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將此生長報國

2020-11-10 中國青年報

彭士祿畫像 郭紅松攝/光明圖片

「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語出戚繼光《望闕臺》,這也許是對彭士祿院士一生「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最真實的寫照。

彭士祿,中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我國第一代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因主持設計建造我國第一座核潛艇陸上模式堆、成功研製第一艘核潛艇、組織引進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指揮自主設計建造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等巨大貢獻,曾先後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第一完成人)、全國科學大會獎、「為國防科技事業作出突出貢獻」榮譽狀、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等。

今天,彭士祿又榮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該獎項自1996年設立以來,僅有張光鬥、師昌緒、朱光亞、潘家錚、錢正英、鍾南山、徐匡迪七位科學大家獲此殊榮。

一片丹心圖報國

海豐縣,取義於「南海物豐」,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不僅歷史悠久,更是一片紅色故土。

1925年,彭士祿出生於此,是我國早期農民運動領袖彭湃的次子。幸福的日子沒過多久,1928年9月,海豐縣一片血雨腥風,母親被捕後英勇就義;不到一年,父親又在上海慷慨赴死。

那一年,年僅4歲的彭士祿成了孤兒。為了躲避國民黨的「斬草除根」,彭士祿被先後送到20多戶百姓家裡寄養。

童年時期,他曾兩次被國民黨抓進監獄,受盡磨難。1940年,周恩來派人輾轉找到了15歲的彭士祿,一句「孩子啊,終於找到你了!」讓顛沛流離的彭士祿淚流滿面。

1940年底,彭士祿抵達革命聖地延安,194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坎坷的童年經歷,磨鍊了他不怕艱險的性格。1951年,彭士祿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考試,獲得留學蘇聯的名額,前往喀山化工學院化工機械系學習。

1956年,陳賡大將到蘇聯訪問期間問彭士祿:「中央已決定選派一批優秀留學生改行學原子能核動力專業,你願意嗎?」

「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彭士祿堅定地說。

吃百家飯長大的彭士祿,忘不了幾十位「母親」對他的撫養,也忘不了父母為革命犧牲生命,這些都讓彭士祿堅定了「願將此生長報國」的信念!

甘做核動力領域「墾荒牛」

20世紀50年代,面對一些國家的核威脅,毛主席發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號召。

然而,當時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想要造核潛艇,簡直比登天還難!缺乏圖紙資料,無權威專家,包括彭士祿在內的所有人,誰都沒見過真正的核潛艇到底長什麼樣!

但是,核潛艇技術極為複雜,全艇設備、儀器儀表等多達2600多項,近5萬臺件,電纜總長近百千米,管道總長30餘千米。作為核潛艇心臟的動力裝置,反應堆的研製更是難上加難。

1962年2月,彭士祿開始主持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設備的前期開發。在這種狀況下,彭士祿深知,需要大量吸收新的前沿知識。他帶領團隊惡補英語,經過兩年努力,基本上過了英語閱讀關,並且了解了國外核電站、核動力裝置的基本情況。

為了核潛艇一次建造成功,必須先建一個環境條件一模一樣的陸上模式堆進行模擬實驗。1965年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八千軍民從祖國四面八方匯聚到四川西南部的密林深處。

彼時,彭士祿告別妻子兒女,隱姓埋名,參與籌建中國第一座潛艇核動力裝置陸上模式堆試驗基地。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艘魚雷攻擊型核潛艇下水。只用了6年時間,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1974年8月1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加入海軍戰鬥序列,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命名其為「長徵一號」,舷號為「401」,被授予軍旗。

多年來,彭士祿被譽為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墾荒牛」。他還推進了我國核動力民用發展,開創了我國核電站自主設計與建設,為我國核電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力推我國第一座核電站採用壓水堆路線;負責我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的引進、總體設計和前期工作;組織建造我國第一座商用大型核電站——秦山二期,其設計標準、計算程序、研製能力等成功經驗,對我國後續核能核動力的設計和研發作出了突出貢獻。

樸實無華真性情

彭士祿個性質樸無華,做科研非常嚴謹,但性格卻舉手投足真性情!

