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erner Forman Archive
那場瘟疫導致如此高死亡人數的秘密終於水落石出。一項日前發表於《美國自然人類學雜誌》的研究顯示,14世紀黑死病流行期間出現的高致死率可能緣於人群健康狀況普遍很差而不是細菌力量作用的結果。
黑死病殺死了約60%的歐洲人群。這非常令人驚奇,因為最近一次暴發的疫情並沒有這麼大的破壞力。「兩者在死亡率上存在巨大的差異。」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Sharon DeWitte介紹說,儘管14世紀和20世紀的瘟疫都是由相同的細菌——鼠疫桿菌引發的,而且其遺傳特徵在兩次疫情中極為相似。
DeWitte認為,14世紀出現的高致死率可能是人群健康狀況普遍衰退的結果。她分析了來自11世紀、12世紀和13世紀英國倫敦墓地中的骨骼,發現更多低於35歲的成年人被埋葬於13世紀。
這表明,在黑死病到達前,人們死去時的年齡正變得越來越小。這可能是因為饑荒和來自其他病原體的疾病負擔增加。
「加上歷史數據,浮現出來的畫面是整個人群健康狀態並不好。」DeWitte表示。
不過,來自格拉斯哥大學的Samuel Cohn並沒有被說服。「在黑死病第一次暴發期間(1347~1351年),富人也在大量死亡。」他說,這些人不可能處於很差的健康狀態中。(來源:中國科學報 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