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禮中完成舊中國銀行大廈修繕,其父貝聿銘為當年該樓設計師

2020-12-05 澎湃新聞

貝禮中完成舊中國銀行大廈修繕,其父貝聿銘為當年該樓設計師

貝禮中(左一)與中銀香港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曾錦燕。 中銀香港 供圖

新華網香港8月24日消息,華人建築師貝聿銘之子貝禮中已完成修繕香港中銀大廈旁的歷史建築——有67年歷史的舊中國銀行大廈。

貝禮中24日在舊中國銀行大廈表示,該建築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外觀不可變動,修繕僅可在內部進行,由於曾被裝修過,修繕主要是為了恢復其原本的「富麗堂皇」。

他解釋說,在拆除大堂圓形吊頂時,才發現天花板的原本面目:多個方格、金黃色調、馬賽克材質,正中為各種古代金屬錢幣形態,配有古代文字,並點綴藍色花飾,幾乎每個方格內的圖案都不同。

貝禮中說,修繕復原了屋頂的原本設計意圖,同時,被改造成圓形的柱子也都復原為方形,與大廈外觀的方形相呼應。

他介紹說,大堂的地面、柱子、牆面等均以原本的奶白色大理石為主,「帶來一種溫暖、怡人的氣氛」。

中銀香港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曾錦燕稱,中銀香港2016年初決定修繕舊建築的部分區域,工程於去年6月啟動。修繕後的區域將主要為中銀香港私人銀行使用。

至此,貝氏家族三代都參與了中國銀行在香港的業務。

貝禮中的祖父貝祖詒是中國銀行在香港「分號」的首任經理。1917年,「中國銀行廣州分行的香港分號」開業,貝祖詒任經理,首批員工8人。

廣為人知的是,貝禮中的父親貝聿銘設計了香港的中銀大廈。該大廈於1990年正式開放,憑藉其三角柱形外觀,成為香港地標建築之一。

從舊中國銀行大廈走到中銀大廈需約5分鐘時間。

2017年是中國銀行在香港提供服務100周年,也恰逢貝聿銘誕辰100周年。貝禮中說,父親目前已「放下鉛筆」,但仍十分關心孩子們在做什麼設計,並常就此提供一些建議,平時則主要做一些健身運動,如騎室內腳踏車。

舊中國銀行大廈落成於1950年,內部為當時少見的鋼支架結構,外觀為米白色大理石,門口立著兩頭石獅。

據中銀香港提供的資料,1997年2月17日,中國銀行中區支行從舊建築遷出,後來該建築內部裝修;1998年8月18日,新華銀行香港分行營業部遷入舊建築首層大堂對外營業,開放時大堂天花板、柱子等設計已被改變;2001年,新華銀行香港分行併入了中銀香港。

(原題為《貝聿銘之子貝禮中完成舊中銀大廈修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銀大廈,香港,貝聿銘

相關推薦

評論(21)

