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動物性優先發展的領域及重要的交叉研究領域
科學問題:a 動物系統發育重建、進化與「生命之樹」構建;b 動物進化的模式、過程、速率與機制;c 動物系統發育重建及類群或特徵的進化;d 動物進化關鍵類群的系統發育重建。
科學問題:a 動物對特殊環境和極端環境的適應及進化機制;b 動物物種分化與適應輻射的適應性進化機制;c 動物突變機制的偏好性以及對於適應性進化的影響。
科學問題:a 動物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動態變化及其維持機制;b 動物與腸道微生物協同進化及其機制;c 動物腸道微生物與動物的行為學、生態學特徵的關係;d 動物腸道微生物跨地區跨種傳播模式。
科學問題:a 學習、記憶和空間定向等高級認知過程的神經調控和機理;b 神經遞質對動物行為的調節作用;c 動物通訊信號的系統演化及其神經調控機制;d 動物性行為和社群行為的神經調控機制。
科學問題:a 延遲著床過程的調控機理及其適應性機制;b 早孕期自然流產病因學及臨床防治研究;c 人類基因變異及環境因素對生殖的影響。
科學問題:a 動物性選擇和婚配製度的特點及其成因;b 性別決定及其調控機制;c 配偶外交配產生的機理及其適應性意義;d 繁殖中的領域行為、攻擊行為及其調控機制。
7.動物免疫機制研究及在疾病裡發展中的作用,疾病診斷與預防
科學問題:a 基礎免疫學研究;b 臨床免疫學研究和應用;c 免疫學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科學問題:a 動物物種多樣性形成的基本特徵與進化歷史;b 動物分布區歷史變遷與地理格局形成關係;c 動物的適應策略與多樣性維持機制;d 動物對環境波動的響應機制。
科學問題:a 動物、植物與共存寄生物的協同進化及其機制;b 傳粉動物和植物協同進化生物學研究;c 動物與寄主的協同進化;d 動物與共存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
科學問題:a 動物同源器官的發育與遺傳學基礎;b 動物同功器官的發育與環境誘導機制;c 動物重要器官的進化發育過程;d 動物大腦的發育與演化趨勢;e 細胞凋亡與相關疾病發生。
知名校友
王德華: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動物生理生態學研究組組長。
1981.8-1985.6山東師範大學生物系,生物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2006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6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優秀教師稱號
2007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主要研究領域是動物生理生態學(環境生理學)和行為生理學。以整合生理學的途徑,從分子到整體,對我國青藏高原和內蒙古草原的小型哺乳動物適應環境的生理機理和進化意義進行了多年的研究,發表論文100餘篇。最近的研究重點是動物對變化環境的生理適應調節、分子產熱和體重調節、取食行為的神經內分泌機理和生態免疫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