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沉銀傳說證實「張獻忠寶物」出水 探索世界上被埋藏寶藏的七大...

2020-12-07 正北方網

 

原標題:張獻忠沉銀傳說被考古證實

這是考古發掘出的「西王賞功」金幣(3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陳燮攝。

新華社成都3月20日電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日宣布,今年1月開始的彭山江口沉銀水下考古在兩個多月後取得重大進展:出水文物超過1萬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

記者20日在現場看到,文物考古單位在岷江河道內圍堰抽水,將發掘環境從水下變成了陸地。考古人員從「陸地」向下發掘約5米,露出了長達數百米的堅硬河床,起伏的褐紅色河床狀似靜止的「怒濤」,文物就散布在「波濤」凹槽中的鵝卵石和河沙之間,文物堆積層約有2米厚。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介紹,出水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張獻忠分封嬪妃的金冊、銀冊,以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銀錠,戒指、耳環、髮簪等各類金銀首飾和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據介紹,僅帶銘文銀錠上的地名就涉及明代的20餘府、州、縣。

記者現場目擊了一段裝有數枚銀錠的木鞘出水,不少元寶狀銀錠仍舊反射出貴金屬的光芒;在考古發掘現場附近的工作站,記者見到部分出水文物,各類金銀器物、錢幣上的文字大都清晰可辨,各種金銀首飾上的花紋依然精緻。

北京大學教授李伯謙等30多位考古學家現場考察後認為,這是中國傳說中的、記載的幾處皇家藏寶中唯一被找到,且是由考古機構科學發掘出的批量寶藏;出水文物數量之多、等級之高,種類之豐富,具有極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對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經濟史、軍事史和生活史等具有重要意義,可謂展開了一幅中國明朝晚期的社會歷史畫卷。

江口沉銀遺址距離四川省會成都市約50公裡,位於岷江主河道和流經成都市區的府河交匯處。據一些地方縣誌記載,1646年,明朝末年著名農民起義首領張獻忠順岷江南下轉移財物,在此遭明將楊展伏擊,戰敗船沉。當地幾百年來傳說不斷,稱有整整1000船金銀財寶沉於江底,有一句歌謠說:「誰人能識破,買盡成都府」。然而由於並無正史記錄,對於江口沉銀是否存在、具體地點在哪兒,之前史學界長期存在爭議。

近年來,在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施工過程中陸續發現了一些與張獻忠有關的文物,為破解歷史之謎提供了線索。發掘項目於2017年1月5日啟動,截至3月15日已發掘面積1萬餘平方米。

本次考古發掘不僅是四川首次開展的水下考古發掘項目,也是中國考古界首次在內水區域開展圍堰考古。本次發掘運用了大量新技術和最新科技手段,此外還面向全國公開招募了志願者,為公眾參與考古提供了平臺。據了解,由於發掘只能選擇在枯水期開展,距離今年發掘工作結束還有約一個月。儘管出水文物數量巨大,但專家認為,目前的發現可能僅為江口沉銀的冰山一角。

 

據雅虎報導,世界上一些傳說藏有寶藏的地方可以讓人感受不一樣的旅行。託尼湯姆森尋得中美洲號沉船寶藏的故事已有些遙遠,地下和海洋深處依然有未被發現的寶藏,準備好來一次或真實或虛幻的尋寶之旅了嗎?

加勒比海是該船的沉沒地點

加勒比海San Miguel船上的寶藏

1715年載有大量財富的西班牙船隊在颶風中沉船,約有價值20億美元的黃金被掩埋。有尋寶隊發現過1715年的金幣,也有人發現過金項鍊和金戒指。而載有大量財富的護衛艦San Miguel一直未被發現。想來尋寶的人請注意,一定要先去佛羅裡達州註冊,徵得同意方可。

 

英國黃金海岸

英國福克斯頓黃金海岸

這是唯一一個確定有寶藏的地方!就在幾周前一個德國表演藝術家在這裡埋了30根金條,價值1.6萬美元。此舉已吸引了成百上千的人帶著工具來這裡尋寶。有趣的是這個藝術家還埋了上千個金屬片來增加尋寶的難度。如果你剛好離的近就趕快來吧,最後一個或許就是你的。

 

巴基奧

菲律賓巴基奧山下奉文的寶物

二戰期間菲律賓被日本佔領,山下奉文向菲律賓轉移大量贓物。並在戰爭形勢發生變化時將其藏在呂宋島的諸多山洞裡。然而至今沒有人能發現它們。

 

福爾斯特·芬

福爾斯特·芬的寶藏

藝術品收藏家福爾斯特·芬罹患癌症以後將他最有價值的藏品裝入古青銅箱裡埋在聖塔非北部的山中,甚至出了一本書以詩暗含線索。無數人前去尋寶並寫下他們的尋找歷程,但一直沒有發現。

 

