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基因編輯裡程碑事件,「CRISPR」首次直接用於人體臨床實驗

2020-12-05 36氪

近日,前沿技術基因編輯CRISPR,迎來了它的裡程碑事件——全球首項體內基因編輯CRISPR臨床實驗,宣布完成了第一例患者給藥,也就是說世界上第一項直接用於人體內的基因編輯藥物研究。

發布這則重磅消息的,則是國際製藥公司艾爾建,以及基因編輯CRISPR Cas9技術發明人張峰所創辦的Editas Medicine。兩家公司共同宣布,在研藥物AGN-151587(EDIT-101),在治療Leber先天性黑朦10(一種罕見的、導致失明的基因疾病)的 I / II 期臨床實驗中,完成了首例患者給藥。臨床實驗是在俄勒岡州健康與科學大學凱西眼科研究所實施的,這個研究所是世界公認的學術眼科中心。

據了解,CRISPR在研藥物AGN-151587(EDIT-101),是通過視網膜下注射給藥的,直接注射到患者的感光細胞附近,將基因編輯系統遞送到感光細胞中。這種療法可以修改細胞的基因組,一次治療可能就能起到持續一生的視力改善。本次 I / II 期臨床實驗,將評估18例LCA10患者對AGN-151587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療效。

2017年3月,Editas Medicine與艾爾建籤訂了一項戰略聯合和期權協議,根據該協議,艾爾建可獲得獨家訪問權,並可選擇授權Editas Medicine的5個眼部疾病基因組編輯管線,包括本次臨床實驗的AGN-151587(EDIT-101)。根據協議條款,Allergan負責進行開發和商業化落地,而Editas Medicine有權在美國共同開發,且有權平等分享產品的損益。Editas Medicine也有資格獲得開發和商業裡程碑,以及按計劃支付的版稅。

該協議涵蓋了一系列基於Editas Medicine的CRISPR基因組編輯平臺的眼科項目,包括CRISPR/Cas9和CRISPR/Cpf1(也稱為Cas12a)。2018年8月,Allergan選擇在全球開發和商業化落地AGN-151587,用於LCA10的治療。此外,Editas Medicine行使其共同開發的選擇權,並平等分享AGN-151587在美國的損益。

