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垃圾是如何處理的呢?不這樣做後果如此嚴重

2021-01-14 騰訊網

每天清晨,當我們還在睡夢中,城市的環衛工人就將街道清掃得乾乾淨淨,那麼在沒有排汙系統和環衛工人的古代,他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呢?街道上的衛生又是誰來負責呢?

像現在我們在大街上如果亂扔垃圾,將會面臨的是教育和罰款,其實在古代,亂扔垃圾的懲罰措施更為嚴重。《商鞅變法》中就提到了關於亂扔垃圾的處罰,說:棄灰於道者,背刑」。這個刑法可不是普通的鞭打,是輕。意思是在臉上刺字,這情形比起其他刑法來說更為羞辱。

韓非子也曾對亂扔垃圾設立刑法,亂扔垃圾者斬掉雙手,不僅如此,還設立了專門清理街道垃圾的挑朗士,這是最早的垃圾清理機構。甚至在先秦時期還出現了簡單的汙水處理系統,用於管理汙水和雨水。由此可見,古人在處理垃圾上要求的嚴格程度並不亞於今天。

出土於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中,便有很多用於打掃的器皿,周朝重視禮樂制度,自然也十分重視人的清潔整齊,在許多重要道路的兩側都設有公廁,稱之為肼。過路人可以在這裡解決問題或者丟棄垃圾,以便保持道路乾淨。

到了漢代,生活垃圾的管理則更加的規範和嚴格,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居住人口百萬之眾,每天的生活垃圾數量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漢代也有了相應的法令管理垃圾。規定:凡是亂扔垃圾者,挨六十下重重地板子,因此在這樣的懲罰措施之下也沒有人將家中的垃圾直接地倒到街上。

那麼問題來了,百姓家中的垃圾是如何處理的呢?其實除了政府設有專門的環衛部門,唐朝還有不少的私人垃圾處理站,專門是上門收集垃圾或者是清理糞池,在將這些垃圾統一的送到農夫的手中進行交易。

而垃圾處理站除了將垃圾運到農莊做化肥之外,大多數會選擇集體的掩埋或者焚燒,其實很好理解,首先古代並沒有難以降解的塑料,其次金屬在古代非常珍貴,自然也不可能出現在垃圾當中,所以古代幾乎全部的垃圾都能與大糞一同處理。

但是古代的垃圾處理能力比較有限,所以其實不少王朝遷都的原因都包含了城市水源被破壞,難以生存,隸屬我國古代的眾多王朝,大多奉行的孔孟之道,因此對於禮樂制度十分重視,自然是十分在意住所的清潔和人的精神面貌,因此在民間形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與傳統。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往往在亂世時期,城市垃圾治理的力度就會大大下降,衛生條件也大不如從前,戰亂時期,人們會直接的將生活垃圾倒到街上,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古代傳染病頻發。

其實我國大多數的朝代都十分重視垃圾處理,這不僅僅是市容市貌的體現,更是為二次利用和綠色生活提供了基礎。那麼不知看文章的朋友們,你們垃圾分類了嗎?

