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乖孩子爆粗口,爸媽費解,鄰居:孩子就是父母的「照妖鏡」

2021-01-09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孩子自小具有模仿行為,加上小時候認知觀念不強,不能很好分辨外界信息的正確與否。對於父母更是有信賴感,而父母一旦有了不良模範行為,比如無意識的爆粗口等,會讓孩子成為父母的"照妖鏡",隱射並學習出父母的不正確習慣。

案例

我是一位九歲男孩的媽媽,這孩子從小就很乖,學習成績也非常好,加上很有禮貌,鄰居們都很喜歡他。可是最近這個孩子不知道怎麼了,居然學會爆粗口,我和他爸爸都很訝異,孩子突如其來的不良行為讓我和他爸爸很費解。

後來偶然間跟鄰居聊起這件事,就跟我說:"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鏡,認知能力還不夠強,會學父母日常間的行為。"

說起這個我十分慚愧,想想自己也是一個暴脾氣,有什麼小矛盾就和孩子爸爸吵架,人在生氣的時候就容易控制不住大腦,無意識的爆粗口。真的是給孩子做了一個錯誤示範了!鄰居安慰我,反省到自己做為父母的錯誤,並與孩子一起改正還未遲。

分析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爆粗口行為?

1、父母的錯誤模範作用

孩子對父母非常的熟悉,小時候對父母信任和依賴感非常強。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而父母的錯誤行為,也會導致成為孩子的"照妖鏡"。很多父母會有生氣時爆粗口的習慣,而孩子的分辨能力和不夠完善,學著父母爆粗口,容易導致錯誤的行為。

2、孩子對於爆粗口理解錯誤

由於孩子心智還未發展齊全,對於外界信息篩選能力不夠。孩子會認為爆粗口、罵人是生氣的一種表現,這樣做只是在表達自己的生氣。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做為父母要幫助孩子理解爆粗口的真正含義,告訴他罵人的壞處,和對別人會造成傷害。

3、暴力文化的模仿

現在影視文化非常多姿多彩,也出現了很多帶有暴力文化的因素。而且不止是電視劇電影,現在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也偶爾會出現爆粗口的片段,而那些暴力血腥的主題電影更是不能讓心智未成熟的孩子觀看,孩子容易無意識模仿暴力文化的行為。

改正孩子爆粗口行為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反省自己是否存在爆粗口行為

父母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切勿一時失誤讓孩子成為自己的"照妖鏡"。平時做到使用文明用語,不要輕易在孩子面前爆粗口。如果有這個行為要自我反省並改正,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變得更好。

2、正確對待孩子爆粗口行為並予以教導

發現孩子有爆粗口的行為,先不要反應過激,拒絕一味打孩子,這樣容易讓孩子變得叛逆。需要與孩子進行溝通,耐心教導,慢慢跟他講解爆粗口的壞處,學會理解他,通過引導將這個行為轉化成正確的情感表達。

3、拒絕暴力文化,渲染溫馨的家庭環境

由於現代影視文化的多樣性,父母要學會辨別,不要讓孩子看粗俗、暴力、血腥的動畫片或影視劇。平時也可以播溫馨又有趣的動畫片或影片,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多關愛孩子,閒暇時多陪伴孩子。

