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的雲

2021-02-15 黔西南氣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經常會知道雷雨等天氣,那你是否也知道那些產生閃電的雲,以及它們是怎樣產生的閃電了?就讓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那些關於閃電的雲吧。
人們通常把發生閃電的雲稱為雷雨雲,其實有幾種雲都與閃電有關,如層積雲、雨層雲、積雲、積雨雲,最重要的則是積雨雲,一般專業書中講的雷雨雲就是指積雨雲。
雲的形成過程是空氣中的水汽經由各種原因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狀態而發生凝結的過程。使空氣中水汽達到飽和是形成雲的一個必要條件,其主要方式有:(1) 水汽含量不變,空氣降溫冷卻;(2) 溫度不變,增加水汽含量;(3) 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溫度。
但對雲的形成來說,降溫過程是最主要的過程。而降溫冷卻過程中又以上升運動而引起的降溫冷卻作用最為普遍。
積雨雲就是一種在強烈垂直對流過程中形成的雲。由於地面吸收太陽的輻射熱量遠大於空氣層,所以白天地面溫度升高較多,夏日這種升溫更為明顯,所以近地面的大氣的溫度由於熱傳導和熱輻射也跟著升高,氣體溫度升高必然膨脹,密度減小,壓強也隨著降低,根據力學原理它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氣層密度相對說來就較大,就要下沉。熱氣流在上升過程中膨脹降壓,同時與高空低溫空氣進行熱交換,於是上升氣團中的水汽凝結而出現霧滴,就形成了雲。在強對流過程中,雲中的霧滴進一步降溫,變成過冷水滴、冰晶或雪花,並隨高度逐漸增多。在凍結高度(-10攝氏度),由於過冷水大量凍結而釋放潛熱,使雲頂突然向上發展,達到對流層頂附近後向水平方向鋪展,形成雲砧,是積雨雲的顯著特徵。
積雨雲形成過程中,在大氣電場以及溫差起電效應、破碎起電效應的同時作用下,正負電荷分別在雲的不同部位積聚。當電荷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會在雲與雲之間或雲與地之間發生放電,也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閃電。
接下來就來看看這幾天的天氣吧


相關焦點

  • 「朱諾」探測器在木星上發現奇異的氨水雲閃電
    木星雲端的白色突起,可能是被木星風暴從雲層下方帶上雲頂的冰晶,這些冰晶可以與雲頂的氨水雲一起製造出閃電帶有不同電荷雲團之間的放電現象就是閃電。「朱諾」探測器曾經在木星雲頂下方50至65公裡處發現過「超級閃電」。而這個深度,正是木星上液態水滴能夠在雲中形成的位置。「超級閃電」的成因和地球上的閃電是一樣的。但科學家發現,「朱諾」探測器在木星雲頂上方意外發現的另外一種閃電,其形成機制卻是見所未見的。
  • 光閃電不打雷?沒玩特效,這是「雲閃」!
