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新動物:不結網蜘蛛 捕食策略讓人類汗顏-生物,捕食,不...

2021-01-07 快科技

儘管屬於結網蛛類,但擬態蛛科的物種並不會結網,而是演化出複雜的捕食策略,以其他結網蛛類為食。結一張網,等待蒼蠅落網,然後用蛛絲把蒼蠅包裹起來,再慢慢享用。對於結網蛛類來說,這樣的捕食策略已經被證明非常有效,它們也因此成為動物界中最成功的類群之一。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超過3000種結網蛛類,幾乎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

結網是一項相當細緻的工作。除了多種形式的蛛絲和黏液,蜘蛛還需要按順序進行精準的操作。但是,如果能侵入其他蜘蛛的地盤,以蛛網主人為食的話,又何必費心費力地結網呢?擬態蛛就是這麼做的。

擬態蛛又被稱為「海盜蜘蛛」,它們的捕食策略在動物界中可謂登峰造極。雖然在解剖學上已經失去了結網的能力,但擬態蛛仍然可以產生蛛絲,用於製造卵囊和包裹獵物。相比其他結網蛛類,擬態蛛腹部噴絲頭上的噴絲套管數量要少得多。

在捕食過程中,擬態蛛先侵入其他蜘蛛的蛛網,然後輕輕地撥動蛛絲,引誘獵物蜘蛛前來。當獵物蜘蛛靠得足夠近的時候,擬態蛛就會迅速出擊。首先,它們會用兩隻巨大的前足圈住倒黴的獵物蜘蛛。擬態蛛的步足上具有長短交錯的刺,圍攏起來時就像鳥籠一樣,使獵物蜘蛛無法脫身。接著,擬態蛛咬住獵物蜘蛛,用螯牙注入強力毒液,立刻使獵物失去運動能力。

這實在是非常高效的捕食技巧。「你會目不轉睛地觀看一隻擬態蛛悄悄潛入其他蜘蛛的地盤,揮動第一對步足吸引獵物前來,」美國新罕布夏大學的馬克·湯利說,「為了研究紡器,我們需要花費很多小時來餵養擬態蛛,但我從未對它們搜尋和攻擊獵物的場景感到厭煩。

這樣的場景總是非常奇妙。它們可以非常精妙地運用第一對步足,非常輕柔地觸摸獵物,以至於沒有發生任何形式的反抗,甚至獵物似乎都完全沒有發覺。」

不過,我們目前還未完全了解擬態蛛捕食策略是如何奏效的。特別是,我們不清楚擬態蛛為什麼要撥弄獵物蜘蛛的網。很久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擬態蛛撥弄蛛絲是為了模仿落網昆蟲引起的振動,它們的拉丁學名「Mimetidae」——字面意思是「模仿者」——也由此而來。然而,並非所有的生物學家都認可這一觀點。

「網中蜘蛛爬向擬態蛛的行為,與它們爬向真正獵物時的行為有很大不同,這兩種情況在蛛網上引起的振動也很不一樣,」加州州立大學貝克斯菲爾德分校的卡爾·克魯克說道。

他提出了另一個觀點。「在我看來,最可能的情況是,擬態蛛模擬的是相同蜘蛛物種入侵蛛網時產生的振動,也可能是不同物種的蜘蛛,」克魯克說,「佔據蛛網的蜘蛛需要保衛自己的網不被其他蜘蛛奪走,後者可能是為了免除自己結網的辛勞,又或者只是單純想從網裡奪取獵物。」

「這類相遇遵循著相當簡單的模式,兩隻蜘蛛會互相發出信號,然後緩慢接近,通常體型較小的蜘蛛會投降並逃離蛛網,」克魯格補充道,「我認為擬態蛛所做的,基本上就是發出一個欺騙信號,將自己偽裝成體型較小卻拒絕離開的入侵者,吸引蛛網主人靠近,再靠近,直到進入攻擊範圍。」

