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美國研究院落戶矽谷 攬入頂級安全專家查理·米勒

2020-12-06 CNET科技資訊網

查理·米勒也對外發聲,稱「非常興奮能加入滴滴美國研究院,負責保障智能駕駛的安全性,不斷升級優化,抵擋來自外部的威脅。在加利福尼亞,我們有很多傑出的科學家正在一起工作,也歡迎更多的人才加入。」

CNET科技資訊網 3月9日 北京消息:滴滴出行今日宣布在矽谷成立滴滴美國研究院,主攻大數據安全和智能駕駛等先進技術研發。研究院落戶加利福尼亞矽谷山景城(Mountain View),距離蘋果的兩個Cupertino園區不到10英裡,這也是滴滴出行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個實驗室。

美國研究院由滴滴研究院副院長弓峰敏領導,目前已有數十位傑出的數據工程師和研究人員加盟,包括世界頂級安全專家查理·米勒(Charlie Miller)負責智能駕駛安全項目。預計今年滴滴美研團隊規模將有大幅提升。

查理·米勒被業界譽為 「全球最傑出的安全專家」。公開資料顯示,他曾就職於蘋果、Twitter、Uber等公司,還撰寫了三本信息安全有關書籍,四次獲得CanSecWest Pwn2Own大賽冠軍。在2015年,查理成功對吉普切諾基車型進行了遠程控制實驗,一度震動汽車界,從此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改變汽車歷史的安全工程師。

美國時間3月8日凌晨,查理對外發聲,稱「非常興奮能加入滴滴美國研究院,負責保障智能駕駛的安全性,不斷升級優化,抵擋來自外部的威脅。在加利福尼亞,我們有很多傑出的科學家正在一起工作,也歡迎更多的人才加入。」

查理將在滴滴美國研究院主要負責核心前沿業務,如保障智能駕駛的安全性,保護車輛上的代碼不受侵犯,讓開發、測試、審核過的代碼高效安全地為車主和司機服務等。而在談及為何加入滴滴時,他本人表示,當前智能駕駛領域並未有明確的單一的領先者,這還是一個開放的賽場:「滴滴完全有能力成為人工智慧、智能駕駛等領域的主要參與者」。

據官方信息稱,滴滴美國研究院將以雲安全、 深度學習、人機互動、計算機視覺及圖像學、智能駕駛等領域的技術開發及應用為主要課題,並持續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為更多城市打造整體出行方案。

由此,滴滴也將構建一個全球創新網絡,吸引科研人才。據悉,此前2015年5月,滴滴就正式成立機器學習研究院,將機器學習大規模應用在出行領域;去年4月,滴滴機器學習研究院升級為滴滴研究院, 試圖通過機器學習理論和方法,最大化利用交通運力,緩解城市擁堵。

對於滴滴的國際化布局,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表示,滴滴的國際化戰略不僅著眼於為全球更廣泛的社群提供出行服務,也包括構建跨境科研網絡,「當前,全球交通和汽車產業正面臨變革,滴滴已經投資於全球五大共享出行領袖。基於出行數據,滴滴正在迅速驅動人工智慧技術的迭代升級,與城市管理者共建智慧交通體系,創造未來出行新生態。」

也是在今天,滴滴出行CTO張博在矽谷出席全球首個智能駕駛車開源項目——「滴滴-UDACITY無人駕駛大挑戰」啟動式時表示,未來十年,滴滴將利用全世界最豐富的出行數據,在三個層面實現創新突破:改變人與汽車之間擁有和使用的關係,引領新能源汽車和新智能駕駛安全技術的應用,並將大數據能力系統地應用於交通基礎設施的優化。

