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相機?

2021-01-19 快科技

每天都有人叫我幫忙推薦相機,說實話這種事情我是打心眼兒裡拒絕的,相機這種東西是很主觀的,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的,我認為好的你未必認為好,你認為好看的我未必就喜歡。

而且這麼多種品牌這麼多種型號,都能把人眼給看花了,說實話我是認為很多型號推出的意義就是換個殼加個無關痛癢的設計刺激一下銷量,但是不得不說廠商這一招玩的很好。

不過我倒是能談談我對相機的一些看法,也許能夠幫助你根據你的需求選擇你喜歡的相機。


Photo by Felix Russell-Saw on Unsplash


Photo by Michael Mroczek on Unsplash

膠片相機自不用多說,我之前也說過很多,無非就是選擇一個系統,然後在這個系統內選擇自己喜歡的相機。

今天來簡單談一談數位相機。


Photo by Miss Zhang on Unsplash

到底是應該買 APS-C 甚至是更小的 M43 畫幅,還是全畫幅相機?無疑 APS-C 畫幅相對於全畫幅來說是有價格優勢的,但是相對來說,除了一些定位高端的機型,大部分的 APS-C 畫幅相機都是作為入門機型來定義的,在功能設置上可能會比較基礎,儘管如此,也足夠很多初學者日常使用。

如果要說全畫幅的優勢,雖然說全畫幅必然會提供給我們更好的畫質,但是如果說並不是想要列印出超大幅面的照片,而單純只是在屏幕上來看照片,或者僅僅只是列印日常家用大小的照片的話,畫質上其實可以忽略不計。全幅最大的優勢在對於高感的控制,由於幅面更大,在同一解析度下,較大畫幅的感光元件的像素密度相對於較小畫幅要低,可以讓傳感器製造廠商在電子線路方面有更多的空間,所以大畫幅相對於小畫幅在高 ISO 的情況下會有較好的表現。

當然這個比較也是建立在相對應的基礎上的,你不能拿 2018 年出的 APS-C 傳感器和 2008 年出的全幅傳感器來比,科學永遠是進步的,其實現在大部分的小幅面傳感器的高感的控制對於我們大眾來說已經足夠出色可以接受了。

另外有些人說全畫幅可以拍出更淺的景深,其實這個雖然是跟幅面有點關係,但其實並不完全是因為幅面,拍出淺景深的原因是因為淺景深的控制要素之一——焦距——的關係。在同等焦距視角下,比方說 75mm,全畫幅就是 75mm 的鏡頭,而 APS-C 畫幅的等效 75mm 視角的實際焦距只有 50mm,全畫幅的實際焦距較長,自然也就能拍出更淺的景深了。


Photo by Anete Lūsi?a on Unsplash

至於到底是選擇單反還是無反,我覺得沒有那麼重要,雖然現在無反的勢頭很兇,但是短時間內,單反市場還不至於被無反給顛覆,主要還是由於現階段來說,生產高端無反的廠商還是太少,雖然最近尼康官方表態,明年春天要推出全幅無反,不過尼康這個態度都表了好幾年了,儘管沒有官方認可,但是總是不停有小道消息說尼康要出全幅無反,聽多了也就無所謂了。佳能倒是正兒八經的在布局無反市場了,因為誰都看出了無反的潛力。

有些單反黨,就是見不得無反,我經常看一些攝影網站,只要一出無反的新聞,單反黨就在下面評論裡那個罵喲,酸的不得了,要多難看有多難看。不就是一臺相機嘛,你喜歡什麼你用不就得了,幹嘛要說別人的不好。你說好也沒看你拍出好照片,你說不好的倒是不斷有佳作。

