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萌了!垃圾分類光碟行動他們都懂 穿上紅馬甲小朋友變身「督導員」

2020-12-0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童心見『圳』、文明手拉手」活動現場合影。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1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梁榆其)為厚植社區兒童的文明素養基礎,近日,蓮花三村社區黨委聯合深圳市第七幼兒園開展「童心見『圳』、文明手拉手」活動落幕,30位小朋友手持證書、身穿紅馬甲,化身為深圳市文明城市創建的「小小督導員」。活動旨在通過孩子們的實際行動,影響帶動身邊人、家庭、社會共同踐行綠色文明環保行為,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目標。

&nbsp&nbsp&nbsp&nbsp記者從蓮花三村社區黨委了解到,「小小督導員」是活動的第一批「先鋒隊」,他們不僅負責監督家庭的垃圾分類、光碟行動等環保公益行動,還負責勸導社區和鄰裡的各種不文明行為,並參與社區、幼兒園舉辦的創建文明家園等活動。而完成創文監督任務的小朋友們,將能在年底獲得評選表彰,從而強化激勵、樹立榜樣。

&nbsp&nbsp&nbsp&nbsp據悉,「文明小督導」是華富街道「紅馬甲行走社區」項目在蓮花三村社區培育的子品牌,用豐富多彩的創文活動引導兒童、帶動家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創文志願服務活動融入居民日常生活。自去年11月以來,華富街道精心設計並常態化開展「紅馬甲行走社區」活動。今年圍繞基層治理、社區黨建以及街道中心工作等內容,動員更廣泛的居民參與到創文工作中,以實現多元主體參與。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身穿紅馬甲的小萌娃們。

