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爾茲獎得主暢想百年後的數學
菲爾茲獎得主暢想百年後的數學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見習記者 陳凌瑤 2019-10-31 16:07 來源:澎湃新聞
-
「紅領巾」暢想2035@未來的自己——科技騰飛
從關注自身的成長和蛻變,到暢想2035年科技方面的巨大飛躍,隊員們的思路愈加開闊,腦洞大開,盡情繪製未來圖景。瞧,2035年機器人漸漸普及,為交通、科研、農業、社會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生活更加便捷,處處彰顯著智慧......趣味十足、創意無限的作品,飽含了隊員們對科技創造的憧憬,對祖國騰飛的希冀,以及向著夢想前行、創造美好未來的決心。
-
博鰲暢想:未來的生活可能是啥樣? 5G+AI 讓你擺脫信息焦慮
△ 嘉賓暢想未來的交通 大河報博鰲特派記者 段偉朵 周世龍 文圖 核心提示|未來的生活可能是啥樣? 昨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現場,多場分論壇以「未來」為主題, 暢想未來的交通、未來的生產、未來的通信。
-
一億年後,人類的命運會如何?可能會有三種可能
當然,也有科學家認為,人類就是地球誕生以來唯一的智慧文明,不可能存在史前文明。不管史前文明是否存在過,可是一個文明的發展是否有終點,相信沒有一個人可以說得明白。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而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人類存在的時間才不過數百萬年,跟46億年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事實上,現代人的歷史最多也就是一萬年,而人類文明從有文字記載算起,也不過才6000年左右。
-
2100年,地球可能升溫4℃
原標題:2100年,地球可能升溫4℃ 全球變暖已不是科學新命題,但一個新的氣候模型發現,地球升溫將超過預期。研究人員稱,除非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地球到2100年將至少升溫4℃,是世界各國政府警戒線的兩倍。
-
孫為民暢想未來中國品牌圖景:「讓機器去幹活,讓人去生活」
5月10日,中國將迎來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品牌日」後的第二個慶典日。作為中國品牌一路走來的見證者,央視在4日舉行了一場「CCTV國家品牌計劃2018高峰論壇」,把擦亮「中國品牌」這張名片的代表性企業聚集到一起,憶往昔,暢未來。
-
因氣候變暖太快 大山雀可能在2100年滅絕
因氣候變暖太快,大山雀可能在2100年滅絕 由於氣候變化對主要食物來源的影響,英國最常見的花園鳥類之一可能在2100年完全滅絕。 挪威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大山雀的種群模型來模擬更暖和的天氣的影響。
-
因氣候變暖太快,大山雀可能在2100年滅絕
因氣候變暖太快,大山雀可能在2100年滅絕 Winnie Lee • 2020-11-09 11:10:27 來源:前瞻網
-
等到2100年,地球將變得有多熱?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等全世界的領導人齊聚一堂、慶祝2050年的到來時,他們也許會回憶起30年前的那場冠狀病毒疫情。在對抗全球變暖的徵途中,這場疫情成為了重要的轉折點。世界各國紛紛聯起手來對抗疫情,並就此開啟了合作預防氣候災難的新時代。
-
霍金預言難道要實現?「第二地球」近在咫尺,三百年後獲可移居
人類科技水平的爆發式發展,實際上也讓地球上的環境問題日漸嚴重,尤其是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氣溫變暖,在2020年體現得特別明顯。今年的2月份,在南極測得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20.75攝氏度,今年的6月份在北極圈內,科學家測到了38攝氏度的高溫,這也是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
-
巨網科技2016實現淨利潤約2100-2400萬元
新三板在線 · 2016-07-18 · 文/黃毅 巨網科技(833344)發布2016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約18000-20000萬元,增長幅度約280%-322%,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100-2400萬元,增長幅度約108%-138%。
-
讓機器理解三維世界,「商湯科技」暢想人工智慧3D視覺技術的未來
能否讓機器也能感知三維世界呢?或許很多人會想到給機器添加一顆攝像頭。但普通RGB攝像頭拍攝的現實世界的影像,僅能採集場景中的色彩信息,無法採集物體和攝像頭之間的距離和方位。也就是說,無論場景中的三維結構有多麼豐富,對機器來說都是一個平面,一個二維世界。
-
研究表明:到2100年洪水可能造成全球損失20%的財富
20%的資產,突顯了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潛在經濟災難。然後,他們使用數據對2100年可能出現的最大海平面進行建模,並計算遭受此類洪災威脅的人口和資產。研究小組發現,在高排放情景下,人類無法遏制其碳汙染,到本世紀末,多達2.87億人將遭受極端洪水的威脅。
-
小學作文中暢想的「未來」到啦!2020的預言都實現了多少?
現在,站在2020年開端,一起來回顧下曾經的那些預測,看看我們到底實現了什麼?又有什麼是還需要繼續努力的?暢想中的2020年,我們實現了哪些?答案:實現。2019年1月,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曾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展示了可操縱20個量子比特的「IBM Q系統1」,被IBM稱為可「商用」的量子計算機。第一臺商用量子計算機問世。
-
如果可控核聚變研究成功了,短期內會有哪些突破性的應用?
可控核聚變是人類能源的下一階段構想,目前正處在研究當中,還有許多的問題擺在面前,我們總提到可控核聚變還有多長時間問世,大家都會回答五十年之後,以現在來看,恐怕還得三十年,甚至更久。2017年7月份,我國位於合肥的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EAST)創造了一項紀錄,實現了101.2秒穩定長脈衝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約束達到百秒的託卡馬克裝置。2018年11月份,EAST又完成了一次創舉,實現了「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這些放在世界上都是了不起的成就,說明我們的可控核聚變研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
2100年的德國氣候預測
德國本地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下會出現哪些情況呢?全球氣候保護組織IPCC在研究報告中寫道,可以肯定氣候會越來越暖和,從1880年以來氣溫已經升高了1°C。造成地球變暖的原因95%確定為人類自己。德國氣象部門預測,從1881-2016年德國全年平均氣溫上升了1.4°C,到2100年氣溫還將繼續上升,相比前工業革命時期(1850-1900年)上升2.5-5°C。
-
科學家預測160年後大樓環球旅行,250年後人類出生就能說話
不知各位有沒有看過美國電影《回到未來II》(Back to the Future II),影片講述的是男主角馬丁和布朗博士乘坐時光機穿越到未來的故事,這部拍攝於1989年的電影,竟然成功預言了30年後的世界。
-
人類用了數百年,取得了現在輝煌的科技成就,那麼再過數百年呢?
只有當人類走進了科技時代之後,僅用了短短數百年的時間,我們就取得了現在輝煌的科技成就。可以說這個發展速度是驚人的,沒有人會想到,我們在短短數百年的時間內有如此輝煌的科技。這個時候,也讓很多人看到了無盡的希望,只要我們的科技一直發展下去,未來超越宇宙甚至是稱霸宇宙,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
-
李福林:人類社會實現永生後的生活暢想
>李福林:人類社會實現永生後的生活暢想人類,因為有了美好的夢想,才會一直為了實現它,而不斷地去努力奮鬥和創造不再受資本的誘惑,沒有喧囂的市場行為,沒有汙染的環境,沒有虛榮的比賽,也沒有學術和利益的爭吵,不再有疾病的痛苦
-
當人類達到「一級文明」後會實現哪些事情!
你有想過嗎?假如有一天人類到達一級文明後,我們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人類又能實現哪些現在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下一級文明說到一級文明,我們要知道目前人類的文明還處於0.73級,而就這0.73級已經讓我們人類成為了地球上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