相關焦點

  • 全球那些頂級的AI研究院
    如果說AI是賦予各個下遊產業的「大腦」,那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研究院就是AI的「大腦」。從地域來看,美國依然是「核心腦區」。而從中國AI領域研究院的發展情況來看,管中窺豹可略見一斑,中國AI的道路還是任重而道遠。
  • 2位頂級華人科學家撤離矽谷,他們的離開,讓美國科技圈又炸開鍋
    很顯而易見,美國之所以能夠在二戰後在國際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原因與科技的發展程度有著直接的關係。當然,也因為美國科技發展水平較為發達,聚集了全球頂尖科技企業的矽谷也成為了全球科技研究者所嚮往的地方,為了能夠在矽谷工作,不少國家的頂級人才可謂是擠破了頭。
  • 他們與矽谷差距在哪裡
    中關村發源地——北京海澱呈現出「資源富礦」的高精尖引領態勢:一季度,區域日均誕生33.4家科技型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157家,佔全國十分之一,上市企業554家;創辦5年內、估值超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22家…… 最近,坐落在海澱區的「滴滴大廈」引起國內外媒體高度關注。蘋果公司罕見地給創辦只有3年多的「滴滴出行」投資10億美元,使其快速躋身頂級「獨角獸」之列。
  • 加州拿證 鹽湖城獲獎 滴滴無人車布局加速
    一向低調的滴滴自動駕駛團隊,近期不斷有新的動作。繼五月在加州獲得自動駕駛路測許可,近期,滴滴AI Labs研究團隊又現身鹽湖城CVPR2018,攬獲自動駕駛領域世界級獎項。自動駕駛挑戰賽名列前茅 技術實力凸顯CVPR是全球計算機視覺及模式識別領域頂級學術會議,其組織的挑戰賽也被認為是全球計算機視覺研發人員踴躍參與的極客「世界盃」,今年則以WAD自動駕駛挑戰賽最受關注。WAD由自動駕駛研討會(Workshop on Autonomous Driving)組織,由於數據規模大、難度高,本次WAD共吸引了全球兩百多家企業、高校和機構參賽。
  • 滴滴副總裁葉傑平離職,他是出行巨頭的AI掌門人
    量子位獲悉,這位滴滴出行副總裁、滴滴研究院副院長、滴滴AI Labs負責人、美國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IEEE Fellow,卸任離開。有傳聞說他的下一站,是阿里巴巴。但接近葉傑平的人士透露,他不會加盟阿里,而是考慮數據基礎好、AI應用潛力巨大的領域。
  • ...墓園,滴滴稱是誤會;蘋果租賃矽谷大型倉庫或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研發
    」(來源:中國之聲、華爾街見聞)傳 Facebook 有意收購網絡安全公司10 月 22 日消息,據外媒 The Information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Facebook 上周日已與幾家網絡安全公司就潛在收購事宜進行接觸,收購目標尚未最終確定,但交易結果或將在今年年底宣布。
  • 誰在驅動滴滴發動機?
    2019年起,賴春波成為滴滴核心業務網約車平臺公司CTO,並且擔負起平臺治理的新時期重任。 弓峰敏 滴滴出行信息安全戰略副總裁,素有矽谷安全創業教父之稱。
  • ...2017鑽石贊助商,滴滴出行在現場有哪三大亮點值得關注?(附論文...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本周末,每年一度的數據挖掘的頂級會議通過查找,雷鋒網發現滴滴在這次大會中共有4個活動:14日下午13:30-14:20,在「城市計算」研討會中,滴滴副總裁、滴滴出行研究院副院長葉傑平將做一個關於「滴滴出行中的大數據」的受邀報告。
  • 國家海洋局一所落戶藍色矽谷 已是第二次搬家
    昨天記者從藍色矽谷核心區管委了解到,藍色矽谷核心區又多了一個國字號的科研機構,截至目前,藍色矽谷核心區的國字號在建機構已達5家。昨天上午,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即墨市鰲山衛街道辦事處盤龍莊奠基,新的研究所竣工後,將主要用於研發實驗及應用,而現在位於嶗山區的第一海洋研究所則作為基礎研究使用。
  • 國家海洋局一所落戶藍色矽谷 為26個國家設培訓交流
    原標題:國家海洋局一所落戶藍色矽谷 已是第二次搬家記者從藍色矽谷核心區管委了解到,藍色矽谷核心區又多了一個國字號的科研機構,截至目前,藍色矽谷核心區的國字號在建機構已達5家。「一所」兩遷落戶矽谷昨天上午,隨著奠基儀式的啟動,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有了「新家」,記者了解到,「一所」最早位於市南區的紅島路上,後搬至嶗山區仙霞嶺路,此次在即墨市鰲山衛街道辦事處「落戶」,已是第二次「搬家」。
  • 解碼矽谷DNA | 全球灣區行
    今年1月,廣州斯坦福國際研究院落戶廣州開發區,矽谷與廣州合作頻頻。粵港澳大灣區對標舊金山灣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要做「中國矽谷」,矽谷的成功有什麼經驗可以複製嗎?矽谷,是被公認的美國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從遍地是果園的海濱小城市,發展成為今天美國高新技術的搖籃,人才在其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 世界頂級專家領銜,國家級實驗室落戶!重慶大學這次雄起了
