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裔天文學家馬中珮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美華裔天文學家馬中珮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洞分解圖中顯示在最亮的星系團之一裡,超大黑洞周圍被無數星體包圍,吸力範圍則達到冥王星繞太陽軌道的七倍。

  中新網3月13日電 近日,因發現人類迄今為止所知宇宙最大兩個黑洞而震動世界天文學界的美籍華裔女天文物理學家馬中珮,獲得鳳凰衛視等十餘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聯合推選的「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2011年12月8日,著名的《自然》期刊刊登了伯克利加州大學華裔女天文物理學家馬中珮和研究生Nicholas McConnell共同發表的論文,公布研究小組在距離地球3億光年的銀河系,觀測到兩個質量各相當於太陽100億倍的超級大黑洞。這一觀測結果的得出實屬不易,上一次發現最大的黑洞,還是在33年前,而且馬中珮研究組新發現的黑洞質量是上一次發現的兩倍。

  四年前,馬中珮請來伯克利加大、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多倫多大學、密西根大學及亞利桑那州國家光學天文臺多位具有專長的研究員組成八人研究小組,共同致力於大黑洞的研究。利用夏威夷毛納基的三種不同望遠鏡設備,2011年6月,馬中珮與研究小組發現在距離地球約三億光年的兩個橢圓形星系內,存在兩個巨大的黑洞。馬中珮介紹說,大黑洞一般住在大的銀河系中,那些銀河系均為大家所知,所以他們就到附近好幾百萬、好幾億光年之外的銀河,看其中心有沒有黑洞的現象。觀測的過程花費了研究小組不少心思,因為黑洞看不見,必須靠離黑洞最近的星球軌道反射來測量,觀測的星球必須距離黑洞1000光年之內。但是畢竟是在地球的三億光年以外,研究團隊必須觀察得非常仔細,才能準確測量黑洞的質量。

  馬中珮和研究小組的發現讓天文界為之震動,同時也讓天文愛好者們興奮不已。黑洞和銀河系關係緊密,越大的銀河中能找到的黑洞也越大,而對黑洞的了解越多就越能幫助人類了解銀河系的產生。「銀河系中有上萬個星球,太陽系只是其中之一;而宇宙中又有上億個不同的銀河系,我們真的是很渺小。」馬中珮目前的研究成果,只是在分析了三個銀河系的基礎上完成,正在分析的還有五六個銀河系的數據。由於天文望遠鏡在夏威夷的天文臺,同時也需要排期等待,她希望未來能夠觀測到更多銀河系的黑洞。除此之外,在研究暗物質和暗能量的過程中,馬中珮發現我們所知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只佔宇宙的4%,「這表示96%那些不發光的都是人類看不到的暗物質或者暗能量。」

  馬中珮出生於臺灣新聞世家,但她並沒有繼承家庭的傳統,反而是早早顯露出對於物理天文的興趣,高中二年級時即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天文物理及宇宙學,直至博士畢業;博士後在加州理工學院完成。她在賓州大學天文及物理系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2002年開始在伯克利加大出任天文物理學教授。馬中珮2003年獲得美國「邁爾夫人獎」,這一獎項為了紀念歷史上第二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邁爾夫人而專門設立的,主要頒給獲博士學位十年內展現具體物理成就的高潛力女性。在此之前,她還榮獲了海外華人物理協會2000年傑出年輕研究學者獎,1997年得到表彰宇宙天文學傑出學者的「安妮卡農獎」,這也是該獎設立63年來首位華裔得主。

  在天文物理方面已取得一系列令人豔羨成績的馬中珮,其實在音樂方面造詣也很深,她四歲開始練習小提琴,16歲獲得臺灣青少年小提琴大賽冠軍,雖然她最終選擇把研究物理作為終身職業,但她對音樂的熱忱並沒有消減,在麻省理工學院求學期間,她還獲得學院音樂系提供的獎學金,成為交換學生到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修習小提琴。她被媒體稱作是「左手做物理,右手拉小提琴」的女科學家。

