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發生壓力洩漏的地方找到了:由俄羅斯建造

2020-10-03 ALENG的自媒體

在連續發生了一系列神秘的壓力洩漏事件之後,國際空間站決定對這起壓力洩漏事件進行調查,以確定具體位置,從而找出解決辦法,確保空間站和太空人的人身安全。目前,在經過了將近兩個月的連續工作之後,發生壓力洩漏的模塊已經被找到:位於國際空間站的Zvezda服務模塊,該模塊由俄羅斯複雜建造,但是具體位置目前仍然未能最終確定。

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9月29日發布的消息,當地時間周一晚間,由於監測到異常的壓力洩漏,正在國際空間站Zvezda服務模塊休息的「遠徵」63號3名任務機組人員被緊急叫醒,以應對突如其來的壓力異常事件。3名太空人分別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人和空間站站長克裡斯·卡西迪(Chris Cassidy)、俄羅斯宇航局(Roscosmos)太空人阿納託利·伊萬辛(Anatoly Ivanishin)和伊萬·華格納(Ivan Vagner),3名太空人在被叫醒之後通宵開展工作,以確定壓力異常的原因。最終,在3名太空人的幫助下,國際空間站發生壓力洩漏事件的模塊被找到了,就是目前3名太空人所在的Zvezda服務模塊!

國際空間站內的壓力總體上是逐漸減小的,這是因為站內太空人的日常科研工作、太空行走以及貨物補給和人員輪換,都會導致大規模的壓力減小,但是從2019年8月開始,空間站的常規壓力補償已經無法達到之前的壓力水平,這表明空間站出現了壓力洩漏。儘管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航天局都認為目前的壓力洩漏水平還不足以給空間站和太空人造成直接的威脅,但是考慮到這是一個異常事件,因此,必須確定壓力洩漏的原因,以確保太空人和空間站安全。

2020年8月,由於空間站上的計劃任務比較少,太空人有一個相對比較清閒的時間可以利用,於是,美國太空人和俄羅斯航天局決定對壓力洩漏事件進行徹底排查,排查的方法是「地毯式」的,即由3名太空人對空間站各個模塊逐一進行排查,排查時將該模塊與其他模塊完全隔離,就能確定該模塊是否存在壓力洩漏。此前,3名太空人已經對空間站上美國段的美國、歐空局和日本模塊進行了檢測,都未能發現壓力洩漏現象,上周末,太空人被指示進入俄羅斯段開展檢測工作,最終,將洩漏源鎖定在由俄羅斯負責建造的Zvezda服務模塊中。

Zvezda服務模塊是國際空間站的核心模塊,由俄羅斯負責建造,該模塊負責空間站的生命支持系統、配電、數據處理系統、飛行控制系統和推進系統,並且還是聯盟號載人飛船和進步號貨運飛船的停泊港口,該模塊於2000年7月25日最終安裝完成。