其實都是心態和性格使然。

我的態度很簡單,我喜歡的,我一定會認為好,我就會去用,我不喜歡的,只是因為我不喜歡,並不能代表那個產品不好。

有些人用口袋機拍照成了大師,有些人買了幾十萬的設備也只能穿上馬甲拎著板凳去公園拍麻雀。一張好照片重要的是內容,影響內容的永遠是拿相機的那個人。


Photo by nitin pariyar on Unsplash


Photo by Kawin Harasai on Unsplash

單反相對於無反的一個優勢在於電池壽命,由於無反相機使用需要使用電子取景器取景,為了保證電子取景器的穩定輸出需要保證穩定的功率,尤其是對於那些高解析度的 EVF,而單眼相機的反光板直接取景就避免了電子取景器的大功率耗電,而且單眼相機的大體積的結構也有助於設計更大容量的電池。但是最近的大法三代 α7 都更換了電池增加了續航,也讓我們看到無反在這方面還是有潛力的。

關於是光學取景器還是電子取景器,看個人喜好了,對有些人來說,稜鏡系統直接取景看到的是真實的世界,這一點電子取景器永遠無法取代。而喜歡電子取景器的人也認為,電子取景器可以在取景器上高解析度顯示更多的信息,像是峰值對焦啊斑馬紋啊雙重曝光預覽啊甚至是 100% 縮放預覽等等功能,這些都是光學取景器所不能夠提供的。

不過還是那句話,沒有絕對的好不好,只有喜不喜歡,我就很喜歡無反的放大對焦,這對於使用手動頭來說相當方便,可以很精準的輔助對焦。

同樣的,體積和重量也是一個個人喜好的問題,有些人就喜歡單反系統的大體積,顯得有氣勢,看起來就很帥,而有些人就喜歡無反的小巧靈活。都是個人喜好問題,都沒有毛病。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單純就技術上而言,在同等價格段位檔次下,現代數位相機之間的差距其實並沒有那麼大。選擇什麼相機無非就是一個入門,說到底也就是選擇品牌的問題,入門才知似海深。在選擇相機的時候,不應該僅僅只局限於機身,而是應該看得更加長遠一些,擴展遠比機身重要。

而如果你僅僅只是想要一臺消費級相機而不考慮將來的升級,其實現在來說,什麼相機對你來說差距都不大。不要指望買了一臺相機就能拍出那些高大上的照片了,影響照片的永遠是人,相機說到底只是一個工具罷了。