相關焦點

  • 貝聿銘之子貝禮中主持修繕舊中國銀行大廈
    新華社香港2月13日電(記者戰豔)華人建築師貝聿銘之子貝禮中正主持修繕香港中銀大廈旁的歷史建築——有67年歷史的舊中國銀行大廈,工程預計於今年年中完工。貝禮中13日在由其父親設計的有27年歷史的中銀大廈說,舊中國銀行大廈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外觀不可變動,修繕僅可在內部進行,修繕目的是恢復建築本來面貌,不會將現代建築風格帶入其中。  貝禮中說,如果說新舊兩座建築有關聯的話,那就是修復老建築會選高標準、耐久的材料,如同中銀大廈採用了高質量的材料一樣。
  • 貝聿銘、貝禮中父子的「香港情結」
    美國作家麥可·坎內爾在《貝聿銘傳:現代主義大師》中寫道,在香港的10年時光裡,貝聿銘就讀於港島傳統名校聖保羅書院,常去中國銀行老樓找辦公的父親,放學後和同學在街邊路攤上吃魚蛋,時不時看著窄窄的街道兩邊高高的大廈出神。1928年,因工作調動,貝祖貽舉家搬遷至上海。
  • 貝聿銘之子貝禮中:父親不只是建築師 更是一位人文主義者
    【解說】知名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之子貝禮中,近日在香港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父親貝聿銘不只是一位建築師,更是一位世界公民、一位人文主義者;父親既是中國的驕傲,也是珍視人文主義價值者的驕傲。  佳士得香港將於11月22日至27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秋季拍賣,其中,貝聿銘及夫人盧淑華珍藏的一批藝術作品將亮相,貝禮中也應邀訪港。
  • 貝聿銘之子貝禮中:讓世界多一些有教養的設計
    甘願做兒子們背後的建築師爸爸  最近的一次見到貝聿銘與兒子們同框,是在2001北京中銀大廈落成的時候。穿行在蘇州園林般的內庭院,貝聿銘與中外媒體記者見面,大家都很好奇,他所說的建築生涯中「最後一個大房子」,有著哪些良苦用心。一如既往的笑容可掬,和他的兒子們站在一起,貝聿銘說:「這個建築是貝氏建築事務所的作品,我是他們的顧問。」
  • 「富15代」貝聿銘:源自「浙江蘭溪」的名門望族
    他就是華人之光——貝聿銘。大家都知道,貝聿銘祖輩是蘇州望族「吳中貝氏」。但很少人知道,在介紹貝氏的時候,後面都會加上六個字:原籍浙江蘭溪。據《吳中貝氏家譜》記載,原籍浙江金華府蘭溪縣的貝蘭堂作為蘇州貝氏的始祖,於明朝嘉靖年間以行醫賣藥為生定居蘇州。這樣說,貝聿銘是蘭溪人也是合乎情理的。
  • .| 一顆中國心,一生姑蘇情,一世建築夢——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
    職業身涯初始,貝建中和貝禮中兄弟倆均供職於貝聿銘聯合事務所,是貝聿銘團隊的核心成員。,貝建中和貝禮中兄弟創辦了貝氏建築事務所,父親的角色成了兒子公司的「顧問」。,幾乎在一夜之間從一個籍籍無名的華裔設計師,成為美國乃至全球建築界家喻戶曉的人物。
  • 逝者|貝聿銘:建造的過程,就是一條虔誠的歸鄉路
    (貝聿銘年少時與家人的合影)1927年,他被父親送入上海青年會就讀,當時正在修建的上海國際飯店深深吸引了貝聿銘。這棟二十多層的高樓建在上海最繁華的路段,但卻是由外國設計師設計的,這刺激著貝聿銘,讓他暗下決心去學習建築。
  • 又一建築大師逝世,貝聿銘今日與世長辭,今年剛過完102歲生日
    據美國媒體報導,建築大師貝聿銘於今日與世長辭,貝聿銘之子貝禮中證實,貝聿銘當天早些時候在位於曼哈頓的家中去世。今年4月,貝聿銘剛剛過完102歲生日。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猛一看到這裡,各位看官可能不是很了解,貝聿銘是誰?他為什麼又被稱為建築大師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各位看官說道說道。
  • 貝聿銘「追妻路」:與妻子在車站相遇,火車停開後,挨個車廂尋找
    就在盧愛玲到達美國的那個夏天,貝聿銘恰好趁暑假來到紐約度假。這一天,貝聿銘按照約定前往中央火車站去接自己的朋友。火車站人多,貝聿銘找的很費事。終於,貝聿銘看到了自己的朋友。但是在看到朋友的瞬間,貝聿銘的視線就被朋友身邊的一名中國女性給牢牢鎖住了。這個令貝聿銘驚為天人的女子就是盧愛玲。
  • 大師貝聿銘今天101歲 他建了玻璃金字塔
    其祖上貝家原籍浙江蘭溪,明代中葉遷居蘇州,是吳中當地的名門望族,吳中貝氏,被媒體稱為「可能是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  清朝中期的貝慕庭為吳中巨富,與戈、毛、畢姓人家合稱為當時的「蘇州四富」;顏料大王貝潤生是貝聿銘的叔祖;其祖父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父親貝祖詒則是中國銀行的行長。  照此看來,「富15代」貝聿銘似乎無需努力,便可坐享其成,但他偏不!
  • 天下人物|貝聿銘:建築史上的華人之光
    新華社紐約5月16日電(記者長遠)知名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16日在紐約曼哈頓一家醫院逝世,享年102歲。2009年12月16日,貝聿銘在美國紐約出席美國華人博物館舉辦的「三十周年傳承晚宴」。18歲時,貝聿銘赴美留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學。畢業後,他先是在一家地產開發公司擔任建築總監,後來又成立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貝聿銘多採用混凝土和玻璃建造自己的作品,善於運用幾何圖形與光線的自然結合。他曾說,光線是建築設計最核心的元素,技術和材料都是其次的。
