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教育有差異,教育女孩多注意這4點,她將來會變得很優秀

2020-12-03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隨著時代的發展,重男輕女的錯誤觀念也逐漸在改變,而且現在許多家庭更喜歡養育一個女孩,因為她們更加貼心、可愛。

但是從教育方面來講,一定程度上女孩比男孩更難教育,身上出現的教育問題也並不比男孩子少。因此家長們要想將女孩子教育得完美,就要注意男女教育方法上的差異,掌握教育女孩的技巧。那麼,家長們在教育女孩子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不要讓女兒受到關於女性的不良思想觀念的影響。

一些關於女性的不良思想諸如「重男輕女」、「女孩子嫁得好就可以了」「女孩子不用努力」等,將會對女孩子的成長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

因此,父母要注意讓女兒遠離這些思想,並從小給女兒樹立這樣的觀念——男女之間除了性別的差異外並無其他不同,並且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也要以和兒子相同的標準來教育女兒。

切忌因為是女孩而降低要求,這樣子不僅不利於女孩子的成長、進步,也會讓她受到心理上的變相傷害。

二、對待女孩的教育方法要更加溫和

雖然教育男孩和女孩要採用相同的教育標準,但是卻不能採用相同的教育方法。畢竟男女有別,在教育女孩時應該採用更加溫和的方法

如果男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應該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屢教不改時可以適當使用武力。但是當女孩犯錯時,家長一定要溫和,決不可進行打罵,更不能一氣之下說出傷害女孩自尊的話。

因為女孩的心靈相對於男孩來講更加細膩、敏感,打罵的話很有可能會對她造成心理陰影。正確的教育方法應該是加強溝通交流,注重引導。

三、為女孩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人們常說「女兒富養」。這種說法雖然片面,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為了女兒可以更好地成長,父母應該為她們創造良好的環境。

首先,父母要為女兒創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切忌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動手,要維持恩愛,這樣會讓她們更積極地去擁抱生活。

其次,父母要保證女兒的物質生活,不能讓她們生活在缺錢的環境中,更不可以因為節約而讓她們的生活所需得不到滿足。否則,很容易讓她們受到排擠而變得自卑,也很容易產生不正確的金錢觀念。更重要的是,她們會很容易受到小恩小惠的欺騙。除此之外,父母要多帶女兒參與一些活動,增加她們的見聞,並多見一些比較優秀的人物。這樣她們長大後,才不會被那些好吃懶做的渣男欺騙。

四、培養女兒的獨立性,切忌過於依賴父母

現今時代女性不再只是家庭主婦、相夫教子,而是也要從事職業、面臨競爭的。

如果她們養成了過於依賴的習慣,就會年幼時依賴父母、結婚後依賴丈夫,從而不能在社會中擁有強大的競爭力,讓生活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因此父母要培養女兒的獨立性,讓她們從小就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切忌大包大攬,過於寵溺。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女孩子。父母要牢牢掌握教育女孩的方式方法,遠離雷區,將女兒培養的更加優秀。

