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臉到人體姿態,芯翌探索生物識別新模式

2020-11-14 上海芯翌智能科技公司

《賣拐》是春晚經典小品之一。趙本山通過高超的「忽悠」手段把雙拐賣給了一個雙腿健康的陌生人。放到今天來看,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一種AI技術,來研究本山大叔是如何一步一步變瘸,姿態是如何從正常演變成不正常,如何從正常人變成瘸子。

這就是人體姿態估計技術,可以實現人體動作、手指運動等姿態的估計,對於描述人體姿態、預測人體行為至關重要。

近日,芯翌研發團隊的論文《UDP-人體姿態估計無偏的數據處理方法》被人工智慧和計算機視覺領域頂級會議CVPR-2020接收。論文關注了人體關鍵點檢測問題的數據處理,提出用於人體姿態估計算法無偏的數據處理方法——UDP,能夠有效解決現有的SOTA人體姿態估計算法中的部分缺點,且在基本不增加模型複雜度的情況下,提升算法性能。

和已經被廣泛應用的人臉識別技術相比,人體姿態估計技術的「出鏡率」並不高。實際上,無論是在安防、刑偵還是在工業生產等領域,人們不經意的姿態動作,都能成為行為估計與識別的重要因素。

UDP彌補現行數據處理方法的缺點

多目標的人體姿態估計以檢測場景內所有人的關鍵點為目的,是既具研究價值又極富挑戰性的課題。芯翌通過深入的研究發現,數據處理作為人體姿態估計算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行方法普遍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在測試過程中由翻轉圖像得到的結果和由原圖得到的結果之間存在偏差,另外一個問題是現有的state-of-the-art方法所使用的編碼解碼方法存在較大的統計誤差。

在對上述兩個問題進行了量化分析的基礎上,芯翌提出用於人體姿態估計的無偏的數據處理方法(UDP)。UDP包含兩個主要的思想,一個是在數據處理的時候,使用單位長度去度量圖像的大小,而非像素的多少,以解決第一個問題。另外,引入一種在理想情況下無統計誤差的編碼解碼方法。

UDP適用於所有top-down的方法,以幾乎可以忽略的計算代價,把現有state-of-the-art算法的性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突破痛點,為場景化落地助力

人體姿態估計技術因其準確度高、非接觸性等諸多優勢,應用價值比較高,既可以應用於伺服器智能引擎,也可以應用於抓拍機等嵌入式智能終端及邊緣盒子等。它的應用場景也比較廣泛。在智能監控領域,固定場景下的人體姿態估計可以應用於家庭監控,如對獨居家中的老年人摔倒情況的識別,也可應用於安保,通過監控識別出特殊的人體姿態,以便及時作出安全響應等。在刑偵領域,人體姿態估計能夠實現對嫌疑視頻片段的姿態識別比對,利用視頻智能分析手段認定嫌疑人,彌補同等條件下其它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盲點。

在一些特殊的行業領域,如港口作業場景等,人體姿態估計也有非常強的應用性。這類場景以室外或空曠園區為主,對於安全性要求比較高,傳統方式難以進行有效識別、判斷和防範,而人體姿態估計技術擁有遠距離、非受控的特點,可以有效加強這類場景下的安防體系,及時發現隱患,有效提高安全性。

從人臉到人體姿態,

芯翌探索生物識別新模式

目前,人體姿態估計已經成為繼人臉識別技術之後的又一個生物識別技術熱點,在計算機視覺的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中都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如行為識別、人物跟蹤、步態識別等。人體姿態估計算法也是芯翌在視頻監控、智能安防等領域非常重要的基礎技術之一。

此次在人體姿態估計算法數據處理上的突破,推動了這一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對於芯翌而言,在算法技術領域的探索,更多是期許多種技術能力能夠相輔相成,更好地服務於實際應用場景,為在更多場景化領域的技術解決方案落地打下堅實基礎。相信不久以後,人體姿態估計技術將陸續應用在智慧安防、刑事偵查、工業網際網路、運動員輔助訓練等多個領域。在技術突破的同時,芯翌也將不斷積極推動AI技術落地,探索「AI+」的更多可能性,為新基建助力。

