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人的報國夢

2021-01-09 清華大學新聞網
 核能人的報國夢
——記工程物理系碩士畢業生張權權

張權權,漢族,中共黨員,2009年考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2013年免試推薦工物系核能與核技術工程專業碩士。先後擔任工物系學生會主席、核91班團支書、校學生會文化交流部副部長、工物系研究生團委志願副書記、清華大學跆拳道代表隊隊員。曾獲清華大學優秀學生幹部、清華大學優秀共青團員、清華之友——軒轅社會工作一等獎學金、清華大學研究生綜合三等獎學金、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等榮譽。2015年碩士畢業籤約中核集團四川紅華實業有限公司。

歷練 從園子開始

  四川紅華實業有限公司是中核集團下屬大型骨幹企業,總部位於四川省樂山市,一線工人需要7×24小時對機器進行運行和維護,夜班人員需要通宵值班,所有倒班人員無節假日。

在本科4年、研究生2年的時間裡,張權權嘗試過多種社會工作:班級學習委員、團支書;從系學生會幹事到部長、副主席再到主席;校學生會幹事、文化交流部副部長;校團委學習實踐部幹事;系研究生團委志願組組長、副書記;跆拳道協會會員、校跆拳道代表隊隊員等等。

這些社工經歷不僅讓張權權鍛鍊了自己的學習、組織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接觸到了很多優秀的學長學姐,並且和很多對社工工作有共同熱愛的小夥伴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些經歷將是他一生中抹不去的記憶。

他笑稱,「自己更傾向於選擇紅華這樣工廠性質的單位而非研究院所,或許是因為自己已經習慣了這種每天和人交流打交道的生活了。」

在「又紅又專」的薰陶下成長

大二時,張權權作為班級的團支書,組織的第一次主題團日主題就是「清華精神」。在活動上 清華大學與校史研究室徐振明老師的一句話讓他至今記憶猶新——「認清時代使命,開始新的航程,永遠做追求真理的人」。作為一名中核的定向生,他心目中的榜樣,有為中核核事業做過犧牲的老前輩,也有正在一線為了祖國核事業貢獻青春的師兄師姐。「中國離不開核,離不開將來從事核事業的我們,我們肩負著新的時代使命。」

實習 堅定了入川決心

2014年去紅華實踐時,總經理史慶豐學長在接待會上說,我們需要你們,需要你們給紅華帶來一些改變。在和工人師傅們接觸的時候,每當聊到史慶豐學長,大家都會說,自從史總來,紅華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對於工作的態度、對於企業未來的信心等都有很大的改變。張權權想,「這也許就是學長所說,給紅華帶來的改變。師兄做到了,那麼我們能麼?」

「對於那些地理位置好、待遇高、吸納了很多清華師兄師姐的單位來說,我們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工作,就要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作為一個農村走出來的孩子,艱苦的工作環境並不算什麼,最關鍵就是能夠找到一個崗位,發揮自己的價值,不辜負自己多年來的努力學習。」

正是這次實習,讓張權權堅定了入川的決心。

父母的支持讓兒心安

在紅華實習的時間裡,張權權第一次經歷到了震感明顯的地震。由於事先做好了心理準備,他並沒當回事。可是父母卻非常擔心他的情況。張權權說道,「父母並不在乎自己工作環境有多好,待遇有多高,他們最希望的就是子女能夠平平安安。」每次父母表達擔憂時,張權權就對他們說,「這麼多人為了祖國核事業做出犧牲,我們現在所經歷的根本算不了什麼。」慢慢的,父母的態度從最初的反對,變成了默默地支持。

選擇了紅華,就等於選擇了最基層、最辛苦的崗位,張權權對未來作足了準備,並沒有太多的期許,只希望在最基層的崗位,能夠繼續發揚核工業人的精神,用自己的付出回報社會、回報清華。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供稿: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 編輯:田心

