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並非黑死病高致死率唯一原因

2020-11-30 科學網

 

圖片來源:Werner Forman Archive

那場瘟疫導致如此高死亡人數的秘密終於水落石出。一項日前發表於《美國自然人類學雜誌》的研究顯示,14世紀黑死病流行期間出現的高致死率可能緣於人群健康狀況普遍很差而不是細菌力量作用的結果。

黑死病殺死了約60%的歐洲人群。這非常令人驚奇,因為最近一次暴發的疫情並沒有這麼大的破壞力。「兩者在死亡率上存在巨大的差異。」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Sharon DeWitte介紹說,儘管14世紀和20世紀的瘟疫都是由相同的細菌——鼠疫桿菌引發的,而且其遺傳特徵在兩次疫情中極為相似。

DeWitte認為,14世紀出現的高致死率可能是人群健康狀況普遍衰退的結果。她分析了來自11世紀、12世紀和13世紀英國倫敦墓地中的骨骼,發現更多低於35歲的成年人被埋葬於13世紀。

這表明,在黑死病到達前,人們死去時的年齡正變得越來越小。這可能是因為饑荒和來自其他病原體的疾病負擔增加。

「加上歷史數據,浮現出來的畫面是整個人群健康狀態並不好。」DeWitte表示。

不過,來自格拉斯哥大學的Samuel Cohn並沒有被說服。「在黑死病第一次暴發期間(1347~1351年),富人也在大量死亡。」他說,這些人不可能處於很差的健康狀態中(來源:中國科學報 宗華)

