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種堅果,長得很像板慄,只有山裡才有,做豆腐吃是一絕

2021-01-07 農夫也瘋狂

摘要:農村這種堅果,長得很像板慄,只有山裡才有,做豆腐吃是一絕

文/農夫也瘋狂

中秋節以後,很多的水果也就相繼迎來了採收季節了。在農村裡有句順口溜:七月棗、八月梨、九月的柿子紅了皮,說的就是這幾種水果成熟的季節,其實在九月份可吃的水果太多了,像梨子、蘋果、柚子、橘子等都已經大量上市了。另外還有一些堅果這個時候也上市了,比如核桃、板慄等。不過,農夫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堅果,一般都只是在大山裡才有,長得也很像板慄,但是卻不能生吃,以前農村娃常用它來當玩具,而大人用它做的豆腐更是一絕,你認識嗎?

這種野果在農村裡現在比較少見了,以前農村娃都很喜歡去山裡面的大樹底下撿它,它就是橡果,即橡樹所結的果實。橡樹是一種非常高大的樹木,其主要是以野生的為主,算得上是無主之樹了。而且因為它的樹長得比較高,採摘也十分困難,所以一般都是等到橡果成熟了以後自動掉下來然後去撿。

過去一些有經驗的農民,還可以根據這種樹的葉子來判斷天氣好壞。而它的果實到了深秋以後,就會自動掉落下來。這種果實看起來和剝殼了的板慄很像,但是沒有板慄的那麼大,一般是比花生米大一點點。在農夫家的後山上就有一片橡樹,最大的要幾個小孩子才能抱得住。每當橡果成熟的時候,松鼠們也就來收集食物過冬了,而橡果就是松鼠們的最愛。

小時候橡果不僅是一種美食,而且還是農村娃最愛的一種玩具之一。在橡果還是綠色的,沒有成熟之前,把它採摘下來之後,在它的蒂部插入一根細小的竹籤,這樣就是一個簡單的陀螺了。在當時村裡的男孩子是每個人做好幾個,然後帶到學校去比賽,看誰的陀螺轉的時間更長。橡果除了可以用來做陀螺以外,還可以用來做口哨。把它裡面小心翼翼的挖空了以後,能當口哨了,還能吹出美妙的聲音。

在過去因為物質比較匱乏,大人們也常指派小孩子去山裡撿橡果。聽村裡的老人說,以前它還能當糧食食用呢,但是卻是不能生吃的,大人們多次告訴過我們。確實生吃很難吃,而且還很苦。當把它炒熟了,或者是烤熟了以後就很好吃了。小時候就常在土灶裡面烤著吃,真的很香,現在想想依然很是回味。不過這種食物不能吃太多,不然不利於消化。

說到橡果做的美食,那就少不了橡果豆腐了,因為橡果的澱粉含量很高,比豆類的還要高,居然達到了60%以上,所以在當時就常有人用它來做豆腐吃。用它做的豆腐是褐色的,光滑又柔嫩,技能炒著吃,也能涼拌著吃,比黃豆做的更好吃。有些人還把它當糧食來食用,聽說在國外橡果就曾是一種重要的食物,幫助歐洲人度過了饑荒年代。橡果除了可以用來做豆腐以外,而且還能用來釀酒,出酒率還挺高。在幾十年前就有不少人喜歡用它來釀酒。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很少有人用橡果做豆腐了,更沒有人用它釀酒了,所以很難再吃到了。你們吃過橡果,或者是橡果做的豆腐嗎?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農夫也瘋狂,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致謝)

