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母都為兒女牽腸掛肚。他們希望竭盡全力,為子女提供最好的一切—最起碼不出大的差錯。
如今,父母對兒子和女兒的期望已經漸趨一致:無論男孩或女孩,他們都希望孩子具有堅定的社會責任感,聰明,熱情,能獨當一面,希望他們有能力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危機和困難。
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
在每個嬰兒降生之前,父母的腦海中已經無數次上演他們出生之後的場景,想像著他們以後會擁有怎樣的性格。這種現象非常普遍,而且,這能為等待中的準父母們帶來無窮樂趣。
一位準媽媽在日記中寫道:「我似乎能感覺到,拉開抽屜,我就能找到那幅畫著我腹中孩子頭像的圖畫。我總能感覺到她已經出生,因為我已在腦海中無數次想像她的樣子和性格。她應當漂亮、健康、聰明、富有活力,對自己充滿信心。」此時,準爸爸將女兒想像成一個可愛甜美、善解人意的小傢伙,會偎依在爸爸的懷抱中撒嬌。
儘管如此,父母們應當發現他們的想像中含有很多對於性別的刻板偏見。而孩子們呱呱墜地時的樣子常常與他們的想像大相逕庭。女孩們並不總是溫柔、寧靜可愛的,就像男孩們並非一定是聰明好動的。每個孩子都是特色獨具的獨立個體:他們每個人都為這世界帶來一道獨一無二的風景,同時每個人在成長中也都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和塑造。
大多數盼望自己生女兒的準媽媽都對尚未出生的寶寶有很高的認同感。她們將肚中的孩子看做即將降臨世間的又一個自己,想像著自己與女兒之間渾然天成的維繫:「寶貝,我們是一樣的,我們擁有一樣的興趣和喜好。」
一位養育女兒的母親對生活的探索和總結《養育女孩》>>>點擊閱讀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懷孕期間男胎流產或死胎的概率比女性胎兒大
生物學研究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在懷孕的初始階段,甚至準媽媽們都還不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男性胚胎和女性胚胎在外觀特徵上並無差別,因為懷孕6周之後方才出現原始性腺,而這時的原始性腺具有雙向性腺趨勢。它們唯一的差別在於性染色體的不同(男性性染色體組成是XY,女性則是XX)。母親的受精卵中帶有X染色體,父親的精子中一半含有X染色體,另一半含有Y染色體。含有一對X染色體的受精卵將發育成女性胚胎,含有XY染色體的受精卵將發育成男性胚胎。大多數基因存在於X染色體中(約為2 000種),其中包含智力基因;而生殖基因則主要活躍在Y染色體周圍。
從研究數據來看,在懷孕初期,男性胚胎的數量超過女性胚胎,不幸的是,男性胎兒在孕期中遭遇流產或死胎的概率更大。沒有人能為此提供合理解釋,但存在著兩種相關假設:其一,男性胎兒對胚胎發育環境更敏感,對危險因素的抵抗力較差;其二,母體的免疫系統可能將男性胎兒誤判為「外來入侵者」,因此會產生較大排斥。除了這兩種假設之外,這種現象有沒有可能與母親們的思維模式相關呢?
