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自己,從探秘身體的「兩棲基因」開始

2021-01-14 清南師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裡流行起了「比慘」。

有人說自己胖了十斤,就一定有人說自己胖了二三十斤。

有人說自己辭了職,找不到下家,鬱鬱寡歡,就一定有人說自己已經失業大半年,窮途末路。

有人說自己失戀,就一定有人說自己母胎單身。

「比慘」成了我們的日常,更何況還有熱門話題雪上加霜,挑撥著我們脆弱的神經,引發焦慮浪潮。連活著都已經覺得艱難,哪有什麼精力談夢想?因此,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說服自己放棄無意義的追逐,活得輕鬆一點。



如今,在年輕人中流行為自己貼標籤,「不配族」就是其中之一,他們以「窮」為名麻痺自己,卻從未想過做些什麼來逃離生活的怪圈,自然也看不到比他們更「窮」的人還在風裡雨裡,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隱形貧困人口」是另一個流行標籤,他們表面上過著精緻生活,實際月月吃土,為自己的造作買單,至於追求夢想這件事,太累了,他們不習慣。在他們造作的時候,卻不知道身邊有另外一群和他們截然相反的年輕人正過著樸素的生活,為了夢想和未來不懈打拼,逐漸擺脫了「窮」的標籤,把日子過得從容不迫。



據說,出現以下九個表現,證明你可能進入中年危機了:

如今中年危機已經開始蔓延到年輕人當中,他們紛紛開始拿著保溫杯喝起了枸杞茶,標榜自己患上了「初老症」。至於追求夢想?得了吧!他們不行!

真的不行嗎?

看看周圍,比他們老的,七八十歲還敢重新創業;和他們同齡的,充分挖掘自己的可能,發展多重職業;比他們小的,還沒畢業就已經靠做公號、直播創立了個人品牌。

永遠沒有不行的人,只有老去的心,當這些不敢做夢的年輕人盲目地被各種熱門話題牽著鼻子走,比窮比慘的時候,卻有一群人正在比夢想,比跨行,比收入,比多重身份……

他們是設計師,也是麵館老闆;

是HR,也是代購;

是程式設計師,也是手工皮具匠人;

是經紀人,也是服裝店老闆;

是保險銷售,也是網店店主;

……

他們是「兩棲青年」,過著「雙面人生」。

「兩棲青年」是近兩年來新誕生的「物種」,他們通常擁有兩種看似毫不搭界的職業,一邊為了生活,一邊為了夢想。他們從不跟別人「比慘」,也從不標榜自己是「隱形貧困人口」,更不會強行把二十多歲的自己拉入中年危機的人群,哪怕他們已經步入中年,也依然有著比年輕人還要旺盛的熱情和活力。因為心裡有夢,所以敢拼敢闖,這樣的人生是令人羨慕的。

很多人都想成為「兩棲青年」,卻在尋找第二職業的時候走錯了方向,翻了跟頭,所以從此一蹶不振,再不敢輕易追夢。其實,是因為他們沒有讀懂自己的「兩棲基因」。

每個人生來獨特,獨特的基因決定了我們在人生中的每一個選擇,各種選擇交織在一起,便決定了前路的方向。

因此,成為「兩棲青年」的第一步,便是先做個小測試,喚醒自己的「兩棲基因」,找對最匹配的第二職業。(小提示:測試結果藏在「閱讀原文」裡哦)

 「兩棲青年」找到了一個追求夢想的正確方式,但擁有第二職業就意味著你要投入的不止是熱情,還有失敗的風險、健康的困擾以及資金鍊斷裂的窘境。因為多了一份「工作」,所以在資金的需求和頻次上要高於普通人。如何解決資金短缺帶來的困境,是成為「兩棲青年」要面臨的第二個問題。雖然借錢不失為一種辦法,但如果找不到安全靠譜的平臺,就變相加劇了失敗的風險。

