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沉寶遺址:抽水現兩千平方米小島,金屬探測儀有發現

2020-11-23 澎湃新聞

華西都市報1月6日消息,張獻忠沉寶遺址,歷經一個月的圍堰後,水已經被抽乾,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正式啟動。這也是川內首次水下考古,使用的考古設備科技含量首屈一指。

接下來的3個月裡,考古人員將在2000多平方米的保護區裡進行考古挖掘。「金屬探測儀已經有動靜了!」在考古現場,考古專家李飛說,這說明在該區域將有所發現。此次考古發掘,首先通過金屬探測儀確定重點發掘區域,在發掘過程中,將採用全站儀精確定位出水文物坐標,同時利用三維成像和航拍技術採集文物信息。

抽水

連續抽水一個月,露出2000平方米「小島」

自2013年以來,江口沉銀點文物屢遭盜竊。為防止再次出現這樣的局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彭山區文管所聯合起來,共同開展發掘保護。

想要弄清沉船具體地點,得按照史書上的記載,再結合數次寶物出現的地點,在彭山江口劃出一個大概位置。

遺址在水下,這對考古是一道難題,在川內,還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於是,一次次的論證會發起。

圍堰抽乾江水,在乾燥區域上進行探方挖掘,最終成為大家的共識。省考古院院長高大倫稱,圍堰考古發掘的方式在全國都比較少見,而岷江水域彭山區段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枯水期,正是考古挖掘的好時機。

1個月前,圍擋搭好後,10臺高功率抽水機同時啟動,2000多平方米區域內的水終於抽乾了,露出一顆顆鵝卵石,形成了一個「江中小島」。

探測

寶物藏在2米以下,一大撥高科技設備上陣

儘管抽水抽得「昏天黑地」,接下來的3個月考古發掘裡,地下水仍會不時滲出,抽水將成為常態。

「抽了水,還是水下考古。」遺址現場負責人劉志巖說,如果有寶物,應該藏在2至3米深處。

「對我們來說,是個挑戰。」省考古院專家李飛說,鵝卵石和沙土混合,與土坑裡的挖掘相比,堆積物更散,豎直結構更不穩定,發掘起來更費事。

此次考古拼的還有設備。螢光分析儀、內窺鏡等高科技登場,通過新引入的設備,探測木材成分、含水量等,都不是問題了。

遺址現場,幾個工作人員正在使用金屬探測儀探測。李飛說:「之前用金屬探測儀進行探測,已經有所發現。」但動靜有多大,李飛不願透露。

「考古不是尋寶。」劉志巖說,此次考古發掘重要在於確定文物分布範圍、埋藏的相關情況,「搞清楚張獻忠是不是被伏擊、沉銀歷史謎團,才是最重要的。」

李飛說,此次考古,可以說是四川考古界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次。一是通過臨時圍堰工程解決考古發掘平臺,二是通過金屬探測儀確定重點發掘區域,三是在發掘過程中採用全站儀精確定位出水文物坐標,同時利用三維成像和航拍技術採集文物信息。「全站儀定位,通俗地說,就是在發現文物後,以詳細坐標的形式,把這個文物標出來。」李飛說,「這樣一來,所有出土文物都有確切位置,其伴生關係清清楚楚,對於我們還原歷史很有幫助。」

助陣

頂尖專家參戰,將借鑑致遠艦考古經驗

參與江口沉銀考古項目的,還有來自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專家周春水,這位來自四川南充蓬安的老鄉,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專業,是水下考古技術的頂尖專家。

2015年,周春水主持的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考古項目,獲評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江口這個項目,難度要比致遠艦小得多。實際工作中,也會借鑑致遠艦項目經驗,因為這實際上也是個沉船遺址。」周春水說,「隨著發掘深入,可能會出土絲綢、木板、皮革等有機物,目前也制訂了相應的出水保護措施。」

周春水說,目前考古發掘的時間是3個月,隨著水位上漲,將會結束髮掘工作。

觀點

國家博物館考古部主任:沉銀遺址或也是沉船遺址

「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歷史上,曾有張獻忠「千船沉銀」江口之說,稱張獻忠把千船的寶物,沉在江底,留下了定藏之謎。

巴蜀文化專家、《張獻忠論傳》作者袁庭棟對此持反對意見。「張獻忠是流寇,養一大幫人,到處打仗,一路都要錢。怎麼可能把軍資藏起來?」袁庭棟說,江口沉銀,叫江口沉船可能更合適一點。

