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是農業種植中不可少的一種手段,但大部分都是果樹嫁接居多,但蔬菜嫁接你見過嗎?讓茄子長出西紅柿來,是真的嗎?容易存活嗎?網上查閱了相關資料,居然可以存活,因為都是屬於茄科植物,是可以嫁接的。想看看嫁接長什麼樣子嗎?
是不是很神奇,掌握了嫁接技術,在農業種植領域,大有可為,我們今天聊聊嫁接技術有哪些技巧。
蔬菜嫁接技術是隨著保護地蔬菜栽培的發展而興起的一項新技術,是高效節能溫室生產中主要的配套措施。它首先是在越冬黃瓜上應用,目前已擴大到番瓜、茄子、西瓜、甜瓜、番茄等作物。
其實嫁接不光是好玩,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具有巨大的優勢。
(1)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比如用黑籽南瓜嫁接的黃瓜。可有效地防治黃瓜枯萎病,同時還可推遲霜黴病的發生期CRP、番茄作砧木嫁接茄子後,基本上可以控制黃萎病的發生。
(2)提高植株耐低溫能力
由於砧木根系發達,抗逆性強,嫁接苗明顯耐、低溫。如:用黑籽南瓜嫁接的黃瓜在低溫下根的伸長性好,在地溫12_17?氣溫6_10?時,根系仍能正常生長。
(3)有利於克服連作危害
黃瓜根系脆弱,忌連作,日光溫室栽培極易受到土壤積鹽和有害物質的傷害,換用黑籽南瓜根後,可以減輕土壤積鹽和有害物質的危害。
(4)擴大了根系吸收範圍和能力
嫁接後的植株根系比自根苗成倍增長,在相同面積上可比自根苗多吸收氮鉀30%左右,磷80%多,且能利用土壤深層中的磷。
(5)有利於提高產量
嫁接苗莖粗葉大,可使產量增加4成以上。番茄用晚熟品種用砧木,早熟品種作接穗,不僅保留了早熟性,而且可以延長結果期,提高總產量。
我們了解了嫁接的優點,如何操作才是關鍵。我給大家推薦幾種嫁接方式。
不同的蔬菜需要不同的嫁接方法。黃瓜等瓜類蔬菜在少量嫁接時,可採用靠接法,在大量嫁接時宜選用插接法。茄子和甜椒嫁接宜選用劈接法,而番茄則宜選用靠接法。黃瓜嫁接育苗所採用的嫁接方法有靠接法、插接法和劈接法,前兩種方法操作簡單、易管理、成活率高,各地利用較多。劈接法嫁接較難管理,成活率低,故生產上應用較少。
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靈活運用不同的嫁接方法,一般嫁接後10天是關鍵期,因這是成熟的關鍵期。
溫度方面,前3天溫度保證在25-27℃,夜間在17-20℃之間,要少澆水地溫保持在20℃之間。3天過後,溫度可逐漸下調。在溼度方面嫁接後頭3天小拱棚不通風,溼度必須在95%以上。嫁接3天以後逐漸降低溼度,維持在75%~80%。每天都要放風排溼,防止苗床內長時間溼度過高造成爛苗。
光照方面,嫁接後頭3天要求白天用遮陽網覆蓋小拱棚,避免陽光直射小拱棚內。嫁接後4~6天,見光和遮陽交替進行,中午光照強時遮陽,同時要逐漸加長見光時間,如果見光後葉片開始萎蔫就應及時遮陽。以後隨嫁接苗的成活,中午要間斷性見光,待植株見光後不再萎蔫時即可去掉遮陽網。在夜間採用人工光照,採用弱光源的精準波段的雷射植物光照,可讓蔬菜提前上市,減少病蟲害和提升蔬菜的果品品質。
更多的技術管理,可諮詢小馬侃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