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蟬的短暫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2020-12-04 科學獵奇

有小夥伴私信我問:蟬一生在地下待4年,出來只能活七天,對此我有什麼看法?

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蟬的一生。對於蟬的一生,我只能說每一種生物都有它生存的法則,而它們之所以有這樣的習性,最起碼證明在當下的環境中,這種生存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讓種群不滅絕。其次,蟬的壽命並不是只有四年,不同的蟬壽命有著較大的區別,有的僅能活2-3年,有的甚至能活17年。而且蟬在出土後,並不是只能活七天,也是因蟬而異。

蟬的一生

炎熱的夏季已經到來,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聽到蟬歡快的叫聲了。許多小夥伴可能會覺得蟬比較的吵人,尤其是在睏倦的午後。其實,你有沒有發現,近些年蟬聲已經越來越小了,也越來越少了。至於減少的原因,與大多數野生動物減少一樣,都是人為的。

在我國的許多地方都有吃金蟬的習慣,有的地方甚至連脫了殼的蟬也不放過,這造成了蟬數量的急劇下降。當然,除了人為因素外,蟬的成活率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蟬的繁殖

蟬是一種卵生動物,由於成蟲後,蟬都是在樹上活動的,它們平時靠吸食樹的汁液存活。由於其成蟲之後,存活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15天),所以,它們成蟲後,雄性金蟬就開始「一展歌喉」,用的就是腹部的鼓膜震動,目的則是吸引異性,趕緊繁殖,當然雌性是沒有鼓膜的,因此,雌性金蟬不會叫。

受精後的雌性金蟬會立即產卵,而產卵的地點就是樹枝。雌性蟬有著尖刺一樣的產卵器,當受精後,它會用自己的產卵器將樹枝上打上小孔,然後將卵排進去。由於一隻蟬就可以排300-500枚卵,所以它需要在樹枝上打上多個小孔。於是,卵生樹枝死。

蟬卵在樹枝內靠樹枝的汁液保持相對的溼度和溫度,一直會待到初秋。初秋,卵發育成為幼蟲(體型非常的小),幼蟲出孔,被風吹落地面,此時,幼蟲會鑽入土中。當然,如果幹旱使地面非常結實,初生的幼蟲是無法鑽入地面的,這樣就會造成幼蟲的死亡。

鑽入土中之後,幼蟲開始靠植物根系的汁液發育,秋去冬來,天氣轉冷,此時的幼蟲會鑽入更深的土壤中躲避寒冬,而此時它們食物相對匱乏。到了開春,它們繼續鑽入淺層土壤中,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繼續發育。

如此往復,在2-5年(一般情況下)的時間裡,它們經過4次蛻皮,終於可以出土了。在夏季的雨後的傍晚,是蟬出土最集中的時間段。這樣的好處,一個是從土裡鑽出來比較容易,一個是它們蛻皮需要溼潤的環境。出土後的蟬本能的找到大樹,開始爬,爬到離地面有段距離後,它們會有1-2個小時的蛻皮時間,從殼裡出來後,蟬全身呈白色,較軟,它們需要整個後半夜來吸食樹幹中的汁液讓自己完全成蟲。

因此,在蟬的一生中,它們無法左右很多不利於自己的因素,比如乾旱、天敵(包括人)、食物等等,這就造成了蟬數量的減少。

那麼,為什麼蟬會在地下2-5年,出土後僅能存活數天呢?

在開始我們就說了,這是蟬的生存方式,而之所以選擇這種生存方式,有幾方面原因。

01 躲避天敵

蟬的天敵很多,比如鳥類、肉食性的昆蟲(比如螳螂)以及人類等等。而對於自然天敵來說,蟬會飛並不能保證它們生存,而且它們沒有什麼攻擊性。再加上,蟬一生需要經歷5次蛻皮,而每一次蛻皮顯然是自己最弱的時候。因此,它選擇了把4次蛻皮放在了相對安全的地下。

02 環境所致

蟬的一生有2-5年,如果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地下而是在樹上,雖然它們有源源不斷的食物(樹幹中的汁液),但是,除了更容易暴露在天敵面前之外,四季的更替也是它們無法適應的。尤其是寒冷的冬天,蟬全身沒有任何禦寒的「工具」,所以,一旦在地面上存活時間太久,一個冬天就能讓它們滅絕,更不用說等成蟲後繁殖後代了。

總結

蟬的一生與其他生物的一生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衍後代,這一點無可厚非。相對來說,蟬比蚯蚓要好一些,比較蟬在地下再久也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而蚯蚓如果重見天日,那就離死期不遠了(曬死)。而短短的幾天,夠蟬繁殖後代,這就足夠了,畢竟地下才是它們的家。