相關焦點

  • 男女大腦天生大不同,4大差異很明顯,教養孩子真要「男女有別」
    為人父母的,多些了解男女大腦結構的不同,養育男孩或女孩時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教育會更加精準。男女大腦天生大不同,4大差異很明顯①視網膜的神經迴路不同男孩女孩一起畫畫,要是你足夠細心的話,會發現女孩愛用紅、黃、綠等暖色調,而且角度是面向觀看者的,畫的畫往往是對稱的人或動物、花朵、樹木;
  • 男女大腦並無結構和功能差異:行為差異其實源於後天
    美國芝加哥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利斯·埃利奧特教授稱,男性和女性的大腦之間並沒有能分辨的差異。她指出,男性和女性之間的行為差異是後天教育造就的結果,而非來源於先天條件。「人們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但大腦是一個不分性別的器官,」埃利奧特教授說,「我們具有完全相同的大腦結構。男女的大腦沒有任何不同。」
  • 中英文化教育的差異,你了解多少?
    具體有哪些差異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中學教育英式教育私立vs公立圖片來自:Christ's Hospital英國的學校分為私立和公立,私立學校更注重精英式教育和培養,小班制的教學使得老師對學生的發展有更高的關注度,高端的課外活動和禮儀培養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氣質和行為舉止。
  •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的深層差異究竟在哪裡?
    即使到了21世紀的今天,全球一體化不斷加劇,中西方傳統文化的巨大差異對教育所造成的影響依然十分明顯。教育深層差異的體現中西方教育的差異,並不是表面上授課方式的差別,而是基於不同的「內核」,驅動了教育往不同的方向去發展。具體來說,這種差異在教育本心、價值標準、思維模式方面都有顯著體現。
  • 為什麼很多女生都是「路痴」| 男女的空間認知有什麼差異
    從前,不相信有人真的是路痴,也不相信有人會連簡單的方位都搞不清楚。如果有女生說自己是路痴,我會覺得她大概是自謙或者說著玩的吧,也許為了讓男生顯示出自己的價值而已。但是後來我逐漸注意到這個問題,很多女生真的都是路痴。她們極容易迷路。
  • 這 7 個男女趣味差異,你絕對想不到
    那是不是可以說:為了預防、或是及時發現自家男人是否出軌,女人會對任何的 「出軌信號」 都特別敏感?美國心理學家保羅·安德森研究了 203 個男男女女之後發現:在 「出軌嗅覺」 這一點上,還是男性的靈敏度更勝女性一籌。然而,保羅也指出:敏感不等於正確,這就是為什麼男人更容易指責女人出軌、但實際上卻是對她的一種冤枉。
  • 中英教育差異究竟有多大?
    紀錄片中的中方老師和英國學生。此外,在4個星期的時間裡,學生專心聽講做實驗的鏡頭也沒有保留下來。   楊軍負責給50個參加中式學校的學生上生物、物理和化學三門課程,而與她競爭的是三位分別教授生物、物理和化學的老師。在最後的考試中,她的學生的科學成績領先於英國老師的學生。
  • 什麼是好的教育?這部《零零後》記錄追蹤孩子的十年成長與教育
    ,沒有給孩子做好充分思想準備的父母生下了二胎,而面對突然出生的妹妹,萌萌變得越來越敏感脆弱,甚至不願意再跟父母交流,看著爸爸媽媽在意妹妹的樣子,她感到傷心難過,而在面對教育問題、生活中的問題時,父母卻選擇了逃避式的方式。
  • 養育孩子一定要注意性別差異,男女有別,不然長大會很吃虧
    「你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在養育Ta的過程中,你會根據性別的差異區別對待他們嗎?」小樣媽問了身邊的一些朋友,比較普遍的回答是:對待男孩女孩會有差異。男孩、女孩有哪些天生的差別和劣勢,需要我們在養育過程中格外注意?今天,小樣媽就和大家聊聊上面這兩個問題。PS:文章有點長,建議收藏。01 為什麼男孩喜歡汽車,女孩喜歡娃娃?
  • 心理學:男女之間,到底誰的智商更高?幾個實驗告訴你男女差異
    那麼,男女大腦的差異對智商有多大影響呢?真的有男女差別嗎?還是只是印象而已?本文將從生理心理學角度探討男女大腦的差異。1.男性大腦體積更大,女性大腦表面積更多男女的大腦有差異是真的。研究人員比較了大腦的大小,男性大8~13%,這是受到身體大小的影響。女性的腦皮質多被摺疊,褶皺多,腦皮質的表面積更大。大腦的大小不能直接影響智商,而研究表明,大腦的表面積越大,就越聰明。所以可以判斷為女性在大腦上是具有先天優勢的,但不排除個體差異和後天培養。
  • 武大前校長劉道玉談家庭教育:出色的孩子,從小離不開這5點教育