相關焦點

  • 相機的「畫幅」到底指的是什麼?玩相機得懂這個知識,來了解一下
    現在攝像機、相機幾乎是人手一臺,在挑選數位相機時,我們往往會被感光元件、畫幅、等各種尺寸搞得眼花繚亂。 很多人在拍照的時候會先特別強調「我的相機是全畫幅的」。到底什麼是「全畫幅」,除了全畫幅以外,還有什麼樣的畫幅呢?
  • 好的手機屏幕應該是什麼樣 好的手機屏幕具備因素
    那麼一塊好的手機屏幕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解析度是基礎   理論上講,在屏幕大小一定的情況下,高解析度的屏幕通常會獲得更加優異的顯示效果。但請記住一點:手機屏幕最終是要給人看的,而不是給專業儀器測試用的。
  • 我們到底應該喝什麼樣的水?
    這一回,大家又開始為飲水安全擔憂了,並對自來水產生了很多疑慮:家裡的自來水到底能不能喝?市面上那麼多水產品,我們到底應該喝什麼樣的水? 自來水可以喝,但不建議生飲 按規定,自來水是可以生飲的,而且自來水的飲用不會帶來飲用純淨水所產生的微量元素缺 乏的危險。但是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地區達到了生飲水平,這種狀況與水源水的汙染、處理工藝的實施情況以及監管等有關。
  • 大左學攝影 相機畫幅到底是什麼?
    剛一開始接觸相機的時候,說實話腦子一團懵,什麼光圈啊,什麼快門啊,什麼ISO……什麼都不懂,玩相機也只會用自動模式,就是傻瓜模式,什麼都不會調,也都不明白。可千萬別讓我抓住機會,不然……求知若渴談不上,但也沒差太多。每天都在學習攝影相關的知識,也在想如何能快速地入門,摸透。對於這麼多的相機知識,我也在學習。
  • 淨水器到底能不能淨化水?又應該買什麼樣的淨水器呢?
    淨水器市場利潤空間到底有多大?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目前的飲用水,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1)工農業造成的水源汙染; 2)細菌、微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物等;3)管道運輸陳舊,造成的二次汙染、水箱汙染; 4)自來水消毒劑副產物;5)重金屬……這些都是人們迫切想要改善的,而淨水器的存在,就是在終端上解決問題。
  • 神奇的中國產品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神奇的中國產品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時間:2020-12-03 09:40:33 「十裡飄香」螺螄粉、「媽媽覺得我冷」秋褲、「最最養生」黑枸杞、「也很養生」泡腳桶、「自拍神器」美顏相機
  • 車主到底應該怎樣去選擇胎壓監測和充氣泵?
    車主到底應該怎樣去選擇胎壓監測和充氣泵?今天我們要來說的話題就是超出到底應該怎樣去選擇胎壓監測和充氣泵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後加裝的一個胎壓監測,小編認為是不怎麼靠譜的,尤其是一些氣門帽的這種監測傳感器,先不說監測的胎壓到底準不準,就以安全性來說真的是非常的簡陋,因為這種胎壓監測誰都可以領走,所以那丟失的概率是非常大的,還有一種情況下的就是太陽帽的鬆緊程度,如果擰的力度過小的話,那麼氣門心就點不開,或者是打開的不徹底,這樣監測出來的氣壓也是一點都不準確的,所以呢,小編個人不建議安裝氣門帽
  • 為您的佳能相機選擇一款優質電池,拍出更多畫面
    對於常常拍照的愛好者來說,會選擇佳能單反,款式受到了很多小夥伴的青睞,採用了可以更換的大電量電池設計,方便你拍下人生中的美好風景。不過想要增加原裝電池的使用壽命,或者是希望在旅途中不受限於儲存卡以及電力,許多小夥伴都會選擇額外搭配一款增強續航的相機電池,以及內置大容量的儲存卡片。
  • 相機的曝光直方圖到底怎麼看?
    (圖、文/夏雪) 直方圖是數位相機非常實用的功能之一相機的曝光直方圖到底怎麼看?下面我們分幾個步驟來理解。 什麼是直方圖?
  • 相機應該如何設置白平衡,而色溫又是什麼,看了你就能弄明白
    這裡的k值可以隨意調整,這就是相機的色溫,那為什麼會說相機的色溫與環境色溫不是同一個概念呢?看一張圖片,上面說了自然界的色溫,低色溫是暖,高色溫是冷,而這張圖片剛好是反過來了,它的數值越高,色溫就越低,這是需要理解的一個地方,相機k值與環境k值呈現的是一種相反的關係,為什麼相機不把環境色溫與相機色溫設置成一樣的呢?
  • 單眼相機白平衡怎麼用 單眼相機白平衡用法【詳解】
    單眼相機白平衡一、機內白平衡菜單設置 進入單眼相機的白平衡菜單後,攝影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使用相機提供的自動白平衡功能除此之外,許多單眼相機還提供了白平衡偏移/包圍功能,這個功能可以讓使用者進行白平衡微調,即所謂偏移;同時,拍攝者還能以一個設定好的色溫值為基點,像包圍式曝光一樣,相機會提示用戶按照三種不同的色溫值連續拍攝3張照片,然後從中選出白平衡最合適的照片。