在袁庭棟看來,應該尊重民俗,既然都叫江口沉銀,那就不好改了。但是要向民眾普及一個常識:「不是張獻忠主動把寶物藏在彭山,而是在這兒打仗兵敗,散落在此。」

國家博物館考古部主任楊林,也比較認同沉船一說。「我們把這裡,也當成沉船遺址。」楊林說,雖然歷經300多年,但因為在水下,船身不會腐爛,保存的可能性極大。「目前還沒有兵器、船上的木頭之類的東西出土,所以張獻忠是否在彭山江口遭到伏擊,還需要時間等待。實物會給出答案。」

現場目擊

想進核心區要過五道門

1月5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來到位於彭山區江口鎮政府對面的考古現場。領到工作證後,成功進入第一扇門。「只看證,不看人,哪個打電話都沒得用。」安保人員說。

考古現場一覽無餘,但想要進入遺址內,還得過4道門。通過更衣室、工具室、安檢室,記者來到最後一道門,三名特警守著一個安檢通道,旁邊擺著一個指紋打卡機。

工作證在這裡不管用了,只有錄入指紋的人員,才能進出這最後一道門。「這是最後一道門,主要做金屬探測,防止有人把東西帶出來。」安保人員說,整個圍堰周圍,不僅有眾多監控,更有數量不菲的特警,24小時執勤。

新聞人物

專家團隊亮相

◎劉志巖

男,1981年生,吉林市人,副研究員,考古領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公眾考古中心主任。200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獲學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獲碩士學位。2007年起,任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要工作方向為西南地區考古、水下考古和公眾考古。主持過屏山縣叫化巖遺址和沙壩墓地等數十個考古項目的發掘,其中彭山正華村宋代墓地、屏山縣叫化巖和駱家溝遺址等被評為全國考古重要發現。

◎周春水

男,1973年1月生,四川蓬安縣人,1995年7月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專業,獲學士學位,副研究館員。現任職於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內容涉及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側重於海洋文化、古代沉船考古與航海史跡、東南陶瓷貿易、水下考古技術等方向,具備氦氮氧深潛60米、船潛3的資質。

自2004年第三期全國水下考古培訓後,幾乎參與了歷年來所有的國家水下考古項目。如廣東南澳一號沉船發掘、遼寧丹東一號沉船調查和湖北均州古城調查等。

個人主持過的考古項目,2012年「南澳一號」明代沉船水下考古項目獲評田野考古三等獎。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獲評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2015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李飛

2011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生畢業,現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漢唐考古。曾參加禮縣大堡子山遺址、廣元水櫃村宋墓、安嶽毗盧寺遺址等發掘項目及樂山崖墓調查等項目。近年來多次參加唐蕃古道、鹽業古道、荔枝古道等文化線路調查。

◎辛光燦

女,1983年生,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學碩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南亞研究學博士,專業領域為宋元明考古和陶瓷考古。現任職於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參與過陝西扶風縣周原李家鑄銅遺址發掘與整理、浙江省龍泉溪口村南宋官窯遺址發掘、新加坡福康寧山香料園區域發掘與資料整理等工作。

