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9 月 19 日,「自然指數-科研城市 2020」(Nature Index Science Cities)排名發布。這份榜單根據自然指數(Nature Index)的主要衡量指標——文章份額(Share)進行加權統計後得出,展示了 2019 年居於全球最前列的科研城市,並分析了有助於這些城市確立當前地位的主要因素。該榜單的編制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資助。
最新數據顯示,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三個中國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和南京;其中,北京以 2846.37 的份額位列世界第一。此外,五個美國都市區也進入世界前十名,包括紐約、波士頓、舊金山-聖何塞、巴爾的摩-華盛頓和洛杉磯。
入圍前 30 的中國城市還包括位列第 24 的天津、第 26 的杭州和第 27 的香港。深圳、西安、成都和長春也紛紛進入前 40。
圖片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數據來源:Nature Index
這份排名通過追蹤統計機構和國家在 82 個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科研論文,顯示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及合作的情況。這些期刊由在職科學家所組成的 58 個獨立小組選出,並綜合了全球 6000 多位科學家的調查反饋。自然指數數據定期在指數網站 natureindex.com 上對外發布最近十二個月的數據。該資料庫由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編制。
榜單評選方 Nature Index 指出,這一排名反映了城市的研發投入、研究機構和設施、以及吸引全球科學人才的能力。在研發投入上,北京的研發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 6%,是全國最高。科研產出尤其集中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所處的海澱區。
榜單同時對北京和上海的研究機構的文章份額進行了排名,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分別位列兩個城市之首。
圖片來源:Nature Index
圖片來源:Nature Index
此外,榜單統計了兩座城市不同學科與類型的文章份額。
在北京的所有文章份額中,各學科的排名是化學 > 物理科學 > 地球與環境科學 > 生命科學;國內合作文章佔比 42.5%,國外合作佔比 40.6%,非合作文章佔比 6.9%。
北京的文章類型統計 | Sources: Nature Index, opendatanetwork.com, sina.com, Wikipedia. Data analysis: Bo Wu. Infographic: Tanner Maxwell.
而在上海的所有文章中,各學科的排名是化學 > 物理科學 > 生命科學 > 地球與環境科學。國內合作文章佔比 40.0%,國外合作佔比 49.7%,非合作文章佔 10.3%。
上海的文章類型統計 | Sources: Nature Index, opendatanetwork.com, sina.com, Wikipedia. Data analysis: Bo Wu. Infographic: Tanner Maxwell.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576-y
http://kw.beijing.gov.cn/art/2020/9/20/art_6382_648248.html
https://www.natureindex.com/supplements/nature-index-2020-science-cities/tables/beijing
https://www.natureindex.com/supplements/nature-index-2020-science-cities/tables/shanghai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577-x
https://www.natureindex.com/faq
本文來源:Nature Index,Nature,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