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渡河發現一怪泉每兩小時漲潮一次

2020-12-06 恩施新聞網

怪泉位於送子園村一組小地名叫龍溝的地方,在該組村民梅大忠屋旁。附近的村民告訴筆者,泉水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一般雨季漲潮時流量反而小。傳說歸傳說,村主任李世軍說,希望有關專家實地考察後,解釋...

晚報訊(通訊員李才文 杜瑞芳)巴東縣沿渡河鎮送子園村有一怪泉,每間隔兩小時漲潮一次。村民嘖嘖稱奇,盼專家解釋形成原因。

怪泉位於送子園村一組小地名叫龍溝的地方,在該組村民梅大忠屋旁。11月8日早晨7點,筆者蹲守在村民所說的泉水漲出的地點。7點25分,泉水開始從一石縫中湧出,開始流量很小,10分鐘後流量陡增,發出譁譁的流水聲,一條4米多寬的水溝逐漸形成了一條小溪。大約持續1小時30分鐘後,漲潮停止。村民梅大忠說,泉水每間隔兩小時漲一次。泉水漲起來後,坐在屋裡都能聽到「轟轟」的水聲。更為稱奇的是,有時用大石頭砸泉眼,水也會漲出。附近的村民告訴筆者,泉水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一般雨季漲潮時流量反而小。

針對龍溝的這一怪泉,當地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這個地方的7個大石頭,把一條龍圍住,龍不能出去,每翻一次身,泉水就漲潮一次。傳說歸傳說,村主任李世軍說,希望有關專家實地考察後,解釋其形成原因。