(原題為《張獻忠沉銀地岷江露底,金屬探測儀探出「動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張獻忠沉銀處水被抽乾露底 金屬探測儀探出動靜
    張獻忠沉寶遺址,歷經一個月的圍堰後,水已經被抽乾,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正式啟動。這也是川內首次水下考古,使用的考古設備科技含量首屈一指。接下來的3個月裡,考古人員將在2000多平方米的保護區裡進行考古挖掘。「金屬探測儀已經有動靜了!」在考古現場,考古專家李飛說,這說明在該區域將有所發現。
  • 張獻忠沉銀地岷江露底金屬探測儀探出「動靜」
    1月5日,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河道內一道長1.2公裡的藍色圍擋裡,江底的鵝卵石露出,幾位考古人員拿著金屬探測儀試圖摸清石頭下的文物分布。張獻忠沉寶遺址,歷經一個月的圍堰後,水已經被抽乾,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正式啟動。這也是川內首次水下考古,使用的考古設備科技含量首屈一指。接下來的3個月裡,考古人員將在2000多平方米的保護區裡進行考古挖掘。
  • 實拍張獻忠沉銀髮掘現場:河床果然堆滿金銀,圖8是最激動的發現
    【航拍張獻忠沉銀遺址】史書記載,張獻忠在成都搶掠了大量財物。1646年,張獻忠順岷江南下轉移財物,遭明朝參將楊展伏擊,結果張獻忠被迫將大量財物沉於江底。在張獻忠沉銀遺址的文物被發掘出水前,一直是個歷史之謎。
  • 江口沉銀遺址緣何脫穎而出
    2016年4月 國家文物局批准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項目2016年11月 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正式啟動2017年4月 首期水下考古收官,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米,出水文物3萬餘件2018年1月 第二期水下考古工作正式啟動,目前發掘仍在進行中2018年4月 江口沉銀遺址榮獲「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它是入選的唯一明代遺址
  • 張獻忠江底沉銀出土,發現這樣一類文物,七殺碑的傳說可能是真的
    關於張獻忠有一個傳說,那就是七殺碑,內容說的是:張獻忠嗜好殺人,立碑明志: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七殺碑的傳說,由來以久,有人說,張獻忠殺的人,多得好比天上的星星,數都數不過來;也有人說,蜀地有人為他建廟,說明他還是深得人心的,張獻忠殺人的傳說,只是清朝廷為抹黑他,而造的謠言。
  • 江口沉銀遺址文物會被洪水衝走嗎?專家答案來了
    三次考古區域已經沒有文物遺留確認江口沉銀遺址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河道內,自20世紀20年代起,遺址所在的岷江河道內陸續發現有文物出水。2017年開始,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江口沉銀遺址經歷了3次發掘,出水文物超過5萬件,實證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首次發掘成果也入選「201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攜帶金屬探測儀「盜墓」(圖)
    袁野繪  本報訊(記者周賢忠)法庫縣5名村民在發現一處古墓後,沒有第一時間與當地文物考古部門取得聯繫,而是聯合在一起幹起了「盜墓」的勾當。
  • 使用金屬探測儀 探盜銅錢上萬枚
    為謀取非法利益,陝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四名男子在得知一遺址線索後,利用金屬探測儀前往盜掘,獲取銅錢萬餘枚。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前,陝西省志丹縣檢察院對這起盜掘古文化遺址案提起公訴。  2019年12月14日,居住榆林市定邊縣的男子袁某、袁某某、範某、屈某得知延安市志丹縣某村有古代瓦片後,就商議到志丹縣盜掘銅錢。
  • 江口沉銀傳說證實「張獻忠寶物」出水 探索世界上被埋藏寶藏的七大...
    新華社成都3月20日電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日宣布,今年1月開始的彭山江口沉銀水下考古在兩個多月後取得重大進展:出水文物超過1萬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記者20日在現場看到,文物考古單位在岷江河道內圍堰抽水,將發掘環境從水下變成了陸地。
  • 高考考場首現金屬探測儀檢查無線電工具
