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引發「吸氦血案」 臺灣藝人楊又穎自殺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1935年3月8日,曾有「中國的嘉寶」之稱的阮玲玉服毒自殺,引發軒然大波。她遺言中的那句「人言可畏」,為藝人所承受的壓力做了最坦白的註解。

  昨日,曾獲選為2014新宅男女神的中國臺灣藝人楊又穎(Cindy),被媒體曝出於本周二在家中自殺,一張寫滿霸凌委屈的遺書,控訴著外界長期的無端指控和言論壓迫,為自己的年輕生命做最後的吶喊。

  事件回放

  女神香消玉殞

  據臺灣媒體報導,本月21日下午兩點左右,楊又穎的母親去她房間,想叫她起床,卻發現房門反鎖,敲門無人應答。母親找來鎖匠打開門後,發現女兒已無心跳呼吸。急救人員上門後,做心肺復甦後也無反應,判斷楊又穎當時已經死亡。據稱,楊又穎被發現時身著居家服飾,衣著完整、面容安詳,初步判定是吸入過量氦氣致死。

  有網友認為,楊又穎的自殺早有先兆。上周五,她把美國電影《Unfriended》的預告片放上網,並留言:「值得共同省思!」Unfriended的中文含義是「沒有依靠、沒有朋友」,可見楊又穎對這部影片的關注頗有深意。昨日,本報記者來到她的微博發現,她最後一篇博文使用手機發表於4月18日,寫道:「收房間時找到兩年多前的雜誌處女秀,還是好喜歡這本雜誌,跟最喜歡的model(模特)工作,還跟好姐妹出現在同一個單元。喜歡那時候面對未知雖然害怕,但卻有著大無畏的勇氣。」如今再讀,能感受到字裡行間透出的無奈和迷惘。

  楊又穎的父親當天早晨還在網上曬出與女兒的甜蜜合照,寫道:「女兒馨逸(楊又穎原名彭馨逸)最喜歡依偎在我的肩膀上拍照撒嬌,真希望女兒永遠長不大,隨時隨地都靠在我身邊。」然而不出幾小時,彭作奎就與愛女天人永隔,令人唏噓不已。

  原因調查

  憂鬱症引發悲劇

  每當有藝人自殺的消息傳來,不少為明星光環所羨慕的人就會發出疑問:他們為什麼要自殺?

  極端膨脹的自尊心,對外表和言論要求完美,空間狹小,壓力巨大,這是臺灣娛樂圈的生存環境。

  對於楊又穎的自殺,臺灣資深媒體人林慧娟覺得有跡可循:「臺灣不少藝人都有憂鬱症。」林慧娟說:「作為一名藝人,始終會擔心自己人氣下滑,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他們常常被人為隔離起來,變得寂寞孤單。」她分析說,因為藝人的特殊身份,經常會被網友評論,不好的評論會使他們感受到衝擊,把自己藏起來,不想暴露在公眾面前。「藝人每天兩點一線,不是工作場所就是家,看到負面報導或者負面評價,總是處於隔離狀態的他們會變得敏感,很受打擊」。此外,林慧娟強調,臺灣明星的交際圈窄,工作壓力大,如果因為心理問題而去諮詢精神科醫生,一旦被民眾知道,會產生十分負面的影響。「藝人很多時候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陽光和堅強,患憂鬱症的大有人在。」

  輿論壓力

  民眾苛責 網絡暴力

  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句中國古代的名言放在今天的娛樂圈,十分貼切。如今的娛樂圈越來越重視口碑和言論,藝人的臉蛋、髮型、舉止、言論,都會引起人們極端苛刻的評論。臺灣藝人一旦涉及吸毒、嫖娼、賣淫、酗酒等「醜聞」,形象將從此跌入谷底,並且很難翻身。

  記者發現,楊又穎也曾是網上被爆料的熱門人物,在一個臺灣論壇,短短70天內有65篇抨擊文章,指正她酗酒又出賣身體。對此,她曾經發帖澄清:「我私下並無酗酒的習慣,也沒有因為任何目的出賣自己的身體,我知道公眾人物需要承受這些子虛烏有,謝謝指教我的人,我往後會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虛心檢討每個對我的建議。」

  昨日,楊又穎的哥哥召開記者會,坦言妹妹在人際關係方面受挫,回家偶有激烈的情緒反應。同時證實其生前因工作壓力和流言紛擾,不但睡眠出現問題,更有精神不穩定的狀況出現,曾有4至5個月的時間求助精神科醫生。楊又穎的哥哥分析稱,妹妹情緒起伏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現在網絡流行的「誣衊式霸凌」,這些匿名攻擊,扭曲事實真相與前因後果,令其為此身心俱疲。哥哥說:「希望所有曾經在相關網站投稿、點讚、收看、留言的人都能知道,不要以為說幾句話而已不會怎樣,別成為網絡言語霸凌的共犯……我們社會已習慣各式各樣的發言與批評,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多元與包容的表現,然而,一旦少了尊重與善意來維繫,為我們所帶來的,可能會是紛擾與傷害。」