在懷孕的第6周,Y染色體開始形成男性性腺,而正在形成的女性胚胎中的X染色體在孕後第12周開始形成卵巢。在懷孕過程中卵巢和性腺開始分泌性激素,它們會幫助形成嬰兒的身體特徵並影響其未來的行為方式。
「男性」性激素被稱為雄性激素,它包括睪丸激素;「女性」性激素則被稱為雌性激素,它包含了黃體酮激素。我之所以把它們加上引號,是因為它們不僅產生在同性肌體上,也產生在異性肌體上,只是在數量上有所不同。
心理學家在談論一位女士的「內在男性化」或男人「女性化的一面」時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每個人都兼有男性和女性的特質,對此要合理地應用。
如果胚胎有足夠的男性激素,陰莖逐漸成形,女性器官便會逐漸減少並消失;相應地,當陰道、輸卵管和子宮會在女性胚胎中長出時,男性器官會相繼消失。女性胚胎的輸卵管中已經存儲了600萬~700萬個卵子,但是從青春期開始,其數量會降到40萬個。男孩們的性器官直到青春期才會產生精子。
男女胎兒大腦差異 女孩左半腦發育比男孩快
隨著性別的分化,男性胎兒和女性胎兒的大腦也開始以不同方式發育。在下丘腦、激素中心以及前腦和中腦的「中轉站」部位可以看出明顯的不同。這裡控制著大量的身體機能,如性覺醒、飢餓感、乾渴感、對於冷熱的感知和應急反應。一組針頭大小的細胞,也即所謂的「下丘腦區第三間隙核」,被認為是控制性慾望的。當男孩和女孩還處在嬰兒期時,這組細胞的大小是相同的;但男孩到了10歲時,這組細胞開始成長,而且,男孩進入青春期後該部位的神經細胞是女孩的2.5倍。
關於男性和女性大腦差異,最易引發爭論的是連接左右半腦之間的神經纖維束數量的差異。女性大腦中胼胝體這個連接左右半腦的橋梁明顯要比男性的大,這也可以解釋男性和女性在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女性會同時運用大腦左右半球,而男性卻通常只能調用一個半球的信息。
也有研究表明女孩的左半腦發育速度要比男孩快,也正因為如此,男孩學習說話的時間通常比女孩晚。負責空間和視覺方面感知的右半腦則會在女孩身上發育得較晚,這也是女孩的空間方位感比較差的原因。
即使是在懷孕期間,女嬰的身體骨骼發育也要比男嬰提前3周。在出生時,女嬰在身體發育上已經比男嬰提前4~6周了。而在青春期,大部分女孩比她們的男性同學在身心發育上至少提前兩年,這是毫無疑問的。
先天差異 女嬰抵抗力比男嬰強
男孩出生所需的時間要比女孩平均長一個半小時,這已經形成規律,也許是因為男孩的平均體重比女孩重5%。如果一個女嬰看起來比較開心,可能是由於她出生的過程比較順暢,沒有經歷多少痛苦。據估計,1987年,芬蘭新生男嬰的出生危險在阿普加評分上要比女孩高20%。(阿普加評分是由美國醫生維吉尼亞·阿普加發明的一項指標,它包括一系列新生兒的重要信息:呼吸、脈搏、膚色、外表、反應。)在早產兒中,女嬰出現精神障礙、感染疾病或發生其他事故的概率要比男嬰低。而且,女嬰的父母比較幸運的是:女嬰比男嬰更健壯、更有活力。究其原因,我們只能從已知的對男女嬰兒身體狀態產生影響的因素來進行推測,但可以肯定的是,皮質醇(一種激素)和睪丸素會使男孩的免疫系統更加脆弱。
也許女嬰出生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更好,並且與親人進行眼神交流的時間較長,這些都可能是女嬰身體抵抗力更強的原因。同時,女嬰對噪音的反應和對房間裡其他人的反應會更強烈,她們哭得比男嬰少,並且更容易平靜下來。
男孩及女孩的成長性差異及其影響 女孩保持視覺注意力的時間比男孩更長
女孩的皮膚看上去明顯比男孩的薄且透明,她們更喜歡被撫摸。雌性激素會釋放產生皮膚觸碰需求的催產素,難怪女性的感覺器官比男性要敏感10倍,她們將與伴侶、孩子、朋友的肌膚接觸和擁抱看得更重要。
父母經常會對女嬰說話,這可以解釋為什么女孩看上去會更專注地傾聽。由於女孩保持視覺注意力的時間比男孩更長,她們會要求父母花更長時間對她們微笑或說話。
在子宮裡胎兒就能分辨父母的聲音
嬰兒很早就能分辨出女性和男性聲音的不同。在母親的子宮裡他們就能區分父母的聲音。這個辨認和區分過程在出生之後得到發展,例如,他們會將低沉渾厚的聲音與較為粗獷的面部特徵和較為粗糙的皮膚聯繫起來。嬰兒就這樣積累著信息,漸漸地,他們就在頭腦中形成了「男性」和「女性」的概念。
女嬰比男嬰更獨立
在6個月大時,小女嬰已經表現得比同年齡的男嬰更具獨立性:她們可以自娛自樂,或者自我陶醉在玩拇指或尿布的「遊戲」中。
低年齡段中 女孩比較男孩發育快
在最初幾個月裡,男孩和女孩最顯著的差異就是成長的速度。女孩的身高和體重增長得很快,她們也比男孩更早長出犬齒,並且學會使用。7個月時,女孩已經可以翻滾(前提是她們學會了爬行)。女孩在使用勺子上也比較熟練,會畫線,也會按打火機。差異隨後會繼續擴大。在學前時期,女孩的動作技能明顯得到更充分的發展。女孩的語速更快,並且更能自我控制。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