這不是空間站第一次發生壓力洩漏。

2018年,國際空間站曾經發生了一次比較嚴重的壓力洩漏事件,以至於在空間站上工作的太空人被緊急撤離到聯盟號飛船附近,最終發現壓力洩漏是由聯盟號飛船船體上的一個小洞導致的,這個小洞被認為是由人為使用鑽頭造成的。俄羅斯航天局對此進行了調查,但是調查結果卻被宣布為絕密,甚至也未向美國宇航局通報,這一次,又發生壓力洩漏事故,而且也是發生在由俄羅斯負責建造的模塊中,是否只是一種巧合呢?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上空氣洩漏點終於被找到
    國際空間站上空氣洩漏點終於被找到本周一晚上,一個小的漏氣點似乎迅速增大,地面控制人員想快點找到它。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航天局已經將洩漏的可能位置縮小到了空間站俄羅斯一側的幾個模塊區域。於是,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和阿納託利·伊萬尼辛和伊萬·華格納對這些模塊進行了測試,他們關閉了每個模塊之間的艙門,並利用超聲波檢漏儀在夜間收集數據。該工具可以測量細微聲音的氣流造成的噪音,人類無法聽到這種程度的聲響。
  • NASA稱國際空間站氣體洩漏或為溫度變化導致
    數周前,國際空間站突然發生了疑似氣體洩漏的事件,但美國宇航局未能找到確切的位置。周一晚上的時候,情況似乎變得更加嚴重。不過現在,該機構猜測問題或由溫度變化所引發。因為即便將所有太空人都集中隔離到一個模塊,還是沒能找到國際空間站上的洩露源。
  • 國際空間站出現問題,美國艙段發生故障,太空人逃向俄羅斯艙
    國際空間站的存在,就是我們拉近與太空距離的主要方式之一。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科學實驗研究提供了大量實驗載荷和資源,支持人在地球軌道長期駐留。根據媒報導,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目前3名太空人已經緊急逃向了俄羅斯艙段,漏氣原因則將在本周末進行查找。不過5天的時間過去後,破損的位置依然沒能找到。實際上,早在2019年9月,漏氣情況在國際空間站中就有出現,而且同樣位於美國艙中。
  • 因此,國際空間站再次洩漏空氣,看來時間快到了
    位於數百公裡高度的地球軌道上的國際空間站(ISS)並非完全密封。每天,機艙都會損失少量的空氣,並進行仔細監控,以便維持可居住的大氣壓並識別洩漏。現在該速率已經提高,因此他們努力找出多餘的空氣逸出的地方。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日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3名太空人將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規避,地面控制人員則在加緊確認解決方案。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NASA表示,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部門正在「制定計劃以隔離、確認和修復洩漏源」,當前洩漏水平仍處在標準範圍內,「不會對太空人或空間站帶來危險」。
  • 國際空間站突發意外事故,各艙門被緊急關閉,洩漏點或在美國分艙
    儘管如此,在競爭中卻也不乏的合作,國際空間站就是多國開展航天合作的最主要成果。在國際空間站建成的這幾十年間,人類在裡面進行過多次極具意義的科研活動。然而在最近,國際空間站卻出現了一些問題,發生了一起突發事故。
  • 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事件,每天損失220克空氣,後果嚴重嗎?
    在今年8月份時,NASA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正在發生輕微漏氣,每天大約流失220克空氣,但他們也表示此次漏氣的地方較小,對艙內的太空人或者查找漏氣源頭國際空間站是由多個國家聯合建造為了找到這個洩漏點,太空人們逐個排查漏氣艙段,查到艙段之後,再將艙門關閉,為了確認最後的漏氣點,此次太空人使用茶袋排查,結果發現茶袋朝著一個地方緩緩飄動,而這個地方就是此次洩漏點的位置。
  • 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事件 查找漏氣源頭有多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8月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漏率略高於標準。同時,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事件,查找漏氣源頭有多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8月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漏率略高於標準。同時,這次漏氣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 漏氣的國際空間站早已「超期服役」,可「退休」仍遙遙無期
    ,「國際空間站」發生了輕微漏氣。「國際空間站」上有大約13個密封加壓艙,把它們各自的艙門關閉以後分別進行壓力檢測,就能比較容易地發現哪個艙、什麼地方漏氣了。在推測美國某一艙段發生氣體洩漏前,俄羅斯已對黎明號實驗艙和碼頭號對接艙、進步號MS-15貨運飛船內的壓力進行了檢查,沒有發現漏氣。
  • 花費1300億美元國際空間站漏氣了,它是如何建造和運作的呢?
    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由於國際空間站非常龐大,有400多噸、十幾個艙段,裡面的整個生活空間比一家大型客機的內部空間還要大,所以檢測出這個漏氣的孔還是比較麻煩的。其實兩年前,也就是2018年8月30日,國際空間站就有過一次洩漏,那一次比這次厲害,洩漏來自俄羅斯分段的聯盟MS-09太空飛行器軌道艙內的一個2毫米的洞。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可能在美國艙段……
    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為何會突然漏氣?會帶來哪些危害?在對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進行閉艙壓力檢查後,結果顯示俄羅斯艙段沒有漏氣。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但「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危險,國際空間站正常運作未受影響」。
  • 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空氣洩漏 洩漏點或在美國艙段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21日報導,知情人士稱,國際空間站上發生輕微空氣洩漏,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但太空人安全不受威脅。資料圖:美國太空人克里斯多福·卡西迪(左)和羅伯特·本肯在國際空間站,準備太空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據報導,這名知情人士還稱:「國際空間站上發現輕微空氣洩漏。
  • 報告,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國際空間站:美國宇航局說俄羅斯的模塊有小洩漏
    美國宇航局正在調查國際空間站上的少量漏氣。幸運的是,據美國宇航局稱,目前的三名機組人員並沒有立即處於危險之中,他們將在即將到來的周末度過該站俄羅斯段的時間,因為他們試圖尋找洩漏源。預計會有少量空氣洩漏出站外。
  • 美國空間站發生洩漏事故,並且已經持續一年
    美國宇航局及其俄羅斯合作夥伴羅斯科斯莫斯(Roscosmos)將嘗試在本周末在國際空間站上發現一處小洩漏,這導致空氣在過去一年中從國際空間站更快地釋放出來。 目前,該站的三名機組人員將在周末停留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部分,而美國宇航局正試圖將洩漏源與太空飛行器的其他部分隔離開。
  • NASA 開始查找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
    NASA 正在查找國際空間站上小的空氣洩漏點。儘管短期內不會有危險,但63 徵程站裡面的工作人員還是會在空間站的俄羅斯分站模塊裡面度過周末。少量的空氣總是會洩漏出去,時常需要氮氣和氧氣罐的再增壓。而這是通過補給任務運送到空間站的。空間站的氣體洩漏是在2019年9月份首先發現的,但它並不影響空間站的正常操作。空氣的洩漏這幾個月來,既沒有加速,也沒有觸發報警,所以NASA科學家一直在監控洩漏的同時,處理著優先級更高更緊急的任務。近幾個月,空間站裡的科學家非常忙。
  • 國際空間站每天洩漏空氣1.4公斤,俄羅斯艙段成罪魁禍首,美國NASA如釋重負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最大的人造物體,這是一個國際合作的項目,不過在開發之初就將中國撇除在外了。從2020年開始,國際空間站就飽受空氣洩漏的困擾,實際上從公2019年開始就有空氣的洩漏,只是當時僅有0.3公斤的空氣從國際空間站洩露,到了2020年8月份則是猛增到了5倍左右。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俄太空人:國際空間站修補裂縫後仍在洩漏空氣
    (觀察者網訊)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模塊艙日前出現長度為2-4釐米裂縫,機組臨時使用聚醯亞胺膠帶修補,但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直播國際空間站機組與地面的通話顯示,修補後艙內的壓力繼續下降,且空氣流失的速度比修補以前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