  • 楊慶山會見著名美籍華裔設計師貝建中、饒及人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藍芳 攝影 宗琪琪)9月20日,著名美籍華裔設計師貝建中、饒及人,  據悉,為紀念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傑出校友周恩來入學100周年,南開大學在廣大校友的倡議下於2016年12月發布「南開百年周恩來大講堂」建設計劃,以眾籌形式在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建設一所集報告廳、多功能廳、捐贈紀念廳、會議廳等設施於一體的歷史性標誌建築。  南開大學發展辦、基建規劃處負責人參加會見。  貝建中,世界頂級建築設計師、貝氏建築事務所總裁。
  • 大師貝聿銘逝世:他曾飽受爭議,卻用一生為世界留下傳奇
    最著名的當屬法國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巴黎羅浮宮的金字塔香港中國銀行大廈:遊走在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他,始終堅持著現代主義風格,將建築人格化的同時為其注入東方的詩意。貝聿銘招惹了全法國的反對。面對能把人淹死的唾沫星子,他選擇不妥協。他曾說:「建築設計師必須有自己的風格和主見,隨波逐流就肯定被歷史淹沒了。」1989年,羅浮宮改造工程如期完成。
  • 102歲貝聿銘去世: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個字
    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於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作為現代建築歷史上「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貝聿銘為世界帶來了精彩絕倫的作品,包括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和蘇州博物館等。
  •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南京這座博物館由貝氏家族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南京這座博物館由貝氏家族設計新華社快訊:據美國媒體16日報導,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曾獲得世界建築界最高獎項——普利茲克獎。貝聿銘著名作品包括香港中銀大廈、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
  • 徵服賈伯斯,建築大師貝聿銘:最極致的靈魂,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讀書的時候,貝聿銘個人主義的性格就已經凸顯,他對當時過於傳統保守的賓大建築系頗為失望,厭煩千篇一律,喜歡突破界限、打破常規。但是,自命不凡的貝聿銘繪圖技術極差,只能放棄設計師的夢想轉投麻省理工學院學習建築工程。
  • 【藝術人物】貝聿銘:在現代化的蘇博新館上,體現民族藝術精華
    2017年是著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老人的百歲誕辰,「貝聿銘文獻展」即將在3月下旬在蘇州美術館開展,通過文獻資料、建築模型、復原場景等,回顧貝聿銘老先生的藝術軌跡。從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香港中銀大廈、羅浮宮擴建工程、柏林歷史博物館、日本美秀美術館,再到蘇州博物館新館,老人創造了眾多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
  •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的設計者,致敬貝聿銘的百年
    貝聿銘,出生於中國廣州,幾乎是唯一一位中國百姓耳熟能詳的華人國際建築設計大師。圖片來源:高品圖像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他的代表建築有法國巴黎羅浮宮金字塔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 法國羅浮宮,設計師竟然是中國人,作品遍布全世界國之棟梁!
    法國羅浮宮設計者去世,他還為世界留下了這些風景,日本桃花源,作為中國人一定要去看一看貝聿銘是中國的一個設計師,可能之前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存在,但是在2015年5月16日,所有人都知曉了他的豐功偉績。在這一天,他離開了人世,享年10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