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市烈士陵園啟動修繕改造,預計今年4月向公眾開放

2021-01-08 身邊24小時

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胡清)近日,記者從汨羅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汨羅市烈士陵園啟動設施修繕改造工程,改造工程從1月2日開始動工,預計4月10日完工。

根據維修改造方案,包括汨羅市烈士陵園紀念碑、烈士英模牆、烈士墓冢、附屬排水溝及臺階修復。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工作專班,安排專班人員落實「掛圖作戰」,全程調度工程進展。同時也提醒市民朋友,出於安全考慮儘量等修繕後再前往。

「下一步,修繕改造後的汨羅市烈士陵園將於4月份面向市民免費開放,在全社會營造緬懷革命英烈的濃厚氛圍,傳承好紅色基因。」汨羅市烈士陵園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仇波說。

據了解,汨羅市烈士陵園修建於1988年,東臨蘭家洞水庫,西傍智峰山脈。陵園佔地面積3900平方米,內建有公墓一座,墓前立一水泥墓碑,碑高1.8米,墓上刻有八景鄉烈士姓名。每年清明節,都有各地遊客來此掃墓、獻花,以表達對烈士的敬仰之情。

【來源:掌上汨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歷時一年多修繕14座古厝 南安蔡氏古民居重新開放
    二次修繕 蔡氏古民居重新開放歷時一年多,修繕14座古厝;將按屬地管理原則做好日常保護>東南網8月2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楊江參 呂波)昨日,隨著施工隊撤場,南安蔡氏古民居二期修繕工程基本完工,所有景點重新向遊客開放。
  • 汨羅市人民政府公報2020年第1期
    在此,我們要向疫情防控全體參戰人員,向為建設更高品質生態文化活力汨羅貢獻才華智慧、付出辛勤勞動的幹部群眾、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年、全面小康實現年、「十三五」規劃收官年,也是遭遇疫情「黑天鵝」突襲之年,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今年工作的主題,圓滿實現今年目標任務是首要之責。
  • 貝聿銘之子貝禮中主持修繕舊中國銀行大廈
    新華社香港2月13日電(記者戰豔)華人建築師貝聿銘之子貝禮中正主持修繕香港中銀大廈旁的歷史建築——有67年歷史的舊中國銀行大廈,工程預計於今年年中完工。由於大堂天花板被改動過,因此,修繕時要去掉這些改動,復原「美麗的馬賽克天花板」,展示「這一經典建築的最佳品質」。貝禮中稱,老建築雖位於「非常棒」的地段,但仿佛被遮蔽在陰暗之中:從街道上看,它不那麼吸引人;修繕後,它將更開放,更融入城市,與香港的「連接性」更強。  中銀香港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曾錦燕稱,2017年是中國銀行在香港提供服務的100周年。
  • 「中國天眼」有望向公眾開放!
    有「中國天眼」之稱的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今年1月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1月4FAST於2016年9月落成啟用,2020年1月通過國家驗收,成為世界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去年中科院組建了FAST科學委員會,遴選並確立了五大科學目標,觀測脈衝星就是其中之一。
  • 「中國天眼」有望向公眾開放
    有「中國天眼」之稱的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今年1月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1月4日介紹,「中國天眼」目前運行穩定,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高靈敏的觀測性能,已經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
  • 北京冬奧會冰壺場地國家遊泳中心改造完工 將於年底前向公眾開放體驗
    央視網消息:作為承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期間,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的競賽場館——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的場館改造工程,昨天(27日)通過了完工驗收
  •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12月起閉館改造 將以全新面貌迎接20歲生日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1月1日報導:作為中國首家以展示城市規劃和建設成就為主題的專題性場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自2000年正式面向社會開放以來,被上海市民形象地喻為「城市之窗」。由於展陳內容需作重大調整,設施設備需要修繕更新,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將於2019年12月1日起全面閉館實施改造,不再向社會開放,具體開放時間另行告知。