然而「兩棲青年」是幸運的,因為「有錢花」願意為他們的夢想搭一把手,出一份力。「有錢花」將「兩棲青年」作為服務的主要目標人群,扶植創業者、兼職青年和小微企業,提供可信賴的金融服務。不僅可以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資金保障,同時還有教育分期服務,助力「兩棲青年」教育深造,緩解資金壓力,實現全民普惠金融,為他們實現夢想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夢想面前人人平等,「有錢花」願意全力以赴,讓每個夢想不因缺錢的窘迫而落空,為「兩棲青年」的夢想打call。

此外,「有錢花」為「兩棲青年」開啟了「818全民有錢」活動,邀請用戶編輯自己的夢想,繼而獲得最高價值十萬元的夢想免息金。只要微信關注「百度有錢花」公眾號就可以參加,引來了很多「兩棲青年」編輯夢想,贏取免息金。

年輕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情,何必要用「比慘」來貶損自己的價值?不如學著做一名「兩棲青年」,給自己的夢想一次重生的機會!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818夢想之旅邀你啟程。

相關焦點

  • 招募 | 獨立1日營 | 基因探秘——小小科學家走進交大
    為什麼我和爸爸媽媽長得很像呢?
  • 基因領域:最重要的是讀懂「天書」
    對於人類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關於基因這本人體「天書」,要如何才能讀懂?讀懂這份與身俱來的天書對人類來說,又有怎樣的意義?在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基因技術與人類未來」現場,嘉賓們對此進行了解答。基因,人類的另一個身份證在基因領域,相比較基因編輯、基因治療,最先完成產業化的當屬基因測序。
  • 帶孩子解讀基因奧秘,打開看未來的眼睛:華大基因探秘生命密碼,讓...
    一些國家的代表開始爭論,這項技術誕生的兒童,還能算是人類嗎? 可是我們真的能夠通過改造基因的方式隨意改造自己麼? 對個人而言,如果人能通過基因工程改造自己,意味著人能夠在更高的層面趨利避害,能更有力地握住命運的咽喉
  • 心理測評|16PF人格測試,從讀懂自己開始-點擊獲取免費專業報告
    心理測評|16PF人格測試,從讀懂自己開始-點擊獲取免費專業報告 2020-07-23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秘國家基因庫、海洋產業園,注入創文新動力
    國家基因庫探秘之旅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8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古亮宇 通訊員 吳琳君、吳戈)8月28日,大鵬新區群團工作部、新區團工委聯合大鵬辦事處團工委開展「鵬湃青年•悅動青春」之「創文明城市,建美麗大鵬」主題活動,約50名新區青少年前往國家基因庫、海洋產業園開啟生態探秘之旅。
  • 新型兩棲裝甲車「海盜」開始疲勞試驗(圖)
    千龍新聞網訊,據英國國防部最新透露,新型兩棲裝甲車「海盜」最近在英國皇家海軍第三突擊旅開始疲勞試驗,這標誌著英軍兩棲攻擊部隊裝備的重大改進。「海盜」兩棲裝甲車在正式裝備海軍突擊部隊之前,將連續進行15個月的疲勞試驗。
  • 075型兩棲艦下水只是開始 中國兩棲艦隊還缺高性能直升機
    在解決有無後,目前075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都是次要矛盾造好軍艦隻是個開始4月22日,海軍節前夕,我國國產075型兩棲攻擊艦二號艦下午1點左右在滬東中華造船廠下水。和去年9月份國慶前夕高調下水的一號艦相比,本次075下水倒是和055型的後續艦一樣「波瀾不驚」,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公開報導,也沒有過分的保密。
  • 探秘國家基因庫:存儲特有資源
    探秘國家基因庫
  • 你能讀懂小丑魚的身體語言嗎?竟然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含義!
    #養寵攻略大徵集#你能讀懂小丑魚的身體語言嗎?竟然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含義!#2019亞洲寵物展#在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就學習過神奇的蜜蜂舞,那時我們就已經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即使蜜蜂沒有文字語言,它們依然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去傳達信息。但是你知道嗎?
  • 數學名人館:探秘「數學家之鄉」的地域基因
    原標題:數學名人館:探秘「數學家之鄉」的地域基因   到溫州的「城市客廳」南塘街走走,再到邊上的白鹿洲公園逛逛,已經成為不少溫州市民的周末好項目。在這裡,你還可以到一座老宅裡「數星星」。
