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裔科學家楊培東獲美科學大獎
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15日宣布,將2007年度「艾倫·沃特曼獎」授予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華裔化學家、納米技術領域專家楊培東。 「艾倫·沃特曼獎」是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的年度科學大獎,每年授予一位在科學或工程研究領域表現出色的年輕科研人員。 楊培東1993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後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年僅28歲時就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助理教授,獨立負責一個實驗室的科研工作。
-
美華裔天文學家馬中珮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美華裔天文學家馬中珮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洞分解圖中顯示在最亮的星系團之一裡,超大黑洞周圍被無數星體包圍,吸力範圍則達到冥王星繞太陽軌道的七倍。
-
華裔女科學家鮑哲楠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因在人造皮膚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華裔女科學家鮑哲楠,近日獲得由鳳凰衛視聯合海內外十餘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評選的
-
華裔科學家吳健雄
吳健雄像 1997年2月16日,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籍華裔教授、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女士因病逝世。 吳健雄1912年5月31日生於江蘇省太倉縣瀏河鎮,1936年赴美國留學,1940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又獲美國普林斯頓、耶魯和哈佛等著名高等學府的理學博士學位。她長期從事科學試驗,研究原子物理學,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並在美國以及國際上多次榮獲大獎。她在1973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長、美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1975年榮獲美國總統福特頒發的國家科學勳章。
-
四名專家獲二〇二〇未來科學大獎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本報北京9月6日電(記者趙永新)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6日在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院士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院士獲「物質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麥克阿瑟天才獎華裔得主:沈偉出名陶哲軒最出色
近些年來獲得該獎項的傑出華人天才包括: 首位獲獎華裔女科學家——莊小威 2003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的莊小威,是該基金會史上頒發的第一名華裔女科學家。據悉,莊小威1987年15歲就開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91年獲中國科技大學本科學位,1993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碩士學位,1996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1997年至2001年在史丹福大學物理系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朱棣文教授進行博士後研究。34歲就成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系的雙聘教授。 莊小威利用改進的螢光光譜技術來研究單個分子,從而揭示複雜的生物過程。
-
知名物理學家張首晟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2017年3月16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他獲得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他是美國華裔科學家張首晟。 「我想為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 張首晟身上有許多光鮮亮麗的「標籤」: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楊振寧教授的得意門生等。這些標籤的背後是一段「傳奇」般的求學經歷。
-
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未來科學大獎」
中宏網山東9月7日電 9月6日上午,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以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
-
彭實戈院士獲未來科學大獎,山大人表示:不多不多,也就獲獎4次
9月6日上午,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得主公布,山東大學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素有「中國諾獎」之稱,這是山大人第4次獲得該獎項。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對彭實戈的評語顯示,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彭實戈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領域中作出了奠基性和開創性貢獻。
-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原標題:理論物理大獎狄拉克獎揭曉,MIT教授文小剛等三人獲獎本年度的狄拉克獎揭曉。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教授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該獎項於1985年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設立,每年頒發給理論物理和數學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獎金5000美元。8月8日是狄拉克的生日。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
這4人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盧柯,1965年出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得者彭實戈,獎勵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
-
一門出三傑 兄弟皆神童 華裔天才獲數學諾貝爾
8月22日,在西班牙召開的2006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茨獎由4人分享,31歲的澳大利亞華裔數學家陶哲軒成為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據環球時報報導,菲爾茨獎是著名的世界性數學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陶哲軒榮膺本屆菲爾茲獎,是因為他對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混合分析和堆壘素數論有莫大貢獻。他是本次大會最年輕的獲獎者,卻已發表了80餘篇論文。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療白血病發現者獲生命科學獎
彭實戈教授於1947年出生於山東,1985年獲法國巴黎九大(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博士學位,1986年獲普魯旺斯大學(University of Provence)博士學位,目前擔任山東大學教授
-
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未來科學大獎 該校此前已有3位校友獲此殊榮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杰 濟南報導 9月6日,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中科院院士、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以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
-
美FBI僱華人舉報華裔科學家,76人被判刑、驅逐出境!華裔神經科學家...
來源:CC周刊 ID:cancer-weekly 作者 黃絨核心提要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突然發起針對華裔科學家的秘密調查,多名前沿學者被開除、辭退甚至被起訴;《時代周刊》認為這侵犯了公民權利,並可能間接促使科學家回國就業
-
盧柯彭實戈分獲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剛剛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以獎勵他開創性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以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
-
2名華裔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得獎者將在未來五年獲得62萬5000元獎金。獲獎的華人,是柏克萊加州大學44歲的無機化學家楊培東,他尋求改變半導體奈米線和奈米線光子學的領域。楊培東1993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1997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9年在聖塔芭芭拉加大完成博士後研究,目前是柏克萊加大的能源與化學系教授。
-
山大彭實戈院士等4人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據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6日在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院士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院士獲「物質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山東大學彭實戈獲未來科學大獎 系山大第四人獲獎
9月6日上午,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以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