相關焦點

  • 依圖NIST二次奪冠,人臉識別的幾種方法和解決姿態問題的三種思路
    今年依圖將這一指標提升到了接近極限的水平,即在千萬分之一誤報下的識別準確率已經接近99%。根據NIST官方4月發布的競賽結果,曠視科技也曾登頂榜首,在百萬分之一誤報下的準確率為97.5%。 中國公司取得如此戰績,一定程度上代表在人工智慧領域,我國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可喜可賀!為此,小編特別想探究一下人臉識別背後的算法原理。
  • 生物識別方式有指紋人臉識別!而生物虹膜、指靜脈識別你知道嗎?
    生物指紋解鎖,通過程序採樣,將手指表面的指紋圖樣轉化為數字密碼,通過信息匹配技術,在指紋傳感器上掃描指紋,匹配系統預設指紋數字信息,然後,通過複雜的驗證識別技術,實現指紋驗證身份,從而實現登錄終端。指紋解鎖自蘋果iPhone5S上使用TouchID指紋識別後,指紋識別技術開始大面積推廣應用,目前新一代指紋識別技術已經應用到手機上來,光電指紋解鎖技術,已經大面積推廣。但是,指紋識別還是存在一定的漏洞,還需要技術去改進。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作者: 51Touch     時間:2018-07-15     源於:semidata    總點擊: 【導讀】: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
  • 人臉識別存在法律風險該如何防範?
    弱人工智慧向強人工智慧的轉化   人臉識別技術(Face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也稱作面部識別、人像識別。
  • 人臉識別核心算法及技術解析
    1、在檢測到人臉並定位面部關鍵特徵點之後,主要的人臉區域就可以被裁剪出來,經過預處理之後,饋入後端的識別算法。識別算法要完成人臉特徵的提取,並與庫存的已知人臉進行比對,完成最終的分類。我們還進一步提出了融合類均值向量差及KDBFM來構建擴展的決策邊界特徵矩陣(EKDBFM)的方法,並把這兩種方法成功地應用到了人臉識別領域,在FERET和CAS-PEAL資料庫的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比傳統人臉識別算法具有更好的識別性能。
  • 依圖NIST奪冠,解密人臉識別算法原理
    依圖科技其實是第二次獲得NIST比賽人臉識別冠軍,去年6月NIST官方公布的測試結果中,依圖在千萬分之一誤報下達到識別準確率95.5%,是當時全球工業界在此項指標下的最好水平。今年依圖將這一指標提升到了接近極限的水平,即在千萬分之一誤報下的識別準確率已經接近99%。
  • 基於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技術全解
    通常採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根據資料,2017 年生物識別技術全球市場規模上升到了 172 億美元,到 2020 年,預計全世界的生物識別市場規模有可能達到 240 億美元。自 2015 年到 2020 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增長了 166.6%,在眾多生物識別技術中增幅居於首位,預計到 2020 年人臉識別技術市場規模將上升至 24 億美元。
  • 人臉識別真的安全嗎?關於人臉識別技術發展的瞻望
    「內核」算法「人臉識別是一種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認證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研製出低解析度人臉圖像的重建與人臉識別的綜合技術,實現基於低解析度人臉圖像的重建與人臉識別的視頻目標人的搜索與跟蹤。;二、不易仿冒,人臉識別是對個體的生物特徵進行比對,包括語音、臉型、虹膜等別人不易模仿的鑑別方式,安全性高;三、攝像頭的普及,如今攝像頭成為智能設備的標配,手機、筆記本都配有攝像頭,非常有利於人臉的採集;四、非常便利,直接交互,相比於其他識別技術來說,人臉識別不需要用戶與設備進行「零距離」接觸,而實現多場景下的人臉判斷與識別,用戶接受程度高。
  • 生物識別技術四大種類介紹(人臉、指紋、虹膜、聲紋)
    北京地鐵有望在年內啟動人臉識別乘車試點,安檢系統也將引入刷臉技術,提高乘客通行速度。警方利用AI人臉識別技術在三場演唱會上逮捕了多名犯罪嫌疑人。   「網際網路+」時代的生物識別技術變革   1、人臉識別技術   傳統的人臉識別算法通常採用淺層機器學習模型,它需要根據各類任務來設計不同的系統,並採用人工來設計特徵,如人臉識別採用LBP特徵、人臉檢測採用Haar-like特徵、行人檢測採用HOG特徵。
  • 人臉識別最全知識圖譜—清華大學出品
    其中,人臉檢測與識別當前圖像處理、模式識別和計算機視覺內的一個熱門研究課題, 也是目前生物特徵識別中最受人們關注的一個分支。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通常採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
