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數學和科學家彭加勒在《科學與假說》一書中談到:科學家對自然規律的再現應該體現簡明性、對稱性和基礎的統一性。他在對物理學概括時認為,物理學面臨著三個緊迫性的根本問題,以太漂移實驗、光電效應和布朗運動。不知是因為機緣巧合,還是因為愛因斯坦就是一位專門解決難題的科學巨匠,在1905年時年輕的愛因斯坦發表了6篇論文,幾乎完美地解決了彭加勒關心的所有物理學難題。《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和《物體的慣性取決於它的能量嗎?》是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的論文,完全解決了彭加勒關心的以太漂移問題;《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和《關於布朗運動的理論》對分子的布朗運動進行了很有力的解釋;《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這篇論文是量子理論發展史中一篇極為關鍵的研究文獻,同時也開創了物理學中光電效應分支學科。
當時的物理學界對普朗克開創的量子理論響應極為冷淡,科學家們雖然接受普朗克提出黑體輻射公式,但是對普朗克的量子假說卻敬而遠之,而愛因斯坦是第一個認真對待普朗克的量子假說的年輕學者。愛因斯坦在1904年時完成的博士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對液體中的原子彈跳進行統計分析,這項內容成為物質原子性質的最佳例證,愛因斯坦計算的原子運動方程與普朗克輻射公式在數學上極為相似,那麼光在數學上可能與原子類似,從物理學的角度上來講,光也應該具有類似原子的某些特徵,愛因斯坦決心探究光子的奧秘。愛因斯坦思考,如果說光具有原子的某些特徵,也許光有可能會像物質一樣以濃縮的形式存在,有沒有可能存在物質一樣的「光原子」?另一個難點是,也許「能量子」躍遷輻射的光能量脈衝並不是像普朗克設想的「向四周擴展」,光能量脈衝能否在一個小範圍,這兩個問題是愛因斯坦的主要疑團。愛因斯坦認為,能量在空間傳播時也是不連續的,能量也是一小份一小份地以「波包」的形式傳播,光是一系列濃縮的波包而呈現的「光子流」,愛因斯坦推測每個光子的能量應該等於普朗克的「能量子」,即普朗克常數與光的頻率,當電子發生躍遷時就會產生光子,當電子吸收光時,光子就會消失。
早在1887年赫茲就已經發現了光電效應的一些現象,赫茲在進行電磁實驗時注意到電極之間會受到紫外光的影響,赫茲經過多次實驗證實了這種效應,隨後發表了《紫外光對放電的影響》的論文。後來一些科學家證實,這種光電效應是紫外光照射金屬表面引起電子的發射。光電效應與熱輻射不同,並且具有更為複雜的多樣性,幾乎所有物質都會進行熱交換,但光電效應會因為物質材質的不同,呈現出電子發射強度的巨大差異。
愛因斯坦為此對光的粒子屬性尋找證據,但當時科學界在光電效應研究上既不系統,實驗數據也不夠精確,然而愛因斯坦還是在這些零星的資料中找到了他需要的珍寶。愛因斯坦注意到,雖然電子可以在金屬物質內部移動,但是電子不會輕易地逃逸出金屬物質,電子被束縛得非常緊密,除非利用非常高的溫度「蒸發」出電子,或者以非常強的電場激發出電子。再來審視一下光對電子產生什麼結果,對於相同的金屬材質,如果使用藍色光或者紫外光照射,電子就會呈現較高的能量射出;如果使用頻率較低的黃色光,則電子射出的能量也相應較低;更低頻率的紅色光一般難以引發電子射出。1902年德國物理學家勒納德用不同頻率的光照射鈉汞合金時發現,只有達到一定頻率能量的光才能誘發鈉汞合金中的電子射出,被誘發出來的電子的速度與光的頻率和能量有關。光的頻率越高其含有的能量也就越大,根據普朗克對黑體輻射的研究結論,光是以「能量子」的形式發出的,也就是光以脈衝進行輻射,愛因斯坦認為,普朗克的「能量子」實際上就是光子的濃縮波包,那麼每一個光子攜帶的能量都會集中在單個電子上,單個電子吸收光子就會獲得了光量子的全部能量。具有高能量的藍色或者紫外高頻光,可以提供電子足夠的能量,使得電子從金屬物質中激發出來,光子的能量越高,金屬發射電子的強度也會越高,低於一定頻率的較低能量的光,電子不會得到逃出的能量,所以電子就不會射出。
愛因斯坦假設光是以光子流的形式輻射,單個電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他運用能量守恆定律推導出如果光子小於金屬材料的電子逃逸能量,那麼能量較低的光就不能使電子射出,而光的頻率與光電子發射的能量呈現線性關係。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學說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電子發射的能量與入射光的頻率線的斜率恰好等於普朗克常數。愛因斯坦並不滿足於光量子論的理論範圍,接下來1906年愛因斯坦運用量子概念解釋了低溫時的固體比熱;1912年愛因斯坦將量子概念用於光化學現象,並且提出光化學當量定律。1916年愛因斯坦在丹麥科學家玻爾的原子能量躍遷的基礎上撰寫了《論輻射的量子性》論文,提出原子能量受激輻射的新觀點。受激輻射是指系統中維持在高能態的原子數量多於低能態的情形下,受激輻射的能態佔有優勢,只要有一個光子被激發,就會產生大量的運動方向和頻率完全相同的光子。愛因斯坦的受激輻射成為後來雷射技術的理論基礎。
本文系作者原創,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素材來源於《從混沌到有序—妙不可言的宇宙》一書。
隱惡揚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