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孩子自小具有模仿行為,加上小時候認知觀念不強,不能很好分辨外界信息的正確與否。對於父母更是有信賴感,而父母一旦有了不良模範行為,比如無意識的爆粗口等,會讓孩子成為父母的"照妖鏡",隱射並學習出父母的不正確習慣。
案例
我是一位九歲男孩的媽媽,這孩子從小就很乖,學習成績也非常好,加上很有禮貌,鄰居們都很喜歡他。可是最近這個孩子不知道怎麼了,居然學會爆粗口,我和他爸爸都很訝異,孩子突如其來的不良行為讓我和他爸爸很費解。
後來偶然間跟鄰居聊起這件事,就跟我說:"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鏡,認知能力還不夠強,會學父母日常間的行為。"
說起這個我十分慚愧,想想自己也是一個暴脾氣,有什麼小矛盾就和孩子爸爸吵架,人在生氣的時候就容易控制不住大腦,無意識的爆粗口。真的是給孩子做了一個錯誤示範了!鄰居安慰我,反省到自己做為父母的錯誤,並與孩子一起改正還未遲。
分析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爆粗口行為?
1、父母的錯誤模範作用
孩子對父母非常的熟悉,小時候對父母信任和依賴感非常強。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而父母的錯誤行為,也會導致成為孩子的"照妖鏡"。很多父母會有生氣時爆粗口的習慣,而孩子的分辨能力和不夠完善,學著父母爆粗口,容易導致錯誤的行為。
2、孩子對於爆粗口理解錯誤
由於孩子心智還未發展齊全,對於外界信息篩選能力不夠。孩子會認為爆粗口、罵人是生氣的一種表現,這樣做只是在表達自己的生氣。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做為父母要幫助孩子理解爆粗口的真正含義,告訴他罵人的壞處,和對別人會造成傷害。
3、暴力文化的模仿
現在影視文化非常多姿多彩,也出現了很多帶有暴力文化的因素。而且不止是電視劇電影,現在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也偶爾會出現爆粗口的片段,而那些暴力血腥的主題電影更是不能讓心智未成熟的孩子觀看,孩子容易無意識模仿暴力文化的行為。
改正孩子爆粗口行為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反省自己是否存在爆粗口行為
父母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切勿一時失誤讓孩子成為自己的"照妖鏡"。平時做到使用文明用語,不要輕易在孩子面前爆粗口。如果有這個行為要自我反省並改正,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變得更好。
2、正確對待孩子爆粗口行為並予以教導
發現孩子有爆粗口的行為,先不要反應過激,拒絕一味打孩子,這樣容易讓孩子變得叛逆。需要與孩子進行溝通,耐心教導,慢慢跟他講解爆粗口的壞處,學會理解他,通過引導將這個行為轉化成正確的情感表達。
3、拒絕暴力文化,渲染溫馨的家庭環境
由於現代影視文化的多樣性,父母要學會辨別,不要讓孩子看粗俗、暴力、血腥的動畫片或影視劇。平時也可以播溫馨又有趣的動畫片或影片,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多關愛孩子,閒暇時多陪伴孩子。
總結
所以當一個乖巧的孩子爆粗口,父母應該先自我反省並改正,並通過教導糾正孩子的行為,切勿讓孩子成為自己的"照妖鏡"。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