相關焦點

  • 在古代,如果亂扔垃圾的後果很嚴重,很多人因為垃圾賺了很多錢
    ,常喝奶茶的朋友,但不能喝奶茶,是喝奶茶後,各瓶和珍珠奶茶的垃圾分類,因此,是極其困難的儘管如此,知道垃圾分類的初衷是好的,對保護自己的家園有幫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垃圾的處理方式也多種多樣,例如,填埋焚燒,或者有可能懂事,不可能回收的回收處理我們用這麼多的辦法來處理垃圾,儘管我們的生態環境在好轉,而且環境也在日益惡化比如,冬天霧霾加重,水質變差這些,不禁讓人產生一個疑問
  • 為什麼人類不將核廢料扔到太空或其它星球上?原來後果如此嚴重
    可以說,核廢料的處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現在我們對核廢料的處理採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將它們用水、玻璃或者混泥土隔離起來以防核洩漏。然後將這些容器埋藏起來,但是它們必須埋在一些不會發生地震也不會被壞人挖出來的地方。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提出這樣一個疑問:既然在地球上處理這些核廢料如此麻煩和危險,那為什麼不將它們扔到太空或其它星球上?
  • 如果把地球上70億噸垃圾 用火山處理掉 後果我們無力承擔!
    不管是填埋還是焚燒這兩種,而處理垃圾的方式並不能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垃圾,只不過是轉換成為了另一種形式而已,隨著人類生活越來越多樣化,這些垃圾產生的數量也就越來越多,將來不僅會汙染土地,還會導致土地無法利用,而焚燒的方式雖然不會對土地造成影響,但是大氣汙染也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所以依據目前來看垃圾處理一直找不到更為合理的方式。
  • 如果把地球上70億噸垃圾 用火山處理掉 後果我們無力承擔
    ,這些垃圾產生的數量也就越來越多,將來不僅會汙染土地,還會導致土地無法利用,而焚燒的方式雖然不會對土地造成影響,但是大氣汙染也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所以依據目前來看垃圾處理一直找不到更為合理的方式。火山爆發的過程中會產生山洪泥石流,導致附近的居民區無法生活,同時還會有非常多的碎屑導致大氣汙染,巖漿也具有非常強的腐蝕性,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將70億噸垃圾將火山填埋,這是一箭雙鵰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那麼這樣的方式真的可行嗎?
  • 不敢信!衛星撞上太空垃圾,後果竟然這麼嚴重
    對失去效應的衛星進行回收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目前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有這樣的技術,而且還不是百分百能成功的,這就導致不少衛星只能滯留在太空中,為「太空垃圾」隊伍壯大貢獻一份力了。據美國航天局分析,目前還有超過4500噸太空垃圾殘留在軌道上。而這些太空垃圾不僅會給航天,還會給宇宙空間以及人類帶來巨大災難。
  • 垃圾處理的帳該怎麼算?如何不成下個「限塑令」?
    一直以來,我國在推進垃圾分類進程中,政策起著主導作用,國家試圖通過立法來保障資源「歸位」。但推廣路上布滿荊棘,多年來推進垃圾分類的效果並不明顯:垃圾圍城態勢日益嚴重,且有些地區分或不分甚至毫無差別。  「收效甚微」「舉步維艱」,這應該是行業內對垃圾分類貼得最多的標籤。面對此等難題,國家也在創新各類舉措。
  • 海洋垃圾該如何處理
    該島主要由生活垃圾構成,其中80%為廢棄塑料製品,島上的垃圾主要來源於陸地。重達350萬噸的「垃圾島」漂浮於海上,對海洋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     島上垃圾極易引起水生動物誤食,誤食後不易消化,可能會致其死亡。一些重金屬元素還會通過貝類、蝦類進入人體,危害人類健康。然而,太平洋垃圾島並非世界上唯一的面積巨大的海洋垃圾場,海洋垃圾問題已越來越嚴重。
  • 分類處理「情緒垃圾」
    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中難免有負面情緒,比如憤怒、悲傷、焦慮、恐懼、失望等。不過,大部分時候隨著事物的變化和心理的調適,不良情緒會在短期內消散;但如果負面事件很重大或持續存在,超過了心理耐受程度,那麼這些「情緒垃圾」就會積累起來,導致寢食難安、嘔吐、便秘、疼痛等生理方面的不適(心身反應),甚至引發心腦血管方面等嚴重的心身疾病。普通人尚且如此,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朋友就更難處理這些「情緒垃圾」了。
  • 中國軍人如果服役期間去紋身,會被怎樣處理?後果比你想像的嚴重
