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大研究團隊揭示深古菌代謝潛能
深圳大學李猛教授團隊近日在國際頂級期刊《Microbiome》(《微生物組學》, 2019年影響因子:10.465)發表研究論文,深入探討了之前未被發現的深古菌(Bathyarchaeota)代謝潛能:光敏感性、卟啉產生、開爾文循環、尿素產生等,從而拓展了人們對於深古菌這個新近發現的古菌門類的生理生化代謝能力和生活方式的了解
-
深圳大學深古菌研究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近日,深圳大學高等研究院李猛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Microbiome》(《微生物組學》, 2019年影響因子:10.465,中科院一區)發表了題為「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evidence of light-sensing, porphyrin
-
上海交大團隊首次發現古菌參與海洋沉積物中木質素的代謝
近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風平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Growth of sedimentary Bathyarchaeota on lignin as an energy source」。
-
深大80後教授團隊在古菌微生物領域發出「中國聲音」
經過近7年的研究,深大李猛教授團隊先後在深圳福田紅樹林溼地(圖2)中發現了若干新穎的古菌門類,並通過基因組學探討了阿斯加德古菌、深古菌等類群的生理代謝潛能,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古菌世界,極大地拓展了人們對古菌物種和代謝功能多樣性的認識,並提供了一批具有應用潛力的功能酶的基因資源。
-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的木質素降解菌 -「深古菌」Bathy-8
在「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專項的支持下,「海洋儲碳機制及區域碳氮硫循環耦合對全球變化的響應」項目王風平教授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的木質素降解菌 -「深古菌」門的類群Bathy-8。
-
深圳大學袁小聰團隊在自旋光子學領域取得重要成果
近日,深圳大學袁小聰教授團隊的納米光子學研究中心在自旋光子學領域取得了重要原創成果,於2月1日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表文章
-
深大80後教授探索紅樹林溼地 在古菌微生物領域發出「中國聲音」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9日訊(記者 梁榆其 通訊員 梁斯雲)近日,深圳大學特聘教授李猛帶領近30人的團隊先後在深圳福田紅樹林溼地中發現了若干新穎的古菌門類,並通過基因組學探討了阿斯加德古菌、深古菌、產甲烷古菌、氨氧化古菌、烏斯古菌和底棲古菌等類群的生理代謝潛能,極大地拓展了人們對古菌物種和代謝功能多樣性的認識,並提供了一批具有應用潛力的功能酶的基因資源
-
《自然》:暨南大學團隊在人類巨噬細胞發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5月20日,暨南大學基礎醫學院蘭雨研究員課題組的合作研究在人類巨噬細胞發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題為「Deciphering Human Macrophage Development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
-
深晚報導|能源催化取得重要研究!深大在化學材料領域頂級雜誌發表...
5 月 27 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該校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何傳新課題組在能源催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 "High-Performance Overall CO2 Splitting on Hierarchical Structured Cobalt Disulfide with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矽基光晶片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因此,近20年,國際上包括來自於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美國因特爾(Intel)和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TT)、香港科技大學(HKUST)在內的多個科研團隊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嘗試在矽上直接生長三五族材料,其目標是在矽基三五族上製成雷射器並最終與CMOS工藝對接,實現光電子與微電子的大規模單片集成,從而大大提升光通信器件的功能,同時減低成本。
-
再帕爾·阿不力孜團隊在質譜成像技術及其食管癌代謝研究領域取得...
儀器信息網訊 近日,藥物所「天然藥物活性物質與功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再帕爾·阿不力孜科研團隊在質譜分子成像技術及其在食管癌代謝研究領域取得的創新成果,分別在《Adv Sci》《P Natl Acad Sci USA》和《Analytical
-
6篇16S rRNA基因測序+代謝組學聯合項目文章助力您快速發文
因此,16S rRNA基因測序與代謝組等多組學聯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單一組學研究的局限性,在腸道微生物與健康疾病關係研究等方面取得眾多進展,顯示良好應用前景。本篇小鹿總結了16S+代謝組學的研究熱點方向,希望這6篇16S+代謝組學文章可以更好的助力您的科學研究。
-
安徽農業大學趙劍課題組在大豆和茶樹代謝生物學領域取得系列成果
安徽農業大學趙劍團隊一方面開展茶樹黃酮類等特徵性次生代謝研究,也在國家重點研發和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繼續支持下,開展與大豆營養品質形成機理相關的大豆功能基因組學研究,並在近2年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先後發表1篇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1篇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3篇Plant Journal, 和1篇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人體腸微生物組藥物代謝圖譜問世
人體腸微生物組藥物代謝圖譜問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2 13:20:35 近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Mohamed S.
-
趙佔正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柳葉刀》系列雜誌發表
日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趙佔正教授團隊在著名醫學期刊《Lancet Global Health》(柳葉刀-全球健康 IF=21.597)雜誌發表題為:「Ethnic differences inmortality and hospital admission rates between Maori,Pacific,and European New Zealanders with type 2
-
J HAZARD MATER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雅林教授現代藥物研發團隊在小菜蛾代謝殺蟲劑分子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西北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張雅林教授現代藥物研發團隊在Journal of Hazardous
-
華僑大學團隊在化學工程與技術領域國際頂級雜誌發表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3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江偉)近日,華僑大學化工學院周樹鋒教授和江偉副教授團隊在3D列印生物催化劑領域獲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科研成果以「3D-printed xylanase within biocompatible polymers as excellent
-
我校自動化學院宋永端教授團隊和生命科學學院林正紅教授團隊分別取得研究領域重要突破
點擊藍字「重慶大學校友總會」關注我們,加入校友大家庭!宋永端教授團隊在控制學科相關領域取得重要突破自動化學院宋永端教授團隊通過與國際著名控制專家密西根州立大學的Hassan Khalil 教授團隊深入合作,成功破解了非線性非最小相位系統輸出調節控制難題。
-
【科技前沿】鐵與金的生死博弈,浙江大學王福俤團隊等在鐵死亡領域...
圖8 論文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從左至右:王浩、王福俤、閔軍霞、楊磊、楊翔)鐵代謝與鐵死亡是王福俤和閔軍霞教授團隊重點攻關的研究方向。通過多年不懈努力,團隊取得系列相關研究成果(圖8)。肝臟鐵死亡方向團隊2017年在《Hepatology》雜誌發表封面論文,首次將鐵代謝異常與鐵死亡聯繫起來,發現鐵死亡是鐵過載導致肝臟病理損傷的重要機制並首次揭示了轉運蛋白SLC7A11體內參與調控肝臟細胞鐵死亡的過程(7);今年5月發表的《Blood》論文系統揭示並闡明肝臟轉鐵蛋白Transferrin和金屬離子轉運通道Slc39a14(Zi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