  「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是鳳凰衛視及鳳凰新媒體策劃發起,北京青年報、中國新聞社、新加坡聯合早報、明報、南方報業集團、新浪網、星洲日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香港文匯報、世界日報(北美)、亞洲周刊、僑報、歐洲時報和北京大學共十餘家在兩岸三地、東南亞、美加及歐洲富影響力的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主辦的華人年度盛世,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華人盛典由來自主辦機構的百名資深媒體人推選出本年度身處新聞大事件核心、在不同領域成就卓著、對世界具影響力並受全世界關注的10餘位傑出華人,頒授「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將於3月31日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鳳凰衛視及鳳凰網會在當晚通過衛星和網絡向全球直播,而這些華語圈的精英媒體人也會齊聚典禮現場,代表全球華人觀眾向獲獎人提問。

【編輯:王海波】

相關焦點

  • 美華裔天文學家馬中珮:希望能探索到更多的黑洞
    中新網3月13日電 對於普通人來說,黑洞,那是一個神秘的世界。人們對於有關黑洞的種種,都充滿想像。世界上從事黑洞研究的科學家很多,但是,要發現它們卻不容易。來自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華裔女天文物理學家馬中珮,帶領研究小組花費四年時間,觀測到人類迄今為止所知宇宙最大兩個黑洞,為人類揭開黑洞的神秘面紗提供了更多可靠的信息和依據。
  • 知名物理學家張首晟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2017年3月16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他獲得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他是美國華裔科學家張首晟。  「我想為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  張首晟身上有許多光鮮亮麗的「標籤」: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楊振寧教授的得意門生等。這些標籤的背後是一段「傳奇」般的求學經歷。
  • 華裔女科學家鮑哲楠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因在人造皮膚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華裔女科學家鮑哲楠,近日獲得由鳳凰衛視聯合海內外十餘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評選的
  • 顏寧教授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世界因你而美麗顏寧教授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清華新聞網4月2日電 3月31日晚,「世界因你而美麗  2016-2017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揭曉。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作為頒獎嘉賓為顏寧頒獎。
  • 恭喜,這七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新當選院士名單公布,七位華人教授科學家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1780年5月4日成立, 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院士機構之一,同樣也是美國地位最為崇高的榮譽團體之一。本年度共7位華人當選2020年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七位大牛:1、喬傑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一直從事婦產及生殖健康相關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
  • 馬中珮:左手寫字 右手拉琴
    近日,一位華裔女科學家馬中珮在這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一連發現兩個黑洞,並且單個質量是33年前發現的黑洞的兩倍,約為太陽的100億倍。此事一經公布就引發了轟動。相關的研究成果已經刊登在了近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提起天文物理學家,大家想到的往往是頭髮蒼白、老態龍鐘的形象。但是馬中珮卻顛覆了大家的認知。在當今的天文物理學界,女性研究者可謂鳳毛麟角。
  • 世界因你而美麗 丘成桐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至此,丘成桐不僅是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也是繼陳省身之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還是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物理大獎的首位華人數學家。2019年3月28 日,因其在世界數學、物理學等諸多科學研究中作出的卓越貢獻,以及對中國數學研究發展的推動與付出,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丘成桐院士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
  • 「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致敬傑出華人
    偉大時代華人精彩「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致敬傑出華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華人弄潮引領風騷。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組委會宣布將於3月30日(星期六)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揭曉新一屆入選「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的人物榜單。12年,一個輪迴,「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成功舉辦了12年,今年首次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辦頒獎典禮。鳳凰朝陽,精彩紛呈,我們再聚首、再歡慶,再出發。
  • 數學家丘成桐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
    丘成桐教授獲阿爾伯塔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中國僑網3月28日電 3月28日,華人數學家丘成桐院士因在世界數學、物理學等諸多科學研究中作出的卓越貢獻,以及對中國數學研究發展的推動與付出,由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