總結

所以當一個乖巧的孩子爆粗口,父母應該先自我反省並改正,並通過教導糾正孩子的行為,切勿讓孩子成為自己的"照妖鏡"。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鄭強教授走紅網絡,文化人卻頻爆粗口,10條諫言讓父母們醍醐灌頂
    最近,一位教授走紅網絡,他就是浙大博導鄭強。沒有高顏值,只有有趣的靈魂。段子手般的說話方式,讓他瞬間成為諸多學子心中的「泥石流教授」。拋開說教,告別古板,口吐芬芳,鄭強完全區別一般的大學教授,輕輕鬆鬆虜獲學子們的心。鄭強教授走紅網絡,文化人卻頻爆粗口,10條諫言讓父母醍醐灌頂!
  • 孩子:爸媽快看他們的家。15歲少年發現琥珀中藏有恐龍新物種
    那裡曾經是繁茂的熱帶叢林,樹木會分泌大量的樹脂,黏住很多那個時代的生物,這隻甲蟲就是其中之一。琥珀的形狀看上去,個頭不大,長和寬均接近5釐米,密不透風。甲蟲的前、後、側層面均有齒,所以起名叫齒胸波眼甲。很難想像裡面竟然藏著如此貴重的科研線索。15歲的宋丞俊,有這樣重大的發現,源於對科學的痴迷和父母的支持。
  • 父母的前半生,就是孩子的後半生,誰也別責怪誰!
    父母的良好教養都被孩子看在了眼裡前兩天和朋友約好去爬山,他把十二歲的兒子也帶過來了,以前我還真沒有見過他兒子,這見了一次,才知道原生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重要。孩子爸爸說,他和孩子媽媽從小就教孩子獨立,在家裡都是爸爸媽媽怎麼做,孩子也要怎麼做,做家務要是不會,那么爸媽先演示一遍,一遍你還學不會就多學幾遍,直到學會為止。在外邊也是這樣,不管做什麼事都是爸媽先做,然後你在後邊跟著爸媽一起做,你要是覺得爸媽做的不對你就直接指出來,要是覺得爸媽做得對,那你就跟著做。
  • 手動狗頭:「爆粗口」有哪些好處?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在適當的情況下,簡單地大聲說出禁忌語似乎可以減輕人們的痛苦——但新發現表明,其中的粗口也有限定範圍,比如次數。確切地說,爆粗口行為是如何、以及為什麼能讓事情看起來不那麼痛苦,這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個假設。
  • 小格魯特在《銀河護衛隊2》爆了幾次粗口?導演給出答案:50次!
    像是有一場戲,小格魯特就向勇度說了「歡迎來到他X的銀河護衛隊」,火箭在轉述之後,忍不住跟小格魯特說:「我們需要好好來聊一聊你愛爆粗口的問題。」近日,就有網友詢問系列編導岡恩,整個MCU中最有資格爆粗口的就是火箭,不過基於這個系列都是(適合13歲以上的)PG-13,顯然他也不能爆粗口,不過他還是希望岡恩可以想辦法偷渡一些F字眼到這個系列。
  • 居民在樓外裝「照妖鏡」 對樓不樂意裝射燈回應
    住在附近的林女士告訴記者,這排射燈是5月9日安裝的,天色暗下來後射燈就開啟了。「射燈一亮就是一整夜。跟鄰居們打聽了一下,原來是對樓的兩戶居民之間有矛盾。」  「聽說45號樓的那戶人家是做生意的,因為最近生意不好,就專門請風水師來看了一下。」林女士介紹,風水師給出了個建議,在外窗上安裝幾面「照妖鏡」,並且還在旁邊配上了幾張符。
  • 撒貝寧接詐騙電話 被戳穿的詐騙犯大爆粗口
    (原標題:撒貝寧談被騙經過 被戳穿的詐騙犯大爆粗口)
  • 【八卦】爆粗口居然能強化人類屬性 你信嗎?
    近日,英國基爾大學的研究者發表研究結果:爆粗口能強化人類的屬性。Stephens博士做了兩組實驗,一組是29人騎自行車,另一組是52人的握力測試,都能發現爆粗口的人比不這麼做的人效果更好。這項測試是根據Stephens博士在2009年發表的「爆粗口的情況下,人類更能忍受將手浸入冰水的痛苦」的研究結果進行的。也就是說,爆粗口不但能夠提升疼痛的耐性,還能加強運動強度和握力。只要一句髒話,體力、防禦、攻擊力都加強了,還在等什麼,你值得擁有。
  • 孩子3歲前有沒有記憶?爸媽的粗暴對待,不會毫無痕跡
    普及了那麼多兒童早期教育觀念,有時候會碰到網友問,你們整天說教育孩子不能這樣不能那樣,父母的早期教育行為對孩子將來的影響真的有那麼大嗎?咱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個早期教育的前提性問題,孩子三歲前有沒有記憶。我印象中最早畫面,好像是自己上學前班,大概已經6歲了,一個同學穿的小鴨子毛衣我特別喜歡……我問福林爸爸:「你還記得你三歲前發生的事情嗎?」
  • 屬於爆粗口範圍類的詞語
    屬於爆粗口範圍類的詞語時間:2019-04-19 15: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tm社保是什麼梗?屬於爆粗口範圍類的詞語 今天要說的一個常見的網絡流行語我tm社保,關於我tm社保是什麼梗,我tm社保出處在哪,一起來看看吧: 我tm社保是什麼梗 該詞的原型為我他媽射爆,跟臥槽、草泥馬...等詞含義接近,原本形容的就是某種生理現象,屬於   原標題:「我tm社保」是什麼梗?