相關焦點

  • 人類歷史上致死率比較高的五種瘟疫
    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對人類殺傷性最大的不是戰爭,而是令人非常恐懼的瘟疫。一場瘟疫的爆發可能要奪去數萬人、甚至幾百萬、上千萬人的性命。但是,古代由於科學和醫學的發展有限,還不能正確認識各種病毒帶給人類的災難,所以當瘟疫來襲時,人類往往顯得很無助。
  • 瘟疫橫行的日子,中世紀歐洲人如何逃離黑死病噩夢
    幸而他們的運氣很好,金帳汗國的軍隊爆發瘟疫,本來就不高的戰鬥力更打了折扣。  在最終撤軍前,憤怒的大汗決定用投石機把病死者的屍體作為禮物送給熱那亞人。  義大利一處墓地,有關黑死病的雕塑(圖/圖蟲創意)  於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生化戰爭」打響了,但戰場並不是卡法,而是整個歐洲乃至地中海世界。
  • 說說瘟疫在古今中外的十一種稱謂
    瘟疫泛指致人死亡的惡行傳染病,自文字誕生以來,就被人類記載。現代科學認為,瘟疫的主要致病原因是病毒、細菌等微生物。古人沒有顯微鏡,不能研究這麼細緻,於是便給不同的症狀瘟疫以五花八門名字。它們真是善變,真是可惡!
  • 新冠疫情的plus「黑死病」為何沒有到達中國?
    但是回顧歷史長河中有一種比新冠肺炎更嚴重的傳染病——黑死病;新冠疫情目前致死率挺高的了,但是中世紀的黑死病據不完全統計在肆虐的五六年間共計
  • 歷史上那些讓人恐懼的瘟疫,都是怎麼消失的
    2、快速的致死率和恐怖的死狀讓人類高度警覺,出現症狀後即刻進行隔離。 同時,病毒對人類如果要形成威脅還需要強大的致死率,如感冒病毒,幾乎無處不在,但是0.1%的致死率幾乎對人類沒有影響,卻讓人的免疫能力不斷升級獲得抗體。
  •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黑死病的功與過
    黑死病是一種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中的甲類傳染病,在39種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在過去2000多年裡,黑死病曾多次暴發,造成數以千萬計的人死亡,並一度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 2500萬歐洲人死於黑死病,在中國卻沒大爆發,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直到整個東北三省在短短的六個月內因疾病死去了六萬多人時才驚醒,畢竟如此傳播下去遲早會輪到京城,而這個疾病也到這時才被國人所了解,它就是在外國被人們所恐懼的黑死病。黑死病,又稱鼠疫,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瘟疫,可以說是「聞鼠色變」了。
  • 人類歷史上十大瘟疫有哪些?哪種瘟疫殺死的人最多?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在這次大瘟疫中,義大利和法國受災最為嚴重;而少數國家如波蘭、比利時,整體上較僥倖地成了漏網之魚。在城市中,受災最為慘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鄉佛羅倫斯: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
  • 8大瘟疫影響人類文明進程?歷史上的瘟疫到底有多可怕?
    在靜夜史看來,數千年來,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十大瘟疫時間主要包括:1、東漢傷寒瘟疫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不斷層的文明3、黑死病黑死病作為第二次鼠疫大流行,起源於14世紀,雖然起源眾口不一。1347年,欽察汗國攻擊黑海港口城市卡法,認為製造了瘟疫。隨後這些起源於蒙古沙鼠的瘟疫隨著出城避難的歐洲人傳到了君士坦丁堡、西西里島、熱那亞、馬賽等地,由於當時的歐洲汙穢遍地,瘟疫迅速蔓延。而隨著靠港威尼斯的東方商船再度帶來病毒,黑死病終於全面爆發。短短6年,黑死病從義大利蔓延到西歐、北歐及東歐,造成超過2500萬人死亡。
  • 席捲歐洲400年的黑死病,因何而起,又為什麼原因消失了?
    筆者在上一篇鳥嘴醫生中,提到了一個令歐洲人顫抖不已的瘟疫,那就是黑死病。 關於黑死病,不少朋友或多或少都有聽過,但是鮮少有人知道黑死病是因何而起的。 就像現在的新冠疫情,並不是隨隨便便的爆發的。
  •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瘟疫之一:黑死病
    黑死病  黑死病(Black Death或Black Plague)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亞洲西南部,約在1340年代散布到歐洲。因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
  • 黑死病之後,瘟疫給了歐洲人什麼歷史記憶?
    黑死病後來消退了,而陰謀論卻沒有退,它在等待下一次興起的機會。1630年左右,義大利又遭到瘟疫的打擊,尤以米蘭最嚴重,於是14世紀的陰謀論復燃,這次,昔日的猶太人的邪惡行為被勾畫了一個新的版本,說是他們隨身攜帶一些罪惡的小瓶子,裡面裝著含有瘟疫毒素的膏油、粉末,往住戶的門上和牆上以及人的頭上抹,走到哪兒抹到哪兒。這些邪惡分子,用義大利語叫untori,意思是「膏抹者」。
  • 在這些科幻小說中,瘟疫是人類文明的B面
    就此而言,科幻作家一直絞盡腦汁想像各種奇特的瘟疫,就並非單純獵奇,也不只是虛構的故事,也是對未知之未來的擔憂和警醒。 網上有人發了關於瘟疫的小說書單,但不是太長,主要也就是笛福的《瘟疫年紀事》,加繆的《鼠疫》,當然還有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小說情節和霍亂本身關係不大,只是常被望文生義地理解為霍亂造成的愛情悲劇。至於大名鼎鼎的《十日談》,雖然以黑死病為背景,但絕大部分故事卻與疫病毫無關係。 一個有點尷尬的事實是,主流文學很少以瘟疫為故事主題。
  • 黑死病,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背後,和苦命的小黑貓有什麼關係
    英國和德國在2010年合拍過一部電影《黑死病》,故事以1348年開始在歐洲蔓延的黑死病為背景,探討了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之下,關於信仰的問題。01黑死病爆發之前,歐洲都發生了什麼?首先,羅馬教皇國建立,基督文化佔據一切,燒死異教徒和女巫。
  • 外刊疫情專題|新型冠狀病毒致死率低於非典——也許正因如此其傳染...
    儘管當時24小時內新增了43例死亡病例,非典的致死率依然保持穩定。較之非典9.6%的致死率,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在過去幾周內一直維持在2.1%。然而,死亡人數很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上升,醫藥公司也正在努力研發針對該病毒的疫苗。其致死率能否保持穩定,目前尚無定論。
  • 一場殺死2500萬歐洲人的瘟疫——黑死病,比今天新冠病毒可怕得多
    就目前的情況看,新冠病毒疫情在歐洲還不算可怕,由於現代醫學和衛生很先進和科學,還有我們中國的幫助,也許歐洲很快就能消除這場瘟疫了,歐洲人成功躲過一劫。但是在歐洲歷史上的一場瘟疫,比今天的新冠病毒可怕得多,直接殺死了2500萬歐洲人,佔當時全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幾乎讓歐洲人感到世界末日到來,這場可怕的瘟疫就是黑死病。
  • 數千萬人死亡,教會自身難保,黑死病改變了中世紀歐洲的歷史走向
    七個世紀前的歐洲,一場大瘟疫肆虐在人類誕生直至不斷繁衍生息的歷史長河中,疾病和死亡無疑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遭遇的經歷,而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早期社會由於社會生產力的局限,使得人們對於疾病的認識始終處於一個非常有限的地步。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爆發,我們要感謝此人
    這危機在歐洲有個臭名昭著的名字:黑死病。 黑死病,曾經席捲歐洲的大鼠疫,整整奪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歐洲人口因此銳減三分之一。即便是經歷過戰場慘烈程度堪稱「絞肉機」的世界第二次大戰,歐洲人口也才失去5%,可見當時黑死病的感染率和致死率有多麼恐怖。 鼠疫在東北肆虐6個月,捲走了6萬人的性命。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爆發,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即便是經歷過戰場慘烈程度堪稱「絞肉機」的世界第二次大戰,歐洲人口也才失去5%,可見當時黑死病的感染率和致死率有多麼恐怖。  鼠疫在東北肆虐6個月,捲走了6萬人的性命。風雨飄搖的清廷已經到了極限,再面對虎視眈眈的西方列強,一旦鼠疫從東北三省擴散出去,中國將無可禦敵之兵,大明的悲劇幾乎就要重演。  要知道一旦感染黑死病,長則五六日,短則半日,患者就一命嗚呼。
  • 瘟疫歷史大盤點:黑死病、鼠疫、天花是如何改變歷史進程
    疫情原因導致歷史進程的改變,這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不勝枚舉,今天Da視界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天花、黑死病、鼠疫在歷史上的一些罪孽。以上場景來自羅馬博物館所收藏的一副畫作,作者不詳,它描繪的是17世紀時義大利發生鼠疫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