  圈子微妙

  同行友好 但不親密

  臺灣的娛樂市場很小,但明星卻多得可怕,走紅和過氣似乎都是一瞬間的事情,如何保持人氣,是每一個藝人需要面對的問題,競爭的激烈不言而喻。至此,娛樂圈的友情就顯得十分微妙,純粹的友情十分罕見,所有人都保持相敬如賓的關係:友好,但不親密。

  更令人訝異的是,據楊又穎哥哥透露,在網上造謠抹黑楊又穎的人,很可能是她身邊的所謂的「閨蜜」。文章在媒體刊登出來後,這個好友還來安慰她不要在意,讓楊又穎非常苦惱失望,不知道可以再去相信誰。

  楊又穎離世後,真正出面為其斥責網絡暴力的明星並不多,歌手範瑋琪在昨日凌晨一點於微博上引用《聖經》語言,對「網絡霸凌」表示憤怒,而歌手江蕙則在網上尖銳指出,臺灣藝人即使被謾罵也基本不會回擊,「因為謾罵的人看中這一點,所以能為所欲為……一些愛罵人的你們,請自重吧。」

  本報記者 張藝

相關焦點

  • 嫩模楊又穎自殺稱遭遇網絡暴力 在家吸入氦氣致死
    嫩模楊又穎自殺稱遭遇網絡暴力 在家吸入氦氣致死 時間:2015-04-25 09:31:0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newtype2001
  • 被網暴摧殘的少女們:康熙來了楊又穎自殺,SNH48陳怡馨重度抑鬱
    嚴重可伴有自殺。哥哥張國榮就曾患過重度抑鬱症。張國榮的姐姐張綠萍談及張國榮的抑鬱症時說:「他得了抑鬱症,有時我正在開著會,他打電話來說:『姐姐,我還沒有好,你過來啊!』我就什麼都不做,立刻去他家。不能讓媒體知道他去看精神科醫生,我只有叫醫生到我家裡幫他看病。他幾次打電話來跟我say good-bye(說再見),嚇得我不輕。」
  • 揭秘:那年因谷歌地圖而引發的「血案」
    那場因谷歌地圖而引發的血案。還記得谷歌更新南海南沙群島太平島圖像至2016.07.08的那段時間嗎?很多軍事發燒友神奇地發現了島上的神秘設施基座。當時臺灣防務部門(注意:不是臺灣自己所說的「國防部」,因為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說是軍事機密,引起了大家的猜測。
  • 就在前兩天,2020年6月16日韓國藝人金正煥死亡,年僅28歲
    就在前兩天,2020年6月16日韓國藝人金正煥死亡,年僅28歲。金正煥生前是韓國偶像組合TopSecret的成員。很多人並沒有聽說過這個組合,但是這個消息的傳出還是引發了人們的巨大討論。在中國臺灣、菲律賓也有過宣傳活動,慢慢積累了不少的粉絲。就在幾個月之前,他還通過社交平臺表示自己想要去度假放鬆一下。可是現在他的突然離世,讓很多喜歡他的人都感到十分震驚和傷心,就算是路人,也感到惋惜。
  • 黑洞效應引發的「血案」,最後歸於平靜,還是爆發
    黑洞效應引發的「血案」,最後歸於平靜還是爆發。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揭曉了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照片的主角是室女座星系團中超大質量星系Messier 87中心的黑洞。這張歷史性的照片拍攝動用了全球8臺望遠鏡,「衝洗」過程就花了2年,就在該事件爆發以後,網絡掀起一股黑洞效應,首先是視覺中國的版權問題。他碰瓷黑洞照片,說只要使用該照片都屬於侵權行為,最後被該照片的科研部門出來「打臉」,有網友說,這吃相太醜。當然此事並沒有簡單的結束,網站關閉整改,股票跌停,各路大v,官媒轉發。此處不配圖,怕侵權。
  • 李昌鈺僅憑模糊鞋印,破獲三年前血案,受害者妻子說:我錯怪您了
    康州重案小組的領隊是道哥拉斯先生,他雖然是李昌鈺的老相識,但也知道李昌鈺每天都很忙,他目前手裡有一件暴力血案,無法偵破,面對警局、社會還有死者家屬的三重壓力,他只得給李昌鈺打了一個求助電話。李昌鈺趕到血案現場的時候,都已經是案發的三天之後了,這是一坐位於康州郊外的別墅,別墅的窗子被暴力撬開,室內血跡狼藉,窗臺上還留下了一個耐克鞋45碼的模糊鞋印。(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從街頭「惡作劇」到網絡暴力,這個展覽用藝術思考社會與人的關係
    25歲的韓國藝人雪莉日前自殺,引發關於網絡暴力的熱議,韓國甚至有望出臺「雪莉法」來杜絕網絡惡意評論。這一事件在引起人們反思的同時,也提醒著人們,網絡空間已經是公共空間的一部分。 敏感的藝術家早已關注和思考這一點。
  • 臺灣大學生為自殺聽信網友推薦服用氰化鉀未死