相關焦點

  • 山裡一種神似板慄的野果,不能生吃,但是做豆腐是一絕,還能釀酒
    農村山裡有一種高大的野生樹,它結的果實是一種堅果,和板慄長得很像,但是它不能生吃。這種堅果是松鼠的最愛,也是人類早期的主要糧食之一。因為它的澱粉含量很高,高達60%,比豆類作物還高,所以能作為糧食吃。如今很少有人把它當糧食吃了,但是民間有用它做豆腐的傳統,比黃豆做的豆腐還好吃,很多人沒吃過。
  • 純野生的橡子豆腐,你吃過嗎?
    前幾日,姐姐家拿了點山裡好貨,為啥說是好貨?因為是純野生的,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去山裡找這些東西了。記得小時候上山總會摘幾個「小碗」玩玩,這種果實的底部像碗狀一樣,雖然很小很小,但那時也不知道為啥就喜歡玩這些,還可以過家家用。
  • 這種年貨熱門堅果,常被誤認成是杏仁,雖然長得像,但它們不一樣
    巴旦木如今,堅果已經成了年貨中的主力軍之一,雖然吃著各式各樣的堅果,但是很多人對于堅果的了解很少。甚至是看著眼熟,但是叫不出它的名字。而不少堅果又因為長得太像了,常常被叫錯。杏仁如果你是個堅果愛好者,那你一定吃過巴旦木吧。一開始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對於這個陌生的名字充滿了好奇。
  • 農村一種樹,人稱「猴歡喜」,果實像板慄,一點肉也沒有
    在這炎熱的夏季,家裡的老人家總是熱的沒處去,今天下午閒聊談到了一種農村的怪樹,老人說這怪樹說來也奇怪,名字叫「猴歡喜」,專門耍猴的,果實長得像板慄,裡面卻一點肉也沒有,本以為沒啥價值,結果還說是珍稀物種,這就讓人不得不專門研究下這怪樹了。
  • 農村這種小動物長得像壁虎,尾巴斷了還會再長,現在越來越少了
    摘要:農村長得像壁虎的小動物,尾巴斷了會再長,曾是農村娃的「寵物」!文/農夫也瘋狂在炎熱的夏季,去到野外幹活確實非常難受。不過對於農村的小孩子來說,在以前他們可不管這些。一般都會趁著中午最熱的時候,父母都午睡了的時候,還會溜出去玩耍。在酷暑的時候,正好放暑假了,農村的孩子們都在家裡,所以經常是「呼朋喚友」一起去到外面玩耍:上樹掏鳥窩、下河摸魚蝦,到山裡搜尋各種野果子吃等等,這些是過去農村娃經常幹的事情,想想這些如今都是美好的童年回憶。
  • 農村這種長得很像蛇,不但味道鮮美,還有清暑解熱的功效
    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每天都要為自己吃什麼而感到煩惱,因為他們不像在農村那樣,想吃什麼就直接去土地上摘就好了。生活在城市的話,每天還要跑到菜市場去選購,有時候為了避免麻煩,一天乾脆直接在家裡囤上幾天的糧食,而往往這樣做,就會導致這些蔬菜水果變味,不是很新鮮,口感吃起來就不是很好。
  • 山裡叫饅頭果的野果,農村小孩都吃過,是製作果凍的天然原料
    山裡叫饅頭果的野果,農村小孩都吃過,是製作果凍的天然原料小時候在農村沒有過多的零食,所吃到的零食最多的就是野果了,對於一些野果現今很少見,但在以前是想吃多少就有多少,一棵樹上可能所長的數量就有上百斤,相信很多80後的年輕人都很熟悉,熱愛溫暖的環境,到夏季農村滿山遍野。
  • 山裡常見的野樹,品種不同,長得都差不多,我也傻傻分不清
    櫟樹,又叫作橡樹,是山裡十分常見的一種野生樹種。在我們的印象中,櫟樹一般都是矮小的灌木,很少有長成樹的,因為這種植物長得比較慢,而它又非常適合用來當柴火,而現在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改用液化氣,用柴火的越來越少,山裡的野樹植物也得到了喘息之機,肆意生長,很多以前的山路都已經被密密麻麻的植物覆蓋。櫟樹這種人們心目中的灌木,也抓緊時機生長,有的經過十幾年生長,已經長成樹了。
  • 貴州農村這種野果,每年秋季才有,曾是農村娃的零食,遇到別錯過
    在農村,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各種野果,時節不同野果不同,尤其是秋季,野果更加的豐富,有我們熟知的八月瓜、獼猴桃、板慄等,而有一種漿果類野果,是秋季獨有,比栽秧泡甜,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這種野果——甜泡。每年的農曆9月,是甜泡成熟的季節,小時候上山放牛,把牛趕到荒地或山坡後,就跟夥伴進山找野果吃,其中最喜歡的就是甜泡,板慄要上樹且刺手,還不一定找得到掛果的野生板慄,刺梨太酸且刺多,獼猴桃好吃卻需要拿回家悶熟後才能吃,而甜泡則可以直接食用,分布較多,放牛的地方,多事荒地或少樹的山坡,正是甜泡喜歡的生長環境,很輕易就能找到。
  • 農村老人說有毒的紅果子,竟是名貴中草藥,你有沒有見過?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了,想吃什麼都能買到。過去住在農村的我們可沒有這麼好的機會,所以只能在山裡採野果子吃。小時候山裡比較常見的是酸棗、野板慄、核桃,味道各有特色。另外還有一種長得非常漂亮,紅豔欲滴,很像小草莓的果子,讓農村的孩子都嘴饞得很。
  • 這種長得很像一個大泡的野生菌,切開來的時候像發黴了一樣!
