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一教授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研究成果

2020-12-05 瀟湘晨報

近日,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陳顯平教授團隊在《Science Advances》(IF= 13.116,《科學》子刊)上發表了題為「Controlling Information Duration on Rewritable Luminescent Paper Based on Hybrid Antimony (III) Chloride/ Small Molecule Absorbates」(基於雜化銻氯化物與小分子吸附物進行可複寫紙上信息持續時間的控制)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利用氣體分子在雜化金屬滷化物中的可逆且可控的吸附或脫附行為,首次提出並實現了可複寫紙上信息持續時間的可調節性,該研究為信息存儲中信息時間的可調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

【來源:重慶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東南大學課題組在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rapid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的文章,闡明了有關基因轉錄延伸複合體形成及作用機制的研究工作成果。林承棋教授之前的研究鑑定並發現,多亞基、大分子蛋白質複合物,超級轉錄延伸複合物(SEC)可通過磷酸化RNA聚合酶II等因子,讓其從暫停的狀態中釋放出來,促進下遊基因進行有效的轉錄。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困惑於細胞內膜系統之外的分子如何有序活動調控生命過程。
  • 重慶大學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重慶大學物理學院韓德專研究員課題組以重慶大學為第一單位和通訊單位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宇稱時間對稱性誘導出來的一類新型連續譜中束縛態和雷射閾值態的共存現象》「Coexistence of a new type of bound
  • 航海學院胡海豹教授等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原創研究結果
    西工大新聞網9月2日電(李淼)日前,航海學院胡海豹教授與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周峰研究員團隊、英國帝國理工大學Daniele Dini教授團隊等合作,在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Science Advances》(Science子刊,是涵蓋所有學術領域的開放性、綜合性科學刊物)發表了題為「Significant
  • 于吉紅院士研究團隊研究成果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
    【消息來源:化學學院】5月27日,化學學院于吉紅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在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Science Advances》(Science子刊)上發表了題為「分子篩限域碳點:新一類具有超長螢光壽命的熱致延遲螢光材料」(Carbon dots in zeolites: A new class of thermally activated
  • 南科大李貴新課題組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最新科研成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李貴新課題組與英國伯明罕大學、德國帕德博恩大學等機構合作在用於冷原子產生的超構表面光學晶片方面取得最新進展,相關成果以「A Dielectric Metasurface Optical Chip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ld Atoms」為題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
  • 數學與統計學院教師在《Advances in Mathematics》上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數學與統計學院青年教師韓喆博士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小伍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周宇特別研究員在代數表示論的傾斜理論(tilting theory)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其合作論文「Derived equivalences via HRS-tilting」在著名數學雜誌《Advances in Mathematics》上正式發表。
  • Science Advances發表海洋學院全球季風度量指標研究成果,為「氣候...
    Science Advances發表海洋學院全球季風度量指標研究成果,為「氣候低緯驅動」學說一重要進展 來源: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時間
  • 浙江大學生科院程磊實驗室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論文
    未來氣候變化條件下,糧食生產乃至整個稻田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如何變化是一未知且急需回答的重大科學問題。而要回答此問題,取決於深入理解氮肥在稻田土壤中的轉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理。  前期,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未來大氣CO2濃度升高條件下,稻田生態系統土壤氧化還原過程發生顯著變化,導致氧化還原電位降低,促進鐵錳等氧化物還原(Cheng et al.
  •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合作發表有關旋渦布朗運動的研究成果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合作發表有關旋渦布朗運動的研究成果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08-20  瀏覽:
  • 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教授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發表微米...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Liquid seal for compact micropiston actuation at the capillary tip」(DOI: 10.1126/sciadv.aba5660)。
  • 數學與統計學院賴柏順教授在《Advances in Mathematics》上發表...
    方程研究方面取得新的進展,其合作完成的論文 「The forward self-similar solutions of the fractional Navier-Stokes Equations」在國際著名數學期刊《Advances in Mathematics》上正式發表。
  • ...Advances》發表最新成果—基於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的極高亮度...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盛政明教授和陳民教授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子刊[Science Advances 6, eaaz7240 (2020)]上以「Extremely brilliant GeV γ-rays from a two-stage laser-plasma accelerator」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種利用兩級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產生極高亮度
  • 重慶郵電大學研究成果在人工智慧領域頂級權威期刊TPAMI上發表!
    近日,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智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夏書銀和王國胤等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A Fast Adaptive k-means with No Bounds」(一種無界的快速自適應精確k-means算法)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 重大教授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
    聶建峰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在《Science》上發表論文。網絡截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8日14時15分訊(記者 林楠 馮茴花)近日,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電子顯微鏡中心主任聶建峰與西安交通大學單智偉教授和美國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李斌教授合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Large plasticity in magnesium mediated by pyramidal dislocations
  • 四川大學李乙文團隊《Science Advances》:讓人造黑色素與聚多巴胺材料變得更黑
    圖1:四川大學李乙文團隊成果刊發於Science Advances。綜上所述,該研究提供了一種對人造黑色素與聚多巴胺材料的吸光能力和光熱轉換行為進行理性調節的新方法,也為解決「(類)黑色素材料的結構與性能調控」這一領域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並在黑色素材料的色素化(如染髮和皮膚增黑)以及光熱器件應用等方面具有樂觀的前景。
  • 吉大陳立教授團隊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論文!
    近日,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護理學院陳立教授團隊與哥倫比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研究的成果「Treatment of severe sepsis with nanoparticulate cell-free DNA scavengers(納米顆粒游離DNA清除劑治療嚴重膿毒症)」,發表於
  • Science Advances報導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在調控光致變色...
    西工大新聞網4月22日電(東赫)近日,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院士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趙強教授團隊在實現光致變色材料響應行為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研究成果
  • 理學院崔景安教授團隊研究成果被science刊發文章引用
    6月12日出版的《Science》期刊上,發表了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MRC全球傳染病分析中心Patrick G. T. Walker等研究人員關於新冠肺炎研究的論文「The impact of COVID-19 and strategies for mitigation and suppression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 ...大學閆鵬飛、李洪峰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
    導讀 日前,黑龍江大學閆鵬飛、李洪峰教授領銜的光功能稀土超分子材料課題組在圓偏振螢光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次通過手性輔配體誘導的策略成功構築了一對對映體純的稀土四面體籠。
  • ...團隊《Science Advances 》:讓人造黑色素與聚多巴胺材料變得更黑
    即利用氮氧自由基化合物來影響多巴胺單體的聚合過程,在產物的大分子體系中有效引入電子給-受體對結構,從而減小了材料的能帶隙,並顯著提升了材料對於可見/紅外光的吸收能力和光熱轉化效率,成功獲得了比天然材料更「黑」的人造黑色素與聚多巴胺材料,該成果近日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2020, 6, eabb4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