    另外,今年惠州所有試室將首次配備金屬探測儀,考生在每科開考前都需要過「安檢」。  據悉,今年惠州共有26636名考生參加高考,比去年增加3000多名,考場的數量也從去年16個增加到了17個,共886個試室。「以前設置華羅庚中學是作為八中高中部的,今年八中沒有高三學生,所以取消了八中考場改設在華羅庚中學。另外博羅縣增加羅陽二中考場。」惠州市教育考試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 金屬探測儀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講述的是金屬探測儀的原理,感興趣的童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7858
  • 夫妻倆演示金屬探測儀,意外發現2581枚硬幣,價值五千萬
    英國境內,7名尋寶人用金屬探測器發現並挖掘出2581枚諾曼徵服時期的硬幣,據歷史學家檢測,這些硬幣可以追溯到1066年黑斯廷斯戰役時。據大英博物館說,這是既1833年出土諾曼硬幣之後的第二項「重大發現」,價值500多萬英鎊(約人民幣5000萬)。
  • 男子買金屬探測儀,到沙灘「探寶」,男子:經常撿到金銀首飾
    現如今社會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賺錢的門道,這不,就有人想到了在沙灘尋寶,他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男子買了一個金屬探測儀,專門去海灘尋寶。我們都知道在海灘很多人經常不小心把金屬物件弄丟,金項鍊,金戒指,這些寶貴的物件一旦弄丟根本無法找回。於是男子就想到了專門去找這些遊客不小心弄丟的金銀首飾。男子在網上買了一個金屬探測儀,專門到這些地方去探索,探索一旦經過金屬的東西就會發出響聲,一有響聲男子就立馬挖開來查看。
  • 瀘州地下探測儀價格/報價,脈衝地下金屬探測儀
    鉅信電子主要從事xhPKGI8瀘州地下探測儀價格/報價,脈衝地下金屬探測儀.詢價諮詢!如果發生這種情況,請按照上述步驟對目標進行居中,熟悉操作,當獲得經驗時,器天線立即鎖定到目標方向,學習該技術的過程有兩個步驟,使水樣品變得更具導電性,將GOLDX-FINDER天線指向另個點,當屏幕上顯示地面平衡(GROUNDBALANCE)消息時,把它掃過地平線,向右移到那些必須被拒絕的礦石上,其餘的都要經過適當的調整,通過練習來優化導電性,為了成功的檢測,需要個冷靜和放鬆的用戶,緊張和僵化的用戶必須避免操作
  • 用金屬探測儀探盜上萬枚銅幣 陝西四男子剛得手就被抓
    陝西榆林定邊縣四名男子得知一遺址線索後,利用金屬探測器從中盜掘銅錢萬餘枚,但「好運」不長,四人得手後在撤離路上,被警方查獲。「文化遺產日」來臨前的6月10日,陝西志丹縣檢察院公布的一份起訴書披露了這起盜掘古文化遺址案。
  • 英國男子用金屬探測儀發現千年文物沒上交國家,被判入獄十年
    很多人都會用金屬探測儀去尋找文物,但是這些文物的歸屬權一直存在爭議。英國有兩名男子因為用金屬探測儀發現了一些千年前的珍貴文物,並將這些文物販賣獲利1200萬英鎊,最後兩人分別被法院判處入獄8到10年。喬治·鮑威爾(左)同夥雷頓·戴維斯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2日報導,日前英國38歲的男子喬治·鮑威爾和51歲的同夥雷頓·戴維斯因為將他們2015年6月2日在赫裡福德郡用金屬探測儀發現的珍貴千年文物賣掉獲利,被法院以盜竊罪分別判處入獄10年和8年半。
  • 用金屬探測儀盜掘漢墓 4盜墓賊被刑拘
    今年7月29日,武功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接到遊鳳派出所轉警稱,遊鳳鎮某村群眾在麥地幹農活時,發現一古墓被人盜掘。  隨即民警趕赴現場調查發現,地裡有直徑50釐米左右、深達4米的一個疑似盜洞。民警聯繫武功縣文物部門鑑定,確認盜洞下面疑似有漢代古墓。  「我們將攝像機放入盜洞下,發現盜洞裡有個疑似墓室,長約2米,高約1米,民警發現墓室裡的土有翻動,可能有文物被盜。」
  • 男子用金屬探測儀發現千年文物私自賣掉沒上交國家,被判入獄十年
    很多人都會用金屬探測儀去尋找文物,但是這些文物的歸屬權一直存在爭議。英國有兩名男子因為用金屬探測儀發現了一些千年前的珍貴文物,並將這些文物販賣獲利1200萬英鎊,最後兩人分別被法院判處入獄8到10年。喬治·鮑威爾(左)同夥雷頓·戴維斯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2日報導,日前英國38歲的男子喬治·鮑威爾和51歲的同夥雷頓·戴維斯因為將他們2015年6月2日在赫裡福德郡用金屬探測儀發現的珍貴千年文物賣掉獲利
  • 男子拿來金屬探測儀,還真有意外收穫!
    男子拿來金屬探測儀,還真有意外收穫! 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男子拿來金屬探測儀,還真有意外收穫!不過,總有人能在海邊找到一些寶貝,這位男子拿著金屬探測儀來到海灘上,希望能在這裡有所收穫,找了半天才看到幾枚小小的硬幣。
  • 四川有個牛人村,人人都是「盜寶高手」,連六旬老漢都會潛水摸寶
    就在四川省岷江邊的彭山區,有一個叫做江口鎮的古城,這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這裡有一個叫上江口石龍村的村子,裡面的村民大多數是經商為生的,他們的日子都還過得比較滋潤。但是就在和這個村子相反方向的另一個下江口雙江村卻不是這樣,這個村的村民都不太富有,只能靠在江口碼頭做苦力或者打漁討生活,日子過得很清苦,便如《野老歌》所寫的那樣:「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