  • 學習:清華大學所有課程免費向公眾開放
    ◆導語◆學習是,給大腦進食,補充營養,清華大學作為國內一流高等學府,這次面對全國疫情,向公眾免費開放,預計開放周期至2月16日,在這近兩周的時間,希望讀友們可以好好利用這次學習機會,安排好自己的居家學習計劃。
  • 7月起雲南天文臺周末將對公眾開放
    原標題:7月起雲南天文臺周末將對公眾開放   與星星近距離接觸,探索宇宙奧秘,這樣的「高上大」周末,將進入昆明人的新日程。聽起來是不是比逛街逛公園有意義,比讀書做作業更有趣?  記者從中科院雲南省天文臺獲悉,從下個月開始,雲南天文臺科普場館每逢周末將對社會公眾常規開放。
  • 未來,有望向公眾開放!
    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1月4日介紹,「中國天眼」目前運行穩定,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高靈敏的觀測性能,已經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未來會逐步向公眾開放今年4月,時間分配委員會開始向國內天文界徵集自由申請項目,目前已經接到170餘份申請,申請的總時間約5500個小時,實際只能滿足批准1500個機時,觀測時間競爭相當激烈。「未來我們會考慮逐步向國外科學家開放。」
  • ...設施開放單位接待公眾逾5萬人 保障公眾知情權化解「鄰避效應」
    湖北環保設施開放單位接待公眾逾5萬人 保障公眾知情權化解「鄰避效應」 2019-12-24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衛星雲遙」系統今日上線 免費向公眾開放
    據鳳凰網消息(文/曹雲帆 圖/張文婷)8月27日,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湖南地圖管理服務和測繪地理信息發展情況。2018年,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省財政廳印發《湖南省遙感影像數據統籌共享管理辦法》,啟動遙感影像統籌工作,2020年實現全省2米解析度影像季度覆蓋、重點區域兩個月覆蓋、全省0.5米影像年度覆蓋。
  • 中國環境報記者今日探訪北京小湯山醫院:已啟動修繕工程,視疫情...
    隨著湖北武漢、黃岡等地宣布參照2003年北京防治SARS疫情時小湯山醫院模式,啟動建設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病例醫院,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小湯山醫院在17年後也開始啟動了病房的改造升級。1月30日上午,記者驅車前往小湯山醫院探訪時發現,已有北京建工集團等施工單位進入現場,小湯山醫院幾棟住院樓開始騰空,施工現場有圍擋,大型機械開始平整施工。
  • 北京最「古老」植物溫室再次開放 首展4種猴麵包樹
    中新社北京4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北京最「古老」植物溫室、也是新中國第一座熱帶亞熱帶植物展覽溫室——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在完成整體修繕和設備更新後,即將於4月10日起全新開放。
  • 貝禮中完成舊中國銀行大廈修繕,其父貝聿銘為當年該樓設計師
    貝禮中完成舊中國銀行大廈修繕,其父貝聿銘為當年該樓設計師 貝禮中(左一)與中銀香港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曾錦燕。
  • 四川大學新建博物館主體結構即將完工 綜合博物館區預計明年6月開放
    研學博覽區將通過改造濱江樓、文科樓的建築立面,拆除川大圍牆、提升博覽功能,形成科研博覽、教學辦公與濱江開放空間融合無邊界的研學博覽空間小型博物館區將置換材料化學大樓、東區印刷廠等非博覽功能,並對建築進行改造,打造小型博物館群落2019年9月,平均年齡超94歲的四川大學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進入改造階段,與此同時,四川大學博物館群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 ...預計6月全面完工-海洋世界 長風 改造工程 鰩魚共舞 偷窺-上海...
    東方網4月19日消息:今年,長風海洋世界啟動全面改造,多個展區將重新布置,新近改造完成的「鰩魚共舞」據悉,整個改造工程預計6月全面完工,將帶給遊客一個全新的海底世界。  「鰩魚共舞」展區是最近完成改造的展區,牛鼻鱝、糙沙粒魟、黑背鰩、黃鰩、豹紋魟和白點鷹鱝5種鰩魚在大展缸裡嬉水。新的展區還特別為小朋友設計了一個觀賞鰩魚的角度——鑽到展缸下面,把頭伸進特別的玻璃球裡,在海底「偷窺」這些生物的一舉一動。  鰩魚有著扁平的身體和修長的翼展,遊動時像極了春天的使者——燕子。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預計國外科學家觀測佔...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預計國外科學家觀測佔時10%  責任編輯:科幻世界雜誌社更新時間:2021-01-04 16:43:00 據最新消息,中國「天眼」FAST望遠鏡,預計將逐步向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