然後就是擬態蛛毒液的問題。這種毒液已經演變到對其他蜘蛛有極高的毒性,甚至包括擬態蛛的同類,但對其他動物卻作用不大。「當另一隻蜘蛛被咬時,它會馬上停止活動,而果蠅被咬後還能存活好幾分鐘,」美國德克薩斯A&M國際大學的丹尼爾·莫特說,「它們的毒液似乎對其他蜘蛛特別有效。」

擬態蛛為什麼,以及如何演化出這樣奇特的捕食策略呢?第一個問題是,獵物蜘蛛本身也是捕食者,具有螯牙和毒液。這意味著,它們比其他獵物,如甲蟲、蒼蠅等更加危險,數量也更少。

其次,擬態蛛屬於特化性的捕食者。儘管它們有時也會捕食其他獵物,但最主要的食物來源還是蜘蛛。相比之下,大多數結網蛛類是廣食性的捕食者,網裡捕到什麼就吃什麼。

事實上,擬態蛛甚至不能在沒有蛛網的情況下捕食其他蜘蛛。「在實驗室裡,如果你把一隻結網蛛放到罐子裡,使它不能結網,那擬態蛛就不會攻擊它,」德國漢堡大學的達尼洛·哈姆斯說,「擬態蛛需要有張網才能捕捉其他蜘蛛。」

通過某種方式,擬態蛛的祖先不僅失去了結網的能力,而且變成了專注以其他蜘蛛為食的捕食者。哈姆斯表示,最可能的解釋是,這種行為起源於偷竊。擬態蛛的祖先一開始入侵其他蜘蛛的蛛網時,主要是為了偷取網中的獵物。這種行為被稱為「偷竊寄生現象」。

一些擬態蛛祖先可能將這種策略進行了升級,轉為以蛛網上的蜘蛛為捕獵對象。隨著時間推移,它們變得越來越「專業」,越來越善於捕捉其他蜘蛛:演化出了修長的前足、精妙的蛛絲撥弄技巧,以及專門對付蜘蛛的毒液。這種理論被稱為「偷竊寄生行為起源假說」。

無論這種奇特行為的起源如何,擬態蛛都是非常成功的捕食者。科學家已經對超過160個擬態蛛物種進行了正式描述。除了南極洲,擬態蛛在其他大陸上都有分布。

「我們只研究了一小部分擬態蛛的生物學,但對於大部分物種,我們對它們的生活史和行為一無所知,」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古斯塔沃·霍米加說,「例如,我們對南美洲熱帶地區美麗、奇特的 Gelanor屬擬態蛛幾乎完全不了解。」

在 Gelanor屬物種中,雄性的觸肢——用來給雌性授精的特化足——長度相當於其軀體的兩倍,這使它們可以在較遠的距離為雌性授精。「對於其他種類的蜘蛛,交配需要雙方非常靠近,」霍米加說道。保持距離的交配是非常有用的預防措施,因為擬態蛛有很強的侵略性,並且具有致命的毒液,隨時準備捕食其他蜘蛛——包括自己的同類。

不過,擬態蛛也有溫柔的一面。在2016年發表於《支序分類學》雜誌的一篇論文中,霍米加和他的學生莉吉亞·貝納維茲(Ligia Benavides)描述了5個新的擬態蛛物種。他們還首次報導了雌性擬態蛛照顧幼體的行為。

在蛛形綱中,母親照顧幼蛛是相對普遍的現象。有些母蛛只是將食物吐出來餵給幼蛛,而另一些則達到了讓幼蛛以自己屍體為食的程度。不過,在擬態蛛中,科學家此前還從未發現過母親照顧幼體的行為。

「在野外,我們觀察了擬態蛛屬、Anansi屬和突腹蛛屬雌蛛照顧卵和幼體的行為。擬態蛛可以是很好的母親,」貝納維茲說,「在某些情況下,雌蛛會把卵平均放置在葉片背部的一張小網上。如果我移動了網,或者觸摸它,雌蛛就會把所有的卵或幼體快速收攏起來,弄成一個球,然後帶走以保護它們。」