  • 「12歲,我被親生父親性侵」:有些父母,來自地獄!
    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本應該在父母的關愛下茁壯成長,卻在三年前遭遇了父親陳某,多次迷失人性的多次性侵。從2016年暑假到2018年9月,陳某曾經在成都租住房內和安嶽老家,及其車內多次與女兒發生性關係。而第一次發生性關係時,女兒還未滿12周歲。何其恐怖?何其悲哀?
  • 有多少父母把自己的角色讓給了手機?
    2017年2月6日,中國廣州,地鐵上的一對年輕夫婦正在用手機給孩子播放視頻節目父母幾乎「壟斷」了小孩接受知識和觀念的全部渠道的學齡前階段,可能輕易被小小的手機滲透。(南方周末記者 馮飛/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2月9日《南方周末》)孩子將唯手機是從,不再「聽媽媽的話」2017年2月7日,央廣「中國之聲」報導了鄭州一位11歲孩子瞞著父母買手機(價值千元)一事。
  • 強勢父母有多恐怖?孩子30歲還在被「早教」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望子成龍也是真切,但教育方式的不同,導致了孩子的千差萬別。 曾經看過一個報導,一名男子用假駕照被罰款,行政拘留15天。他的父母一路陪著他接受調查,得知處罰結果後,男子父母情緒激動地斥責交警:「你們太過分了,他還是個孩子!才31歲!」
  • 「你爸媽不要你了!」管不住嘴的人,請你遠離我的孩子!
    「你爸媽不要你了」、「你是你爸媽撿來的」、「你爸爸媽媽只愛弟弟,不要你了」「你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看到這些話你們是不是也是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一部分大人動不動對小孩子說的一些話,本以為都2020年,不會再聽到,沒想到還是我太天真了。
  • 青春期孩子和父母,就是甲方和乙方的關係
    接著攻擊升級,謾罵、貶低、指責、威脅都來了,你個廢材,啥都不懂,還不聽爸媽的?就你那樣,有你哭的一天!!結果怎樣?激起了孩子想殺你或者殺自己的心,雖然他可能還不會真那麼做,但是這個仇就算種下了。別太把自己當父母,當父母的意思就是,我死活也得阻止你,不惜一切代價,也不講究方法,因為我愛你啊,我太TM愛你了!一門心思著急。沒用的,孩子大了,不吃這一套。
  • 孩子最終獲得的是父母的方向感
    早早就學會了獨立先說說,我爸媽很忙這個事實:1979年,知青返城,他們從江西農村回到了上海。快30歲了,只有初中文憑,參加高考,進入文革後大齡青年們的「業餘大學」。(我小時候,一直以為父母嘴裡的「業大」是「夜大」,因為夜裡上課。)
  • 章子怡表面女神,微博上爆粗口 李嘉欣港姐冠軍,竟用英語罵人
    當然,娛樂圈是個很複雜的地方,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有很多,有些明星也會無緣無故遭遇一些莫名其妙的緋聞或醜聞,令他們忍不住大爆粗口。被稱為「國際章」的章子怡就曾經在微博上對網友大罵出口。在汪峰生日當天,章子怡發了一條微博生日祝福,「Lovewasmadeformeandyou!」,也是是狗糧撒太過了,有個網友就調侃:「國際章的英語是倒序嘛?你和我在ML?」
  • 凡爾賽文學、學歷歧視、爆粗口,這檔職場綜藝「戲」有點兒多!
    正片才播了兩期,凡爾賽文學、學歷歧視、爆粗口……么蛾子有點兒多啊! 節目爆紅出圈兒倒是指日可待。可作為zqsg追過第一季的觀眾,我已經徹底看懵了。 不是說升級嗎?除了「紅圈所」是真的,其他的,這是升了個寂寞?
  • 讓孩子既聽話又有主見,不妨從顏寧身上學習如何教育孩子
    前段時間震驚全國的吳謝宇弒母案,至今都令人無法相信,一個從小別人眼裡的好學生好孩子,居然做出這樣離經叛道的事情來。而在大家眼中判逆的韓寒,現在卻活得風生水起。這些好像在告訴我們「乖孩子」是一種諷刺。大家心裡會想,有沒有孩子既聽話又有主見,擁有樂觀積極向上性格的孩子呢?答案是有,而且很多。我就從科學家顏寧身上看到不一樣。
  • 孩子遊戲上癮就是貪玩?馬斯洛需求模型:很多父母並不了解孩子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父母在提到孩子遊戲上癮的問題時,都會把這其中的原因歸結於孩子貪玩。孩子們活潑好動,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高,但是這並不代表貪玩就是遊戲上癮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