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被流放了十四年兩個月零十三天的霍梅尼重返伊朗。伊朗平民展示了其強大的力量,他們趕走了巴列維國王,堅定支持著霍梅尼在伊朗翻雲覆雨。十年後,伊朗平民再次以瘋狂的姿態令世界震驚,這次是因為霍梅尼的死亡。
1989年6月3日午夜,霍梅尼因心臟病在德黑蘭以北賈馬蘭村的診所去世,享年86歲。時任伊朗總統哈梅內伊和議長拉夫桑賈尼在病床前送走了精神領袖。
他們決定推遲宣布霍梅尼死亡的消息,以便有時間準備喪葬儀式和實施緊急狀態。伊朗邊境已經部署好軍隊,隨時警惕伊拉克可能進行的攻擊。哈梅內伊和拉夫桑賈尼根據霍梅尼的遺訓,著手制定了有序接班的計劃。
第二天早上7點,德黑蘭電臺才宣布了霍梅尼的死訊。消息迅速傳遍伊朗全國,哀悼的人群開始趕往賈馬蘭。身著黑色喪服的婦女們走向街頭和清真寺,哀悼霍梅尼的去世。哈梅內伊用了3個小時宣讀霍梅尼的遺囑,伊朗議會依照遺囑選舉哈梅內伊為最高領袖,接替霍梅尼的位置。
6月5日一早,霍梅尼的遺體被轉移到德黑蘭北部一大片廣場,每逢宗教節日,這塊地都用來進行公眾祈禱和祭祀。一個鋼製貨櫃被布置成平臺,上面放著一個安裝了空調設施的玻璃箱,霍梅尼的遺體被放在箱子裡。遺體上裹著一件白色的裹屍布,腳向著聖城麥加方向,胸前戴著象徵先知後裔的靛藍頭巾。
第二天,霍梅尼遺體準備下葬,但是德黑蘭的交通已經陷入癱瘓,靈車寸步難行。哀悼的人群終於失控,他們撲向了霍梅尼的棺木,許多人渴望最後一次觸摸心目中的聖人,更有人想扯下一片裹屍布回家供奉。
混亂中,霍梅尼的兒子被撞倒在地,裝著遺體的棺木被打翻,霍梅尼的裹屍布被人群扯開,白色的大腿顯露在眾人面前,死去的聖人險些「走光」。伊朗電視臺臨時停止了葬禮的轉播。伊朗革命衛隊開槍示警,並使勁推搡人群,才勉強鎮住了局面。
隨後,革命衛隊將霍梅尼的遺體再次裝入棺材,倉促送上了直升飛機。軍隊和警察開始清場,但是哀悼的人群依舊久久不願離去。
事後統計,在這次葬禮上,一共有8人因為踩踏身亡,另有數百人受傷。伊朗當局原以為只有100萬人會前來為霍梅尼送行,結果來了將近一千萬人。因為事先的估計不足,最終導致了混亂的發生。
為了驅散人群,電視和電臺宣布葬禮推遲。五個小時後,載著棺木的直升機直接飛到了墓地,棺木改用金屬打造,顯然是生怕霍梅尼的遺體再次遭受褻瀆。轉戰墓地的悼念人群又一次衝破了警戒線。
負責安葬的士兵匆忙將屍體從棺木中抬出,迅速放入墓穴內。緊接著,一塊混凝土板蓋在墳墓上,一個大型貨運貨櫃覆蓋在混凝土板上,葬禮才宣告結束。
對於外界來說,這一場葬禮是瘋狂的、混亂的、令人難以理解的,也許正是霍梅尼點燃了伊朗人內心那種精神的力量,這種精神的力量在伊朗社會就像可怕的洪流一樣摧枯拉朽,不僅能掀翻一個王朝,還支撐著他們與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對抗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