    1日晚上,沒聲兒的閃電成了很多「晚睡族」的夜聊話題。哈爾濱主城區從23時就開始打閃電,每隔幾秒就一次,持續了半個多小時,光閃電不打雷,難道老天爺在玩自拍?  對此,我省防雷方面的專家解釋說,其實那就是雲內閃或雲際閃。區別於雲和地面的閃電(地閃),雲內閃指的是雷暴雲內部放電,雲際閃指兩塊雲之間的閃電。雲內閃雖然也伴有雷聲,但由於中間有雲層遮擋,雷聲衰減很快,所以往往只能看見「雲閃」的「閃」,卻聽不到「雲閃」的「雷」。
  • 南京昨晚「光閃電不打雷」?@南京氣象:這是「雲閃」
    南京昨晚「光閃電不打雷」?@南京氣象:這是「雲閃」 2020-08-20 0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哈爾濱昨晚「光閃電不打雷」?專家:沒玩特效,這是「雲閃」
    本文轉自【哈爾濱日報】;「就看天空有一閃一閃的閃電,但沒有雷聲。」1日晚上,沒聲兒的閃電成了很多「晚睡族」的夜聊話題。哈爾濱主城的天空從晚上23時左右開始就一直閃電,幾乎是每隔幾秒就一次,持續了半個多小時,但很多地方卻聽不到雷聲,光閃電不打雷,有的地方還不下雨,天空自帶閃光燈特效,難道老天爺在玩自拍?對此,我省防雷方面的專家看完記者發去的視頻解釋說,其實那就是雲內閃或雲際閃。區別於雲和地面的閃電(地閃),雲內閃指的是雷暴雲內部放電,雲際閃指兩塊雲之間的閃電。
  • 南京昨晚為何「光閃電不打雷」?@南京氣象:這是「雲閃」
    昨天晚上,「南京閃電」憑實力登上了新浪熱搜。南京主城的天空從晚上9點多開始就一直閃電,幾乎是每隔幾秒就一次,有的持續了幾個小時。但很多地方卻聽不到雷聲,光閃電不打雷,有的地方還不下雨,天空自帶閃光燈特效,難道老天爺在「自拍」?這是怎麼回事?對此,19日夜裡@南京氣象解釋說,外面一直在閃電,卻沒怎麼聽到雷聲?其實那就是「雲閃」。
  • 閃電的類型
    閃電通常分為無聲放電和閃電兩類。閃電本身又可以分為片狀閃電、線狀閃電、鏈形閃電和球形閃電等。  最常出現的一種無聲放電是被叫做「愛爾馬聖火」的。由於暴風雨等原因,大氣中的電場強度大大增長,在地球表面的突出物體附近,電場強度很容易達到30kV/cm的強度,導致在突出部分發生靜寂放電。
  • 火箭閃電、黑色閃電及球狀閃電等;少見的閃電照片
    人短暫的一生,就像閃電,亮了一下,就熄滅了,但閃電是能夠照亮天空的,而天空是永恆的。一,線狀閃電 :猶如枝杈叢生的一根樹枝,蜿蜒曲折。二,地球上的「永恆雷暴」委內瑞拉的卡塔通博河河口——馬拉開波湖,有著地球上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閃電。
  • 美國出現巨型圓盤狀陸架雲 雲層中夾雜閃電場面震撼
    美國出現巨型圓盤狀陸架雲 雲層中夾雜閃電場面震撼 2020-07-03 13:24:19 來源:環球時報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美國出現巨型圓盤狀陸架雲】近日,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克洛維斯拍攝的一段視頻顯示,一個巨型陸架雲籠罩在空中,似電影中的巨型外星飛船。
  • 形狀各異的閃電
    閃電和片狀閃電,球狀閃電是一種十分罕見的閃電形狀。如果仔細區分,還可以劃分出帶狀閃電、聯珠狀閃電和火箭狀閃電等形狀。線狀閃電或枝狀閃電是人們經常看見的一種閃電形狀。它有耀眼的光芒和很細的光線。整個閃電好像橫向或向下懸掛的枝杈縱橫的樹枝,又象地圖上支流很多的河流。
  •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就知道了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就知道了在下雨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伴隨著閃電,當閃電來臨時,天空會出現許多裂痕,就像天空被裂開了一樣,而且閃電過後往往還伴隨著打雷,曾經美國中部就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閃電,場面非常壯觀,那麼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3D動畫下解釋原理!閃電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或者雲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
  • 球閃電終於現形了
    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上,中國科學家發表對球形閃電的首個光譜分析,引起全球媒體的興趣。科技日報記者電話採訪了論文通訊作者袁萍,這位西北師範大學教授是球形閃電的目擊者。   2012年7月23日夜裡將近10點,袁萍和她的博士研究生岑建勇、薛思敏在青海省的高原上,用光譜儀監視著一場雷暴。「那是一次非常強的閃電放電,聲音更響,像爆炸一樣。亮光打到地上,引發出一個球。」