    清華、北大、哈工大、國科大、湖大等一批批雙一流高校,都在重慶落戶,建立研究院,致力於計算機、人工智慧、新材料等前沿科技的研發、重慶致力於打造西南地區的科技高地,大量引進外省高校,這讓作為本土第一的重慶大學略顯尷尬。
  • 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三總部三中心落戶上海;滴滴開啟百億補貼;迅雷...
    根據協議,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集團的三個總部和三個中心正式落戶上海。三總部是支付寶總部、盒馬總部、本地生活總部,三中心是阿里上海研發中心、阿里新零售中心、螞蟻科技中心。【滴滴開啟百億補貼上線「滴滴喵喵節」】滴滴宣布上線「滴滴喵喵節」活動,投入101億補貼,發放全平臺、多品類出行消費券。滴滴表示,百億補貼將持續整個十月。
  • 矽谷媽媽在美國「學而思」的「臥底」實錄
    不久前開車接孩子放學的途中,我突然接到了兩個月前剛落戶美國的「某某思」小助手發來的微信: 您好,我們的第三期診斷即將開放啦。上一期診斷報名您在我們的waitlist上,這次優先給您提供診斷名額,您可以點擊下方連結選擇方便的時間報名(接著是一個連結)。
  • 沈向洋投資矽谷準獨角獸 News Break 並出任董事長
    二人就公司的願景和使命也深有共鳴——News Break 要成為全球第一的智能本地信息和服務平臺,高效聯結本地用戶、內容創作者和本地商家,最終為用戶帶來更安全更多彩的本地生活方式。結合沈向洋博士在全球科技界的影響力和領導力,News Break 將成為全球頂尖的智能信息平臺。
  • 惠新安到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調研
    >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現代農業研究院8月12日上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惠新安到峽山區對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進行現場調研。他強調,研究院要始終牢記建設初衷,積極構建靈活高效的科技創新機制,廣泛聚攬天下英才,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農業研究院。市委常委、秘書長李蘭祥參加調研。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學合作共建,是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項目。領軍人物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鄧興旺。
  • 【農綜動態】以才為楫闊江天——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以高層次...
    、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創業基地、國際種業研發集聚區等平臺,加快建設全國『種子矽谷』。」2018年6月15日,研究院正式開工建設,2019年4月1日,第一位招聘科學家全時入職……時間的年輪刻印著農業研究院落戶峽山區的鏗鏘足跡。
  • 火熱的美國大流行——逃離矽谷
    大量的科技公司正在搬離加州這個黃金寶地,並將公司的總部重新設立在美國一個與眾不同的角落——德州。為什麼要從充滿陽光的沙灘搬去德州,是因為德州的扒雞還是因為德州的撲克牌呢?今天就來聊一聊大洋彼岸的矽谷正在發生什麼。逃離矽谷加州政府正面臨一個公共形象危機。
  • 美國矽谷,15%的高管是印度人!國人在矽谷淪落成印度的打工仔?
    昨日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在美國的矽谷,印度人擔任著很大比例的美國跨國企業CEO,而中華精英卻在這些印度人手下打工,輸出勞動力,更有甚者稱印度人已經霸佔矽谷!文章中處處透露著擔憂、危機感這樣的氛圍,看的遊仙也是一陣揪心!
  • 矽谷走下神壇,科技精英回流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一年之際,矽谷科技公司還在為「人才禁令」與華盛頓做著激烈的博弈,但是僱主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作為「全球職員」中最重要的力量,在矽谷的中國員工的心思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中國雖然整體科研水平仍然無法超越美國,但是在人工智慧、電子商務、行動支付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方面,正在加大腳步追逐甚至遙遙領先於美國。中國人最引以為豪的是BAT三大網際網路企業。但是這已非全部。今日頭條、滴滴出行這些新經濟下的網際網路公司的誕生令美國投資人都刮目相看。根據美國研究機構CBIsights的統計,中國的獨角獸企業數量規模已經接近30家,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擁有獨角獸數量最多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