相關焦點

  • CRISPR 治療晚期肺癌安全可行!全球首例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數據...
    June 開始了 CAR-T 治療的臨床研究;2011 年,Carl H. June 團隊更是利用這項技術從死神手中救回急性白血病復發的小女孩,這位世界首例 CAR-T 臨床病人至今健康地生活著。癌症竟能被治癒,那麼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是否也能做到呢?
  • 美科學家在人體內進行了基因編輯實驗
    美國科學家首次在人體內通過剪切 DNA 鏈修改基因編碼,成功的話將推動患者疾病的治療。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現有的醫療水平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不過,仍有一些疑難雜症困擾著我們,尤其是遺傳性疾病。為了攻克這些「老大難」的問題,科學家們已在尋求一種新的醫療手段——基因編輯,修改人體的基因編碼。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發生 48 小時後,這是賀建奎給出的回應 | 愛...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發生 48 小時後,這是賀建奎給出的回應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新聞讓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按照會議安排,事件的主角賀建奎將於
  • 2017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
    科學家利用病毒將一個功能正常的 LAMB3 基因編入男孩的存在缺陷的基因中,然後,在實驗環境中培養這些皮膚細胞,直到這些細胞長成一塊「新皮膚」。在經過數次「新皮膚」移植後,男孩在今年終於恢復健康,並重新回到校園。基因剪輯又成功為人類提供了一種疑難雜症的解法。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最近發表在《實驗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努森茨威格和他的同事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對B細胞進行了修飾。B細胞是一種分泌抗體的白細胞。研究人員通過改造小鼠B細胞來製造人類自身的bNAbs。研究人員發現,以這種方式改變的細胞產生的抗體水平足以保護動物免受愛滋病毒感染,這意味著這項技術最終可能被用作免疫工具。
  • 國產 CRISPR 女神楊璐菡與「三隻小豬」的故事
    1.0」和「小豬 2.0」,得到了能夠同時規避 PERV 和異種排斥問題的「小豬 3.0」,將異種移植向真正的臨床應用推進了一大步。通過 FACS 實驗,作者進一步確認了 3 個被敲除的基因與 9 個被敲入的基因在蛋白表達層面的變化。這一點也在後續的免疫螢光染色實驗中得到了更強的佐證。這些數據證明「小豬 3.0」在 RNA 和蛋白質層面都產生預期的變化。
  • 基因編輯,是未來,還是災難?
    前言: 2018年11月26日,兩名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震驚了世界,這場「基因編輯嬰兒試驗」引發了科學界的集體質疑和譴責。賀建奎,也隨之變成2018年最具爭議性的科學人物。基因編輯,是未來,還是災難?
  • 基因編輯裡程碑!首個 CRISPR 療法患者體內給藥完成
    2020 年 3 月 4 日,Editas Medicine 和 Allergan 共同宣布,該臨床試驗完成了首例患者體內給藥,AGN-151587 也是全球首款在患者體內給藥的 CRISPR 基因編輯療法。
  • 臨床專家:基因編輯做人體實驗 危害不明太不謹慎
    臨床專家:基因編輯做人體實驗 危害不明太不謹慎 2018-11-27 08:34:47來源:錢江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CRISPR基因編輯療法公布最新臨床結果
    今日,CRISPR Therapeutics和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CTX001的1/2期臨床試驗數據,已被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接受,將在全體科學會議(Plenary Scientific Session)作為口頭報告公布。
  • 全球首例人體內基因編輯臨床試驗啟動
    Sangamo於11月15號公布啟動全球第一例人體基因編輯臨床試驗,其藥物SB-913是基於第一代編輯技術ZFN的AAV基因治療藥物。
  • 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得諾貝獎,為何中國科學家卻因此被判刑?
    這項技術有著「上帝的手術刀」之稱,使科學家有辦法精準對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進行編輯。儘管8年過去CRISPR仍在臨床階段,其廣泛的應用潛力依舊獲得各界重視。對於獲得這份學界的最高榮譽,杜德納表示,「我真的非常開心,實在太令人震驚了。」
  • CRISPR首次編輯人類基因項目將啟動,用於治療失明
    上周在劍橋舉行的EmTech會議上, Editas公司CEO Katrine Bosley 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17年開啟CRISPR治療失明的臨床試驗。如果Editas執行該計劃,那麼這項研究將是CRISPR編輯人類DNA的首個例子。CRISPR技術發明至今僅有三年,但精確性和廉價性使其傳遍全球生物學實驗室。
  • CRISPR/Cas基因編輯療法的前景與倫理爭議
    用基因編輯治療各類疾病的研究在不斷推進中,那麼,基因編輯技術是否可以用於臨床治療?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還存在哪些問題呢?2012年兩人首次在著名的《科學》雜誌發表關於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成果,在短短8年摘得諾貝爾化學獎,正式宣告了基因編輯時代的到來
  • 我們為什麼擔憂「基因編輯」?
    當人生產出「複製人」的時候,人是「複製人」的上帝,「複製人」必須忠誠於、服務於自己的上帝——「人」。當複製人擁有生育能力之後,人就從「神」的高處跌落,複製人不再是被創造者,他們開始擁有了與「人」同等的地位,他們成為自己的上帝,無需成為人的奴僕。而當人可以修改自身基因的時候,一個問題便自然出現——人類中的「誰」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他們又何以成為造物主支配其他人的命運?誰給了他們這個權力?
  • CRISPR「專利世紀之戰」最新進展:華人科學家張鋒再佔上風,博弈仍在繼續
    提起 CRISPR 技術,我們可能會想到 2018 年飽受爭議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打破錢學森記錄的華人科學家張鋒,當然,還有一場持續多年的專利戰。雷鋒網注意到了 Bio 生物世界的說法:由於 CRISPR 基因編輯在疾病治療和基因改造方面極具前景的應用價值,其在真核細胞(包括人類細胞)中的專利是含金量最高的。也就是說,雖然 CVC 團隊被判定為「技術關鍵發明者」,但這一輪贏家還是另一邊的張鋒團隊。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CRISPR雙雄在港同臺發聲
    來源: DeepTech深科技26 日上午,媒體曝出的賀建奎世界首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這也讓原定於 11 月 27 日- 29 日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變得更加矚目。
  • CRISPR 的未來:五種基因編輯將改變世界
    據悉,CRISPR技術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發現的,並在7年後首次用於生物化學實驗,迅速成為人類生物學、農業和微生物學等領域最流行的基因編輯工具。為了進一步減少這些變化,研究人員進行了另一項實驗,他們在胚胎受精時直接對胚胎中相同的基因進行了校正。結果發現僅有一個嵌合體,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實驗結果。使得這項研究比其他同類研究更有效(2015年中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中,無法消除嵌合體的可能性)。
  • 法學專家: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涉嫌違反多項醫療法規
    11月26日,有報導稱「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該報導稱,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你可能不相信,CRISPR 基因編輯科普第一人,其實是王力宏
    三年後的 2018 年 11 月,賀建奎突然宣布通過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創造了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嬰兒,這一石破天驚的新聞瞬間讓 CRISPR 基因編輯成為全民熱詞。現在來看,王力宏的這條微博非常有預見性,CRISPR 基因治療先天性失明、地中海貧血症、血友病等遺傳疾病的臨床試驗接連取得突破,更是在 2020 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