相關焦點

  • 在微光行動研學大課堂上漲知識 星記者、星主播變身垃圾分類「小...
    持證上崗,個個都是星記者、星主播  對於這次的微光行動,孩子們可謂是期待已久。距離集合報到時間還有一個小時,就有孩子催著爸爸媽媽趕緊出發,「平時我就對垃圾分類很感興趣,所以很想參加這次活動,」星主播王藝說,「當知道媽媽給我報名參加這次活動的時候,真的太驚喜了!」  活動當天,微光社的記者哥哥姐姐給星記者、星主播們發放了小記者證和帶有「微光社」標誌的馬甲和帽子。孩子們鄭重地在小記者證上貼上照片,寫上自己的名字,「我很喜歡這身衣服,這樣我就成了一個真正的記者!」
  • 廣東惠州市垃圾分類取得新成效 垃圾各回各「家」變廢為寶
    據悉,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居民垃圾分類習慣正逐步養成,市中心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穩步提升,垃圾回收利用率不斷提高。
  • 我分類 我承諾|21天,垃圾分類「變形計」
    在延慶區井莊鎮寶林寺村的「婦女之家」裡,婦聯主席孫彥萍正和其他執委、志願者,商量如何推進落實「21天垃圾分類巾幗行動」。延慶區井莊鎮作為區旅遊示範鎮,柳溝的火盆鍋豆腐宴早已遠近聞名,現在還增添了原鄉裡等精品民俗,為動員廣大婦女助力創城攻堅「百日大決戰」,進一步提升井莊鎮整體環境,鎮婦聯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區婦聯的指導下,全鎮實施「21天垃圾分類巾幗行動」。
  • 垃圾投進「美麗銀行」!十年磨出垃圾分類「廣州樣本」
    8月15日,在垃圾分類上已經有10年積澱的廣州,出臺深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3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1年,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98%以上,與生活垃圾分類相匹配的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2.8萬噸/日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0%以上。3年行動計劃的出臺意味著廣州垃圾分類從全業態試點走向全方位覆蓋,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的全面開啟。
  •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教你做「最美...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北京市婦聯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家』行動」以來,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響應「我分類 我承諾」的號召,自覺踐行垃圾減量分類,形成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於昨日正式施行。河東區在前期持續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基礎上,動員全員參與、全域行動。早晨8點,記者來到坐落於唐家口街道工大社區的河東區首座環保驛站,雖然氣溫很低,但群眾的環保熱情高漲。身穿紅馬甲的社區志願者早已在驛站大屏幕前,熱情地為過往群眾介紹垃圾分類知識。
  • 居民、社區、物業齊發力 雲水灣小區垃圾分類和諧又溫馨
    每天早上,由小區樓道管家上門宣傳垃圾分類,專門到那些不方便丟垃圾的老人家裡上門收取垃圾,同時對分類不當的居民進行現場督導,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同時也提高了小區垃圾分類的精準度。垃圾點位少了,住得遠的居民,扔一次垃圾要步行5分鐘。小區物業在走訪過程中發現,12幢的200多戶居民多以老年人為主,撤桶並點以後,他們要繞遠路去最近的點位投放垃圾,十分不便。
  • 樂清娃娃們爭當「光碟俠」,不負校園好「食」光
    走進虹橋鎮仙垟幼兒園,多個班級門口擺放了「光碟請亮燈」「我光碟我光榮」等環境創設,一塊不大不小的展板上貼滿了孩子們「光碟」時刻的笑臉照片。就餐過程中一位小朋友率先用完餐,他立刻舉起「光碟」示意老師。隨後他走到「光碟行動」展板前,一邊在自己照片對應的位置上貼上笑臉,一邊開心地說:「今天我又把飯吃得乾乾淨淨了,老師表揚我,讓我給自己『光碟』點讚。」
  • 用AR新科技玩轉廣州垃圾分類宣傳新模式,我們在行動中
    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上,AR/VR佔據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特別是我們熟悉的教育產業,AR、VR新科技用嶄新的方式改變這個產業的新格局。如運用AR技術來宣傳我們熟悉的垃圾分類教育,這個方式可謂新穎,又能大大縮小普通民眾與先進科研成果間的距離,讓人們能聽得見、看得著這些科技成果,實現零距離的接觸和體驗。
  • @合肥人,垃圾分類,你準備好了嗎?
    徽鹽世紀廣場小區今年10月31日開始「撤桶並點、定時定點」垃圾分類管理,原來每棟樓前的垃圾桶全部撤離,施行每天的6點到9點、18點到21點居民定時投放生活垃圾。「一開始幾天確實很不適應這種新模式,不太了解分類,比如說用過的餐巾紙放哪個袋子裡。」陳建宏說,不僅要在家裡把垃圾初步分類,現在樓下的垃圾桶全部撤走了,每天要在固定時間,提著垃圾袋,走到小區的固定投放點。
  • 剩飯剩菜要稱重還要上牆公示 寧波這家醫院餐廚垃圾減半
    從一個多月前起,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推出降低食堂剩菜剩飯率整改項目,對全院2000餘員工的剩飯剩菜進行稱重,還要將「每周餐廚垃圾」上牆公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降低食堂剩菜剩飯率整改項目成效顯著,目前該院食堂每頓餐廚垃圾減少了近一半。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新聞中心-北方網
    《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於昨日正式施行。河東區在前期持續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基礎上,動員全員參與、全域行動。早晨8點,記者來到坐落於唐家口街道工大社區的河東區首座環保驛站,雖然氣溫很低,但群眾的環保熱情高漲。身穿紅馬甲的社區志願者早已在驛站大屏幕前,熱情地為過往群眾介紹垃圾分類知識。  「阿姨,電池是有害垃圾對不對,應該投放到這個紅色打著叉號的桶裡面。」
  • 浙報關注︱台州建設公益教育機構助推垃圾分類
    日前,仙居縣香格裡拉南苑小區,業主張先生來到智能垃圾箱前,刷卡投放垃圾。機器自動稱重、掃碼識別後,將數據上傳到後臺資料庫。不一會兒,垃圾分類督導員王梟瀚敲開了張先生的家門,原來,他通過數據溯源找到錯誤分類的垃圾的主人,進行入戶宣傳。
  • 從垃圾分類準確率看「湖裡實力」
    由靠管理變成靠自覺、由複雜變成簡單、由困難變成容易,垃圾分類成為居民的自覺行動。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三年來,湖裡區生活垃圾日均轉運量從1200多噸減少至1000噸左右,同比下降約17%;廚餘垃圾及餐廚垃圾日收運量約430噸,超過全市日收運總量的50%,垃圾分類準確率達85%以上。
  •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2021-01-1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圖)
    河東區在前期持續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基礎上,動員全員參與、全域行動。早晨8點,記者來到坐落於唐家口街道工大社區的河東區首座環保驛站,雖然氣溫很低,但群眾的環保熱情高漲。身穿紅馬甲的社區志願者早已在驛站大屏幕前,熱情地為過往群眾介紹垃圾分類知識。  「阿姨,電池是有害垃圾對不對,應該投放到這個紅色打著叉號的桶裡面。」
  • 支持「光碟行動」 蚌埠的餐廳飯店各有高招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蚌埠發布微信公號消息,淮餐館醒目位置張貼「光碟行動」宣傳語,服務員提醒顧客「按需點餐」,菜品吃不完顧客打包帶走……這樣的場景,在蚌埠市的大小餐館越來越常見了。
  • 推進總結再提升 垃圾分類首善行 高新區舉辦《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
    《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西安高新區通過生活垃圾分類的總結頒獎表彰及智慧管理平臺啟動發布等活動,全面展示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黨建引領示範、高新城市管理鐵軍風貌和科技引領管控效能提升。為順應疫情防控需要,本次活動特以「內場觀禮啟動發布+外場誓師頒獎直播」形式開展,高新區百萬市民通過直播平臺線上觀看了本次活動的精彩內容。
  • 垃圾分類:釐清責任做除法更大成效靠乘法
    福建環協副秘書長黃厚新在發布會上介紹說,廈門十分重視社區相關方協調的作用,社區原本出現問題就在於各方職責不清、督導員隊伍也缺乏經驗,於是居委會引進了第三方公司對自身、督導員、物業進行培訓、指導、規劃設計。在撤桶並點後,通過督導員登記臺帳掌握每戶居民是否已經養成分類習慣,對尚未養成習慣的居民進行定向溝通,真正實現了精細化動員。
  • 厚外套+馬甲,毛衣+馬甲,這麼穿保暖又好看!
    說到秋冬天利用率超高的單品,馬甲一定擁有姓名,從實穿性和搭配率的角度來說,也是日常又百搭。馬甲簡直就是個寶藏單品,它穿脫方便,能隨時應對氣候變化,從春夏穿到秋冬,一年四季都不會閒置在衣櫥裡。學院風馬甲請學生黨們一定要pick,有股濃鬱的校園氣息,怎麼穿都不會出錯。印花背心馬甲充滿了趣味性,很適合學生黨or上班族日常穿,休閒又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