模擬獵物以引誘其他蜘蛛的行為——被稱為「攻擊性擬態」——並不是擬態蛛獨有的。事實上,在蛛形綱中,這種行為至少有過另外兩次獨立演化的過程。

跳蛛科孔蛛屬的物種同樣會模仿獵物,撥動其他蜘蛛的蛛網,引誘它們過來並加以捕食。與其他跳蛛一樣,孔蛛具有大大的眼睛,並且主要依靠視覺來尋找獵物。相比之下,擬態蛛似乎更多地依賴觸覺。在實驗室中,把眼睛蓋起來並不會影響它們對其他蜘蛛的攻擊。

擬態蛛和孔蛛在演化史上是相當晚出現的類群,而另一類同樣捕食其他蜘蛛的蜘蛛——古蛛科——則非常古老,甚至在有翅昆蟲出現之前就已存在。古蛛在英文中被稱為「pelican spider」,意思是「鵜鶘蛛」,這源於它們具有像鵜鶘一樣延長的頭部和螯肢。它們會用一隻螯肢刺入獵物體內,然後用另一隻螯肢注入毒液。

古蛛一直是以其他蜘蛛為食,而擬態蛛則是由結網蜘蛛演化而來。1854年,古蛛第一次在琥珀化石中被發現,但直到1881年,人們才在馬達加斯加島發現了活體。

「所以,如果你比昆蟲還要古老,你會吃什麼?很可能就是其他蜘蛛,」哈姆斯說,「這就是它們具有如此奇特形態的原因。」雖然看起來很奇怪,但對於這些蜘蛛來說,以其他蜘蛛近親為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生存手段。