  • 中國科學家首次記錄到球狀閃電及光譜,來聊聊閃電那些事
    閃電閃電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閃電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或者雲體內不同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一般發生在積雨雲中)。閃電的厲害之處在於能量的瞬間釋放。它所產生的強大電流、灼熱的高溫、猛烈的衝擊波、劇變的靜電場和強烈的電磁輻射等物理效應給人們帶來了多種危害。
  • 閃電的形成新定義
    傳統的雷電知識,正負電雲是閃電的罪魁,而雲上下的溫差是是閃電發生的推手,雖然這很能說明閃電的大多數狀況,但是真正具體、細緻入微的去看閃電事件,真的難以讓人信服。 通過長期研究,認為閃電形成如下:閃電雲和雲上高溫是孿生的,可見,閃電雲不是雲中的水珠摩擦產生的正負離子形成的帶電雲,在空中,摩擦可以產生正負離子的水珠,但是正負離子水珠在相互參雜中,不會自動規避,然後再自發聚集成某種離子云
  • 氣象科普:閃電現象種類
    氣象科普閃電現象種類閃電的類型閃電通常分為無聲放電和閃電兩類。閃電本身又可以分為片狀閃電、線狀閃電、鏈形閃電和球形閃電等。最常出現的一種無聲放電是被叫做「愛爾馬聖火」的。片狀閃電 是出現在雲的表面上的閃光,它有時可能是被雲塊遮沒的火花閃電的延光,也可能是在雲的上部發出來的叢集的、若隱若現的一種特殊的放電作用的光。這種閃電,表示雲中電場的能量雖然已經足夠產生放電作用,但是新加入的電量卻太少,以致在閃爍放電尚未轉變到火花(線狀)放電以前,原有的儲電量已經用完了。
  • 《科學》公布7類閃電畫面,中國科學家捕捉的球狀閃電在列
    該研究是在美國閃電探測器網絡的幫助下進行的,這個探測器網絡能夠記錄美國本土發生的每一次閃電。加州大學與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美國本土雲地閃電(cloud-to-ground lighting)記錄建立了這一量化模型。但實際上,雲地閃電只是眾多閃電類型中的一種,而且雲地閃電不是最常見的閃電類型。
  • 大自然罕見一幕,一道閃電擊中了一道彩虹,形成彩虹閃電奇異景觀
    在大自然中,彩虹是一種雨後光學現象,閃電是一種強烈放電自然現象,這兩種現象,人們都熟悉,但可見過這兩種現象一起出現,形成「彩虹閃電」奇異景觀?近日在英國威爾斯雷克瑟姆,一位市民Steven在自家花園中,就拍攝到大自然中罕見這一幕:一道閃電擊中了天空中一道彩虹,捕捉閃電滑過彩虹的瞬間。
  • 紅色閃電代表什麼意義預示什麼 山東驚現紅色閃電
    7月15日晚上,山東菏澤的天空突然電閃雷鳴,赤紅的閃電顯得格外詭異,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菏澤當地的微信朋友圈被段子手佔領,跟世界盃決賽相比,天上的閃電被菏澤的網友們刷爆了。   閃電,是一種常見的強烈放電的自然現象,就像把兩根電壓很高的電極相互靠近會產生電火花原理一樣,閃電是雲與雲、雲與地面,或者雲體各部分之間的放電現象,一般發生在積雨雲中。
  • 打雷和閃電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當天空烏雲密布,雷雨雲迅猛發展時,突然一道奪目的閃光劃破長空,接著傳來震耳欲聾的巨響,這就是閃電和打雷,亦稱為雷電。雷屬於大氣聲學現象,是大氣中小區域強烈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形成的聲波,而閃電則是大氣中發生的火花放電現象。
  • 地球有閃電,那其他星球有閃電嗎?看完恍然大悟
    觀察風暴則是我的最愛,沒有什麼比親眼看著一場溫暖的夏季風暴從地平線席捲而來更美的事兒了---那閃電的束束光紋穿雲而過,隆隆咆哮的驚雷震撼大地。擁有如此複雜的大氣成分,獨特的氣候及地質特徵,地球氣候才成如今我們了解的那般獨一無二。可是,我們也知道,其它星球同樣有大氣層,而這對於它們的氣候又意味著什麼呢?比如,天王星上有颶風嗎?金星上有洪水嗎?土星上有雷暴嗎?
  • 震撼人心的雷霆閃電風景圖片
    閃電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或者雲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一般發生在積雨雲中)。通常是暴風雲(積雨雲)產生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還在地面產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雲移動。正電荷和負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