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姆霍茲協會(MDC)的Max Delbrück分子醫學中心(MDC)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小鼠模型,使他們能夠觀察工作肌肉內部,並確定使肌層收縮、放鬆、交流能量需求和適應運動的蛋白質。具體來說,他們能夠從「Z-圓盤」開始,從相鄰肉瘤之間的邊界開始,在肌層的特定亞區繪製蛋白質圖譜。這本身就是在研究橫紋肌方面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肌球蛋白,組成條紋肌纖維的三種主要蛋白質之一,似乎進入Z盤。肌球蛋白、肌動蛋白和彈性支架蛋白Titin共同作用的模型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肌球蛋白纖維穿透Z盤結構的可能性。直到最近,德國科學家才從理論上證實了這一點,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驗證據證實這一模型的有效性。
MDC神經肌肉和心血管細胞生物學實驗室的負責人MichaelGotthardt教授說:「即使對肌球蛋白研究人員來說,這也是出乎意料的。」他領導了這項研究。「這涉及到肌肉如何產生力量的基本知識。」
誰在那兒?
Gotthardt的團隊,包括第一作者Franziska Rudolph博士和Claudia Fink博士,在MDC和G ttingen大學的同事的幫助下,從未開始驗證這一理論。他們的主要目的是鑑定Z盤及其附近的蛋白質.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開發了一種老鼠模型,用一種名為BioID的人工酶插入到巨大的蛋白質Titin中。Titin-BioID然後標記接近Z盤的蛋白質.
肉瘤是一種微小的分子機器,充滿了相互作用緊密的蛋白質。到目前為止,還不可能分離出特定於不同次區域的蛋白質,尤其是活的、功能正常的肌肉中的蛋白質。「Titin-BioID探測體內肉瘤結構的特定區域,」MDC蛋白質組學實驗室負責人Philipp Mertins博士說。「這以前是不可能的。」
該研究小組是第一個在生理條件下對活動物使用BioID的團隊,並鑑定出了450種與Sarcomere相關的蛋白質,其中大約一半的蛋白質已經被發現。他們發現,心臟和骨骼肌、成年小鼠和新生小鼠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與肉瘤的結構、信號和代謝有關。這些差異反映了成人組織需要優化生產性能和能量,而不是新生兒組織的生長和重塑。
「我們想知道誰在那裡,誰是球員,」戈特哈特說。「大多數都是意料之中的,這驗證了我們的做法。」
驚喜
他們不希望在Z盤中看到的蛋白質是肌球蛋白,它整合在肌層的相反部位。當肌肉被觸發運動時,肌球蛋白沿著肌動蛋白走,將鄰近的Z-盤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種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纖維的滑動產生了一種力量,使我們的心臟能夠泵血或骨骼肌保持姿勢,或舉起物體。
這種所謂的「滑絲模型」描述了力的產生,並幫助解釋了力和肌節長度之間的關係。然而,現有的模型難以預測完全收縮的肉瘤的行為。這些模型已經假設肌球蛋白不會在它沿著肌動蛋白行走時進入Z盤.有一些跡象表明,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下去。Gotthardt說:「但我們不知道我們在染色的組織樣本中看到的是一件藝術品還是真實的生活。」「使用BioID,我們可以坐在Z盤旁,看著肌球蛋白經過。」
Gotthardt同意提出的理論,即肌球蛋白進入Z盤可以限制或抑制收縮。這可能有助於解決目前的問題,科學家們已經計算出肌肉纖維與其長度之間能產生多大的力量,從而形成了一個精確的肉瘤模型,並可能起到保護肌肉免受過度收縮的作用。
為什麼這很重要
了解在正常情況下肌肉纖維如何在分子水平上伸展和收縮是很重要的,因此研究人員可以找出當肌肉隨著年齡增長而受損、患病或萎縮時出現的問題。確定哪些蛋白質引起的問題可能有助於確定心臟病或骨骼肌疾病患者的新治療目標。
Gotthardt和他的團隊計劃下一次使用BioID來研究不同病理類型的動物,例如,看看哪些蛋白質與肌肉萎縮有關。Gotthardt說:「也許一種正常情況下不存在的蛋白質進入了肉瘤層,它是病理學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用生物ID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