相關焦點

  • 蟬的一生3年在地下度過,出來七天就死,短暫的地上生活有何意義
    說其蟬應該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因為它們有一個很常見的名字叫做知了,每年到了六七月份的時候,大多數人也都會因為蟬鳴而感到煩躁,因為蟬的美味而蠢蠢欲動。不過真的要詳細說起蟬的一生,它其實分為地下和地上兩個部分。
  • 勤勞的小蜜蜂,短暫而又忙碌的一生,雖然身體很渺小,但又很高尚
    說起蜜蜂,大家應該不陌生吧?有些人有喝蜂蜜的習慣,排毒養顏又減肥,這一切就要歸功於蜜蜂,因為如果沒有蜜蜂,那麼採蜜呢?而且蜜蜂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它是壽命也不是很長。小編今天就找到了幾張蜜蜂的照片,它們都是在採蜜,不得不說它們也是很漂亮,行為值得人們稱讚。
  • 蟬的一生
    所以,因為蟬的蛹屬於離蛹,所以蟬在蛹的階段可以自由活動。       爬到樹上的蟬,開始金蟬脫殼了!        這時,這隻苦苦在地下待了好幾年的蟬終於可以展翅飛翔,一鳴驚人了!        但可惜的是,只有雄蟬擁有那響亮的叫聲,而雌蟬沒有,這是因為蟬依靠鼓膜的震動來發出聲音,而鼓膜只有雄蟬有。
  • 曠世天才圖靈輝煌而又短暫的一生
    他輝煌的一生卻很短暫,他為人類而生,又為人類而死。匆匆的走完他自己傳奇而悲劇的一生。在計算機領域的科學角度來說,他就像神一樣只能膜拜而無法複製。 2012年12月,威廉·霍金、保羅·納斯、馬丁·裡斯等11人致函英國首相卡梅倫,要求正式為圖靈平反。 圖靈的一生本該是充滿色彩的一生,他的成就本該名垂青史,卻以無可奈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蟬的生死輪迴
    終其一生、牠們生活在地底,孤獨無依、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也不知世間歲月幾何。如今牠們一起現身,數億隻幼蟬破土而出,造就地球甚是奇觀的大遊行。蟬的一生經過二次褪殼重生。所以,它的一生不吃也不喝,當它用足氣力完成繁殖使命以後,就再也沒有力氣活下去了。       周期蟬每十七年出現一次,這種罕見的生活周期,讓人類體會到它們驚人的死亡率。一個土生土長人可以根據蟬來計算自己的生命。
  • 蠶的一生,平凡而偉大!
    蠶的一生 家蠶屬於完全變態昆蟲,完成一個時代要經過卵、幼蟲、 蛹和成蟲等四個形態和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即完成它的一生。其完成一個時代的過程,就是家蠶的生活史。家蠶屬變溫動物,氣溫高,蠶的體溫也高,新陳代謝就旺盛,發育快,齡期縮短。
  • 生命歌者——蟬
    劉青海 在落葉飄零的秋天,突然懷念起,在喧囂的夏天,用生命來歌唱的蟬。 對於蟬,古往今來,人們就有許多種說法:「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在白居易的筆下,蟬是化不去的鄉愁。「寒蟬悽切,對長亭晚。」在柳永的筆下,蟬成了傷感的化身。
  • 蟬的脆弱和人類面對 災難的無助
    抓蟬隨想 2020年新冠疫情有感 隨著樹上的蟬開始沒完沒了的鳴叫,它告訴我們盛夏到來了。每年都會去抓蟬的幼蟲,今年突然感覺有些感慨,2020年這樣不同尋常的一年,人類面對著一場突入奇來的災難,在災難面前人類是那樣的渺小,和蟬的幼蟲有什麼區別?
  • 蟬噪林逾靜,我們看一下古代「蟬」的文化寓意
    蟬,就是我們俗稱的「知了」,炎炎夏日,不停地鳴叫,影響了人們的睡眠,讓人特別心煩。可蟬在古代實際上有著特殊的含義,與現代人感知到心煩的鳴叫大相逕庭,請你們跟隨著我一起來看看蟬的古代意義吧。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詩詞中的蟬鳴,原來這麼美
    無蟬鳴,不夏天蟬,夏天最熱烈的歌者。伴隨著炎熱,它把盛夏頌唱得沸騰而歡樂。天氣越熱,蟬鳴越響。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唐 · 李賀《南園十三首》蟬活一夏,人活一生生而為蟬,所要經歷的生命成長到蛻變的過程也是不易。一隻蟬從幼蟲羽化而來,通常需要在地下蟄伏几年甚至十幾年,穿越過如此綿長而又痛苦的等待,才能破土而出飛上高枝,壽命也只有一個夏天。唯夫蟬之清素兮,潛厥類乎太陰。在盛陽之仲夏兮,始遊豫乎芳林。
