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確診女孩遭網絡暴力回應:負責酒吧氣氛和營銷
四川確診女孩遭遇網絡暴力回應:希望大家理解我
網絡暴力,是一股暗流。多年前有一部電影《搜索》,講述了網絡暴力,網絡人肉搜索對於他人的殺害。過去有個女演員說,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最後死於謠言和緋聞。俗話說,人言可畏,流言可以殺人。
疫情期間,有的地方公布新冠疫情確診患者的姓名、電話、單位、地址、住址,有的還在社交群、社交媒體轉發,有的人對外洩露,這些涉嫌侵犯他人隱私和信息,屬於違法違規行為,一些當事人也被批評教育受到處理。
多年前,有過一件引發軒然大波的事情,有人在網絡發布了多名明星的住址、電話、信息,使得他們遭遇了困擾和騷擾。在網絡也有一些軟暴力、催收公司,採用PS圖片,造謠等方式,對逾期欠款人士,採取破壞名譽,侵犯隱私等方式催收,其實也是遊走在法律和道德的邊際,涉嫌違法違規了吧。
在四川成都,最近有一個女孩,因為確診新冠肺炎,去過一些酒吧,其個人隱私和資料被人上傳網絡傳播,此人還遭到謾罵、攻擊、咒罵。(據瀟湘晨報、網易、上遊新聞12月9日報導)
確診新冠肺炎本身是不幸的,正如女孩所言,自己也不願意,自己也不知情,她自己是在酒吧負責氣氛、氛圍和營銷的。
這個工作也就是什麼小蜜蜂,暖場人員,負責穿梭酒吧,吸睛,推銷和帶動一些酒水消費。這樣的工作如果不色情,也不算什麼違法的事情。只能說是眼球經濟,是酒吧吸引客流的一種策略。但是被有的人誤讀為會玩,甚至是什麼一個人毀了一座城。
還有女人惡毒的進行揣測,她是不是什麼不正當職業,和不正經人等等。女人長得漂亮,總會引來非議,尤其是同性。一個家庭感染新冠病毒,已經是不幸了,當前,應該是排查患者,做好疾病防控,罵也沒什麼作用。
酒吧人群很多,有的附近還有學校,新冠疫情泛濫時候,四川、重慶並沒有太大衝擊,這次出現案例,而且還在酒吧,患者軌跡還波及很多區域,也讓個別人恐慌,所以咒罵。但是這不是明智之舉,也不是法治社會應有的理性行為。
有的網友採用的女孩照片,也被一名湖南女孩認為是張冠李戴,由此可見所謂人肉搜索,網絡暴力的荒謬。有的人就是為了噴而噴,為了詆毀而詆毀,陷入一場狂歡之中,如此涉嫌違法違規的無底線的惡意嘲諷、污衊、攻擊他人有意思麼?
人家只是從事一份工作,輾轉多個酒吧做氣氛,做營銷而已。不是為了玩樂,也不是為了去結識、認識什麼人。女生還是找份穩定、可靠、體面的比較靠譜的工作,此類工作可能不違法,但是畢竟說不上什麼很正式的工作。
文|昆德拉傳媒萬木春文化工作室 緋雨閒丸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點評:女孩說,希望大家理解我。筆者以為,對於一個人無心之錯,無意之舉,還是諒解吧。
#成都確診新冠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