傳聞中成吉思汗墓所在地

蒙古成吉思汗墓

據說成吉思汗被葬在一個銀棺材裡,還有大量來自亞歐大陸的寶藏陪葬,吸引了無數的尋寶者。考古學家還使用雷達和航拍圖進行分析,將搜索範圍鎖定在蒙古的一些山上。

 

南非克魯格寶藏據說在普馬蘭加省

南非克魯格寶藏

1900年波爾戰爭中南非總統克魯格將國家銀行的黃金藏在鄉野間。所藏黃金數量不明。

這個傳聞在世界尋寶史上一直存在卻得不到證實。

 

海事博物館外海洋之花的複製品

蘇門答臘島海洋之花船上終極財富

1512年載有60噸黃金和大量珠寶鑽石的葡萄牙海洋之花號船在馬六甲海峽附近沉沒。船上所載物品大約值60億美元。美國馬爾克斯為了尋寶曾花費2000萬美元而印度尼西亞政府聲明所有權,意味著尋寶面臨更大的挑戰。(實習編譯:趙蕊 審稿:張雪)

(正北方網綜合新華每日電訊、環球網)

[責任編輯:李雪琪]

相關焦點

  • 江口沉銀 一次盛世考古的創新實踐
    回首江口沉銀從民間傳說到被科學考古證實的歷程,不難發現此次發掘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考古探索與挑戰,它再一次讓人們相信:傳說與歷史之間,也許僅僅只隔了一次考古。□沈苑(圖片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一次很「燃」的展覽 數萬觀眾爭睹風採  6月26日,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在國博盛大開啟。這是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第一次完整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
  • 江口沉銀遺址緣何脫穎而出
    兼具多重價值除了出水文物的藝術價值,該項目在歷史價值及科學的發掘方法等方面,尤其值得關注  不過,江口沉銀遺址從參評開始,便一直備受關注。在專家眼裡,除了出水文物的藝術價值,該項目在歷史價值及科學的發掘方法等方面,尤其值得關注。
  • 江口沉銀遺址文物會被洪水衝走嗎?專家答案來了
    三次考古區域已經沒有文物遺留確認江口沉銀遺址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河道內,自20世紀20年代起,遺址所在的岷江河道內陸續發現有文物出水。2017年開始,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江口沉銀遺址經歷了3次發掘,出水文物超過5萬件,實證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首次發掘成果也入選「201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實拍張獻忠沉銀髮掘現場:河床果然堆滿金銀,圖8是最激動的發現
    【航拍張獻忠沉銀遺址】史書記載,張獻忠在成都搶掠了大量財物。1646年,張獻忠順岷江南下轉移財物,遭明朝參將楊展伏擊,結果張獻忠被迫將大量財物沉於江底。在張獻忠沉銀遺址的文物被發掘出水前,一直是個歷史之謎。
  • 「黑科技」助力四川首次水下考古,電子科大科研團隊繪製3D「藏寶圖」 | 「江口沉銀」系列報導(2)
    江口沉銀大揭秘(一)傳說:「張獻忠沉銀」是真的嗎證實:超過10000件文物出水!2017年3月2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彭山江口出水文物已超過1萬件,確證了「江口沉銀」的傳說。專家表示,豐富的出水文物「打開了一部了解明代歷史的百科全書,必將推動明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財政、生活史,尤其是四川明清史和移民史的研究。」
  • 川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亮相省圖 揭"江口沉銀"發掘全過程
    四川在線消息(文莎 記者 吳曉鈴)彭山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自今年4月初結束髮掘以來,一直在進行緊張的文物修復和識讀工作。7月23日下午,負責發掘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亮相四川省圖書館。在「彭山江口沉銀遺址2016~2017年度水下考古發掘」專題講座上,他不僅揭秘了發掘全過程,還透露出水文物中的一些煙杆,極可能是四川最早的煙杆。
  • 張獻忠沉銀處水被抽乾露底 金屬探測儀探出動靜
    張獻忠沉寶遺址,歷經一個月的圍堰後,水已經被抽乾,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正式啟動。這也是川內首次水下考古,使用的考古設備科技含量首屈一指。接下來的3個月裡,考古人員將在2000多平方米的保護區裡進行考古挖掘。「金屬探測儀已經有動靜了!」在考古現場,考古專家李飛說,這說明在該區域將有所發現。
  • 張獻忠沉銀地岷江露底金屬探測儀探出「動靜」
    想要弄清沉船具體地點,得按照史書上的記載,再結合數次寶物出現的地點,在彭山江口劃出一個大概位置。遺址在水下,這對考古是一道難題,在川內,還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於是,一次次的論證會發起。圍堰抽乾江水,在乾燥區域上進行探方挖掘,最終成為大家的共識。