相關焦點

  • 不結網的蜘蛛
    《本草綱目》中,對蜘蛛有這樣的描述:「此蟲設一面網,物觸而後誅之,知乎誅不義者,取曰蜘蛛。」「蛛絲馬跡」這個成語也很常用,這說明人們對於蜘蛛結網的習性非常了解。那麼,是否有不結網的蜘蛛呢?也是有的。蜘蛛的腹部有三對紡織突,與體內的絲腺相連,組成了紡絲器官。
  • 捕食動物排行榜 獨佔鰲頭者竟是蜘蛛
    人民網訊 據BBC報導,生物學家計算出,全球的蜘蛛每年要吃下4000至5000萬噸的食物,在捕食動物排行榜中獨佔鰲頭。科學家說,蜘蛛的胃口大的相當於每年全球人口消耗的肉和魚的總重量。 最新一期的《自然科學》雜誌上發表了科學家的報告。領導這項研究的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科學家納芙勒爾博士說,是一本1958年出版的著作《蜘蛛的世界》給了他此項研究的靈感。
  • 室內最大型的蜘蛛,白額高腳蛛全長達13釐米,卻是專門捕食蟑螂
    一、白額高腳蛛是室內最大型的蜘蛛之所以稱為白額高腳蛛,是由於這種蜘蛛全身密生黃灰色毛,其額區有一條白色橫帶。白額高腳蛛屬於大型的室內蜘蛛,體長2-3釐米,但當蜘蛛腿展開,立即變成10-13釐米,白天喜歡躲在屋頂、櫥櫃縫隙等處,夜晚則在牆壁上捕食蟑螂或其它昆蟲為食。
  • 緬甸發現數億年前琥珀 定格蜘蛛捕食瞬間
    而更令一些琥珀價值連城的原因是它們有時恰巧在從樹木上滲出滴落時包裹住了一些小的生物,大多是昆蟲等,由於琥珀天然的防腐效果,這些小蟲子會被完整地保存起來,直到再度被人發現的一天。而日前美國科學家就十分幸運地在緬甸發現了一枚有數億年歷史的琥珀化石。最讓科學家們喜出望外的是,這枚琥珀中竟然完美保存了一隻蜘蛛在捕食一隻雄性寄生蜂的瞬間。
  • 周口發現「透明蜘蛛」 專家稱是蟹蛛不會結網不傷人
    原標題:周口發現「透明蜘蛛」後續:是蟹蛛 不會結網不傷人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實習生 李玉坤 文圖日前,大河客戶端獨家率先刊發的周口網友發現「透明蜘蛛」一事,引發多家網站轉載和網友關注。很多網友對此議論紛紛,昨日,記者再次採訪有關生物專家獲悉,這種蜘蛛是蟹蛛科的一種,不會結網也不會傷人。針對此篇報導,不少網友評論說,所謂的「透明蜘蛛」非常常見,農村地區到處都是,但卻鮮有網友能準確知道這種「透明蜘蛛」的具體名字。昨日,周口師範學院生命科學與農學學院的李淑梅教授給記者發來簡訊告知,經諮詢相關專家,圖片中的場景是蟹蛛正在捕食,它不會傷人。
  • 從捕食昆蟲進化到殺人,漏鬥網蜘蛛不幸的進化巧合
    這直接形成了對人類的威脅,也讓漏鬥網蜘蛛成為一個可怕的殺手。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描述了這個可怕的進化故事,在這份報告中,研究人員稱澳大利亞這種蜘蛛的致命影響是「不幸的進化巧合」。最初讓科學家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這種蜘蛛的毒素會對人類如此致命。因為在蜘蛛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既沒有成為它們的獵物,也沒有成為捕食者。
  • 不結網、水上漂,這種蜘蛛簡直是「不講武德」
    蜘蛛,還是有點毒的和其他蜘蛛一樣,真水狼蛛在頭部的前端有一對發達的螯肢,這是它們的捕食結構,螯肢中含有毒腺,可以通過螯牙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真水狼蛛的兩隻大螯。圖片:Markku A. Huttunen / wikimedia日常人們見到蜘蛛總愛習慣性地問一句:「有毒麼?」
  • 誇張:科學家發現全新動物 人類甘拜下風
    儘管屬於結網蛛類,但擬態蛛科的物種並不會結網,而是演化出複雜的捕食策略,以其他結網蛛類為食。結一張網,等待蒼蠅落網,然後用蛛絲把蒼蠅包裹起來,再慢慢享用。對於結網蛛類來說,這樣的捕食策略已經被證明非常有效,它們也因此成為動物界中最成功的類群之一。
  • 生物防治丨為了綠色安全果實,捕食蟎和熊蜂在努力
    要問為何遊人們不擔心食品安全,因為這個基地的農產品達到了直接食用的標準。要問是如何實現的呢?小編來告訴您這其中的奧秘。生物防治害蟲目前在我國農業生產中,人們害蟲防治主要依靠化學防治。然而,殺蟲劑的使用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害蟲產生抗藥性,人們不得不加大用量或投巨資尋找新配方;二是殺蟲劑往往還會殺滅益蟲,造成生態環境失衡;三是殺蟲劑殘留物進入人類食物鏈,影響人體身體健康。這個採摘基地是綠色有機果蔬基地,主要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來防治害蟲,生物防治依靠的是害蟲的天敵。如利用捕食蟎捕殺紅蜘蛛。說起紅蜘蛛。農友們都知道,紅蜘蛛一旦發生,想要徹底根治很麻煩。
  • 瞞天過海,捕食蟎巧勝紅蜘蛛!
