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臺視力恢復設備將用於人體臨床試驗

2021-03-05 醫旅健MTH

世界上第一臺視力恢復設備將用於人體臨床試驗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工作的科學家們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利用智慧型手機式的電子裝置和大腦植入的微型電極的結合,製作出了一種可以恢復盲人視力的首創裝置。

該系統已經在羊的臨床前研究和非人類試驗中被證明是有效的,研究人員現在正準備在墨爾本進行首次人類臨床試驗。

這項新技術將能夠繞過受損的視神經,而這些視神經通常是被定義為技術性臨床失明的原因。它的工作原理是將攝像頭收集到的信息,通過視覺處理器單元和定製軟體的解釋,以無線方式轉化為一組直接植入大腦內的磁片。這些磁片將圖像數據轉化為電脈衝,然後通過比人類頭髮還細的微電極傳送到大腦中的神經元。
在成為真正可以生產和商業使用的東西之前,還需要一些步驟--其中最重要的是廣泛的人體臨床試驗過程。該技術背後的團隊也在尋求額外的資金,以支持其設備的最終生產和分銷。但其早期研究將10個這樣的陣列植入羊身上,在累計超過2700小時的刺激過程中,並沒有觀察到任何不良的健康影響。動物研究與人類研究是截然不同的事情,但研究團隊認為他們的技術前景遠超視覺方面。他們預計,同樣的方法可以為包括癱瘓在內的其他有神經系統根源的患者提供好處和治療方案。埃隆·馬斯克最近透露了利用他的公司Neuralink類似的大腦植入技術來實現這類結果的野心。馬斯克的項目很難說是第一個想像設備如何與現代軟體和技術搭配來克服生物局限性的項目,而莫納什大學的這一努力有更長的歷史,致力於將這種科學變成可以影響日常生活的東西。

