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網訊 小於或等於600×600mm的瓷磚可以完全替代使用,800×800mm的可以減少一半的粘土使用。讓瓷磚告別粘土時代,聽起來似乎異想天開,但是,POU高分子聚合物的出世讓人有了期待。據了解,蒙娜麗莎陶瓷已經開始投入使用。6月2日是廣州工業展的第二天,泉州歐米克生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推介了其產品——新型的高效的坯體增強劑。
新國標對陶瓷磚坯體強度要求更高
6月2日下午15時許,由泉州歐米克生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主題為「新常態 新國標 新技術(POU高分子聚合物在陶瓷生產中的應用)」論壇,在琶洲國際會展中心A區白雲會議室舉行。武漢理工大學綠色建築材料及製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授裴新美作主題演講,廣東蒙娜麗莎集團生產技術副總裁、劉一軍博士做論壇嘉賓。
5月17日,國家標準委批准發布《陶瓷磚》(GB/T 4100-2015)國家標準。該標準首次對幹壓陶瓷磚厚度作出限定:表面積小於3600平方釐米的瓷磚厚度要小於10毫米;表面積在3600平方釐米到6400平方釐米之間的厚度要小於11毫米;表面積大於6400平方釐米的厚度不能超過13.5毫米。在有效節約大量粘土礦產資源,降低能耗的同時,新國標對陶瓷磚坯體強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裴新美在演講中介紹道,2014年,我國瓷磚用粘土在6000萬噸左右。粘土是自然資源,長期的大量使用,不僅使得優質粘土越來越少,也勢必對環境造成破壞。陶瓷坯體增強劑由此應運而生。
據了解,坯體強度有出模強度(乾燥前的生坯強度)、乾燥強度、施釉強度,以及燒制過程中的強度等4種情形。裴新美表示,常用陶瓷磚坯體增強劑大部分都能增強出模強度,但是在施釉強度中破損率提高,在燒制過程中的作用大幅下降。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坯體增強劑主要有有機型瓷磚坯體增強劑,例如PVA/CMC/改性澱粉、聚丙烯酸鈉、改性多糖、木質素等;和無機型瓷磚坯體增強劑,例如水玻璃、磷酸鹽、膨潤土等等。然而,這些產品都存在著不同的缺陷,如CMC加入量太多會產生泥漿流速過慢,影響球磨時間,增加生產成本;木質素雖然價格便宜,但是用量大(0.2%以上),且揮發量大對產品有不良影響。
POU與傳統的坯體增強劑不同。傳統的坯體增強劑只能單獨增加泥漿的粘性,而POU是一種高效陶瓷坯體增強劑,能有效改變泥漿,讓它成為網狀結構,使得坯體強度大幅增加。除此之外,據裴新美介紹,POU還有用量少,不影響泥漿流速的特點。
蒙娜麗莎已投入使用POU粘合劑
廣東唯美陶瓷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在論壇提問環節,他表示陶瓷磚厚度減薄相當困難,而泥料減少對生產影響非常大,生產過程會簡單很多,因而他對POU充滿興趣,但是對塑性上是否會受到影響提出疑問。對此,裴新美認為,生產實踐證明使用POU並未影響到塑性。
國家以前規定陶瓷磚厚度的最低限度,而今規定最高限度。「低碳」、「綠色」已經被提倡了很多年,陶瓷行業一直被認為是對自然資源消耗的行業。劉一軍博士表示,當前提倡「綠色生產」、「生態建材」。綠色產品認證包括生產過程是否環保、使用過程是否環境友好、能否重複利用。蒙娜麗莎陶瓷也十分重視節能減排,並提出了資源的規範化、幹法制粉等方向。但是,粘土在幹法制粉的過程中受到了限制,優質粘土越來越少。據劉一軍介紹,目前,蒙娜麗莎陶瓷正在使用POU,處於前期的適應期。他很看好POU的前景,「有很大的市場,有很多的優勢」。
在當前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經過晉江恆達陶瓷有限公司試驗證明,使用POU作為坯體增強劑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不僅可以節省30%左右的球磨電費成本,減少15%的泥漿水份,降低10%左右的粉料製造成本,節省色料成本50%左右,降低燒成溫度30℃,每平方產品可節省燃氣0.1立方;而且,由於配方裡沒有加入粘土,降低燒失量,產品易於排氣,可以達到低溫快燒。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在陶瓷磚生產過程中,POU完全可以取代粘土的應用?裴新美表示,小於或等於600×600mm的可以完全替代使用,目前有好幾條生產線正在使用中,具體效果有待觀察;而800×800mm的,可以減少一半的粘土使用。
「城市固體廢棄物都可以拿來做磚,這是我的最終目的,」在演講最後,裴新美的話擲地有聲。他認為,「自覺或不自覺地,企業都會走到使用POU粘合劑(隊伍)中來。」
另悉,歐米克與裴新美教授長年合作,經過多年的攻關,成功研製出輕質陶瓷磚專用發泡劑、輕質陶瓷磚、POU高分子聚合物(以下簡稱「POU」)、金屬釉、幹粒釉、合成釉等新型材料。(記者/馬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