    中新網5月21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中一名男大學生日前因情緒低落,在網絡聊天室尋求自殺方法,聽信網友推薦,購買並食用氰化鉀後造成呼吸困難長達2小時,遂至醫院就醫。消息一出,該名網友未阻止男大學生自殺且推薦自殺方法的行徑,以及網絡即可購買劇毒等問題引發輿論撻伐。據報導,現年24歲、仍就讀臺中東海大學的男大生,因談戀愛遭家人反對而興起自殺念頭。
  • 女大學生帶鋼瓶住旅館 塑膠袋套頭吸氦氣自殺
    中新網6月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嘉義縣某科大二年級許姓女學生,昨天(3日)被發現在一家汽車旅館以塑膠袋套頭吸氦氣自殺,現場留有氦氣鋼瓶及死者的日記,警方初判許姓女子疑似感情、情緒不穩等因素走上絕路,檢警相驗後無他殺嫌疑,家屬沒有異議。
  • 面對網絡暴力,自訴很無力,公訴有威力
    2020年7月,杭州市民谷女士就被一個充滿惡意的「玩笑」擊中,深受網絡暴力傷害的她決定拿起法律武器和造謠者抗爭到底。  經過半年多的發酵,從行政處罰到刑事自訴再到目前被正式刑事立案,公權力嚴肅介入這起網絡謠言。除了關注案件本身的進展,不少人也在思考,公訴是否真能成為網絡暴力頭頂高懸的利劍?
  • 臺灣藝人大炳三度吸毒 見警方腿軟大哭:我完了
    舉報 據臺灣媒體報導
  • 大導演力挺肖戰,拒絕網絡暴力,還網絡一片綠色天空
    說起肖戰,他最近真的是腹背受敵呀,人紅是非多呀,成名的快,被黑得更快,雖然最近網絡上各種各樣的黑他,不過支持肖戰的人也很多。後來劉喜龍導演還說道:呼籲傳遞正能量,拒絕網絡暴力,淨化網絡空間,還給網絡一片綠色寧靜的天空。肖戰沒有人設崩塌,也根本不存在人設問題,因為肖戰在這次的事件裡本身就沒有錯,更是無辜的受害者等等。這就能看出肖戰還是有實力的,連大導演都站出來支持他了,足以證明肖戰是無辜的。
  • 法國「辱教」血案與異質文明對立
    10月29日,警察在法國尼斯發生持刀傷人事件的教堂附近警戒 攝影/新華    馬曉霖(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     當地時間10月16日,巴黎一名中學歷史教師塞繆爾·帕蒂被一名疑似伊斯蘭教徒殺害,引發世界十分罕見地出現伊斯蘭和西方兩個對立輿論場
  • 肥皂箱上的夢想——臺灣街頭藝人的追夢之旅
    「街頭藝人——肥皂箱上的夢想」分享會上進行表演。  臺灣人力機構104人力銀行20日舉行的「街頭藝人——肥皂箱上的夢想」分享會上,6位臺灣街頭藝人代表分享了追夢故事。他們有的家境貧寒、生活艱困,有的出身書香世家,有研究大氣汙染的科學家,也有世界吉尼斯記錄的保持者。
  • 中國首部網絡暴力的電影《搜索》: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搜索》 【中國首部網絡暴力的電影《搜索》: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2012年7月6日上映的劇情片《搜索》,是中國首部關於網絡暴力的電影。
  • 網絡社會學|迪爾凱姆:《自殺論》
    印象中,第一次聽說它是童年時候,而成年後,耳聽的自殺更多了,有些還發生在身邊。進入網絡社會,網上更是頻頻曝光自殺。有時候思考,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自殺這種現象?小時候覺得自殺很恐怖,因為大人說起時都是臉色沉重、語調低沉且時有哽咽。後來覺得自殺的人很慘,他們選擇自殺前內心必定衝突絕望,自殺後樣子讓人不忍見,活著的人還對逝去的他們指指點點,這些都令人沉重壓抑。
  • 網上宣洩加劇人言可畏 網絡人身攻擊成世界公害
    在網絡時代之前,男人被甩後為洩憤,可能會對著前女友的照片擲飛鏢,但如今發洩的方式多種多樣,網上報復就會輕易地使對方名聲掃地。網絡人身攻擊作為一種網絡暴力現象,在全球範圍內泛濫已有10年左右,這與各種各樣的即時聊天工具不斷流行有很大關係。
  • 關於參與網絡公共生活的狀態的調查——網絡暴力現象探究
    網絡罵戰、人肉搜索、威脅恐嚇……從2001年開始,網絡暴力現象便開始在我國初露端倪,時至今日,它已經釀成了無數悲劇,直接由網絡暴力導致的死亡率雖無法統計,但因網絡暴力造成持續性精神創傷的受害者卻不計其數。
  • 成都確診女孩遭網絡暴力回應:負責酒吧氣氛和營銷
    成都確診女孩遭網絡暴力回應:負責酒吧氣氛和營銷四川確診女孩遭遇網絡暴力回應:希望大家理解我網絡暴力,是一股暗流。多年前有一部電影《搜索》,講述了網絡暴力,網絡人肉搜索對於他人的殺害。過去有個女演員說,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最後死於謠言和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