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The Unreasonable的主角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TU Delft) 的超迴路列車小組暢想了將歐洲用超迴路列車網連接起來將會是怎樣的圖景——從阿姆斯特丹到巴黎只需要30分鐘。那試想一下,如是全世界都被這些超快速便捷的列車連接起來,那就將出現如下的這張「超迴路列車圖」。
從巴西裡約可能只需要換一條線就能到達中國上海,再也不用在路上就花上30多個小時。難怪專注於超迴路列車研發的Hyperloop One公司會這樣來宣傳自己:我們販賣的不是交通方式,而是時間。
的確如此,也許比起環境、服務、舒適度等條件來說,「時間」是當代人最奢侈的追求了。這同時也是目前的交通現狀中最令人頭疼的問題。這些美好的願景究竟有多少實現的可能性?為這張全新的世界交通圖而忙碌和努力著的又究竟是誰呢?
Hyperloop One 美國
在目前所有在進行超迴路列車研究的企業、機構、研究所、大學中,位於美國洛杉磯的Hyperloop One無疑是名聲最響、動作最大的一個。
他們不僅正在加州建造全球系統最全、規模最大的超迴路列車軌道和原型,在美國之外, 他們更有好幾個活躍的項目正在進行中。
他們計劃在波羅的海下建造一條500公裡的隧道,可以連接斯德歌爾摩和赫爾辛基,令其交通時間縮短為30分鐘。同時他們也在與杜拜道路和交通協會商議計劃——嘗試為杜拜和阿聯之間建立最短通路。另外還有一個他們的新項目與中國也有關——俄羅斯莫斯科到中國琿春市之間也在探索一條遠東新軌道。
Transpod 加拿大
加拿大的Transpod公司正在著手打造一套從多倫多前往蒙特婁的全新交通系統,目前這兩座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全靠高速公路Highway 401連接著。同時他們也在設計一系列全新的運輸艙,試圖克服超迴路列車的最大弊端——低壓、噪音、超快加速度等無法被人體所接受的局限性。
Hyper Poland 波蘭
與我們本月正片主角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相似的,同樣是大學組的Hyper Poland,來自華沙大學。他們設計的列車外形相當有型,如一枚所向披靡的子彈頭。同時他們正在研發的是一條從克拉科夫到達格但斯克的超快速通道。
MIT Hyperloop 美國
同樣是大學組,美國又一所名校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們則著力於運輸艙本身。更安全可靠、制動一流的運輸艙才是超迴路列車之本。他們設計的運輸艙重量在250公斤,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00m/s。
管道磁懸浮 中國
早在2004年,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兩院院士沈志雲就提出超高速是21世紀地面高速交通的需求。真空(或低壓)管道式地面交通是達到超高速的唯一途徑。2014年,西南交通大學搭建了全球首個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懸浮列車原型試驗平臺。列車運行時,管道內的大氣壓相當於外界的十分之一。在理想狀態下,列車在低壓管道中最終能實現時速大於1000公裡,並且能耗低、無噪聲汙染。
形形色色、技術各異但理念相通的全球團隊們將有機會在本月底共同參與一場關於未來技術暢想與實現的比賽。由SpaceX(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牛人Elon Musk的公司之一)發起的首屆Hyperloop Pod Competition超迴路列車艙設計大賽將於今年1月27-29日,在美國加州的高科技之城霍桑舉行。無論是大學組、民間機構,還是獨立企業都有機會報名參與這場競賽。參賽團隊將帶來他們設計的真人大小的運輸艙,在已經搭建完成的管道中進行測試與比拼。
文章最後,再次祝願我們此次的正片主角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超迴路列車小組能夠在此次比賽中有突出表現。
歡迎在文章下方評論,留下你的unreasonable觀點!
ELON MUSK-現實中的鋼鐵俠 | 非常之人
未來交通探索者|正片
令人心塞的交通和汙染,該拿什麼來拯救你?|非常特輯
如需轉載請註明:
轉載自The Unreasonable公眾號(ID:非常創意The Unreasonable)
ABOUT THE UNREASONABLE
The Unreasonable是由創意機構Anomaly發起的一項全球內容創作項目,旨在展示那些來自各行各業,用各自獨特的方式改變世界的人。其中包括創業者、特立獨行人士和不隨波逐流者,他們為所在行業創造價值,不斷推動社會進步。
www.theunreasona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