    這種長得很像一個大泡的野生菌,切開來的時候像發黴了一樣!俗話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自然界的很多東西都是很神奇的,而且裡面很多都是我們未曾見到過的,這就需要人們不斷的去發掘才能夠找到它們。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藏在山裡的山珍一般都是需要經驗和耐心才能夠找到的,今天看著天氣不錯,這位農村的小夥子跑到了山上來想找一種藏在這山裡的野味,說是野生的,很是珍貴,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想找什麼呢?
  • 農村一種植物,人稱「豆腐柴」,葉片能做「觀音豆腐」,是一種藥
    農村一種植物,人稱「豆腐柴」,葉片能做「觀音豆腐」,是一種藥農村生長著無數的植物,在人們眼中,沒有毒素的植物就能當成「野菜」食用,有毒素的就能當成「藥材」使用,沒有毒素卻不好吃的就當成「盆栽」觀賞,這樣一算下來,真正毫無用處的植物,少之又少,
  • 這種農村的野果子,可以做成「豆腐」,還是松鼠最喜歡的食物
    在小黑小時候的農村,因為沒有現在的小孩子有那麼豐富多彩的玩具什麼的,所以都是喜歡和幾個小夥伴一起玩耍,有時候是去野外抓野味,或者採點野果之類的。記得那時候還有自製過一種「陀螺」玩具,這種「陀螺」當然不是現在我們所知道的陀螺了,而是用一種野果子做成的,這種果子還能用來吃,到底是什麼樣的野果子呢?這種農村的野果子,可以做成「豆腐」,還是松鼠最喜歡的食物。這種果子就是橡果了,也就是上圖的的這種,看著是不是很熟悉呢?
  • 這樹可以做無煙木炭,果實像陀螺,可釀酒,也可做豆腐,全身是寶
    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生活變更加的便捷,當某種東西被需要的時候,在市場上就能賣得到,不像以前還需要自己動手創造,我國農村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只要是自然界存在的東西,農民就能通過自己的智慧創造生活需要的東西,不僅是衣食住行。
  • 這樹人稱「黃鱔藤」,樹根是種稀罕物,越黃越值錢,泡酒是一絕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從小生長再大山裡的祖祖輩輩,成天就是上山,對農村人來說,山裡都是寶貝。在以前的時候,做飯燒水都是用的柴火,所以上山砍柴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山裡樹多,野果子多,尤其是夏天和秋天,許多老農民朋友去山裡除了砍柴之外,還會採摘採摘一些好吃的野果子、野生菌回家給孩子吃。
  • 山裡一 「金蟬草」,果子是美味,老人常說有毒,農村娃才吃過
    四月正是各種花兒爭相奪豔的時候,桃花、杏花、梨花競相開放,就連那些冒出地面才幾天的小草,也開出一朵朵如米粒大小的白花、黃花、紫花,讓人心曠神怡,讓人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神秘和壯麗。看到了花朵自然會想到果實,農村孩子這個時候就會盼著日子快點過了,看著花謝露出花託,再看著花託一天天長大,結出誘人的果實。
  • 農村一個一貧如洗的地方,有哪些可以吃的呢?
    農村貧窮,落後,孤獨……相信大家聽到農村就會想到這些詞語!農村是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其實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比如說吃的,就非常豐富!農村種菜,地裡的菜大把,這個是城市能比的,因為種菜是農民伯伯的拿手好戲,我們就說農民伯伯靠山就地取材,從山中獲取哪些美味!
  • 農村山上像魚卵的棕樹花能吃嗎?真正的綠色食品,炒臘肉是一絕
    農村山上常見的像魚卵的棕樹花能吃嗎?真正的綠色食品,炒臘肉是一絕!文/農夫也瘋狂棕樹在農村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植物,在過去農村裡有不少人栽種棕樹。因為這種樹很容易成活,並且也非常的實用,從樹上剝下來的棕毛可以用來編制棕繩、蓑衣,製作床墊、鞋墊、鬥笠、扇子等等。而棕樹花,顧名思義就是棕樹上所開的花。農村山上常見的像魚卵的棕樹花能吃嗎?真正的綠色食品,炒臘肉是一絕!每年到了清明節以後,農村的山上很多的棕樹上都會長出一種像魚卵一樣的金黃色的花,密密麻麻的看起來讓人的密集恐懼症都會犯了。
  • 農村這一植物,果實長在地下,被稱為「石黃皮」,煮湯吃味道一絕
    在農村,大多數的植物農民叫不上來名字,因此農民將其統一冠名為野草,實際上這些植物都有名字,且都有獨特的用途,例如有一種野草,葉子細長,且排列整齊,看起來就像蜈蚣的腳,因此農民也把它叫做蜈蚣草,也叫做百足草、圓羊齒、篦子草、石黃皮。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及福建等省區;生於山坡、路旁草叢中。
  • 想吃糖炒板慄自己在家做,教您這樣做香脆好剝殼,營養又解饞
    導語:想吃糖炒板慄自己在家做,教您這樣做香脆好剝殼,營養又解饞要說現在這個季節什麼最好吃,那當屬板慄了。板慄的做法也有很多,一般我們在家煮著吃,還可以做粥、燉菜放裡面也是可以的。糖炒板慄好吃的做法那麼多,但糖炒板慄最受歡迎,每次路過店都看見買糖炒板慄的人都排了長長的隊,生意真是火爆。其中有孩子、有女生都不奇怪,但是每次也有很多年輕的男生排隊,可見糖炒板慄是多麼的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