他有一個綽號是「彭大膽」「彭拍板」,身邊的同事經常這樣稱呼他。

我國建造核潛艇的過程幾乎從零開始,科研團隊中有學化工的、有學物理的,還有學儀表的,大多數人不懂核,搞核潛艇全靠4個字:自教自學。

研究人員常常為一些工程問題陷入激烈爭論。因為時間太緊張,爭論不休的問題總是由彭士祿來拍板、籤字。

於是,「彭大膽」「彭拍板」的外號漸漸被人叫響。那是因為,彭士祿心裡牢牢地掌握著實驗數據,這是他大膽作決定的重要依據。

在彭士祿的朋友間,還流傳著「三個夫人」的趣事。畢生摯愛的核動力事業,被彭士祿稱為「第一夫人」。而「菸酒茶」則被彭士祿笑稱為「第二夫人」,夫人馬淑英被他稱為「第三夫人」。

對於彭士祿付出一生心血的核動力事業,夫人表示理解,笑著作出讓步,但調侃地說,自己應該在「三個夫人」中排「第二」。彭士祿則幸福地對相濡以沫多年的夫人作出了妥協。

由於彭士祿在核動力領域作出了巨大貢獻,他被譽為「中國核動力之父」,但彭士祿寧謝紛華甘淡泊,「作為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國家交給我的任務,對我來說,只有盡全力把它做好,沒有什麼『之父』之說。」

還有10天,彭老就要過95歲生日了!祝福彭老生日快樂,幸福安康!