  • 應用層下的人臉識別(三):人臉比對
    這兩個特性使人臉1:n能迅速落地於公安追捕逃犯,但時其難度要遠高於人臉1:1 。(其通常會受到光照變化、人臉姿態的影響——比如側臉、低頭、逆光現象,會大大提升人臉漏報率。)人臉1:n中「n」的大小(人臉庫照片的數量)會影響人臉識別的準確率和比對速度,所以比對人臉庫規模會設置的相對較小。3.
  • 人臉識別和生物識別在支付領域上的風險
    指紋識別技術是現在使用最廣泛,成熟度最高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從早期的軍事、公安偵查、政務等領域,到安全保障等民用領域,隨著方案進步、成本降低,又廣泛被應用到手機等消費級電子產品中。可用於設備解鎖、用戶登錄、敏感操作認證等場景中。其特徵是準確率高,但需要識別對象有專門的配合動作,並且信息採集難度高,基本屬於私密信息。二是人臉識別。
  • 人臉識別行業分析
    人臉識別與其它生物識別技術相比,優勢在於非接觸性、非侵擾性、硬體基礎完善、可拓展性。本文主要跟大家分析一下人臉識別這個行業,enjoy~一、人臉識別概況生物識別,是指依靠人體的身體特徵來進行身份驗證的識別技術,目前較為主流的識別技術有: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語音識別等四類。
  • 用人臉識別來抓罪犯,未來生物識別技術還有哪些想像空間?
    日前,河北籍逃犯李某帶著家人到桐鄉烏鎮景區旅遊,但是剛進入景區,自己就被人臉識別監控探頭識別、定位,最終「自投羅網」。傳統的人工識別犯罪不僅效率低,還極有可能造成漏網之魚,要在數以百萬計的人流中找出罪犯無異於大海撈針。
  • 當前主要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發展及趨勢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Biometrics)是指利用人體與生俱來的生理特性和長年累月形成的行為特徵來進行身份鑑定的一種識別技術。該技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遠高於口令、密碼或者ID卡等傳統方式。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具有安全性好、不易丟失、難以仿冒和攜帶方便等諸多優點,目前可用於身份識別的人體特徵包括指紋、虹膜、面部、掌紋、靜脈等生理特徵和步態、筆跡、聲音等行為特徵。
  • 人臉識別系統的幾個過程淺析
    人臉識別(FaceRecognition,FR)是一種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
  • 揭秘:人臉識別系統能否識別雙胞胎呢?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較人工識別準確度大大提高。因為一些肉眼無法識別的特徵,機器卻能準確識別。然而,這並不是說,機器就能完全取代人工,比如,當人臉識別門禁監控系統遇上雙胞胎的時候,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呢?能正確否識別出雙胞胎呢?
  • 人臉識別技術理論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
  • 2020年全球生物識別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生物識別是根據人類生理特徵(人臉、指紋、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姿態、動作、情感等)實現身份認證的技術。常用的生物識別技術主要包括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行為識別以及步態識別。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生物識別是根據人類生理特徵(人臉、指紋、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姿態、動作、情感等)實現身份認證的技術。
  • 人臉識別技術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分析算法人臉識別技術中被廣泛採用的區域特徵分析算法,它融合了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與生物統計學原理於一體,利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從視頻中提取人像特徵點,利用生物統計學的原理進行分析建立數學模型,即人臉特徵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