  • 探秘網劇怪獸:「史前霸王蠑螈」是個什麼鬼
    探秘網劇怪獸:「史前霸王蠑螈」是個什麼鬼 2017-02-19 14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兩棲類家族還真就出現過與霸王蠑螈比肩的大傢伙,而關於這個大傢伙的線索來自於位於非洲南部的賴索托王國。  1970年,古生物學家在賴索托王國西南部一片名為「紅床」的地層中找到了一塊長22釐米長,寬10釐米的化石碎片,這塊碎片來自某種兩棲動物的腦袋。起初古生物學家認為化石屬於蝦蟆螈類,這隻動物活著的時候體長應該在3至4米之間,在遙遠的史前時代根本算不上是大傢伙。
  • 2分鐘讀懂今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基因編輯是什麼?
    2分鐘讀懂今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基因編輯是什麼?接下來,我們用2分鐘時間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基因編輯。這是細菌和病毒間的作戰故事。病毒時常攻擊細菌,把自己的DNA注入細菌體內——這種情況的後果相當嚴重,可能會導致細菌死翹翹。於是,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細菌體內演化出了一套防禦系統,專門用來對付這種情況,它就是CRISPR/Cas系統。
  • 世界唯一兩棲「蠑螈」機器人Ⅱ亮相
    圖為世界唯一可水陸兩棲「蠑螈」機器人Ⅱ。   第三隻眼   科技日報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在法國裡昂舉行的歐洲最大服務性機器人展上,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和波爾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目前世界上唯一既可在陸地爬行又可在水中遊弋的兩棲機器人「蠑螈」Ⅱ。   「蠑螈」機器人的設計靈感源於大自然。作為兩棲類動物,蠑螈非常類似於地球上第一個陸地棲息的脊椎動物。
  • 人體密碼基因——你的身體說明書!
    基因檢測可以在人們身體沒有患病的情況下,及時了解自己的基因缺陷,知道自身患病風險,對自己的疾病做到早知道、早預防、早治療,採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預防、治療措施,使自己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等適應於基因的要求,努力避免外因的誘導和刺激,在基因檢測的基礎上能做到精準健康管理,同時能給病患制定個性化的精準健康幹預方案。
  • 探秘癌症基因「沉默」機制—新聞—科學網
    斑馬魚研究揭示表觀遺傳學如何調控生物進化
  • 讀懂自己 北極海
    讀懂自己文/北極海有時會突然不經意的想起一個人和一些片斷往事各種涉及他的一切>並非雜念也無需訴求什麼甚至只有自己懂得或許歷經眾多塵世紛擾 世事更迭略帶疲倦的時候有一種熟悉而曾溫暖的情結會在這個時刻不由人的闖入心扉掛鎖的門頁也讓靈魂最深處有盞孤燈能始終不滅
  • 探秘中國古動物館:那些不可思議的遠古生物
    拉蒂邁魚、海口魚、七鰓鰻、初始全頜魚、夢幻鬼魚……這些看上去既「專業」又「通俗」的古魚以及它們的故事,正出自於中國古動物館寫給孩子們的首套兒童百科繪本,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探秘古魚王國》。就在本月,這套名為「不可思議的遠古生物」少兒科普繪本叢書中的兩冊舉行了新書發布會——除了《探秘古魚王國》,還有一本是《追尋中國恐龍》。
  • 外媒:中國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開始首次試航,還將再建6艘
    據《海軍新聞》網站2020年12月22日報導稱,有網友拍攝到的照片顯示,中國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LHD)已經開始首次海上試航。2020年12月22日上午,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在拖船的協助下駛離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碼頭泊位,進行首次試航。
  • MER:車靜等兩棲類DNA條形碼通用引物研究獲進展
    ,文章中,研究者在兩棲類DNA條形碼通用引物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DNA條形碼技術(DNA Barcoding)近年來已成為國際上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熱點,即利用標準基因片段對物種進行快速、準確的鑑定和識別。該技術正廣泛應用於生物多樣性調查、分子進化、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等諸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