  • 英特爾告訴你設計師電腦應該是什麼樣
    設計師電腦概念的提出,表面上看是一種新的細分品類,但其根本意義在於為設計師用戶解決痛點,幫助設計師更合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辦公平臺。  其實相對於前兩個痛點來說,不少設計師能夠忍受平庸的外觀設計,但我們其實也看到,有很多設計師朋友之所以會選擇蘋果電腦,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於它具備不錯的外觀設計,同時又有很好的便攜性。然而蘋果Mac系統畢竟在兼容性、生產力上不如Windows平臺,因此如何能夠為設計師用戶提供一款外觀出色的電腦,也是設計師電腦所應該注重的因素。
  • 上手十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才知道它到底貴在了哪
    不怕差友們笑話,自從接觸攝影開始,託尼就覺得器材在拍照中佔了很大的比重,所以自己到現在已經換過不下五六臺相機:最初為了追求輕便選擇的索尼黑卡 5,後來為了更高可玩性先後換了尼康 D7200、佳能 80D,再後來因為富士的膠片色彩選擇的 X-T20,接著作為生產力的索尼 A7M3,再到現在的 X-T3。
  • 佳能6D2單眼相機,拍攝風光為主,如何選擇鏡頭?
    #佳能#6D2單眼相機,拍攝風光為主,如何選擇鏡頭?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就是說如果你只是拍攝一些日常的場景,比如出去遊玩,或者拍一些普通的個人寫真啊等等,那麼就是以風光和人像為主,此種情況下應該以簡單輕便為主,注重的是遊玩時的享受過程,對於畫質並沒有過高的追求,那麼選擇一款焦距能夠覆蓋從廣角到長焦的鏡頭就是不二之選了。
  • 相機大百科 從相機的分類來看技術特點
    提起相機,大家想到的無非是單眼相機、單電相機、長焦機、卡片機、三防機等等相關名詞,甚至認為相機就應該是如此分類,不過絕大多數人只會記得單反畫質好,單電體積小,長焦拍得遠,卡片很廉價,三防相機不怕水等等,至於這些名字下邊隱藏了什麼沒有人知道,所以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講講相機怎麼分類。
  • 手機相機速度大橫評:到底誰才是抓拍王
    據科技網站PhoneArena報導,關於手機相機的評測很多,但評測重點大多集中在相機成片的畫質上,但畫質可不是相機的一切,相機的速度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 相機校正裡的色彩調節
    名稱:相機校準位置:ACR界面右側第8個「相機校正面板」功能:—到底做啥用的?—「陰影」滑塊比較好理解,那下面6個滑塊到底是幹嘛的?其實很簡單,這裡面的選項都是調整色調的。該面板是按照感光元件的原理設計的,用戶可以分3種顏色,對色相進行獨立調節,讓顏色還原更精準,但是也能製造創意效果。
  • 榮耀V20深感ToF相機到底怎麼回事?
    榮耀V20的正式發布,圍繞這款手機搭載48MP攝像頭和ToF相機也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也有很多網友私信科技犬,榮耀V20到底是雙攝還是單攝?根據榮耀V20的固件信息顯示,榮耀V20此次僅為單攝設計,傳感器則IMX586且不支持光學防抖,榮耀V20首次採用的ToF相機傳感器是與OPPO R17 Pro同款的IMX316,傳感器大小只有1/6英寸,但包括有效像素等規格未知。
  • 科學家應該是什麼樣的一群人?
    那麼科學家要做的就是不那麼功利地去追求非科研的東西,應該在自己崗位上做好科學實踐,造福人類。科學家到底是一些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觀點,源於我自己對這樣一個問題的思考:科學家到底是一些什麼樣的人?
  • 單眼相機什麼牌子好 單眼相機品牌推薦【詳解】
    單眼相機什麼牌子比較好?   單眼相機與旁軸相機相比的優點在於所見即所得,取景器中的成像角度與最終出片的角度是一樣的。下面,本文就為你推薦幾款好相機 。  總結: 全新的單反拍攝體驗,如果你想像使用小DC一樣操控單反的話,650D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 佳能(Canon)60D   60D 是一款佳能家族中端單眼相機,它又並不是單純意義上50D的升級機型,由於7D的出現,佳能更加細分了EOS單眼相機的市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