  • 川普提名華裔女性趙小蘭為交通部長 美國華人:她是我們的楷模!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胡慧敏)當地時間周二晚,各大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已經確定提名前勞工部長、華裔女性趙小蘭為新任美國交通部長,預計正式聲明將於11月30日下午宣布。如若趙小蘭接受提名,這將意味著她二次入閣。曾經作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進入內閣的華裔女性,趙小蘭又一次創造了歷史。美國華人對於這一消息感到十分振奮。
  • 華裔科學家楊培東獲美科學大獎
    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15日宣布,將2007年度「艾倫·沃特曼獎」授予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華裔化學家、納米技術領域專家楊培東。  美全國科學基金會在聲明中說,楊培東在納米線、原子組裝等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研究」,並有望應用於一系列高技術設備,如計算機電路、新型太陽能電池板以及生物傳感器等。楊培東將在今後3年時間內獲得50萬美元的科研獎金。  「艾倫·沃特曼獎」是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的年度科學大獎,每年授予一位在科學或工程研究領域表現出色的年輕科研人員。
  • 3位獲諾貝爾獎提名的微電子器件華裔科學家
    在這些微電子專家和學者中,華人科學家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介紹3位微電子器件領域的著名華裔科學家——施敏、薩支唐和鄧青雲在半導體器件的發明和應用以及育人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  施敏的發明與成就倍受世界推崇,是少數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臺灣工研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的多院院士的華人科學家;獲頒全球「快閃記憶體高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終身成就獎。目前,施敏因 NVSM的發明已被「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 3 次。提名者為丁肇中教授(獲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施敏教授為人隨和,平易近人,風趣幽默。
  • 華人科學家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華人科學家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此前,獲得該獎項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學巨人錢學森和當代文豪、武俠巨匠金庸等。
  • 美華人最新分布圖出爐!加州華裔人口最多(圖)
    美華人最新分布圖出爐!顏色越深聚集的華人越多。圖片來源:美國僑報網  在美國純中國血統的中國大陸移民312萬多人中,第一代移民的人數為169萬多人,佔華裔移民總數的54.2%,他們很多仍按較傳統方式生活。  第一代移民的人數為51萬多人,佔華裔移民總數的16.4%。第二代以上移民人數為91萬多人,佔華裔移民總數的29.4%。
  • 著名翻譯家沙博理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0-2011」最受矚目獎項「終身成就獎」獲頒人已經確定,著名翻譯家沙博理最終榮膺2010-2011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這是盛典舉辦四屆以來,首次將這一獎項頒給在華人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中國籍猶太人。
  • 殘殺華裔死囚刑期將至 獄中曾5獲諾貝爾獎提名
    中新網10月27日電 24日,洛杉磯高等法院宣布在獄中5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殺人犯斯丹利·威廉斯(STANLEY 「TOOKIE」WILLIAMS)的上訴已被駁回,其死刑定於12月13日執行。  但威廉斯矢言無辜,聲稱當時洛杉磯檢控官故意撤去可能獲委任的黑人陪審員,令他受到不公平審判。  在最高法院拒絕受理其上訴後,威廉斯免死的唯一希望是獲得加州州長施瓦辛格的特赦。威廉斯的律師阿薩魯認為,以威廉斯在獄中所做的一切,應當獲得州長的特赦。  威廉斯在獄中已度過24年。他被打入死囚大牢後洗心革面,不但寫書,而且從事國際和平活動。
  • 病毒專家侯雲德院士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大獎
    3月16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89歲高齡的侯雲德院士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7-2018影響世界華人盛典」之「終身成就大獎」。2009年全球突發甲流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將警戒水平提升至最高級別6級。中國迅速建立了由衛生部牽頭、38個部門組成的聯防聯控機制。侯雲德作為聯防聯控機制專家組組長,針對防控中的關鍵科技問題,開展多學科協同攻關研究,取得了「8項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對全球甲流防控做出重大貢獻。
  • 麥克阿瑟天才獎華裔得主:沈偉出名陶哲軒最出色
    近些年來獲得該獎項的傑出華人天才包括:   首位獲獎華裔女科學家——莊小威   2003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的莊小威,是該基金會史上頒發的第一名華裔女科學家。  最出色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   2006年麥克阿瑟基金天才獎唯一一名獲獎華人是天才數學家陶哲軒是唯一獲獎的華裔。這是陶哲軒在一個月內獲得的第二個大獎,他在8月22日舉行的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得了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 (俗稱數學諾貝爾獎)。
  • 錢永健獲大獎接受專訪:望中國成科學強國
    錢永健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因為在基因和疾病偵測領域做出的卓越學術貢獻榮獲2008年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由中國內地、香港、東南亞、美加等地區最富影響力的十餘家華文媒體共同舉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已進入第三年,前兩屆影響世界華人獎科學研究類獲獎者包括:破解H5N1病毒的陶一之、發明環保電池的張霞昌、獲諾貝爾和平獎的郝慰民。
  •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9/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