相關焦點

  • 看《黃大年》有感:一顆報國心 一個大寫的人
    黃大年——一顆報國的心,一個大寫的人  「我們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
  • ...社評論員: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
    vid=422471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題: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重要指示之二  新華社評論員  「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
  • ...篤行報國之志——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
    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  題:心懷愛國之情 篤行報國之志——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重要指示之一  新華社評論員  「黃大年同志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
  • 一顆報國心 畢生航天情--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教授黃文虎
    圖片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提供開欄的話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從「試驗一號」衛星遨遊太空到「紫丁香一號」微納衛星飛天圓夢,在助力航天夢的路上,龍江科技工作者的腳步從未停歇。為紀念第三個「中國航天日」的到來,《黑龍江日報》開設專欄總結改革開放40周年黑龍江航天重大成就,以展示新時代龍江航天人精神風貌,呈現發展航天事業助推龍江振興的精彩實踐,凝聚以航天夢助力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助力龍江全面振興發展。專欄將深入採訪我省航天領域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設計院所、航天產業產品等,為讀者全方位展示中國航天發展過程中的龍江力量。
  • 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各地區各部門結合黃大年先進事跡說感悟
    ,用畢生努力實現了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的統一。,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廣大教育科技工作者的重視與關愛、重託與期待,飽含了對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宗旨、忠誠報國的諄諄教導和殷切希望。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凝聚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黃大年有著一顆為中國夢澎湃的赤子之心,從「海漂」到「海歸」,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這既是他個人命運的轉折,也是實現中國夢偉大時代進程的一個折射。黃大年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蘊含著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 龍愛量子 產業報國
    攜手中劍紅星為國防建設效力兩彈一星 量子產業報國為人民服務龍愛全心全意
  • 航空工業航宇以「融合黨建」託起航空報國夢
    「航宇的事業是黨的事業,航宇的強軍夢和航空夢是中國夢的組成部分。用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夢來託舉中國夢,是黨、國家、軍隊和國人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馬永勝說。
  • 對標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訪吉林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代表
    原標題:對標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重大理論成果。」吉林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代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十九大報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和強大的精神力量,吉林大學黨委將認真學習貫徹好十九大精神,團結帶領全校師生把吉林大學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吉林省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人才、科技、智力支持,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十九大報告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 蓬萊市 「中國航天日」活動築起教育夢航天夢
    在第三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蓬萊市開展了「中國夢航天夢」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從而引導學校青少年樹立報國之志,傳承航天精神,為實現中國夢、航天夢貢獻力量。蓬萊市北溝二中通過手抄報、宣傳欄等形式,以及各種豐富多彩的參觀和體驗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航空航天知識,為學生未來築起宏偉航天夢。
  • 聆聽先輩故事深植報國之志
    其中,北大、清華和南開三所大學內遷昆明組建成立西南聯合大學,烽火硝煙中,鄧稼先、朱光亞等科學家和青年才俊長途跋涉奔赴西南聯大,他們臥薪嘗膽、奮發圖強,矢志報國,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為銘記歷史、捍衛勝利,汲取力量、砥礪奮進,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成員、「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鄧稼先妻侄許進、朱光亞之子朱明遠沿著抗戰期間父輩走過的道路,來到昆明,為青少年學生講述前輩科學家碧血丹心的愛國之情、捨我其誰的報國之志,和在時代洪流中傲然屹立的家國大義。
  • 「創新報國」的華為標本意義
    華為更向世人展現了別樣的報國風採。華為的報國方式就是不斷創新,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企業可以達到的高度,而且提升了中國製造的精氣神,激勵更多企業共同奮進!本報評論員胡蓉
  • 追憶黃大年,做中國夢逐夢者
    這就是已故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的家國情懷,這就是他的責任擔當,他的生命價值凝聚著拳拳愛國之心,折射著熠熠報國之光。  5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為黃大年的事跡作出重要批示:「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
  • 聆聽科學報國故事 傳承中國科學家精神
    聆聽科學報國故事 傳承中國科學家精神 2020-09-07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達夢發布全棧數據解決方案
    產業報國,構建國產基礎軟硬體生態,是達夢公司不懈的追求。  發布會上,達夢公司副總經理馮源,達夢公司副總經理張永強,達夢公司下屬子公司蜀天夢圖副總經理張睿,達夢公司高級副總經理付銓,分別對此次發布的四款新品達夢數據共享集群(DMDSC)、達夢啟雲資料庫(DMCDB)、夢圖資料庫(GDM)、達夢新一代
  • 愛國奮鬥 科學報國|姜沛民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曲周...
    「曲周精神」是農大百年紅色基因的繼承發揚  農大在曲周的46年,是在黨的領導下,一輩輩農大人堅定理想信念,致力於科學報國百年歷史的縮影。曲周精神不是無源之水,而是農大百年精神積澱的突出表現,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一)「曲周精神」源頭始於「五四精神」和「紅船精神」。
  • 中航發動機陳銳:鑄就航空發動機的「中國夢」
    「對於中航工業發動機來說,『中國夢』反映為『航空夢』,『動力夢』。」中航工業發動機分黨組書記陳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航空動力發展迎來了歷史機遇,我們要把握好這一機遇,早日突破動力『瓶頸』。
  • 北京十二中錢學森學校:市教育系統關工委舉辦 「航空夢 強國夢」守正大講堂
    11月26日,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在北京十二中錢學森學校舉辦以「航空夢 強國夢」為主題的守正大講堂。因此,本次報告邀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90歲高齡的航空發動機結構設計專家陳光教授,講述航空報國的經歷和情懷。
  • 紮根邊疆 科教報國——記東華理工大學鈾礦冶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周義朋
    【愛國情 奮鬥者】紮根邊疆 科教報國——記東華理工大學鈾礦冶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周義朋光明日報記者 胡曉軍「2006年,因為國防科研的需要,我走進了新疆戈壁深處,從此每年野外工作時間在9個月以上,至今已有13年……」一位中年教師向臺下的青年學子講述了他在戈壁荒漠中的困難、執著與堅守,勉勵學子們志存高遠、科技報國。這位中年教師,是東華理工大學鈾礦冶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曾獲「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的周義朋博士。
  • 金字塔尖上的逐夢人
    飽含熱淚讀了新華社刊發的報告文學《大地之子黃大年》後,深深為他心有大我,一腔熱血報國志的精神感動鼓舞;深深為他英年早逝,壯志未酬身先死扼腕痛惜。 1992年秋,身為吉林大學副教授的黃大年,被學校送到英國利茲大學深造。4年後,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績獲得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後來,一步步成為英美等國盛名遠揚的航空重力學研究和深地探測領域的傳奇人物、著名地球物理學家。
  • 光明時評:牢記科技報國初心 涵養科技創新活力
    歷史是見證者,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後,是兩代「嫦娥人」的手緊緊相握;閃耀在蒼穹的北鬥衛星全球組網,是幾代北鬥人近30年的實踐探索;「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是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蹲守田間地頭開展雜交水稻實驗……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中國的科技創新已在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跨越,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科學家對科技報國初心和使命的自覺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