以上由中國醫旅健產業聯盟(公眾號:china-mth)整理髮布,如涉版權,請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計劃將世界上第一臺視力恢復設備用於人體臨床試驗
    據外媒TechCrunch報導,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工作的科學家們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利用智慧型手機式的電子裝置和大腦植入的微型電極的結合,製作出了一種可以恢復盲人視力的首創裝置。該系統已經在羊的臨床前研究和非人類試驗中被證明是有效的,研究人員現在正準備在墨爾本進行首次人類臨床試驗。
  • 全球首次仿生眼將人體臨床試驗,將智慧型手機與大腦植入微型電極相結合
    與非網 9 月 21 日訊,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稱,經過 10 年的努力,他們成功研製出了一種仿生裝置,可以通過腦部植入物幫助盲人恢復視力。該裝置在羊身上進行的非人類試驗中顯示出了效果。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為將在墨爾本進行的、全球首次仿生眼人體臨床試驗做準備。
  • 科學家正準備植入世界上第一隻人類仿生眼,可以使盲人恢復視力
    【極果播報】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一種仿生設備,它結合了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可以使盲人恢復視力。截止到目前為止該系統已經被證明可以在綿羊的臨床前研究和非人類試驗中使用。
  • 科學家正準備植入世界上第一隻人類仿生眼,可以使盲人恢復視力
    【極果播報】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一種仿生設備,它結合了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可以使盲人恢復視力。截止到目前為止該系統已經被證明可以在綿羊的臨床前研究和非人類試驗中使用。
  • 世界首個仿生視覺系統準備進行人體試驗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花了10多年時間開發了一種首創的仿生視覺系統,現在正著眼於人體試驗。該技術的工作原理是繞過對視神經的損傷,在動物身上的試驗成功後,科學家們希望有一天它能幫助那些患有無法治療的失明症的人恢復視力。
  • 科學家製造仿生視覺系統 欲幫盲人恢復視力
    科學家製造仿生視覺系統 欲幫盲人恢復視力】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研究人員製造出一種仿生設備,它結合了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能使盲人恢復視力。目前該團隊正在為世界上第一個仿生眼的人體臨床試驗做準備。該設備包括一個配有攝像頭和無線發射器的定製頭盔,一個視覺處理器,一個軟體和一個9x9毫米的需要被植入大腦的微電極貼片。
  • 「仿生眼」問世,或用於恢復失明人士的視力
    【極果播報】據外媒報導,美國和香港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合成的眼睛,通過傳感器模仿人眼,它的功能和真正的眼睛非常相似,未來這款「仿生」原型或許可以用於恢復失明人士的視力。這對現代醫學來說非常不可思議,其實多年來,科學家和醫生們一直在想辦法用人造器官代替人體的某些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可以恢復人的生活質量,使面臨病痛的人類更健康快樂的生活。
  • 在國內,當動物試驗被用於人體
    動物試驗國內被用於人體調查  核心提示:一項在國外只進行動物試驗的手術, 在中國卻臨床試驗;雖然缺乏證據證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癱瘓病人還是趨之若鶩。 渴望站起來的想法幾乎使他們拋開了一切顧慮,當試驗小白鼠又何妨?他們說。   儘管伴隨手術而來的倫理爭議、對醫生道德的質疑從未停息, 一場規範中國先鋒實驗中各種問題的行動已悄然開始。
  • 嘗試用微電極植入恢復視力和治療癱瘓,另一種「腦機接口」?
    [釘科技編譯]綜合《worldhealth》和《TC》消息: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研發一種仿生設備,結合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旨在使視力障礙者恢復視力,植入大腦的微電極也有可能用來治療癱瘓。
  • 嘗試用微電極植入恢復視力和治療癱瘓,另一種「腦機接口」?
    [釘科技編譯]綜合《worldhealth》和《TC》消息: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研發一種仿生設備,結合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旨在使視力障礙者恢復視力,植入大腦的微電極也有可能用來治療癱瘓。
  • 科學家製造仿生視覺系統 欲幫盲人恢復視力
    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研究人員製造出一種仿生設備,它結合了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能使盲人恢復視力。目前該團隊正在為世界上第一個仿生眼的人體臨床試驗做準備。該設備包括一個配有攝像頭和無線發射器的定製頭盔,一個視覺處理器,一個軟體和一個9x9毫米的需要被植入大腦的微電極貼片。(中新網)
  • 新技術助盲人恢復視力—新聞—科學網
    這臺名為Argus II的裝置通過安裝在眼鏡上的攝像頭,可以將視覺信號發送到眼睛後部約3×5毫米的網格狀電極上,Argus II的作用是取代遺傳性視網膜色素變性中丟失的感光細胞信號。據該裝置製造商Second Sight估計,世界上約有350人正在使用Argus II。   Argus II提供了一種相對粗糙的人工視覺,使用者看到的漫射光點是光幻視。
  • 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將在美國啟動
    美國一家基因編輯公司近日宣布,將啟動一項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某種遺傳性眼疾的臨床試驗(視覺中國/圖)美國一家基因編輯公司近日宣布,將啟動一項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某種遺傳性眼疾的臨床試驗,相關申請已被美國監管部門接受。據悉,在這一臨床試驗中,基因編輯的對象是先天性黑朦病患者眼睛裡的感光細胞,這是一種體細胞,而非生殖細胞。體細胞的遺傳信息不會遺傳給下一代,所以不涉及倫理道德問題。
  • 蒙納士大學拓展視力恢復領域的新前沿
    沒有了一雙好眼睛,就等於失去了了解外部世界的機會。盲人的不方便不是閉上眼睛就能體會到的,而且他們的數量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  蒙納士大學的研究者發明了一種植入腦皮質的革命性視力裝置,未來很有希望能幫助盲人恢復視力。研究者已經準備在墨爾本進行世界首個人體臨床試驗。通過蒙納士大學的「皮質前沿」項目,研究者已經研發出一種迷你的無線電子植入裝置,它能固定在大腦表面,並能幫助盲人恢復視力。
  • 人體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權益保護
    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抗病毒藥物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首位受藥的是一位68歲的男性重症患者。3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研究目的為「評價18至60周歲健康成人接種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共招募108名志願者。人體臨床試驗的開展為疾病治療和預防帶來新的希望,但受試者身體健康也將面臨不確定風險。
  • 首例人類仿生眼即將進入臨床,十年努力,科學家將讓盲人重獲光明
    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仿生眼,此款仿生眼通過結合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可使盲人恢復視力。在預臨床實驗和非人類試驗證實該設備用於綿羊時,超過2700小時的刺激過程中,均未引起廣泛的組織損傷。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將「仿生眼」完全植入大腦進行的長期實驗之一。
  • 中國完成世界首次人造生物角膜臨床試驗 總有效率超90%
    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人工生物角膜日前成功完成臨床試驗,人工角膜移植後的總有效率超過了90%,愈後效果已經接近人體角膜。該「人工角膜」的臨床試驗由國內著名的眼科臨床醫院擔任臨床試驗工作,以北京同仁醫院牽頭,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河南眼科中心、武漢協和醫院等醫院參與。多中心臨床試驗數據顯示,總有效率達到94.5%;經過臨床試驗觀察,「人工角膜」的愈後效果已經接近人體角膜。
  • 全球首個仿生視覺人體試驗
    據外媒,澳大利亞科學家花費了10多年開發的仿生視覺系統目前正準備進行人體試驗。該技術的工作原理是繞過對視神經的損傷,在動物身上的試驗成功後,科學家們希望有一天它能幫助那些患有無法治療的失明症的人恢復視力。
  • 科學家製造仿生視覺系統,欲幫盲人恢復視力
    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研究人員製造出一種仿生設備,它結合了智慧型手機式電子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微電極,能使盲人恢復視力。目前該團隊正在為世界上第一個仿生眼的人體臨床試驗做準備。該設備包括一個配有攝像頭和無線發射器的定製頭盔,一個視覺處理器,一個軟體和一個9x9毫米的需要被植入大腦的微電極貼片。
  • 世界基因編輯裡程碑事件,「CRISPR」首次直接用於人體臨床實驗
    近日,前沿技術基因編輯CRISPR,迎來了它的裡程碑事件——全球首項體內基因編輯CRISPR臨床實驗,宣布完成了第一例患者給藥,也就是說世界上第一項直接用於人體內的基因編輯藥物研究。兩家公司共同宣布,在研藥物AGN-151587(EDIT-101),在治療Leber先天性黑朦10(一種罕見的、導致失明的基因疾病)的 I / II 期臨床實驗中,完成了首例患者給藥。臨床實驗是在俄勒岡州健康與科學大學凱西眼科研究所實施的,這個研究所是世界公認的學術眼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