  • 乾淨文藝的句子|我想要的愛情,簡單而又平凡
    我想要的愛情簡單而又平凡The love I want is simple and ordinary.我想每個人都會有想要的愛情,大概就是一起工作一起掙錢,下班了可以做幾個小菜,我在一起看看電視,沒有猜疑,沒有背叛,沒有無理取鬧,簡單而又平凡。
  • 長期潛伏在地下數年,出土後卻活不過兩星期,蟬一生圖什麼?
    長期潛伏在地下數年,出土後卻活不過兩星期,蟬一生圖什麼?大家都知道,蟬是一種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生物,每到夏季,就能夠聽到蟬鳴的聲音,總是能夠給我們枯燥的到夏天帶來一絲樂趣,而對於蟬比較了解的人來說,往往又會比較同情這一種動物,因為蟬的一生長期都會潛伏在地下,而出土之後的壽命卻不過短短的兩個星期,這也讓人不禁發問,蟬的一生到底圖個什麼呢?
  • 地下潛伏几年,地上活幾天的蟬,圖什麼?
    有人說,蟬的一生四年在地下度過,出來七天就死,是不是一生都很悲慘?如果一切都是從人類的角度去看,估計每個動物都是奇怪的(吃便便的那麼多)。對於一隻昆蟲來說,蟬算是比較長壽的,老話總說:蜉蝣,朝生暮死。因此一開頭提到的,蟬地下四年,出來七天的說法,也不準確,通常待在土裡的時間都是3、5、13、17這樣的質數,原因可能是為了避免和別的蟬類一起出土,爭奪資源。
  • 夏至話蟬:所有的等待,不僅是剎那綻放,永遠充滿期待而生生不息
    蟬還有先知先覺、知足常樂、禪意等寓意。在感情中,因為「蟬」同「纏」,更是寓意情侶間恩恩愛愛,相互纏綿,戀人之間總是以蟬互表愛意。由此可見,從古至今,人們都對蟬都有著偏愛,象徵著吉祥的寓意。那麼,今天我也想結合夏至,從蟬的一生,說說對生命的感悟和啟示。夏至話蟬,蟬短暫而豐富的一生蟬的一生,要經過蟲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
  • 聒噪的蟬,竟是漢代人身上的美物,嘴裡的美食,一生的榮光
    又到了酷暑難耐的夏季,不知道您是否能聽到樹上的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呢?也許現在的蟬的蹤跡少了,也許你看到了蟬會覺得它相貌醜陋,棕灰色的身軀上有兩對膜翅,頭部又短又寬,一雙大黑眼珠子凸出來,胸前還有一對鉗子。這麼一看還真是讓人愛不起來呢!
  • 從平凡到不平凡,路遙究竟經歷了什麼?
    從平凡到不平凡- -對路遙再認知許振超2020年11月29日陝西省金融作家協會在西安蓮湖路金橋酒店舉辦了「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文學創作」金融系統骨幹作家培訓會,會議邀請著名作家、柳青文學獎獲得者、陝西省「四個一批」人才、《路遙傳》作者、陝西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曾與路遙在原陝作協共事七年的美女教授張豔茜做「路遙與《平凡世界
  • 十七年蟬的第十五個夏天
    每隔十七年後的夏天,樹林裡都有成群的十七年蟬破土而出,在響亮的叫聲中完成它們地面上短暫的一生,然後它們生命的種子會在秋風中重回地下,開始下一個十七年的輪迴。在上一個十七年開始的時候,十七年蟬曾和一粒水姜的種子度過了最初相依為命的夜晚。它們彼此約定,在第十七個夏天,水姜綻放它芬芳美麗的花朵,而十七年蟬將在最痛苦的蛻變後釋放出最嘹亮的鳴叫。
  • 致幻真菌控制「殭屍」蟬:讓蟬瘋狂繁殖,根本停不下來
    許多人誤以為,蟬的壽命只有一個月,它們會在幾十天裡從幼蟲羽化成成蟲,產卵、交配,然後死亡。實際上,蟬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以幼蟲形態穴居在地下。例如,中國蟬的穴居時間為3至7年,法國蟬的生命周期大多是4年。
  • 十七年蟬
  • 蟬:為了這個夏天,我在黑暗裡等待了17年,你卻嫌棄我吵?
    ,不願意在樹林裡面飛著一棵一棵樹尋找另一半,索性就待在原地通過腹部的風鳴片發出叫聲來吸引異性。蟬鳴蟬的短暫一生從蟬破土開始計算的話,蟬的壽命的確夠短的,其實蟬的一生也不算短暫了,不同種類的蟬,生命周期也不同。大部分蟬的生命周期是在4年,而北美洲卻有壽命長達17年的蟬,這種蟬在土壤裡面生活整整17年才會爬出來羽化成蟲。十七年蟬的這種奇特生活方式,為的是避免天敵的侵害並安全延續種群,因而演化出一個漫長而隱秘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