  • 張獻忠沉寶遺址:抽水現兩千平方米小島,金屬探測儀有發現
    華西都市報1月6日消息,張獻忠沉寶遺址,歷經一個月的圍堰後,水已經被抽乾,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正式啟動。這也是川內首次水下考古,使用的考古設備科技含量首屈一指。接下來的3個月裡,考古人員將在2000多平方米的保護區裡進行考古挖掘。「金屬探測儀已經有動靜了!」
  • 阿波丸號沉船和張獻忠沉銀之謎:至今已打撈一萬多件!
    說起寶藏,很多人都願意為之拼一把以求瞬間暴富,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國近現代的兩大寶藏之謎,就是大家熟知的「阿波丸號」沉船和張獻忠沉銀事件。說起阿波丸號,相信大家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艘船的來歷了,但放在抗日戰爭時期,這艘船的名聲可謂是家喻戶曉。這是為何呢?
  • 張獻忠江底沉銀出土,發現這樣一類文物,七殺碑的傳說可能是真的
    關於張獻忠有一個傳說,那就是七殺碑,內容說的是:張獻忠嗜好殺人,立碑明志: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七殺碑的傳說,由來以久,有人說,張獻忠殺的人,多得好比天上的星星,數都數不過來;也有人說,蜀地有人為他建廟,說明他還是深得人心的,張獻忠殺人的傳說,只是清朝廷為抹黑他,而造的謠言。
  • 中國傳說中的10大寶藏 3個已經找到(圖)
    在雲南省玉溪撫仙湖畔,一直流傳著飛馬、湖怪、水下活人等種 種神秘的傳說。更讓人驚奇的是,撫仙湖底竟然隱藏著一個神秘 消失的滇國古城。神秘古城如何葬身水底?古城中到底埋藏著多少寶藏?1965年9月,謎底得以解開。當時各地紛紛響應「農業學大寨」的號召,當地人也開始在李家山上挖大寨田,挖出大批青銅器,但村民們只是將其丟在簸箕籮筐內拿回家當廢銅爛鐵賣給供銷社,幫補家用,被眾人垂涎已久的寶藏就此解開了塵封。
  • 費密《荒書》記載「江口沉都銀」史實(揚州江丁溝鎮麾村)
    ,「身自擐甲操戈,左手傷一刃」,並親歷打撈江口沉銀。張獻忠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與當時李自成齊名,曾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年號「大順」。其人多奇聞異事流傳,「江口沉銀」即其中一例。相傳崇禎十九年(1646),張獻忠的部屬劉進豫像吳三桂當年一樣棄關,把清兵引進四川。張獻忠見勢不妙,決定棄都,攜歷年所搶的千船金銀財寶,率部10萬從成都啟程,沿錦江南下。
  • 冰冷的貝加爾湖底,埋藏著500噸黃金
    歷史上長期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清朝曾短期控制該地,《尼布楚條約》後,將這塊地區劃歸俄羅斯帝國。寶藏,這個詞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它都是十分敏感的,世界各地都流傳著無數關於寶藏的傳說,比如說張獻忠江口沉銀、古樓蘭寶藏、黑水城寶藏等等,而且真的有人曾經找到過傳說中的寶藏,因此世界上出現了很多寶藏獵人,而曾經是我國第一大湖的貝加爾湖流傳著一個500噸黃金寶藏的傳說,卻始終無人去打撈,又是為什麼呢?
  • 江口沉銀博物館開工 設計引入"地質分層"概念
    日前,眉山市在彭山區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現場舉行2020年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56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75億元。其中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備受矚目。江口沉銀博物館選址江口沉銀原址旁的岷江、府河兩江匯流三角洲,項目投資10億元,年度投資1億元,建築規模約5.4萬平方米。
  • 此人是張獻忠第11代後人,改名換姓,有武器為證,說出寶藏下落
    不過中國歷史上名人領袖數不勝數,除了李自成還有不少造反英雄。長城以南區域,分布著很多軍閥,他們也獨自掌握著一方統治政權。下面就說說這些軍閥領袖中的一位——張獻忠。他前後創立了位於川地的大西政權。  如果你是四川人,大概對張獻忠這個名字並不陌生。民間傳言,張獻忠是個聳人聽聞的殺人魔王。明末清初時,四川地區發生了震驚全國的大屠殺,但是兇手一直未確定。
  • 電子科大團隊給江口「做水下CT」成功繪製70萬平方米「藏寶概要圖...
    第三次助力「江口沉銀」考古取得重大發現   經過三個多月的發掘,再次出土文物10000
  • 破解此詩,得太平天國寶藏,你有能力試一下嗎
    中國歷史上曾有十大寶藏迷之說,分別是商王陵藏寶、東周王陵藏寶、秦始皇陵藏寶、王莽藏寶、唐乾陵藏寶、元朝藏寶、南明福王藏寶、李自成藏寶、張獻忠藏寶、太平天國藏寶。 前七個要麼距離年代久遠無從考證,要麼史書記載語焉不詳。據歷史專家推測後三個藏寶非常有可能存在,特別是張獻忠沉銀寶藏被發掘後,世人更加堅信太平天國確有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