    如今仍有許多父母過分關注自己孩子的學業成績,總會認為智商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當然這種觀點不完全正確,也不能完全說明孩子將來會有出息,是否優秀。就教育而言,劉道玉校長的教育方式獨樹一幟,他認為優秀兒童的成長離不開五種家庭教育。那究竟是什麼呢?事實上,這些名人的觀點未必對我們有用,所以我們應該用批判的思維來看待這些觀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學習對我們有用的方法就可以了。
  • 中英教育差異被人為放大
    儘管距離紀錄片的播放已過去了半年多時間,但尼爾校長的話中仍然難掩對BBC拍攝此片的不滿,他甚至不願意將它稱作紀錄片,在他眼中,這僅僅只是BBC的一個項目。  除了花比較長時間介紹自己的學校外,尼爾校長演講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對BBC節目中出現的場景進行解釋和澄清。
  • 《養育女孩》:養育優秀女孩的目的,從來不是「阿爾法女孩」
    走進那些成為父母的人群中,你會發現,他們討論的主題都是「孩子」。阿爾法女孩的優秀就是父母最大的資本,他們的傑出成績讓父母的成就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3、社會的隱形歧視,讓父母更加焦慮。表面上社會強調男女公平,同工同酬,但是現在的社會對女孩們依然是帶著「隱性歧視」的。
  • 奶奶將5歲孫子培養成「神童」,奶奶自述教育過程中主要注意這2點
    這樣一個有著"行走的中華小詩庫"稱號的小天才王恆屹,也正是在被許多人嗤之以鼻的隔代教育的方式下長大的。王恆屹的奶奶雖然早就已經退休了,學歷也並不是很高,但卻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王恆屹的出色也證明了她的這種教育方式的成功。
  • 數學教輔也分男女?借大數據強化性別差異,不如反思差異何以形成
    分析結果發現,男生和女生的答疑需求確實存在差異:共 29 章的內容裡,女生在 4 章上有明顯高於男生答疑的需求,而男生只有 1 章提問比女生多。根據男生女生答疑的差異,他們編寫了這套教輔的兩個版本,「旨在使男女生發揮各自優勢、幫助男女生根據實際情況找出學習數學的薄弱環節」。圖片出處:華師教輔 ECNUP 公眾號《「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文章截圖。
  • 數學教輔也分男女?借「大數據」強化性別差異,不如反思差異何以形成
    周憶粟:對於「兩性在學校教育成就上是否有差別」這個問題,社會科學家大約進行了前後 100 年左右的系統研究。目前的共識大致顯示女生在語言能力(閱讀、拼寫)上比較優秀,而男生在數學領域內比較優秀。有部分人如進化心理學家 David Geary 認為,性別差異的根源是人類社會性別選擇的產物。性別選擇指的是同性成員之間為了配偶而產生的競爭以及有選擇性的擇偶和繁衍後代的行為。由於這一現象在男性之間尤為明顯,從而導致在男性逐漸對於環境因素的影響更加敏感。於是在有利環境下有更多的男性會脫穎而出,而在惡劣環境下也會有更多男性失敗。
  • 男孩女孩的發展差異有多大?別不信,從嬰兒時期他們就不一樣了
    是啊,從小學到中學,似乎優秀的學生都以女生為主,尤其是小學生中,老師更喜歡任用女孩子作為自己的小助手,更為貼心一些。說實話,就是在家中,我也更喜歡讓姑娘和我一起做一些事情。不管是從速度上,還是從體貼程度上,以及聽話程度上,她都會比兒子更好一些。對於兒子的有些行為,我也不太著急。
  • 女孩大腦比男孩早成熟10年?男女學習竟如此不同
    事實上,我有一個非常不乖的女兒,可她即便是小時候又挑食又嬌氣,卻也從來沒讓我擔心過學習。她上課自己整理書包,回家自己完成作業,考完試主動拿卷子給我籤字,還會和我聊一聊她在班上的排名和未來的計劃……反觀我家的兩個(同樣爸媽生的)臭小子呢?
  • 讀教育故事,升華教育智慧
    要是我們的學生都聽話,按照我們的「吆喝」前行多好。「盡想好事」這話不太好聽,不管怎樣,有點好事想總比沒有的好。我們心中有夢才會有前行的目標,才會有前行的動力。那就做個夢吧:做個無憂班主任。錘子砸,鋼鋸鋸,刻刀刻,紗布磨……我經受的改變是你的數倍,我忍受過的痛苦比你多得多,這才產生了今天的不同啊!」路邊石聽了這一席話,既慚愧,又後悔。看完這個故事,千萬不要認為我們想成為學生的「雕刻家」,對學生又是「錘子砸,鋼鋸鋸,刻刀刻,紗布磨……」。事實上,每個學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賞的「藝術品。」
  • 肖巍:女性主義「神經倫理學」的興起——從全球男女大腦性別差異...
    她試圖總結關於大腦組織結 構「性別差異」研究的成果,並得出男女的一些思考 和行為差異緣於他們大腦結構不同的結論,強調女 性大腦如同「高速路」,男性大腦卻似「鄉間路」。無論 男孩還是成年男性,都不如女孩和成年女性「能說會 道」。女性平均每天要說2萬個單詞,比男性多出 1.3萬個,而且女性說話的語速也比男性快。大腦組 織結構的差異也使女性更為健談,而這種差異從胎 兒發育時期便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