    我們都知道紅蜘蛛、葉蟎、粉蝨、薊馬等蟲害是設施農業裡經常發生的,它們危害甚廣,抗藥性又很強,是農民們深惡痛疾的害蟲。而捕食蟎的出現,如同貓吃老鼠一樣,哪裡有紅蜘蛛、葉蟎、粉蝨、薊馬,捕食蟎就會搜索到哪裡,使害蟲無處遁形。
  • 捕食蟎大戰紅蜘蛛
    他們所說的殺手剋星就是昌吉州從福建引進的生態防治棉花紅蜘蛛的捕食蟎。它真正的學名叫胡瓜鈍綏蟎,是一種人工飼養出的蟎,專門用於捕食紅蜘蛛。談紅蜘蛛色變紅蜘蛛是一種棉葉蟎蟲,小到人用肉眼如果不仔細觀察都難以看到,它在成長期的破壞力十分驚人,會將棉花葉片啃食掉。
  • 近些年來,人類新發現的7種奇特的生物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研究就從未停止過,而這個世界也總是不斷的帶給我們驚喜。例如,科學家們總是能夠找到一些以前並未了解過的生物。從攜帶致命疾病的巨型蝙蝠到擁有小丑外觀的蜘蛛,接下來,小編就要為你介紹,近些年來,人類新發現的7種奇特的生物。
  • 人類發現全新生物—海盜蜘蛛,陰險毒辣、計謀不弱於人類!
    蜘蛛,是常見的生物,它們通常的做法是結一張網,等待獵物落網,然後用蛛絲把獵物包裹起來,再慢慢享用!近日,科學家發現一種全新的蜘蛛,它自己不去結網捕獲獵物,而是以蜘蛛為食物,這種蜘蛛被稱為擬態蛛或海盜蜘蛛。
  • 蜘蛛捕食蜻蜓:蜻蜓陷入蜘蛛網,被蜘蛛用蛛絲纏成一捆!
    蜘蛛按照捕食方式可劃分兩大類:結網性蜘蛛和徘徊性蜘蛛!就是一種會結網,一種不會結網,通過四處遊走或者偽裝來捕食獵物,來看看結網性蜘蛛如何捕的?當一隻蜻蜓誤闖進蜘蛛網時,蛛絲看似非常小,卻讓蜻蜓無力擺脫,最終成為蜘蛛的食物。
  • 億年前琥珀化石凝固蜘蛛捕食寄生蜂瞬間
    蜘蛛撲向寄生蜂的瞬間被琥珀凝固。  據外媒報導,日前美國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枚億年前的琥珀化石,令人稱奇的是,化石中完整保存了一隻蜘蛛捕食寄生蜂的精彩瞬間。  據專家推測,這枚琥珀形成的時間約在一億年前,當時地球正處於侏羅紀時期,是恐龍活躍的時代。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黑猩猩捕食陸龜
    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日前發表的一篇動物行為研究論文,科學家報告了迄今已知的首次發現黑猩猩捕食折背龜的情況。        黑猩猩屬靈長目人科動物,人類的祖先與黑猩猩的祖先在大約500萬至600萬年前分家,走上各自獨立的演化道路。
  • 澳大利亞奇聞錄:巨型蜘蛛捕食不幸「落網」小鳥
    金圓蛛捕食「落網」小鳥金圓蛛捕食「落網」小鳥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0月22日報導,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花園裡,一隻巨型蜘蛛吃鳥時的情景被人拍到,照片中這隻大蜘蛛正用它黑色的長腿纏繞懸掛在蛛網裡的一隻鳥的屍體
  • 懶惰蜘蛛竟從螞蟻嘴裡搶奪食物(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國外媒體報導,紐西蘭動物學家最近發現了一種從螞蟻嘴裡搶食的蜘蛛。這種懶惰的蜘蛛雖然也會捕殺獵物,但是它不喜歡主動捕食,也不結網,而是跟蹤螞蟻,從螞蟻的嘴裡「偷」和搶奪食物。   這種懶惰的蜘蛛生活在肯亞維多利亞湖的海岸線附近,身長大約有2至6毫米,它的全名叫雙帶扁蠅虎蜘蛛(Menemerus bivittatus)。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研究人員西蒙·波拉德和他的同事羅伯特最近拍攝到了這種蜘蛛奇怪的捕食方式——從螞蟻嘴裡搶奪食物。
  • 神秘的「人面蜘蛛」,它的原型到底是什麼?
    斑絡新婦(Nephila pilipes),又名毛絡新婦,是圓蛛科絡新婦屬蜘蛛的一種。它們的身體黑黃相間,腹部細長,胸部背面的花紋組成了比較簡潔的人面圖案,在「蜘蛛界」引人注目。斑絡新婦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各地,仔細觀察的話,在樹林和花園裡有時就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 蜘蛛有何特殊的本領,它的天賦技能有哪些?如何捕食的
    蜘蛛,它是怎樣的存在,如何捕食的?今天為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它就是令人聞風喪膽得毒蜘蛛,一位可怕的選手,號稱織網高手和用毒高手此名聲絕對不是浪得虛名,是有它的道理好了,我們往下看圖,大家就明白了毒蜘蛛的能力之一了織網毒蜘蛛已經編織了一張大的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