由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味苦。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稱為滷塊。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滷水,就是海邊鹽田,海水抽上來能曬出鹽時的水,點出的豆腐有一種香味,可豆漿水有點苦,在三十年前,老農會在鹽鹼地裡鋤劃冒鹽鹼的土曬乾,然後挖坑鋪莆席,下面放個管,上面放鹽土,滷水製成,然後曬曬曬,出鹽時就可以點豆腐了。
滷水是曬鹽的餘料。也就是出去鹽後剩下的水就是滷水。這種滷水豆腐非常好吃,有一種好聞的味道。我買豆腐時都有聞一聞,不是滷水豆腐我是不買的。陝西那種製作的滷水豆腐有餿味。把這次豆漿過濾出的豆付水取出一部分,裝入無油乾淨的容器內,自然發酵產生酸味,即為酸漿水, 豆漿加熱後關火,慢慢倒入酸漿水,不停攪拌,看見豆漿有凝固絮花產生即可停止加酸漿水和停止攪拌 然後靜置,保溫,就成為了豆腐腦!
蛋白質遇到鹽便凝固。重金屬鹽凝固的蛋白質加水也不再分解,對動物和人類而言,重金屬鹽是毒物。氯化鈉等屬輕金屬鹽,人和動物可以食用。北方的滷水是石膏???滷水是曬鹽產生的一種副產品,也就是曬鹽後剩下的滷水,通常滷度達到三十度以上,然後再經過熬製就成了氯化鎂,我們說的滷水點豆腐的滷水就是氯化鎂,氯化鎂如果人喝了會使血液凝固從而產生血栓使人死亡!話劇楊白勞與黃世仁中的楊白勞就是喝氯化鎂死的。鎂分好幾種,其中一種白鎂是可以促進奶牛下奶的,這個在濰坊市壽光市境內就有生產的,大部分都出口國外。
滷水不是石膏做的,它是硫酸鎂溶液。石膏豆腐理論上更健康,但是味道不好,吃起來是生豆腐渣味,滷水豆腐理論上說對健康不利,但口味好,中國自古就吃這種豆腐,也未見有什麼不利,畢竟誰也不會天天吃,況且滷水在將豆漿凝固後壓水時己經大部分被濾出去了,並不會大量存在豆腐中。只是現在很多人並未吃過真正的滷水豆腐,所以不知道好吃,而且真正的滷水豆腐價格比石膏豆腐高,很多人為省錢也不得不忍痛割受改吃石膏豆腐。沒吃過滷水豆腐的夥伴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去嘗嘗。
其實豆腐都知道,用滷水點,或者用石膏,還有葡萄糖內脂點,石膏和葡萄糖內脂點,簡單,最難的就是滷水點,都知道滷水點豆腐,但是,真正做好吃的,太少,這是一種境界,我父母做了好幾十年豆腐,在當地很有名氣,但是要發展去了黑龍江,到那才知道人外有人,高手都在那呢,我父母做豆腐有局限性,老規矩,但是我碰到了一個真正把豆腐做到最高境界的人,無論豆漿幹,還是稀,他都能點到他要的效果,後來我們喝酒的時候,我問他,他不說,不告訴,但是他酒後說出了一句話,就明白了。
豆腐點老,和嫩,有時候不能靠滷水,這一句話我就明白了,所以,我現在開粥鋪,主要經營,水豆腐,高粱米飯,我在我們這,水豆腐最好吃,而且上癮,吃完我家的水豆腐,再去別人家去吃,就吃不了,沒味,我家僱的服務員,她家做了18年豆腐,在他們那,是最好的,但是自從她在我這幹活,她就不吃她們家的豆腐,她總讓她老公來學,但是她老公放不下做了那麼多年豆腐的面子,呵呵,所以說,豆腐好吃,得有講究,第一,豆腐必須用火熬,氣鍋味道就不好吃,第二,做出的豆腐,必須有亮光,才能有味,第三,不能糊鍋。
誰說只有南方用滷水立豆腐?用石膏點的是豆腐腦。你到東北來看看,多少年了都是滷水點豆腐,用石膏點的豆腐一看就看出來,在東北沒人買。另外由於水質原因,全國各地的豆腐很難做出東北這樣的口感和豆香味。自貢早年間只要有鹽灶就有膽水。點豆花一般用濾了膽晶後的液體稱膽水,點豆花只有很少量用白水調和後慢慢滴入熱豆漿中,直到豆漿凝集。膽晶和膽水是張家壩化工廠提煉化工原料的主要來源。其中含有鋇,硼,鉀,溴,典,鍶,銫,銣。點豆花的膽水量很小,甚本對身體無害。豆花比用石膏一類點的好吃。
滷水也含在豆腐裡,照樣吃了幾千年,純滷水喝多了有毒,而石膏也是中藥材,而豆漿是解毒的,發生反應成豆花,壓成豆腐就是美味,只是各地習慣用不同物質點豆腐,吃了幾千年都沒事,所以放心吃。
用滷水點豆腐是,略為北方的手藝。南方(長江以南)是用石膏(有兩種,一種高腳形,一種矮腳形,用矮腳形最佳)。先將石膏用火灰煨烤熟(稱熟石膏,只有它才能用)備用,可兌衝成一鍋豆腐(4斤黃豆)。取備用熟石膏一小酒杯(盛酒約30克左右)既可。水質也很有所講究。最好取地下冬暖夏涼的甜味井水。此豆腐如在夏天,上午露放至下午均不會發餿。還有就是山區的自然流水,也是做豆腐的好水。點豆腐,最天然的,味道最好的是漿水,類似於酸漿水,是一種發酵菌。但這種漿水豆腐,出品率低,成本高,豆腐中間有空洞,但豆香濃鬱,都是天然食材。耐煮,不耐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