    大家都已經很清楚在中國當兵是堅決不允許軍人身上有紋身的,其實這些都是和每個國家的文化差異而已。眾所周知,西方很多國家經常會發動戰爭,每場戰爭結束以後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亡,很多軍人被炸的血肉模糊,所以軍人們會根據他們身上的紋身來識別他們的身份,然後進行安葬。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大學食堂這樣做高標準處理廚餘垃圾連日來,全市大中小學開展了一系列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昨天是《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第一天。記者走進天津職業大學學生食堂,在這裡現場「檢驗」大家對於垃圾分類知識的學習效果。
  • 廚餘垃圾處理迫在眉睫
    農業部幾年之前就成立了專家組專門研究廚餘垃圾做飼料的可行性,可是至今也沒有達成一致。雖然餐廚垃圾飼料化在日韓等國家很普遍,但是中國的一些地方已經出臺相關規定反對這樣的舉措。廈門在2008年就頒布相關法規禁止餐廚垃圾混進牲畜飼料。而廚餘垃圾有機堆肥的實踐也遇到一些困難。要麼因為是居民垃圾分類程度很低,要麼是分類之後得不到及時處理,反而滋生了惡臭。
  • 巖漿溫度可達1000度,為何不用火山來處理垃圾?
    口數量在日益增長中,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不計其數。據估計,全球每年產生的垃圾數量約為20億噸。垃圾的數量十分龐大,預計到2050年,全球的垃圾總數將達到34億噸。那麼,這些數量巨大的垃圾是如何處理的呢?據悉,目前這些垃圾中有13.5%是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有5.5%是用於堆肥。
  • 如果大家都這樣做,或許「垃圾群島共和國」就不會誕生了
    在日本,為了方便居民進行正確的垃圾分類,每個市每年都會按照時間表,制定一本垃圾分類指南和垃圾回收時間表,詳細說明如何分類、投放垃圾的時間以及注意事項等。如果不嚴格執行,則將面臨巨額罰款。在日本落下「不履行垃圾分類」的名聲,可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
  • 太空垃圾如果將整個地球包裹起來,會有什麼後果?
    是這樣的,我們現代人類產生了太多垃圾,有的丟到荒山野嶺,有的丟到大海,甚至有的丟到太空了。不是誇大其詞,真的如此。如果有飛船停留在地球和月亮之間,肯定會發現地球上空飄滿了垃圾。是什麼垃圾?最多就是損壞的人工衛星,或者軍事演習弄出來的垃圾,普通人丟個垃圾還真丟不出地球。不說垃圾的來源,假設,地球上空飄滿了垃圾,厚度達數百米,這樣,太陽光肯定受阻,被垃圾反射到外太空去了,於是,地球表面接受的陽光不足,就會出現像小冰河世紀那種嚴寒,糧食大量減產,許多動植物都有滅絕的危險。這不是杞人憂天,現在太空垃圾多了,已經上升到國際關注的事件了。
  • 清華大學教授這樣說:不清楚的可以都當成幹垃圾!
    從分類來講,它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也是一個分工合作的責任體系,所以在當中作為垃圾產生者的居民、作為垃圾處理者的企業、作為垃圾管理者的政府,要各負其責。只有大家都盡到自己的責任,垃圾分類才能做下去。只片面強調某一方面的責任,其實是做不下去的,時間也證明了這一點。第三,強調了強制力和約束力,比如:不分類不收運,不分類要罰款,不分類不處置等。通過這樣一些方式逼迫在環節當中的各個主體,去盡到自己的責任。
  • 古代那些太監宮女是如何處理個人衛生的呢?看完後就會了解一些
    這一過程中,有許多小夥伴不能理解,在古代那些太監宮女是如何處理個人衛生的呢?事實上,對這個問題,也許有更多的人想要弄清到底,當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是一個未知的世界,人們有著好奇也是正常的。古時候的皇妃地位非常尊貴,她們的洗浴和洗漱都有專門安排,而且有專門的用品供她們使用,這一點更不用說了。
  • 深圳垃圾處理面臨巨大挑戰
    兩位院士認為,垃圾處理應從源頭抓起,市民從自身做起,做到分類、減量;在垃圾處理方式上,借鑑國外成熟經驗,採取生物技術、焚燒等方式,使垃圾處理更加安全。 垃圾處理不當後患無窮 兩位院士在演講中,都不同程度提到了垃圾處理不當帶來的危害,以及採用科學化垃圾處理方式的緊迫性。魏復盛甚至將有害汙染物填埋場稱作是「化學定時炸彈」。
  • 浙江台州大件垃圾該如何分揀處理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觀念的不斷升級,廢棄的大型垃圾也越來越多,大型垃圾主要是廢舊沙發、廢舊床墊、木製桌椅、木門、辦公家具、廢舊棉被、廢舊自行車、裝飾材料等,這些垃圾體積大、重量輕、收運費用高,不方便運轉和處置。
  • 探秘德國垃圾處理如何變廢為寶
    再看每家的廚房裡,日常生活小垃圾桶至少有三個,一個用來放塑料包裝及罐頭盒,一個用來放紙質包裝,還有一個用來放其餘的生活垃圾,三者分放,井井有條。從垃圾產生的源頭開始就順理成章,將垃圾分類完畢,再分別放入大分類垃圾桶,而這樣做真就是舉手之勞。
  • 車耳營村廚餘垃圾就地化處理不出村
    車耳營村新引進的有機垃圾微生物處理設備 蘇家坨鎮/供圖「吞下」廚餘垃圾,「吐出」有機肥料。近日,蘇家坨鎮車耳營村新引進有機垃圾微生物處理設備,讓村裡產生的廚餘垃圾不出村就能就地化處理。在確認垃圾桶中沒有摻雜其他垃圾後,保潔員將廚餘垃圾桶安置在設備自動回收裝置上,垃圾桶緩緩升至設備頂部的入料口,將桶內垃圾傾倒至設備箱體內。關好進料門,一鍵啟動,系統便自動開始工作。據了解,設備日最大處理量為200公斤,從機面顯示屏可以看到這個「大傢伙」的已進「食量」和還能吃下多少物料的重量,工作狀態和運行時間同樣一目了然。 這個「大傢伙」是如何與「美麗鄉村」邂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