(本報北京11月8日電 本報記者 金振婭 盧璐)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看《黃大年》有感:一顆報國心 一個大寫的人
    報捷科研有大愛,  國人永銘此丹心。  當一個人,將自己所有的熱愛都獻給了自己所鍾愛的事業,他的人生應當是美麗的;當一個人,放棄國外優渥的條件,在祖國需要之時第一時間歸國,他的人生應當是瑰麗的;當一個人,如紅燭一般燃燒自己直至最後一刻,那麼他的人生應當是壯麗的。
  • 「創新報國」的華為標本意義
    深圳能夠獲此殊榮,有一條重要經驗,那就是推動市場主體共同參與。據了解,深圳全市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研製國際國內標準6105項,73家國際國內標準工作機構落戶深圳;12家企業成為首批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45項標準研製項目獲得「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在這些佼佼者中,華為尤其值得稱道。
  • 龍愛量子 產業報國
    攜手中劍紅星為國防建設效力兩彈一星 量子產業報國為人民服務龍愛全心全意
  • 麗江故事:此去星辰大海,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前言大學畢業的時候,學校給我們畢業生寫了一封寄語,都是一些對即將步入社會的我們的叮囑和對未來的祝福,結尾尤其感動,我至今都能一字不漏的說出,「願你顛沛流離後,依舊知道回家的路;願你百般磨練後,依舊可以翩翩起舞;願你永遠熱淚盈眶,永遠年輕
  • 葉佩高:精誠報國立功勳
    原標題:葉佩高:精誠報國立功勳 文昌市鋪前鎮高峰村東北隅,一座普通的民房並不起眼,走進院落,舊時模樣的堂屋擺著一張方桌、兩把座椅,泛著青苔的地面顯示,這裡鮮有人踏足。 老宅默默無聞,但它曾經的主人葉佩高曾書寫過慷慨激昂的抗日戰歌,響徹中國大地。
  • 潘建偉院士:「科技報國」是科學家的責任
    原標題:潘建偉 「科技報國」是科學家的責任強調中國人在國內一樣可以做出國際領先的成果;希望建立覆蓋全國的量子通信網絡一場報告,不下10次掌聲,結束後,裡三層外三層的聽眾「圍堵」報告人要籤名。這不是明星的籤售會,而是潘建偉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演講的現場。
  • 聆聽先輩故事深植報國之志
    其中,北大、清華和南開三所大學內遷昆明組建成立西南聯合大學,烽火硝煙中,鄧稼先、朱光亞等科學家和青年才俊長途跋涉奔赴西南聯大,他們臥薪嘗膽、奮發圖強,矢志報國,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為銘記歷史、捍衛勝利,汲取力量、砥礪奮進,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成員、「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鄧稼先妻侄許進、朱光亞之子朱明遠沿著抗戰期間父輩走過的道路,來到昆明,為青少年學生講述前輩科學家碧血丹心的愛國之情、捨我其誰的報國之志,和在時代洪流中傲然屹立的家國大義。
  • 藍蝴蝶的生長習性及其花語
    藍蝴蝶的生長習性藍蝴蝶本身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一般是以沙質土壤為好,要求排水性要好。藍蝴蝶比較喜歡高溫,要保持養殖的溫度在23℃——32℃之間,光照要充足,半日照全日照都可以。冬季的時候要注意進行保溫。在養殖藍蝴蝶的時候,可以適當的進行修剪。
  • 願生活將你溫柔相待,願故事再荒謬也沒終點
    願生活將你溫柔相待,願故事再荒謬也沒終點。 願你如願遇到生命中的緣分, 不早也不晚,不急也不緩。
  • 著名科學家後人進校園 講述科技報國故事 感悟家國情懷
    著名科學家後人進校園 講述科技報國故事 感悟家國情懷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4月07日 14:52 A-A+ 學生們學完這一課不久,就與鄧稼先的妻侄許進面對面,現場聆聽了鄧稼先在艱苦年代,領導許多學者和科技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使中國國防自衛武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報國故事。
  • 聆聽科學報國故事 傳承中國科學家精神
    聆聽科學報國故事 傳承中國科學家精神 2020-09-07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可以寫在畢業留言本上的句子‖願此去繁花似錦,再相逢依然如故
    願此去繁花似錦,再相逢依然如故。May the flowers blossom here and meet again as before.願你夢中有星辰,醒來有光明。 有夢可做,有人可愛,永遠不必向這個世界妥協。
  • 光明時評:牢記科技報國初心 涵養科技創新活力
    歷史是見證者,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後,是兩代「嫦娥人」的手緊緊相握;閃耀在蒼穹的北鬥衛星全球組網,是幾代北鬥人近30年的實踐探索;「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是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蹲守田間地頭開展雜交水稻實驗……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中國的科技創新已在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跨越,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科學家對科技報國初心和使命的自覺踐行。
  • 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各地區各部門結合黃大年先進事跡說感悟
    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把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用無悔選擇和一生實踐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   連日來,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認真學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結合黃大年先進事跡說感悟、談體會。今天,人民日報摘發部分體會文章,以饗讀者。
  • ...社評論員: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
    vid=422471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題: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重要指示之二  新華社評論員  「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
  • 海歸摯友評價黃大年:報國榜樣
    6月5日,黃大年的摯友、吉林大學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馬芳武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黃大年讓人們看到了一個胸懷報國之志海歸的人生價值,他的榜樣作用將帶動更多人回國效力。在國外生活18年,物質條件優越。但當自己的國家在2009年啟動「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即「千人計劃」)時,黃大年說服家人、辭去職務,義無反顧踏上回國的旅程。
  • 核能人的報國夢
    張權權,漢族,中共黨員,2009年考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2013年免試推薦工物系核能與核技術工程專業碩士。這些經歷將是他一生中抹不去的記憶。他笑稱,「自己更傾向於選擇紅華這樣工廠性質的單位而非研究院所,或許是因為自己已經習慣了這種每天和人交流打交道的生活了。」在「又紅又專」的薰陶下成長大二時,張權權作為班級的團支書,組織的第一次主題團日主題就是「清華精神」。
  • 他以身試毒,攻克沙眼,學醫報國救人無數,卻很少人知道
    湯飛凡將沙眼病的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四十天後,用兩隻通紅的眼睛分離出了沙眼病中的衣原體病毒。沙眼病的治療和預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可惜湯飛凡一年後就去世了,諾獎有規矩:不發給去世的人。學醫報國,救人無數與魯迅先生相似
  • 阿彌陀佛第五大願 生者皆得宿命願
    大安法師講述:生者皆得宿命(第五願)請看經文: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這一願意謂:我成佛時,我國中天人,悉具宿命智通,最低限度能了知百千億億諸劫之事(那由他即億)。若此願不兌現,我不取正覺。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新華社西昌10月15日電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王玉磊、黃國暢    2020年是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年。    21年後,中心執行風雲二號系列收官星H星發射任務時,中心氣象系統不僅接受的氣象信息增加了上百倍,還將數據處理時間縮短了30%,大大提高了對暴雨範圍、強度等的預報精度。    成功發射的風雲二號H星也成為肩負「一帶一路」建設使命的「一帶一路星」,開啟了風雲衛星國際服務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