相關焦點

  • 男女青年礁石上聊天忘時間 遇漲潮被困一小時(組圖)
    早報訊 來海邊遊玩,坐在礁石上聊天,倆人並沒有留意四周的潮水正在慢慢的上漲,起身準備離開時才發現昨天下午2時40分左右,兩名遊客被困在青島魯迅公園附近海域的礁石上1個多小時,被警民聯手營救上岸。  兩名青年被困礁石  「在魯迅公園附近的海裡,有兩名遊客被困在礁石上。」昨天下午2時50分左右,市民高女士撥打早  報熱線82888000報料。
  • 廣西恭城發現一會漲潮會報天氣預報的神奇巖洞
    在恭城瑤族自治縣西嶺鄉挖溝村潮水巖屯,有一個會漲潮落潮的巖洞,當地居民還能根據巖洞的漲落潮時間來判斷第二天的天氣情況。  這個潮水巖冬暖夏涼,巖洞的出水口直徑約1米。該巖石漲水是不定期不定時的。在春夏季節,該巖洞一天會漲水兩三次,最少的一天也漲水一次。
  • 意想不到的機緣,在外地海邊看了一次漲潮與落潮
    不過,說起來慚愧,雖然離海邊挺近,可還真沒有見到過大海漲潮與落潮,海潮湧動的樣子。想著有時間專程去海邊兒轉悠轉悠,也見識一下漲潮與退潮時的境況,只是一時沒有騰出空來。這不?家鄉的海潮漲落沒有見到,卻到外地見識了一番。你道是咋回事?同事建永在青島有個個人畫展,為出席畫展開幕式而入住的賓館正好臨海,站在窗前便能望見大海。
  • 知道自行車上坡是每小時行多少千米,求下坡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某人騎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後沿原路返回,去時用了4小時12分,返回時用了3小時48分。已知自行車上坡是每小時行10千米,求自行車下坡時每小時行多少千米?解題思路:首先求出往返一共用的時間:4小時12分+3小時48分=8小時。由於去時的上坡路就是返回時的下坡路,因此,在8小時內,正好是行48千米的上坡路和48千米的下坡路。
  • 攝影大師蹲守海灘一個夏天,拍攝的世界上最好的漲潮落潮照片
    攝影大師大衛萊文和克里斯多福託蒙德蹲守海灘旅遊景點一個夏天,在高潮和低潮時拍攝的世界上最好的漲潮落潮照片,真是非常的震撼。潮流是一波長波,由空氣壓力、風、地形、太陽和月球的橢圓軌道所牽引的水的受力運動,這種力量很難被肉眼看到。
  • 如何計算海水的漲潮、退潮時間
    通過長期實踐、觀察、發現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現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過當地子午線時)前後。低潮時間則在月出月落前後,並且每日的高(低)潮時間逐日後移約48分鐘,即每天晚48分鐘(0.8小時)。每月的兩次大潮是農曆初一、十五附近幾天,兩次小潮是在農曆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幾天。
  • 對於初到海灘的遊人而言,退潮比漲潮更危險
    具體是: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約12小時。很多內陸的朋友喜歡在暑期到海邊來戲水、遊泳,每年都會有遊客因為不明白海水漲落的規律而被困甚至喪生。一些內陸遊客往往會分不清這個問題:選擇在漲潮時、還是落潮時下海,哪個更安全?年父的觀點是,退潮時更危險。
  • 中非湖區探險記:終於望見坦葛尼喀湖,驚險渡河
    導語:終於望見坦葛尼喀湖,驚險渡河二月十一日,薩利姆的三個孩子和往常樣,在酬賞的鼓勵下同意循原路去找回那幾個落後的隊員,大約一個星期之後,他們安然抵達烏吉吉。飢餓的腳夫堅持盡力而為,不肯暫停休息,如此跋涉六小時之後,我說服他們在一座巖石山嶺上的灌木叢裡稍事歇息,勞邊的下坡道正好有水水可用。本地嚮導親臨盧蘇濟河河谷,找到一群野牛,為幾乎耗盡糧食的我們加菜,人人都感到開心了不已。二月十日,我們如常走過從林與亂石,其同是依舊東一塊西塊雜草叢生的沼澤,千季時沼澤裡的死水凝帶不動,雨季時多餘的水分則排往北邊,流人馬拉加拉西河。
  • 為什麼有漲潮和落潮?
    生活在海邊的人們很早就發現每個晝夜會有兩次漲潮和兩次落潮,而且知道這個現象可能月亮有關,每當月亮升到某個高度的時候,海水就會上漲。我們現在管這個現象就叫做潮汐,白天出現的海水上漲叫做潮,夜晚出現的海水上漲叫做汐。潮汐的形成主要是由太陽和月亮引起的。
  • 在所有的謙遜中,渡河而來
    腓尼基人善於航海與經商,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他們的航行線路網羅了地中海沿岸的每一個島嶼。航海業的發達帶來了經濟和文明的長足發展,公元前12世紀,腓尼基地區的文明和經濟達到極盛時期,他們不僅控制了地中海的貿易,還在貿易過程中實踐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字母系統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臘字母的淵源便是腓尼基字母。
  • 四男生結伴去灘涂玩耍 漲潮時一人被海水吞沒
    延伸閱讀  大海每天兩次漲潮,相隔12小時,高潮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最低潮在兩次高潮中間。漲潮時間每天不同,15天輪換一次。每天漲潮時間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也就是48分鐘,可根據農曆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計算公式如下:農曆初一到十五:漲潮時間=日期×0.8;農曆十六到三十:漲潮時間=(日期-15)×0.8。
  • 漲潮前夕
    漲潮前夕,水位線格外的淺,礁石上的各種生物都露了出來。放眼望去,平平無奇,不過蹲下來仔細觀察,我總是會發現各種生物。
  • 海洋為什麼會漲潮和退潮?漲潮的水哪來的,退潮的水又到哪去了?
    地球上的海洋每天都會出現有規律的潮汐現象,在漲潮的時候,海水會綿延不絕地從大海深處湧來,而在退潮的時候,大量的海水又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在感嘆大自然的神奇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疑惑,比如說海洋為什麼會漲潮和退潮?漲潮的水哪來的,退潮的水又到哪去了?
  • 海洋為什麼會漲潮和退潮?漲潮的水哪來的,退潮的水又到哪去了?
    地球上的海洋每天都會出現有規律的潮汐現象,在漲潮的時候,海水會綿延不絕地從大海深處湧來,而在退潮的時候,大量的海水又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在感嘆大自然的神奇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疑惑,比如說海洋為什麼會漲潮和退潮?漲潮的水哪來的,退潮的水又到哪去了?
  • 月亮出來後,地球的背面為什麼會漲潮?
    例如在漲潮時,海水會綿綿不斷湧進來,水位就會上升;退潮時,那些上升大量的海水又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的讓人驚嘆,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情況?又該如何解釋這種現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研究。什麼是退潮和漲潮?這是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人們把海面垂直方向漲落稱為潮汐,而海水水平方向的流動就是潮流。
  • 大海為什麼是鹹的 大海為什麼會漲潮和退潮?
    大海為什麼是鹹的 大海為什麼會漲潮和退潮?時間:2017-07-22 14:35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海為什麼是鹹的 大海為什麼會漲潮和退潮? 原先的海水其實是和江河等一樣,都是淡水的... 為什麼後來慢慢變鹹了?
  • 看海遭遇漲潮,小男孩被母親高舉頭頂……
    小男孩的媽媽聲嘶力竭地喊著……母子倆本想在沙灘看海,沒想到遭遇了快速漲潮這下危險了……7月30日晚7點32分,浦東新區臨港觀海公園北門沙灘入口的海邊,一男兩女三個大人帶著一名四五歲的小男孩在看海時突然遭遇漲潮,被困海裡,「當時海水已經沒到了大人的胸口、脖子,為避免溺水,小男孩只能被媽媽和男子一起託舉著」。
  • 在2.5億光年外,發現黑洞周期性耀斑,每9小時發生一次X射線爆發
    XMM-牛頓,是最強大的X射線天文臺,在大約2.5億光年之外GSN 069星系核心的活動黑洞中發現了一些神秘閃光。2018年12月24日,天文學家發現光源的亮度突然增加了100倍,然後在1小時內變暗到正常水平,9小時後再次閃亮。發表在《自然》期刊上主要作者,西班牙馬德裡Astrobiología中心的Giovanni Miniutti說:這完全出乎意料。
  • 抓螃蟹遇漲潮3人被困礁石 事發石獅鴻山鎮附近海域
    抓螃蟹遇漲潮 3人被困礁石  事發石獅鴻山鎮附近海域,救援人員半小時救下他們經半小時救援,三人成功上岸  閩南網8月31日訊 「以後再也不敢到海邊抓螃蟹了!」回想起前晚的經歷,湖南籍務工人員敬秀菊仍然心有餘悸。
  • 四顆衛星服務北京奧運 每3小時預報一次氣象變化
    目前,風雲一號D星、風雲二號C星、D星以及今年發射的風雲三號01星都將為奧運提供服務,可以每15分鐘獲取一次衛星雲圖。北京及周邊有7部、青島及周邊有3部新一代天氣都卜勒雷達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每6分鐘獲取一次探測資料,加上2部移動天氣雷達,將能提供更全面的資料。在每個協辦城市都建有新一代天氣都卜勒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